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8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杜大帅真的能够将陇右经营好了;安知不会以我朝最年轻的年龄入朝拜相?到了那个时候;郭将军;还有你的容身之处否?”
这几句话如同重锤一般;砸在了郭英又的心头。他有些口于舌燥地深深吸了一口气;继而沉声反问道:“不用多费唇舌了;你想要我如何?”
“很简单;郭将军人虽不在鄯州;可鄯州并非人人服膺杜大帅;总有些因为失去太多;因而对他怀恨在心的人……”
来人说到这里戛然而止;而郭英又先是皱着眉头;但逐渐就脸色便平静了下来;最后嘿然冷笑了一声。
“你倒是打得好算盘莫非你;或者你背后的人;和那杜十九有深仇大恨
“这些郭将军就不必在意了。总而言之;是否振作;全由郭将军你自己。今夜之后;你我再无瓜葛。前途莫测;郭将军珍重。”
当郭英又回过神发现人飘然而去;急忙追出去之后;却发现这偌大一座宅院已经空空如也一个人都没有。深知打听恐怕也是白搭;他思来想去;最终把心一横;决定听这个人的;振作起来;再想想其他办法。虽说到了现在这个份上;他已经没有多少可用的筹码;可是;郭家上下可并不是只有一个深得杜士仪重用的郭建;如他的叔父郭知礼那样的;肯定会觉得受冷落了。郭家对河陇以及西面的吐蕃军将;了解远在杜士仪之上;未必没有机会
平康坊李林甫宅邸;一大清早便早早开始了忙碌。身为吏部侍郎;李林甫每日都要入宫上朝;即便晨曦未见;天色依旧昏暗;但里头须臾就打了灯笼出来;照亮了门前的十字街。在一群随从簇拥下;骑在马上的李林甫到坊门口时;正值晨鼓响起;城门和坊门渐次开启;他这一行人自是第一个出坊门的。等到上了大清早全无一人的大街;他一眼便看见街角处一个戴着斗笠的人。当那人抬起斗笠;不露痕迹地对他做了一个手势时;他不禁欣然一笑。
裴光庭死后;他的日子一度很不好过。萧嵩升任吏部尚书;一直都很不待见他;倘若不是他在宫中有惠妃为援;又小意殷勤地奉承着萧嵩;而后又在韩休处左右逢源;这大半年都不知道怎么熬下来的。所幸那两人因为性子不和;最终双双罢相;他才总算是透了一口气。可如今当权的是宇文融一度非常敬重的裴耀卿;还有就是以文学出众的张九龄;他不能再如同当年对裴光庭那样;在两人之中找一个人倚靠了。
他的资历人脉已经足够;这次一定要再上一步
至于杜士仪;在过去大半年之后;他终于察觉到了当初那连番变故后有人为因素;不报复一把怎么对得起自己那一番倒霉再者;倘若杜士仪真的能够经营好陇右;异日很可能因此入朝拜相;他不得不未雨绸缪横竖他只是让人提点郭英又振作;别的可什么都没做

第七百六十五章 英灵祭
尽管郭英杰并非战死在陇右鄯州;然而;作为郭知运承袭爵位的长子;在陇右又声名赫赫;在人事纷争终于告一段落之后;杜士仪便命张兴授意郭建;将郭知运昔年老宅改成英灵堂;将郭氏这些年来战死;或是早年有战功而后病故的子弟牌位全数供奉其中;择日举行祭典。除却军中将校士卒之外;也容百姓前往祭奠。
对于这一点;郭建原本是有些不情愿的。他数月以来一直在郭家扶助亲善自己的势力;打压郭英又那一系;顺便就连和郭知运亲缘关系较近的;也暗中加以遏制;为的就是树立起自己作为郭氏新核心的地位。杜士仪要将郭知运老宅改成英灵堂;首先郭知运和郭英杰父子便会供奉其中。若是祭典的时候;那些受了他不少磋磨的郭氏子弟在其中闹出什么事情来;他必定会颜面扫地。
可是;杜士仪节度陇右;又通过连番人事变动;树立起了相当的威信来;这种事他不可能拒绝违逆;否则就会被郭家人乃至于陇右百姓的唾沫给喷死。故而无奈之下;他只能照办。果然;随着祭堂渐渐完工;郭氏之中果然有某种暗潮涌动的迹象。他一面暗自恼火派人查探;一面又亲自到杜士仪面前陈情;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杜士仪非但没有授意他继续整顿;反而说出了另外一句话。
“三日之后;便是宜祭奠的日子;届时我会亲自前往英灵堂的祭堂;拜祭郭大帅和郭将军;你预备一下吧。”
郭建违拗不得;只得领命而去;他前脚一走;王忠嗣后脚就来了。两人名为临洮军正副将;但王忠嗣毕竟初来乍到;平日练兵之余;常常往来鄯州都督府;看似是帮助操练府卫;实则是在陈旱马杰这两个鄯州人的帮助下;在临洮军中建立自己的班底。尽管这种步骤进行得很慢;但却稳稳当当;连月以来;凭借他的威望;陈晃马杰的引介;他已经能掌握相当一部分临洮军的兵马。
此刻王忠嗣一进镇羌斋;便直截了当地问道:“据说郭氏英灵堂是大帅授意而建的?我这几日打探得知;郭氏有几家人频频有信使往来于长安;显见是和郭英又有所联系;倘若在祭典之上出什么幺蛾子……”
“郭英杰战死;朝中抚恤优厚;甚至因此惠及本该获罪的郭英又。而我虽然对郭氏那些不肖子弟极其严厉;但郭氏之中有才具勇武的;我也从来没有吝惜过任用;这全都是鄯州军民人尽皆知的。反倒是郭建急功近利;借着我赋予他的权力;对族人分化笼络打压;无所不用其极;他才是担心郭氏中人对他恨之入骨。举行祭典;是我代表朝廷;对郭家满门忠勇的褒奖;纵使到时候闹出借哭灵闹事的事情来;反而更能够看出人心向背。不瞒你说;就在昨日;长安那边刚刚又送了一个消息过来。”
王忠嗣见杜士仪如此说;不禁有些狐疑;可下一刻;他就听到杜士仪冷笑了一声。
“郭英又被调回长安为郎将;最初一直混迹酒肆买醉;颓废得醉生梦死;但最近却突然振作精神;慷慨解囊结交十六卫将卒;你觉得;倘若不是因此而有什么契机;他会至于如此?”
王忠嗣尽管和郭英又只见过几面;最后一次便是见证了此人真正倒台的那桩案子;但在他眼里;郭知运无疑等同于那些骄横的将门子典型。所以;杜士仪既然说郭英杰突然一反常态振作了起来;他就若有所思地说:“郭英杰父兄已死;还有一个次兄却是不放在他眼里的;长安也没什么亲朋故旧;老仆相劝也绝不会听。既然如此;他这转机必然是因为有人许诺;抑或是挑唆;总之确有可疑之处。”
“没错;堵不如疏;而若是疏仍然不成;便索性卖个破绽给他。”
杜士仪示意王忠嗣跟着自己来到靠墙地图处的沙盘旁边;用手突然在其中一个点上重重一指:“我准备择日前去赤岭界碑处巡查。”
“什么日子?带兵多少前往?”
杜士仪轻描淡写地答道:“到时候祭典之日;我会在小范围内公布一下;至于随行;则是在府卫之中抽调半数随行。”
王忠嗣登时凛然一惊。赤岭界碑可以说是比石堡城更靠近吐蕃;倘若吐蕃那边真的因此闻风而动;那转瞬之间就会遇到大危险
“忠嗣;吐蕃使臣那囊氏尚青已经从长安折返;大概近日就会抵达兰州了。”见王忠嗣有些意外;杜士仪又补充道;“而据前去承风戍互市的商人传来消息;积石山一带驻扎的吐蕃兵马;其中有将领对于两国议和甚为不满;认为应该倾尽全力夺回石堡城;也就是振武军;所以一直在竭尽全力打探鄯州这边的消息。”
王忠嗣见杜士仪盯着自己;他登时醒悟了过来:“大帅既如此说;我立时便去准备”
“有忠嗣你在;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祭典这一日;从一大早开始;英灵堂前就陆陆续续有人赶过来;虽说大多数是军中人;可寻常鄯州百姓也很不少。当张久这些老卒结伴前来的时候;郭建安排在门口的郭氏子弟顿时心情各异。这些都是当年郭知运最信赖的亲卫;可郭知运一去就遭人排挤;郭英又更是对他们弃若敝屣;之前因此获罪的那几个郭氏子弟甚至还胆大嚣张到打算去烧人家的房子。即便和他们搭不上关系;但这实在不是一件长脸的事
因此;当张久三人在那众多排位前祭拜之后;张久突然痛哭失声的时候;四周竟是鸦雀无声一片安静。
“大帅昔年在世;统辖三军;上下文武;无不服膺;三军之中也不知道多少军官都是大帅亲自提拔起来的可大帅仙去之后;大郎君转任他地;这鄯州郭氏就再不复大帅在世时的盛况了嫉贤妒能;骄横跋扈;大帅几十年戎马沙场打下来的声名;被那些不肖子弟败坏了多少”
这种指着和尚骂贼秃的哭诉;让一众郭氏子弟当中不少人都怒容满面;就连今日一早就来了的郭建也同样面带尴尬;总觉得自己也给骂进去了。然而;张久如今尽管仍是一介老卒;可却是能够自由进出鄯州都督府的;据说就连节度陇右的杜士仪都对其相当礼敬。于是;郭建只能当成没听见;心里却将这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