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9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蒋委员长还没有来之前,所有参加会议的大员们。都带着发横财的兴奋心情,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谈着。话题自然是离不开东北,有拉同盟军的。有攀交情的,有序同年的,种种丑态,不一而足!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几个大员,格外的引人注目,国民党中常委,党部组织部部长陈立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何应钦,前任山西省府主席,现任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政阎锡山,是几个头面人物之中,分量最重的几个人。

    说起来,这位阎百川先生,现在绝对是闲的百无聊赖,山西的土皇帝,当得好好的儿,虎吧拉的来了日本人,把自己从山西打跑,其后,又是唐秋离施展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硬生生的夺了山西的大权,万般无奈之下,输得老本儿丧尽的阎锡山,只好来重庆,投奔自己的磕头兄弟蒋委员长,以谋求一条生路。

    好在,蒋委员长念及曾经一个头磕在地上的拜把子兄弟,如今混得挺惨,便收留了他,但对于这位磕头兄弟,蒋委员长也是戒心重重,当然不可能给他位高权重的职务,便安排到行政院,当个干领薪水、没啥事儿做的资政。

    当一方土皇帝习惯了的阎锡山,自然是不甘寂寞,多方钻营,以求东山再起,现在,随着东北收复,他看到了机会,但阎锡山也知道,如今的自己,就跟过了气的名妓似的,人老珠黄,没有本钱了,于是,为了搭上顺风车,便跟陈立夫和何应钦搅合到了一起。

    至于何应钦,眼下的处境,不比阎锡山好到哪去儿,这几年也是闲得心慌,自打西安事变之后,因为自己跳的太欢,阴谋败露,便被打入了冷宫,如果不是蒋委员长念在当年,东渡日本求学几年的同窗之谊,恐连中常委的位置都保不住。

    说起来,何应钦沦落到今天的地步,都是拜唐秋离所赐,因此,何应钦对唐秋离是恨之入骨,既有坏了自己大事的仇恨,又有杀侄的血债,还有屡次斗法,均败在唐秋离手中的屈辱。

    在几个人里面,陈立夫无疑是领袖级的人物,手握国民党党务大权,位高权重,又有中统局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生杀予夺的特务机关,在蒋委员长面前的宠信,荣宠不衰,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里,炙手可热的几个实权人物之一,因此,不管是阎锡山还是何应钦,都唯陈立夫的马首是瞻。

    这其中,还有区别,阎锡山是想利用陈立夫的势力,同谋东山再起,这一次东北光复之后,老奸巨猾的阎锡山,看到了希望,而陈立夫和何应钦,则是对唐秋离恨之入骨,只要是破坏唐秋离的好事儿,让他不舒服的事儿,都不惜余力的去做,东北接收大员的头衔儿,志在必得!

    “百川兄、敬之兄,对于光复之后的东北,国民政府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接收,两位有什么高见啊?”陈立夫点燃一支香烟,惬意的深吸一口,吐出淡蓝色的烟雾,貌似很随意的问两个人道。

    阎锡山可是个老奸巨猾的角色,慢条斯理的说道:“陈部长,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方式,完全取决于蒋委员长,我等岂能妄加猜测?但归结起来,无非以下方式,派出心腹大员,主持接收东北大局,亦或是做个顺水人情,委托那位年轻气盛的唐副委员长,全权负责接收东北的一应事宜,如果要我看的话,恐怕后者的可能性居大啊!”

    怎么听,阎锡山的话都有些煽风点火的意思,陈立夫淡然一笑,未置可否,但何应钦却压不住火气了,“如果真如百川兄所料的那样,我等岂能坐视不理?东北乃国民政府之东北,非他唐秋离一人之东北,倘若蒋委员长私相授之,为国民政府计,为天下苍生计,不至于出现分裂民国的势力,我何应钦必会痛陈厉害,据理力争,虽身遭不测,也在所不惜!”

    原本,何应钦不是个粗鲁莽直、点火就着的角色,否则,也不会在派系林立、尔虞我诈的国民政府内部,坐到差不多第二号的位置,只不过,也许是神经过敏,凡是涉及到唐秋离的事情,只要是听到,就会火冒三丈,失去理智,这一点儿,连何应钦自己,都感到恼火,但却控制不住!

    两个人都发表完自己的见解,便把目光看向显得高深莫测的陈立夫,不管两个人怎么发牢骚也好,最终拿主意的,还是这位风度翩翩、貌似书生的陈部长,谁让人家位高权重呢,可不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的阎、何两人可比的!

    “我赞同百川兄的见解,决定权在蒋委员长的手里,当然,如果真的把接收东北的大权,拱手相让给唐秋离,我也会与敬之兄一起,在委员长面前,据理力争的!”陈立夫的话,等于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实则,陈立夫的内心里,对从唐秋离的手里,抢过来接收东北的大权,一点底儿都没有,手下的得力干将李博文,几乎是一天几封密电,汇报东北的情况,在没有宣布东北收复之前,唐秋离就已经开始着手在东北各地,委派官员,行接收之实了,也就是说,没等国民政府正式表态,唐秋离已经把东北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所以,陈立夫对从唐秋离手里,夺过来接收东北的大权,并不看好,或者说,无能为力,毕竟,要想在东北扎根儿,没有军队是万万不能的,自己手里最缺的,就是军队,拿什么去跟拥兵几百万的唐秋离去争?

    即便是名义上,得到了接收东北大员的头衔儿,可没有军队做后盾,还不是落入唐秋离的掌中,但就这样使唐秋离把偌大的一个东北,纳入囊中,陈立夫绝对不甘心,让人出头闹一下也好,至少,不让唐秋离称心如意,如果能够从唐秋离的手里,切下一块儿蛋糕来,则是最佳。

    能够吞下这块儿蛋糕,并不被噎着的,只能是自己的派系,至于阎锡山和何应钦,陈立夫看透了两个人的心思,压根儿就不想让他们两个染指自己的利益,做个马前卒、出头鸟还差不多!

    门外,忽然出现一队身穿中山装的年轻人,那是蒋委员长的侍从官们,随后,一声高呼,“蒋委员长到!”

    刚才还人声嘈杂,如同菜市场的会议室内,立马鸦雀无声,所有的大员们均起立,对款款而来的蒋委员长,行注目礼。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两千七百二十七章 利益动人心啊

    从脸上的表情看,今天的蒋委员长,貌似心情不错,一身笔挺的军装,面带微笑,步入会场之后,不停的挥手向大员们打招呼,实际上,蒋委员长的内心,绝不像表面那样的平静。

    对于召开这次规模空前的中常委会议,蒋委员长也是犹豫不决,作为一个领袖级的政治人物,他知道,东北光复之后,对国民政府政坛的震动,是何其大也,东北是一块儿流油的大肥肉,各个派系无不眼红得发疯,如果不召开一个会议,难以平息各个派系眼红的心态。

    但蒋委员长更知道,这次中常委会议,如果开成一次均分蛋糕、各个派系捞好处的会议,首先过不了唐秋离那一关,这个羽翼丰满的年轻人,岂能把到手的东北,在拱手相让出来?

    唐秋离对报界公开宣布,接收东北的一应事宜,由国民政府统筹安排,蒋委员长就已经达成目的,心满意足了,自己最担心的,唐秋离在东北另起炉灶的事情,没有发生,当然,如果东北真的纳入国民政府的囊中,确切的说,是纳入自己的囊中,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虽然知道,只不过是想想而已,因此,得知东北光复的消息之后,蒋委员长内心是思绪万千、五味杂陈!

    蒋委员长难以决断,便把智囊兼同窗好友,国民党中常委秘书长张群,招到委员长官邸问计,已经成了习惯,凡是自己难以决断的大事儿,都会向张群问计,这位老同学,也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张群给出的计策是,中常委会议必须召开。既然唐秋离宣布,接收东北的一应事宜,由国民政府统筹安排。那就是开启了各个派系眼红的大门,如果不在会议上。把此事处理妥当,后患无穷。

    再者,国民政府以一次最隆重的会议,来宣布对东北三省恢复行使主权,也是题中之意,彰显了国民政府的正统地位,虽然是名义上的,但却必须得做!

    蒋委员长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岳军,如果党内各个派系,在会议上,对谁去主持接收东北大局,而导致各个派系争论不休、各不相让,闹得鸡飞狗跳,撕破脸皮,岂不是不美,还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