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16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一直身在京师,又有着兵权,赵石一旦不在,家中也就是她在支撑维护,虽不显山露水,但在羽林军中的威望,已然根深蒂固,比之当年李敢当还要盛上几分。

    而京中权贵,想要将子侄塞到羽林军中吃饷,混个军职什么的,都要经过她的允准,而当初长安之乱时,李金花孤身入雄武军大营,压服众将,使雄武军,羽林右卫皆在掌控之下,便可见其威风了。

    可以说,如今晋国公府在长安一直声名不坠,是有着她的一份功劳的,当初若非因产女交卸了兵权,景兴皇帝也不敢轻易围了国公府,更将赵石拿下大牢。

    即便如此,围住当时定军侯府的,也是李虎的左右宫门御卫,当时宫中那般空虚,实际上也是怕定军侯府中的这位女将军,勾连旧部,冲击皇宫,所以应该轮守皇宫的羽林左卫,人数上有了很大的削减。

    如此种种,李金花其实才是大将军赵石留在京中最有力的一条臂膀,在晋国公府中地位也就不用说了,晋国公府内外诸事,之前也都是先报到李金花这里,由李金花和种七娘两人商量着来办。

    李金花和赵石相处,也从来不怎么提家中琐事,和其他妻妾只想着团聚之欢有着很大的区别。

    不过事关女儿,今天借着话头说起来,实际上不想让夫君发火,是一片慈母心肠。

    此时见赵石望过来,她便笑着解释,“夫君回京之前,太皇太后娘娘相招,妾身便带着扣儿入宫了一次,在慈安宫瞅见了那副百鸟朝凤图。。。。。。。。”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这是当年旧事了,那副百鸟朝凤图还曾在宫中很是引起了一些风波。

    蜀中降臣李凤景在景兴年间作百鸟朝凤图,为皇后娘娘贺寿。

    李凤景其人,蜀中文坛之翘楚也,于剑门被俘,辗转入秦,于翰林院任职,此人诗书琴画,样样皆精,诗文辞赋更非秦人可比。

    但此人之德行,也就不用再提了,被俘之初,孙文通当即降秦,成为大将军麾下属曹,此人到是不曾当场降顺,因为文名盛于蜀中,大将军赵石也没杀了他。

    待得此人随军入秦,成为翰林苑词臣之后,此人可谓是节操尽丧,攀附权贵之热切,谁都比不得,却还写些文章,做传痛骂其他蜀中降臣,文人无行的种种表相,在他身上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而其作的百鸟朝凤图,更是将孔雀也画了进去,谄媚之心,人尽皆知。

    其时,帝后之间已有间隙,这副百鸟朝凤图献入宫中,却转手被皇帝陛下赐给了二皇子,显然,景兴皇帝对皇后娘娘的不满,已经极深,而搬弄是非的二皇子,也没好了,身边近人皆被换了一茬。

    从此,帝后之间,其时已经形同陌路,同时也为之后的长安之变埋下了种子。

    景帝殁后,这副藏于皇贵妃曲氏宫中的百鸟朝凤图也被搜了出来,随即,被登基的成武皇帝陛下献给了太皇太后娘娘。

    这里面的味道其实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一来,肯定了太皇太后在后宫中的地位,二来,皇帝陛下借此,也明确的告知人们,不欲再立太后之位。

    也就是说,皇帝陛下已经表态,若有哪个心里不够数的在这个上面纠缠,也就不要怪皇帝陛下不教而诛了。

    事实上,五年过去,没谁上书请立太后之位,显然,朝臣们心里有数着呢。

    而这次李金花带女儿入宫,见到的就是这副百鸟朝凤图,而因这副图画而起的诸般风波,早已过去,画作虽存,人事已非,当年的那些主角,也大多作古。

    能够遥想当年旧事的人并不多,无疑,李金花就是其中之一,能见到这副画作,也是太皇太后娘娘抚今追昔,想与知晓当年旧事的人聊聊的缘故,当然,也存着让李金花看看,以旧事为鉴的心意在里面。

    不过李金花没怎么,小丫头却迷上了里面的凤凰。

    回到府中,就吵着要知道凤凰的诸般故事,一听下来,更是着迷,浴火而生,凤仪天下,让小丫头觉着实在威风的不得了。

    但小丫头毕竟已经懂事,隐约知晓,凤凰还是不要惦记了,但听了那许多故事,小丫头却知道,有一种动物,跟凤凰同属同源,虽无凤凰那般威仪,却也领袖一方,那就是南明朱雀。

    于是乎,小丫头追着府中的幕僚,开始打听南明朱雀的神话典故,无论陈常寿,还是李博文,甚至初入府中的陆敖,都受到了小丫头的骚扰。

    随之而来的,就是小丫头叫着喊着要改名,自己都想好了,就叫南雀。。。。。。。。。

    改名在这个时代那是大事,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连身体发肤动一动都要手父母之命的左右,何况更为重要的名字?

    小丫头自然受挫深重,但小丫头在府中无法无天惯了,愈挫愈勇,母亲那里不答应,就去缠着姨娘,姨娘们不同意,便去骚扰老夫人,老夫人最是疼爱于她,却也不敢在这个上面做主,只能含糊其词的糊弄她。

    小丫头不敢在父亲面前胡闹,于是小丫头又去劝说几位府中的幕僚,请几位幕僚在父亲跟前说一声,显然,几位幕僚没这个心思,至今赵石也没听闻此事。

    府中人等折腾了个遍,终于在年关上,让头疼的母亲帮着开了口。

    不知不觉间,小丫头已经凑到了桌子旁边,依在赵石腿边,眼巴巴的瞅着父亲,拉着嘴角,要是父亲不同意,随时准备大哭。

    赵石听了却是哈哈大笑,拍了小丫头脑袋一下,“扣儿心不小,不愧是我赵石的女儿。。。。。。。。只要不改姓,改个名字算什么?成,今后就叫**雀了。”

    (今天阿草生日,依旧努力码字中,请大家支持啊。。。。。。。。。)(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消息

    所谓知子莫若母,石头娘并不意外,只是笑眯眯的瞅着,反正是遂了孙女的愿。|

    小丫头猛的欢呼了一声,谢了爹娘,立马跑到旁边那桌跟哥哥炫耀去了,李金花笑的柔柔的,嘴里去埋怨着丈夫不该这么娇宠女儿,连名字都说改就改,成什么体统,但谁都看的出来,她也不过是嘴上说说,心里不定欢喜成什么了呢。

    趁着热闹,种七娘也想让赵石给儿子现在就取个名字,小家伙百日已经过去,就等着抓周了,之前没取名字是赵石还没回京。

    回京之后,又忙了一阵,再加上想给儿子取个好名字,也就拖了下来,现在扣儿连名字自己都改了,种七娘也有点着急了,难道等儿子自己取名字不成?

    赵石笑道,“已经想好了,就叫赵君武,君玉学文,自然是君子如玉,这个儿子让他练武从军,但也不能目不识丁,寓其君子用武好了。”

    瞧这名字就知道,赵石自己想的,他这里本来要和几个学识渊博的幕僚商量了一下,让他们给取个名字,但想到赵君玉就是交给了南十八和陈常寿两人,才对文事感了兴趣,这么一想,也就不愿再跟幕僚说这事了,省得两个儿子,都去读了圣贤书。

    种七娘咂摸了一下,觉得这个名字真是俗不可耐,远不如赵君玉听着顺耳别致,但丈夫的心思她却明白,心里便不由美滋滋的,也就不计较名字好坏了。

    这时石头娘又低声问了一句。“那孩子有名字了吗?”

    赵石摸着额头。有点头疼。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他娘没说话,儿子还不好开口。。。。。。。”

    老太太这里又想动手,最终忍住,狠狠瞪了儿子一眼,不过心里也是泄气,这个儿子从小就不用人管,她也管不来。

    如今已经贵为一朝国公。封妻荫子,她更是没法管了,就拿家里几个媳妇来说,除了柔儿,哪个是她做主给定下来的?都是儿子自己娶回家来。

    至于外间那位,她也是有心无力,那位身份更尊贵,如今却连儿子都给赵家生养了一个,她这里只觉得过于亏欠人家,但真要管。她怎么管得了?最多最多唠叨几句而已。。。。。

    至此,一家人再无旁话。欢声笑语间,午宴便过去了,等到大年夜,晋国公府中灯火通明,鞭炮声响作一片,渡过了成武五年最后的一天。

    。。。。。。。。。。。。。。。

    新的一年到来,大秦显得越发的强盛,而作为大秦京师的长安,也越发的繁华了起来。

    正月里,街道之上人流如织,携儿带女走亲访友,整个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