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9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得了临汾之后,赵石却觉着有些难受了,大军毫发无伤,士气可用,若是驻军于此,别说大军上下不甘心,便是他自己,也觉着对不起这大好情势。

    但要说挥兵汾州,除了上述的顾忌之外,让赵石犹豫的是,如果陷了汾州,大军情势非但不会好转,却有急转直下之危,为什么?过了汾州,便是太原府,金国河东之根本所,要说河中丢了,金人取舍之间还会有所犹豫的话,那么一旦秦军兵锋直指太原,那情形可就不同了。

    金人再大的家底,也不会坐视不管,因为太原对于金人来说,太重要了,太原若陷,则金国半壁江山也就没了,秦军接着挥兵河北,也就无所顾忌,那时几乎便是将刀子架到人家脖子上了不是?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汾州王秀才会按兵不动,既怕中了秦人埋伏,将汾州丢了,又有坐等秦人远来,于汾州城下与秦军纠缠,等到太原援军毕至,再大破秦军意思。

    太原的援军会不会来?根本不用考量,临汾都丢了,若金人朝堂上下都没糊涂的话,那还用问吗?

    想到这个,赵石终于按捺住了心里的蠢蠢yu动,此战目的已经达成,若再贪心不足,很有可能便会折戟于汾州城下,再说,以现这数万人马,打下汾州也无力窥视太原,还得直面太原金国重兵,到时还能怎的?凶险太大,而收获却不能如人意,亏本买娄,不做也罢。

    虽还是有些猜不透,为何搁了这许多时日,汾州本应派兵来援临汾,若是那般,秦军便是能陷了临汾,估计也要损伤一些人马,定不会如现轻而易举如同儿戏般便进了临汾城才对,情形有些古怪,难道想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不太可能吧?临汾有这么一位奇葩的守备将军,还想渔翁得利?

    又或者,根本不知秦军来取临汾?也不太可能,这么大的动静,还能瞒得住人?连赵石都不能相信,真真是让人猜不透,想不明白。。

    之后多与众将猜测,众将也都莫名其妙,说不出所以然来,杜山虎后则开了句玩笑,待得异日将此人为大帅擒来,大帅亲口问他便是,算是为这事画上了个句号

    不过既然有了决定,便不会再做改了,先是将蔫狼找来,一顿训斥,这人看来真是懈怠了,上次派他出去,到汾州转了一圈,回来竟然说汾州守备松弛,守军不堪一战,这是怎么探的?难道就城下绕了一圈便回来了不成?

    蔫狼满脸羞惭,虽说这些年禁军中呆的确实太过安逸了些,但说起来也不能全怪他太过轻忽,大军上下,谁不知道这次渡河北来,便是为大军护住粮道的?汾州离着黄河边几近千里,探查到汾州虚实又有什么用?还真能打过去不成?

    谁又能想到,这么短的时日内,秦军便已数万兵马,占了几乎整个河中呢?所以虚应故事般到汾州城下走了一圈,便回转了来,加之金兵乍见秦军踪迹现于城下,慌乱也是难免,他这里先入为主的,便以为和临汾一般了。

    种种缘由加一起,却是给了赵石个出其不意。

    若非如此,赵石必然带兵去取汾州,到时便是直面太原,有汾州大城,与临汾相互呼应,数万人马守城而战,便是金人重兵到来,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但要是早早知道汾州守备森严,那又是两说着了,也许都不会来取临汾的。

    可见,军中事无巨细,犯不得一点差错的。

    而蔫狼算是犯了赵石大忌,本yu斩之,但有杜山虎等人求情,又勉强算是情有可原,却是斥责了一番,拍了他二十军棍,这才了事。

    于是,接下来便简单了,秦军顿兵于临汾,再无出兵之意,而汾州那边,却一如既往的安静,两边对峙于汾水之畔,探马往来,时有交手,但却皆无决战的意思,就这般,一直到冬天第一场雪纷纷扬扬而下,彻底绝了两边交手的可能。

    。。。

    其实,汾州的种种怪异之处根本不用多猜,简单的令人吃惊,只因监军完颜保忠立阻王秀出兵而已。

    对于秦军上下来说,有些不可思议,便如当年太子李玄持,庆阳府兵变中扮演的角e那般,立阻凉州出兵庆阳,坐视庆阳糜烂,之后多数人不知就里,太子殿下留下的骂名不多,但作为迟迟不肯出兵的凉州军来说,却成了标准的替罪羊。

    这些年过去,硬是变得越加的臭名远扬,旁人只要一听是凉州军出来的,立马就会变成另一番嘴脸,即便嘴上还能说笑两向,但心里管保得骂上一句,见死不救的王八蛋。

    时至今日,大秦军中鼎革,镇军这里,头一个找的便是凉州军的麻烦,凉州军裁撤大半儿,其余人都变成了禁军编制,地位连庆阳府兵变的那些士卒都不如,可见,秦军中间,这等见死不救的作为是多么令人痛恨了。

    又比如说,显锋军当年兵变中被迫出城,终大败,连指挥使都死了阵前,那事之后,显锋军上下对庆阳府一众同侪都是冷冷淡淡,恨意未消,即便是当年老卒已经所剩无几,庆阳府统兵将领也指挥不动显锋军所部,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庆阳城下那一战,其他各部坐视显锋军被围而不救的根子作祟罢了。

    而当初平蜀归来,大将军赵石悍然擒下李任权,其他各部虽然惊诧,但却也没有多少非议,还不是因为赵石给李任权安了个见死不救的罪名?

    有了这个罪名,其实之后李任权即便终脱罪而出,军中也没有多少立足之地了的,何况这罪名还坐实了,传到军中,真真是人人痛骂,颇为的大快人心。

    这几件,都是赵石亲身所历,能显示出秦军对于这等作为的痛恨和不能理解。

    所以,时至今日,虽说秦军各部派系林立,打仗的时候也各有各的心思,但真要真刀真枪的打起仗来,虽不能说同心同德,弃前嫌,却也多数不会拖人后tui,要知一旦事败,像李任权那等离大将军只差一步的人,也只落得个削官罢职,永不叙用的下场,就遑论其他人了。

    以己度人,金国河中官吏之种种作为,也便让秦军众人大开眼界,没想到,会有人立阻王秀出兵,白白将临汾重镇送给了秦军,只因若大家伙儿换个位置,估计自赵石以降,没人能干出这等事情来,要知道临汾之于汾州,不下于太原之于河北,就这样白白送人,难道是连自己的ing命也不顾了?若是被朝廷知晓,脑袋也快没了吧?

    秦军众将想不通,猜不明白不要紧。

    但汾州守将王秀却是明白的很,完颜保忠之所以立阻出兵,是其不知临汾重要吗?不是,是不知临汾守不住吗?也不是

    。

    人家可是聪明着呢,一来呢,这位监军大人实有些怕死,是的,没错,就是怕死,怕王秀分兵而出,不但守不住临汾,还把汾州给丢了,那样的话,还不如现就打定主意,死守汾州,保住了汾州,总好过两处都给丢了不是?

    再有一个,王秀是汉人,却又官居其上,完颜保忠对这个汉家贱奴早已不满的紧了,女真贵戚,完颜一族嫡系血脉,怎可居于汉家贱奴之下?丢了临汾也好,朝中怪罪下来,自然便是这汉家贱奴见死不救,只要国相大人那里说的通,王秀的罪名也就定了,到时候,这守备汾州的职务,还有比他完颜保忠合适的吗?

    监军辖制主将,各国皆有先例,但如这般与主将离心离德,时刻想要取而代之的,却只金国盛行,而今还有越演越烈之势,只因汉人官吏将佐越来越多,ji起女真贵戚不满而已。

    而完颜保忠可不愚蠢,相反,想的还很长远,朝中汉人与女真人,契丹人争斗越来越是ji烈,但朝中要害处,却还多数都女真人,契丹人手里,他这一番作为,到了朝中,正应了大势?

    完颜保忠这些心思,王秀不明白吗?他明白,就是因为他太明白了,所以只能忍住这一时之气,这话说的有些矛盾,但其实简单的很,王秀从军多年,对于朝中争斗之惨烈,身有体会,且还时有不寒面栗之感女真残暴,那可真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完颜亮位时,虽说女真权贵也是朝不保夕,但完颜亮时,却也正是女真贵戚手中权柄冠绝历代的时候,朝廷各处,皆为女真权贵把持,汉人几无立锥之地,为女真权贵驱策,几如牛羊牲畜一般。

    举个例子,当年完颜亮位十二年时开科取士,言道各族人等,皆可入考,当年,乃是一汉人得了探hua,这汉人出身也不低,乃上京大族之后,族中多人皆为朝臣,乃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