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为王-第8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县尊,要是他们真来打县城,您就稳坐府中,看我们的吧!"胡昌杰欣然道。

城下,韦和望着青田县城,脸色也不是很好看,突入青田县之后,他连个鬼影子都没有看到,原先一个个村子里,人去屋空,一根草都没有给他留下。原本打着以战养战,顺路补给的韦和,看着早有准备的青田县,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坚壁清野,四个字跃上他的心头。(小说《我为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八百四十七章:日出东方(72)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我为王》更多支持!

韦和最后瞄了一眼青田城头那一台台蓄势待发的床弩和城头时隐时现的一张张长弓,熄灭了试着打一打的念头,城头之上没有慌乱,很是安静,正是这种安静,让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去试。他拨马转身离去,这里没有捞着好处,没有得到补给,而且看起来也讨不到什么好处,他自然要去别处寻觅战机。

他是骑兵,这一次的任务是破坏,而不是去攻坚,这个任务,还是交给随后而来的步卒吧。二万骑兵来得快,去的也速,转眼之间,便消逝在青田县城众人的视野之中。

五天时间,韦和的两万骑兵在辽西如入无人之境,自青田入永新,过临武,直逼辽西郡城,但毫无意外,这些地方,几乎所有的村子都空无一人,好不容易抓住几个落单的,一问之下,辽西郡各县早已接到命令,要么前往县城避难,要么便逃之夭夭,总之,留给韦和的是一个个空置的村子。

韦和的后勤补给已经出了大问题,他不得不停了下来,开始搜寻一切能补给的东西,好在金秋十月,正是收割的时候,辽西百姓或撤或逃,虽然将田地里的庄稼尽量都抢收了,但总是还有些边边角角留了下来,可怜的韦和不得不派出部队,去田家收割这些庄稼,以弥补军中粮草的不足。

距离辽西郡城只有百十里地,韦和仍然没有看到一支征东军的野战部队,而那些县城,却又一个个防备森严,韦和心里开始打起鼓来。

是撤回去,还是就此打住脚步。还是一鼓作气直逼征东府的政治经济中心积石城?在事先的推演之中,不管是田相还是国中的智囊们,谁都没有料到是这种情况。在他们的预料之中,齐军入辽西,一定会遭到辽西军民的奋勇抵抗。而他利用骑兵的优势,将这些抵抗一一粉碎在铁蹄之下,用杀戮和鲜血瓦解对手的抵抗决心,营造出一种征东府极强垮台的氛围,但现在,没有抵抗。却也没有迎接。他面对的是冷漠。这片土地的冷漠。

连县城韦和都没有去打,去了辽西郡城又如何?韦和在永新停了一天,派出去的部队,收回来的粮食凑巴凑巴,也可以用上四五天了,他左思右想,终于决定绕开辽西郡城,直奔扶风,赤马。那里,是高远的起家之地,在征东府,扶风更是有着至高远上的地位。他不相信自己到了那里,征东府不动于衷,因为那里不仅有高远的家,还有高远的祖宗坟墓。如果还是这样的话,韦和不介意一把火将扶风烧成白地。

辽西郡城,郡守郑均一如往常地批阅着堆集如山的各类文牍。现在辽西郡城之内人满为患,为了准备这一次的大计,郡城周围的百姓尽数被撤到了郡城之内,这些人的安置,对于任何一级政府来说,都是十分头痛的问题,好在这些地方的百姓,都是整体地被撤入郡城,虽然进了城,但事先划定了地方,仍然保持着原先的各级官吏管理,倒也没有出什么大乱子。虽然如此,郑均仍然不敢掉以轻心。这么多人聚集在郡城,一旦出了乱子,那就是大问题。

"郑郡守。"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将领急奔而入,"韦和绕过郡城,往扶风方向去了。"

郑均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呵呵一笑,"贼子入觳矣,这一路之上的顺风顺手,终于让他放松警惕了,他是想去扶风,逼迫我们集结军队与他硬干一场,哈哈哈,如他所愿,在哪里,他会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的。"

将领亦是笑了起来,"打是有的打,可是对手却不是他所想象的。只是郑郡守,我们的骑兵能按时出现在扶风么?"

"当然能!"郑均微笑道。"我们辽西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韦和去扶风,如果公孙义与步兵他们不能按时出现在扶风,将韦和所部歼灭,那到时候我必然要与他们去分说个明白,这一次辽西全郡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如果没有预期的收获,岂不是白费了?"

话虽这么说,但郑均的话里话外,却充满着自信。

辽西郡其实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如果将所有奔赴辽西的各地民壮,预备役集结起来,组成一支超过五万人的军队,还是没有丝毫问题的,虽然都是民壮,但其中夹杂了太多的退役军人,以这些人为骨架的预备役,战斗力并不差,便如同秦国帝师李儒与王子嬴英在积石城看到的一般,征东府的预备役士兵,换上军装,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的常备军部队。

不过征东府并不想用人命来堆砌一场胜利,他们要用一场大胜来给来势汹汹,自以为胜卷在握的齐军当头一棒,新会,青龙山连二接三的抵抗,为征东军骑兵的及时赶回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韦和全是骑兵部队,要想完完整整的歼灭这支部队,最恰当的方法,便是以骑对骑,让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征东军的骑兵可以与东胡骑兵正面对垒而不落下风,又岂会将齐人骑兵放在眼中?

韦和对此自然毫无所知,正一门心思地奔向扶风,而在他急急赶路的时候,张鸿宇的新编第一军穿过了新田,出现在了崤山关,看着满地残砖断垣,张鸿宇真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郑晓阳,丁渭他们拆得开心,可自己接下来却要面对田单的主力大军一场苦战了。

构建防守阵地,是他要做的第一件事,虽然崤山关没有了,但这里的险要地形仍在,就地取材,以地势重新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小型的要塞,那些遍地的砖石被重新利用起来,张鸿宇以前在积石城军事大学作教官的时候,高远的一篇关于复式堡垒连锁防线的防守阵地论述被他完整地在崤山关复制了出来。一个又一个的高约五米的砖石结构的圆形碉堡被竖立了起来。每个碉堡之间相隔约二十米左右,内里可驻扎三十到五十名士兵,配备足够的臂张弩,床弩,墙体之上,看似是浑然一体的墙壁,但其中的一些砖块却是可以抽掉的,抽掉这些地方的砖块,便形成了一个个的射击孔,捅刺孔。这些圆形碉堡看似随决布局。但彼此之间却形成一个互相掩护的体系,使互相之间,没有一点死角,而连接每一个圆形碉堡的是纵横交错的胸墙,壕沟,这些胸墙壕沟的背后,将会布满征东军的士兵,双方彼此掩护,互为屏障。

短短数天功夫。张鸿宇便在崤山关的遗址之上,重新建立起了坚固的防线,征东府为他准备的大量的远程打击武器,将在这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而此时正在奔赴扶风的韦和。尚浑然不知他的后路已经被人断掉,他现在,成了一支彻头彻尾的孤军。

琅琊郡,田富程已经有了一些计穷的感觉。在他一次次拼尽全力的攻击之下,琅琊郡城看似岌岌可危的防守,却总是顽强地挺立在他的面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的反击倒似乎是越来越有弹性了。而广坪的征东军另一部丁渭,在韦和的骑兵部队离开之后,也开始不安分起来,其军队竟然离开了广坪,向着琅琊郡城缓缓压了过来,丁渭只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队,但给予田富程的威胁却是极大,让他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人马,却防备这支在一边窥伺的这支狡滑的征东军。

你进他退,你退他进,近日来,他的斥候部队,胆子愈来愈大,已经多次迫近到齐军的控制范围之内,这些有着出色马技的征东军斥候,狡滑如狐,凶狠似狼,来如风雷去似电,你派的人少了,他给你吃掉,他派的人多了,他溜得比兔子还快。这样一支神出鬼没的骑兵部队时时骚扰,让田富程头痛不已。现在他很后悔让韦和带走了所有的骑兵部队。如果能留下一支来,也不至于现在自己让一支几百人的骑兵部队弄得焦头乱额。

而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出现,让琅琊郡城士气大振,援军,这不正是他们在盼望的吗?有了第一支,第二支还会远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