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19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非是凭空臆想,大将军赵石军功太著,为人所忌惮,也许,朝中很多人愿意在这个时候,给大将军使个绊子,让其功败垂成,留个把柄下来。

    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就是说头儿了。

    张锋聚不知道大哥自己是怎么想的,这些年书信往来,到也没少谈及河北,辽东诸地。

    给他的感觉就是,为了诛除‘蒙’古诸部,河北才是大哥选定的战场。

    如果有机会的话,张锋聚觉得,就算‘蒙’古人走的是古北口,大哥在恰当的时候,也会让他主动退兵,放‘蒙’古人入河北。

    这个地方,南有黄河,北边有群山阻隔,西边临太行,东接大海,草原骑兵到了这里,便如兽入牢笼,任你再是来去如风,也不可能一有不利,便远飙千里了。

    如此雄伟壮阔的谋划,让张锋聚钦佩不已。

    但话说回来了,他却不太赞同……汉家故地,已为胡虏肆虐多年,今日大秦兵强马壮,大军云集于此,却还要胡马践踏汉家山河,此为大秦男儿之辱无疑。

    若能御敌于长城之外,不使胡马越雷池一步,方显男儿本‘色’。

    其实,这也正是很多军中将领和大将军赵石的区别所在。

    赵石为了取胜,可以无所不用其极,道德上的约束,对他而言,少之又少。

    其他人却有不同,若非万不得已,他们的顾忌便要多的多。

    像张锋聚,是赵石结义兄弟,随赵石征战多年,对赵石奉若神明,尚且如此,遑论他人了。

    这不是大将争功,自家得失所能完全解释的了的。

    所以,张锋聚一到古北口,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蒙’古人不来则罢,若来古北口,他便率部死战,让大哥知道,所谓的‘蒙’古诸部,也不过如此。

    古北口长城,长有三四十里。

    契丹人曾经略微修整过,到了‘女’真人这里,古北口长城差不多便处于废弃状态了,除了驻守在这里收取商税之外,别无战事之下,古北口长城落寞已久。

    城桓布满斑驳,衰败的样子,如同迟暮老人。

    但这里,依旧是天下绝险之处,燕山山口凭空而开,‘潮’河自此川流而过,夹着北风,南向河北。

    左右两山对峙,山势峭拔,群峰林立。

    这个时候,既没有铁‘门’关,又没有水‘门’关,燕赵长城随着山峦起伏,蔓延向两侧延伸,看上去气势恢宏,但却非常之单薄。

    说实话,自汉唐以来,燕赵长城战事虽多,却并未起到他们应有的作用,改换主人的频率,不比北地该朝换代的频率低上多少。

    匈奴人在这里徘徊过,契丹人在这里打过转,‘女’真人也曾在这里咆哮过。

    汉人更是走马灯般在这自家建的长城之上,改换着旗帜。

    甚至于,后周强盛的时候,势力也曾延及于此。

    现在,大秦的兵卒来了,却多少有点无奈的发现,这里和弃‘妇’一样,可能多少年都无人问津了。

    水路上,漫无遮拦,险要处,没有营寨驻扎,只一条城墙,还并不算高。

    其实,这里和大同北边的长城也差不多,差不多只能起到预警的效果,任何一个强大自信的汉人帝国,其实都不会将蔓延万里的长城,视作真正的屏障。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气魄可嘉,可惜,落幕之时,还是君庸臣‘奸’,内忧外患不绝,与先代并无多少不同……

    张锋聚部到了古北口,可没闲着。

    水路上,以投炮守之即可,谅骑马乘风而来的‘蒙’古骑兵,也不会舍了四条‘腿’去走水路。

    所以,依托的还是古北口长城,又在长城内外险要处,立下几座营寨,和长城互为支应……

    张锋聚将中军大帐,设在蟠龙山下。

    随即,又派出骑兵哨探左右,尤其是北边动静,‘蒙’古军走榆关的可能‘性’非常之高,若是那样的话,他也省心了。

    大秦成武十五年七月末,河北天气渐寒。

    张锋聚得报,‘蒙’古军大举南来,方向正是古北口所在。

    来的很快,斥候和‘蒙’古军前哨往来纠缠,已经无法确切的探得‘蒙’古军虚实。

    当‘蒙’古大军出现在古北口长城之下的时候,足有四五万骑之多。

    这还不算,三日之后,‘蒙’古军步军陆续到达,这些步军,都是‘蒙’古人到了辽东之后,才出现在‘蒙’古军当中。

    他们中间,自然以汉军为主,其余各族,有‘女’真人,契丹人,更多的则是辽东土著各部,这些山林野人,比之‘蒙’古人更加原始,也更有野‘性’。

    这些年来,‘蒙’古人陆续收服各部土著,成军万余。

    可以说,来到古北口的‘蒙’古军,乃‘蒙’古人这些年积聚所在,漫山遍野而来,加上‘蒙’古骑兵,足有十余万之多。

    这样的大军,能如此快的出现在古北口长城之外,只能说明,‘蒙’古人早已有备,不然仓促之间,根本不可能聚拢如此众多的兵马。

    这也有些出乎了秦军将领们的意料之外,要知道,十余万大军,对于粮草辎重的要求有多高,谁都明白。

    ‘蒙’古诸部就算占据了辽东,时日也断,作战上与其他胡人诸部也没什么区别,以快速‘挺’进,劫掠地方为主要手段。

    他们能不能让十万大军都吃饱肚子?这真的是个疑问……

    不过打起来,秦军上下就都明白了,这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是两码事儿。

    苍凉的号角声,在古北口长城之下响起,胡汉两族,又一次,在这染满了胡汉两族鲜血的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兵戈相向。

    这样的场景,已经发生了无数次,这一次,也没多少不同,结果,无论谁是胜利者,都必然会让鲜血将这里染成赤红。

    (十月一了,虽然是休假,但事情比平时还多,吃喝玩乐,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阿草对这样的长假无感,过后只一个字,累,还不如平时上班轻松呢,到处堵车,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总觉得,这样的假期有点累赘,对于读者来说,最实际的,其实就是增加了很大的断更可能,呵呵,这两天阿草要是断更的话,大家不要抱怨,阿草也不想啊。)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序曲

    程书奇站在城墙垛口处,目光沉沉,望着北边漫野而来的‘蒙’古大军。⊙,。suimeng。 。…79小說,

    ‘蒙’古大军已经陆续开始扎下营寨,当然,在任何一个受过军事训练的秦军将士眼中,‘蒙’古人立下的营寨,只能用‘混’‘乱’来形容。

    如果,手握十万雄兵,像‘蒙’古人立下的这样的寨子,在秦军攻击之下,很可能将是一触即溃。

    但现在,攻守之势很明显。

    秦军的兵力,以及这里的地形,都不容秦军做出那样凌厉的攻击。

    可惜。。。。。。。程书奇暗叹了一声。

    数载之前,他在草原归来,经受了塞外风寒的洗礼,看上去又黑又瘦,和当年那个笑眯眯的微胖青年,已经相去甚远。

    他现在身有五品武职,领着两营人马,勉勉强强,算是可以独当一面了。

    此时,跟他一起在大帅身边共事的张钰,则已经是四品宣抚使,离着大将军的位子也只半步之遥了。

    万‘春’年,也已经当上了镇守使,官职上,比他高了半品。

    还有其他人。。。。。。。。

    作为大将军赵石的亲卫统领,这些年下来,却还身居卑位,这两年,军中一些闲话就没断过。

    不过程书奇却并不在意,他只是有点觉着,愧对大帅栽培,有伤大帅识人之明。

    其余的,他还真没当回事儿。

    因为他自觉,才干不如张钰,勇猛不如万‘春’年。要真说点什么出来。也就是比别人仔细了些。还时常被人说成是食古不化的顽固之人。

    所以说啊,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上,程书奇已经十分满足。

    而且,前些时,随着大帅军令到来大同的,还有军察院来的一封调函,调他入京,到军察院任职。

    他自觉。这应该是大帅的面子,而且,军察院的职位,和他的为人很相配,而现在掌着军察院诸事的,应该是大帅‘门’生江游江顺水。

    这样一来,同出国武监的他,一入军察院,定然备受重用,前程可期。

    但最终。他还是随军东来,没有立即回京述职。

    这不但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