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8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青闭目念诵;根本没想到这一遭;等到感到手中佛珠有异时;他不觉发出睁开了眼睛;继而就发现刚刚转动的那一串佛珠寸寸断裂;一颗颗佛珠散落一地。面对这少见的一幕;他登时面色苍白;使劲吞了一口唾沫后方才讷讷说道:“难道佛祖也不赞成兴兵之举?可那是赞普决定的事……”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就闭口不再多言;亲自弯腰拾起了那一颗颗佛珠;郑重其事地收进了随身皮囊。等到了门前;他唤来左右从者;竟是头也不回地出去了。他这一次呆的时间;远远比平常来得少;可他身份尊崇;旁人哪敢置喙;眼睁睁看着他上马扬长而去。
尽管只是瞬间动其心神;听到了一丁点口风;可张兴何等样人;悄然回到驿馆换了行头;他就让人去递拜帖给尚青。等到从者一去;他再找其他人时方才骤然发现;封常清竟然不在驿馆。
这一路进吐蕃;李静忠是个宦官;据说还是武惠妃的身边人;他按照杜士仪吩咐的;对其客客气气;出手也大方;可要说共同话题;那就一丁点都没有了。反而封常清虽没读过那么多经史;可长居安西之地;对于各种风土人情熟悉得很;两人一来二去彼此投机;封常清在张兴的要求下;已经习惯了直呼其表字。
想想封常清精通各族语言;即便不告而出外理应不会惹祸;张兴就暂时抛开了此事。然而;一个时辰后;尚青那边就来了回音;道是人感染了些许风寒;不便见客;改日再来拜上大唐使节。这下子;他顿时有些弄不清自己今日在佛堂的举动是真的吓着人;抑或是太过火了。可这会儿没有后悔药吃;他只得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踱着步子;回忆自己之前面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时的一幕一幕。
吐蕃君臣关系这些年一直反反复复;尤其是如今在位的尺带珠丹更是将一论制改成三论制;而在前任吐蕃赞普在位时;论钦陵一族几乎被连根拔起;数年前又有名将如悉诺逻被杀;足可见吐蕃赞普对于麾下大将;素来就是防范心极重的。
“奇骏兄;奇骏兄”
就在张兴想着杜士仪的托付;渐渐有些心浮气躁的时候;一个人影突然冲了进来。见是封常清;他立刻问道:“常清;你这是去哪了?”
“自然是去那些逻些胡商处打探打探。吐蕃贵族中;多有爱绫罗绸缎以及金银饰品的;所以有不少胡商都能登堂入室;和一些贵族说得上话。这些天我扮成一家贵族的管事前去接洽;一来二去后;慷慨大方地买了他价值一百贯的东西;说是日后还会再来;自然就有人肯吐露一些消息。吐蕃西北的勃律当年被吐蕃击破后;又分为大勃律和小勃律;大勃律如今已经成了小勃律的属国;而小勃律地处安西四镇的西门;乃是吐蕃兵发西域的入口;故而虽然大唐早在开元十年就册封了小勃律王;可吐蕃一直对此地虎视眈眈。从年初开始就有彻底吞并小勃律之议;现在这件事算是定下了。”
一口气说到这儿;封常清端起茶杯毫不客气咕嘟咕嘟灌了一气水;这才继续说道:“如今河陇精兵屯驻;吐蕃暂时不敢与之交锋;就把主意打在了小勃律上;打算出兵攻占;如此大小勃律悉入其手;异日也好当作是染指安西四镇的桥头堡。只是在带兵的人选上;诸论尚之间争议不下;所以至今尚未决定。
结合尚青之前流露出的口风;王昌龄高适和封常清一行人从西域回来时提到的动向;张兴知道封常清打听来的这个消息;无疑有相当的可信度。至于为何连胡商都知道;实在是因为小勃律无论相对大唐也好;相对吐蕃也好;实在是太过微小的国家;国内军民加在一块恐怕有没有上万人还成问题;而且如今小勃律国中有不少亲吐蕃派;吐蕃根本就不担心走漏风声后小勃律有所预备;再预备难道就能打过兵强马壮的吐蕃?
而安西四镇中;距离最近的疏勒和于阗;抵达小勃律还要翻过重重雪山;可谓是即便得知都根本救不了
尽管安西四镇距离鄯州遥远得很;杜士仪这个陇右节度使也鞭长莫及管不到小勃律的事;但张兴知道封常清长居安西;此刻便有意试探道:“依你之见;若真的安西四镇要出兵;小勃律是否救得?”
“救?当年吐蕃就打过小勃律;正是被我大唐北庭都护张孝嵩命疏勒副使张思礼派兵救下来的。可如今的安西四镇;说是兵强马壮;但因为碎叶镇给了突骑施;根本重镇只在于龟兹镇;至于疏勒于阗焉耆;驻守的兵马一旦调空了;就要引得突骑施乃至于突厥甚至吐蕃人趁势进击。若要去救小勃律;只有一个办法;从龟兹镇直接调兵;翻越好几座雪山;可以这么说;如张思礼那样出兵五千;也许能够打退一次吐蕃人;但绝不足以动摇吐蕃的决心;而且最终能够剩下多少人就只有天知道了奇骏;绝非我言过其实;大唐在安西;出兵庇护西域诸国;所耗费比所得要多得多”
话虽这么说;想到唐人在安西四镇的地位;封常清还是与有荣焉地笑道:“可就因为有安西大都护府在;大唐的士人或是商人在西域可谓是最受欢迎的人;否则少伯和达夫怎能够在行囊散尽的时候;还被胡商引为座上嘉宾?若无大唐军马庇佑;从河西到西域的这条商路早就断了如若换成是我;小勃律被吐蕃占了也就占了;只需在葱岭以西;安西四镇之外再设一镇;屯重兵于此;与邻近各国互盟;如此足可遏制吐蕃西进只不过;大食国也素来图谋西域;所以说那里不止是我大唐和吐蕃争锋;实则是三国较劲之所……”
西域素来是大食、吐蕃、大唐争夺的重心;三国之间合纵连横;情势不断变幻;因此;对此没有太深认识的张兴自然是仔细听封常清在那口若悬河。直到对方终于心满意足地说完了;他便笑道:“你既有如此见识;怎不到安西大都护府自荐?”
“世人大多以貌取人。”封常清用这一句话苦涩地做了解释;随即就问道;“奇骏兄此来既是出使;如今知道了河陇暂无战事;吐蕃之目的在于小勃律;那接下来当如何?若是无功而返;只怕你这个使节要招人笑话”
“既然有你的克敌之策;那么很简单;虚言诓骗吓唬人;也是使节常用的一招。”张兴嘿然一笑;这才向往地说道;“从前只看战国策士纵横之术天下无双;这一次我少不得也要试一试了常清;此事也少不了你配合”
“我?”封常清闻言一愣;心动之后便苦笑道;“我又非使节;如若奇骏对安西四镇不熟悉;我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出面恐是不妥。再说那李静忠也未必肯答应。”
“大帅早先就对我说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如今身为使节;自然也可以便宜从事;当然;我自然会和那李静忠商量。”张兴示意封常清近前来;这才压低声音道;“便如此如此……”

第八百零五章 红山之上,布达拉宫
红山内外围城三重;三座九层;宫殿千间;从吐蕃赞普所在的大殿到金城公主所居的大殿;中间用一座银铜所制的桥相通;远远望去富丽堂皇;便犹如宫殿在云中一般;这就是吐蕃王城布达拉宫了。哪怕如今是第二次来;张兴仍不免惊叹;较之突厥、奚、契丹;吐蕃果然不愧雄踞西南;单单这座宫殿便呈现出了一方霸主之姿;足以叫人不敢小觑。
张兴曾经随着杜士仪进过洛阳宫;至于长安的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他却还未有幸近距离观瞻过那雄伟之姿。洛阳宫胜在占地广大;一座座宫宇尽显中原大国的昭然风范;而这布达拉宫则是雄踞红山之上;人到王城之下;那种高高在上的神圣感扑面而来;自然而然便让人觉得渺小了;这种精心布局自然让他心有所悟。至于封常清这几天固然在逻些四处游荡;可王城防范森严;围墙高耸;他只曾经远远看过一眼;如今近距离目睹;不知不觉就轻轻抽了一口气。
“都说吐蕃乃是西羌之属;竟然能够建起这样的宫殿”
西域诸国之中;也有爱好兴建中原皇宫那样富丽堂皇王城的;但是;西域小国;哪里会有吐蕃这样的财力;纵使龟兹镇中那座昔日龟兹王的王宫;如今的安西大都护府兼四镇节度使府;较之这座布达拉宫实在是云泥之别封常清还在那惊叹之中;一旁的李静忠便不满地挑了挑眉。
“不过尔尔;无论是洛阳宫中的明堂;还是大明宫中含元殿;这吐蕃王城都难及一星半点今日是因张书记给你说情;方才带了你来;你可别因没见过世面而坏了大事”
李静忠虽在宫中诸宦官之中不算什么出众的角色;可自尊心却极强。他和杜士仪当年颇打过几次交道;此次路过鄯州相见时;杜士仪对他仍然一如既往客气热络;这一路上张兴亦是如此;他自觉受到了尊重;所以;张兴和他商量今次之事;他犹豫再三就同意了。只是;张兴乃是杜士仪的心腹;人又生得壮健魁梧;这封常清他却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如若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