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风流驸马-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知府大声说道:“哎呀,不知陈驸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呀!”
陈凝之道:“刘大人客气了!我们本是冒昧来此,多有叨扰,还请刘大人和徐将军原谅则个。本来嘛,我们是准备在城外过夜,不来打扰的。奈何有女眷在此,蓝玉大将军的女儿,咱们苦些无所谓,总不能让人家蓝姑娘也跟着咱们受罪吧?”
徐恺一听是蓝玉的女儿,登时脸上就堆起了笑容:“陈驸马说哪里话,你能来这里就是看得起我们,何来叨扰之说?快快请进,兵士们安排去军营歇息。”蓝玉是他的顶头上司,他还不得死命巴结呀。
陈凝之招呼一声李成桂,带着丁三儿抢先进了知府衙门,李成桂和蓝芳也相继进去了。只是这俩人儿关系有些尴尬,难免有些别扭。席间,刘知府是不断给陈凝之敬酒,而徐恺则是缠着蓝芳不放,只把个李成桂给晾到了一旁。
李成桂倒是不在乎这点,自己是个外国人,本就参与不到人家的谈话当中。因此上他只是喝自己的酒,偶尔夹些菜。陈凝之叹口气道:“这顿饭可不怎么好吃啊!”
刘知府道:“可是不合陈驸马的胃口?”
陈凝之拿起一根筷子敲了敲盘子,发出叮的一声:“不是菜的缘故,是人的缘故。”
徐恺道:“那就是嫌我等招待不周?”
陈凝之说道:“不不,招待得很好,只是两位不把我陈凝之当自己人。两位虽然强颜欢笑,其实眉宇间满是忧愁,可是有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
刘承和徐恺对望一眼,互相点了点头。刘承说道:“不瞒陈驸马,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沿海多有倭寇骚扰,百姓深受其苦。我等虽然身为地方父母官,可是苦无良策应对,因此上在这里烦恼。”
徐恺也是郑重地点了点头,蓝芳什么时候都能巴结,可是倭寇的事情处理不好,轻则丢官,重则砍头,由不得他不重视。陈凝之闻言心中颇惊,几个月前在湖南的土族那里见到了一个东瀛人,当时还没怎么放在心上,原来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其实想想也是,能进到内陆,沿海还不是早就渗透了?可惜陈凝之脑海里的历史知识极度匮乏,对于倭寇的认知,仅仅是一些个头上绑着小辫子光着脚丫子哇哇乱叫的形象。
陈凝之心里惊诧,但是表面上却是风平浪静,开口向李成桂问道:“李大人,你们高丽国距离扶桑更是接近,可曾有过倭寇侵扰?”
李成桂闻言,只好放下正在啃得不亦乐乎的鸡腿儿,擦了擦油光发亮的嘴唇儿,心想这还有我的事儿呢啊?李成桂答道:“有,有哇!我们高丽国沿海渔民多有被侵扰者,现在渔民们打渔都不敢出海太远啊。”
陈凝之接着问道:“那你们是怎么应对的呢?”
李成桂眼珠子一转,说道:“这个啊…啊哈哈!陈大人是知道的,我在高丽国人小言微,王上也不重用,这等军国大事,向来是没有我的份儿的。”
他这话纯属放屁,他一个大将军都人小言微,那徐恺这个地方游击将军干脆死了算了。陈凝之明白他的意思,估计是高丽王一向软弱,面对倭寇的侵扰无能为力,他又不好意思说高丽王的不是,只能是含糊其辞。李成桂又道:“想来大明人才济济,各种英雄豪杰辈出,对付小小的倭寇应该是不在话下吧?还请陈大人和两位大人多多透露一下,我回到高丽以后,也把大明的经验推广一下?”
刘承和徐恺都是面有愧色,感觉在一个外国人面前丢了大明的脸。陈凝之举起酒杯道:“喝酒,喝酒!”说着一仰脖子,一大杯酒就喝了个底儿朝天。
李成桂笑呵呵地端起酒杯示意了一下,也喝了下去。刘承和徐恺见状互望一眼,一起离席给陈凝之行了个礼:“还请陈大人救救我等,教我等对付倭寇之法!”


第一百五十一章 倭寇不足惧
更新时间2012…5…6 7:39:44  字数:2528

 沿海有倭寇来犯的情况已经惊动了朱元璋这个皇帝,他在早朝上大发雷霆:“一个小小的扶桑国,居然就欺负到我大明的头上了!你们说说,都有什么方法整治这些倭寇?蒙古人朕都不怕,还会怕几个矮子?”
黄子澄出班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以逸待劳方为上策。想那扶桑国人远渡重洋来到大明,必定粮草不继,不若……”
朱元璋大怒:“够了!黄子澄,朕平日里那么信任你,就连皇太孙都让你来教导,你就是这样回报朕的?你知道倭寇长什么样子,都做了什么事,为害到底在哪里吗?”
黄子澄头冒冷汗,说道:“这…臣不知!”
朱元璋道:“朕就知道你不知道!不知道你乱出什么主意,你还以为是扶桑举国来犯啊,那要不要朕亲率大军打到扶桑去?”
黄子澄赶紧道:“臣知错了,请圣上责罚!”
朱元璋摆摆手:“算了算了,朕今天心里很乱,你说朕怎么就养了你们这一群饭桶?”
皇太孙朱允炆出班道:“臣有话要说。”
朱元璋脸色稍缓,眼中透出了一丝丝关爱之情,轻声问道:“皇孙有何妙策帮朕退却倭寇之害?”
朱允炆缓缓说道:“禀皇上,倭寇之所以为害,原因有二。其一,倭寇打一下就跑,一旦有大军来剿,立刻退回到海上,行踪飘忽,捉摸不定,防不胜防;其二,倭寇来袭,还有当地的地痞流氓甚至是土匪作为内应,到时候一起坐地分赃,有人通风报信,自然难以根除。此二条,乃是倭寇为害之根本。”
黄子澄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倭寇是这么回事,还以为是什么军队呢,看来刚才挨骂倒是自己活该了。不过自己整日里和这个学生在一起,也没发现他关注倭寇的事情啊,他是怎么得知这些详细情况的,又是怎么会分析得头头是道?
朱元璋点头道:“皇孙说的甚为有理。那么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应对呢?”
朱允炆答道:“我们既然知道了他们的特点,就可以对症下药了。近期内,我们有两件事可做。第一,宣传倭寇为害的特征,有任何人私通倭寇者,全家处斩;第二,组织乡勇团练,发给一些军队里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武装起来,自己保护自己。任他倭寇再凶恶,再难寻踪迹,又有何惧?
“从长远来看,倭寇之所以能够上岸肆虐,是因为我大明没有强大的水军海军的缘故。臣建议圣上设立海军总署,有了强大的海防,倭寇何以能够成患?”
朱允炆一番说辞,群臣都是点头称是。瞧瞧人家,怪不得能作为储君,就是有两下子!朱元璋也是频频点头,唯独黄子澄不满意:“臣以为不妥。”
朱元璋见到又是黄子澄反对,心中不悦,问道:“黄爱卿难道觉得皇孙的建议不好吗?”
黄子澄道:“太孙所言,多有切中者。只是所说的长远来看似乎有些不妥。试想,能把倭寇赶出去就已经解决问题了,难道为了防止小小的倭寇,还要劳民伤财成立海军?这就是浪费了。”
朱允炆道:“黄师傅所言差矣!想我大明物产丰富,天朝上国,慕名而来者繁多。一旦我们建立了强大的海军,海防有了保证,就可以吸引四夷之地来我大明做生意,互通有无。一来可以丰富我大明的物产,二来也可以使我大明之国威声名远播。到时候万国来朝,齐奉我大明为主,那将是何等的气象?”
朱元璋闻言激动得差点从龙椅上站起来,身为一个皇帝,万民之主,听到这种气象又如何会不激动?闭上眼睛,尽情地徜徉在朱允炆所绘就的蓝图里,想象着万国来朝的盛况,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黄子澄道:“圣上,臣以为……”一旁的齐泰和赶紧拉住他,生怕他在这个时候惹恼了皇上,那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朱元璋终于还是从龙椅上站起来了,右臂使劲一挥,脸上显现着刚毅的神色,高声说道:“好啊,说得好!好一个万国来朝!到那个时候,朕所说之言将会成为四海之内的圣旨,朕所定下的规矩将会是八方之民的律法。天下,只能有一个君主,那就是朕!拟旨,即日起成立海军总署,暂且由朱允炆全权负责,三个月内不见成效,朕唯你是问!”
朱允炆躬身道:“是!臣一定竭尽全力办好此事!”
………。
“陈大人的一番话,令刘某茅塞顿开,原来不花钱也可以办事的。今日里陈驸马的恩情,刘某记下了,他日有事,尽管吩咐!”刘承对着陈凝之说道。
徐恺也是笑着说道:“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到今日方才明白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陈驸马之大才,令我等佩服至极啊!但是有倭寇为患的地方不止我们徐州,沿海一带多有被侵扰着,陈驸马可否给圣上上疏一道,将这个经验加以推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