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8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低地人与高地人派出的兵马厮杀不休,大战十场,十占皆捷,杀的高地人尸横遍野,闻风丧胆,直到高地各部族全力以赴,组成十万大军临近圣城数百里之外的都儿坎,与铺天盖地而来的低地联军着着实实大战了一场,勉强遏制住了低地人的疯狂进攻势头,战事持续到九月间,低地联军再未能向前一步,后继乏力之下,带着战利品以及头一次踏上高地人土地的兴奋撤军而去,而高地人损伤惨重之下,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片狼藉。

    大秦景兴三年,吐蕃内乱,各部攻伐不休,死伤狼藉,至景兴五年,战事愈烈,吐蕃低地各部奋起反抗,大败吐蕃官军,战事延绵数月,奴隶蜂起,流民四塞,咸宁一年,战事稍歇,吐蕃残破。

    自此,雄霸西北垂数百年的庞然大物终于崩溃了开来,各部自立,征战不休,再不受吐蕃王庭操控,吐蕃名存实亡。。。。。。。

    吐蕃的加速崩溃对于正处于割据之中的汉家之地来说,到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吐蕃积弱也不是一时半会儿了,加之吐蕃人所处之地,是常为汉人们称之为贫瘠所,一直以来,也让汉人对那广阔的高原地区兴趣缺缺。

    所以,对于吐蕃内乱加剧催生出来的一系列变化,也没多少人意,不过也有时日尚短的原因里面,而现下,吐蕃唐末战乱时占据的很多汉家故地现却是正式脱离了吐蕃王庭的统治,自立了起来。

    而其中混的如鱼得水,并一战功成的李匪吐蕃的境遇也就不想而知了,战后各种战利品的分润先且不说,已经有不少的部落开始陆续依附了上来,部众日多,地盘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一年多的功夫,势力已是初具规模了。

    吐蕃风生水起的李匪并没有忘记远长安的这位兄弟,这不,巴巴的派人送来了年礼,并让人转述了一句,不伦不类的话,苟富贵,不相忘。。。。。。。

    让赵石没想到的是,跟随这些人辗转而来的还有几位特殊的人物,当先的一人,见了赵石便是一个军礼,不是旁人,正是回了吐蕃的赤魔,也不知怎么,竟是跟着李匪的人一起到了长安。

    而其他几位,就让人惊讶了,领头的一人,看上去有些阴鸷,风霜满面,却还是时时流露出独属于读书人的温文尔雅出来,见面便大礼参拜,口称罪人,旁边的赤魔再一引荐,赵石才明白过来。

    这人就是那个金州被自己打的抱头鼠窜,又成都之下,兔脱而去的拜火神教,方氏子弟,方半儒,拜火神教教主的干儿子。

    自蜀中之战后,对于祸乱蜀中的罪魁祸首,拜火神教,大秦上下皆是深恶痛绝,追无日,这个自不必提,只是赵石万万没有想到,这方半儒却是堂而皇之的来了长安,还进了自己的府中,看模样,好像不打算再扯旗造反了,而是有了归顺之意。

    等赤魔那里详细的一说,原来这一行人失了蜀国太子,却也无心再难为赤魔,惶惶然逃离了蜀中,爬过群山,进入了吐蕃地界,靠着赤魔这识途老马,吐蕃低地一个小部落里存身了下来。

    此时吐蕃乱象已起,高地人这里到处肆虐,一群靠着和官家作对的反贼大败亏输之下,却再没了趁乱而起的心思,这个时候,什么宏图霸业,什么荣华富贵,都没有活着重要,一群人心惊胆战的低地艰难度日。

    凭着身受高强,也很有些行军打仗的经验,渐渐成了这个小部落里的贵客,不过吐蕃越来越乱,让他们也是心惊胆战,日日都做着保命离开的准备。

    如此过了两年,打打逃逃,身边的人有些水土不服,病死了那里,有些和敌人交手的时候被杀死了那里,终活下来的,也没剩下几个,这还多亏了赤魔,往往能事先发现敌踪,早早避开大队人马的洗劫。

    日子越过越苦,方半儒也是度日如年,欲哭无泪。

    直到大秦景兴五年,事情才算有了转机,李匪率马匪入吐蕃,一战打的高地人鬼哭狼嚎,顺势打进了高地人的老巢,险些就攻进吐蕃王庭所圣城。

    这一战将高地人打的是肝胆俱裂,再不敢来低地转悠了,低地这里损伤虽然也是不小,但抢掠而来的东西人口也很多,补足损失还有余呢,自是各个欢欣鼓舞,对于高地人军队的畏惧也一扫而空,逢年过节的还要到高地人那转上一圈,形势顿时逆转了过来,轮到高地人惶惶不可终日了。

    等到低地平静下来,各部全都开始休养生息,方半儒一群人随着那幸存下来的小部落却是逐渐北移,却是来到了李匪的地盘上,献上礼物,和尊敬,顺便定居了下来。。。。。。。。

    而一群人稍一打听,再暗地里旁观些日子,一瞧之下,众人皆是大喜过望,竟然是汉人来的。。。。。。。听见那好几年都未曾再从旁人嘴里听到过的汉话,连方半儒都是热泪盈眶,真真和见了乡亲似的。

    不过西北的马匪,自然说话就带着秦腔,想起往事,让众人欣喜之余,也有些胆寒,这是。。。。。。。秦人打过来了不成?

    长话短说,一群颠沛流离,各个现形容都和叫花子似的家伙早没了称王称霸的雄心壮志,甚至连拜火神教都快忘的差不多了,只想着能过几天安生日子,这样的一班人,还有什么说的?

    一来二去,李匪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他那颇有些乱七八糟的部下里面,多出了几个拳头很大的小头领,若真照这么下去,说不定过上两三年,方半儒等人就翻身了,不定野心也就跟着恢复了过来。

    奈何他们中间有个赤魔,一个救了他们无数次性命,已经成了除了方半儒之外,一群人中间重要的人物的秦军校尉。

    于是乎,结果也就注定了,作为送给好兄弟出彩的礼物,一群被拆穿身份的魔教余孽被逮住了,为首的方半儒也被送来了长安,而方半儒这才恍然如悟,他娘的,果然败的不冤,神教布置了几十年,才秦人那里安插了些棋子,作用嘛,勉勉强强,但人家仓促应对,弄了几个人出来,就自己身边跟了几年,硬是让自己等人一无所觉,就算再不甘心,也是没辙。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家扫平了蜀地,又吐蕃布置下那么一位人物,大秦有此等英杰,何愁不能扫平天下,一统宇内,成就万世不拔之基业?

    加之几年辗转求活下来,人是彻底的成熟了,对于出生入死的下属,亲爱有加,对于掌握权势之人,也能低头俯首,城府那是没的说,却也失了早年江湖草莽豪杰的锐气,所以见到赵石的时候,既没有坦然就死的觉悟,也没有一败涂地的愤恨,没有想要死中求活的谄媚,流露出来的,只有地地道道的屈服。

    瞅着拜服于地的魔教余孽,即便是这人表现的再恭顺,也是留不得的,赵石眉头轻轻一扬,就要说话。

    不过那边赤魔却求上情了,他拙嘴笨腮的,自然话里也缺少说服力,不过他却是早已准备了打动了赵石的东西,又从那外面叫进了几个人来,这几人一水的都一副久经风霜的样子,不过一个个脚步沉稳,气势端凝,还微微带着杀气,当先一个枯瘦如竹的老者声如隆钟,带着金石之音。

    “罪民钟大可见过大人,小人等愿为大人奴仆,只请大人饶了。。。。。。。。公子一命,我等愿立毒誓,世代为大人家中仆役,忠心不二,若违今日之誓,他日必遭天谴,死后入十八层地狱,受那万般苦楚。。。。。。”

    五个人,皆是身手高强,又经过战阵磨砺的好手,三个拜火神教供奉,两个拜火神教内堂执事,这样的人,堪比后世的珍惜动物,一万个人里也不一定有一个,若前些日遇刺之时,身边跟着一位两位,那些刺客当场就得留下大半人的性命,赵石心动了。。。。。。。。

    于是,得胜伯府多了几个形容特异的仆役,而得胜伯大人不论起居,外出,身边总会跟着其中一个两个,看起来与得胜伯非常之亲近,半年之后,这几个仆役不管老少,都娶了内宅丫鬟为妻,成了得胜伯府的世仆。。。。。。。

    而赵石也没留下那方半儒,而是让其随赤魔回了吐蕃,这样居心叵测之人放走了,其实也算是留下了后患,不像那几个身手高强,却轻生重诺的武林豪客,这人看上去,怎么都像是藏草丛里的毒蛇,不过后患不自己身边,就让李匪头疼去吧,若依着他以前的性子,定然会半路上派人宰了此人,现心胸眼界皆不同于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