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十几个男女老少被人赶上了理刑厅;注意到端坐主位的不是杜士仪;而是之前那位仿佛是县廨属官的中年人;杜士仪只是斜坐在旁边翻着一卷书时;两家之中便有不少人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尤其是康四。
果然;比起杜士仪;那位被称为武少府的县尉更加疾言厉sè;当两户家长无奈承认确实是冒名请过所时;对方那一记惊堂木赫然响亮无比。
“按永徽律疏;冒名请过所度关者;徒一年”武志明的声音相比杜士仪来;更加高亢;眼见得下头不少妇孺瑟瑟发抖;他方才放缓和了语气说道;“不过;念在尔等听信人言;并非有意;从轻两等;且两户中人皆听家长而冒名;只责家长;不责其他来人;将这两户家长架出去;按徒刑一年轻两等;决杖九十”
此令一出;不但最初瘫软在地的康四和另一户家长愣住了;后头那十几口人全是呆在了当场。杖九十在常人看来仿佛是重得无以复加;但对于在城门处被查出冒名而后又截下来的他们来说;这简直是轻得不能再轻的处罚了要知道;无论是按照脱户;还是按照假冒过所;加在一起;全家所有成年人徒三年都不为过;而妇人在那样繁重的劳役中;十有不是支撑不住;便是沦为差役胥吏的玩物
“多谢武少府;多谢武少府”
看到四十余岁的康四突然磕头道谢;杜士仪这才丢下书卷站起身来。
“朝廷政令是否会改;自有官府张榜公示;道听途说自不可取念在尔等初犯;武少府这才从轻发落;即便是我审;冤案固然该平;然则该受罚的也绝不会姑息我知道不少无地浮户素来ri子贫苦;更怕政令更改;自明ri起;陆续便会有各条策令公诸于众”
。。
。。

第四百三十九章 两税
整整九十杖;倘若是真的心存杀意;因背臀腿分受三十杖;完全可以把一个壮年男子活活打死。请记住的网址:。而若是只存惩戒;并没有杀意;那么皮开肉绽虽然在所难免;但只要仔细调养;那也就没事了。
因而;当康四和另一家的家长被从刑凳上抬了下来的时候;眼见家人全都是泪流满面;两个原本不相识的人彼此对视了一眼;虽是满头冷汗脸sè痛苦;但不约而同长舒了一口气。
身上的伤固然火辣辣似的疼痛;但应该没有伤筋动骨;那位武县尉虽不是杜士仪;可判罚也还公允;下手的差役也已经手下留情了。
“别哭了;回家去……没事;是我听风就是雨;险些连累了你们”康四咬着牙吃力地说出这么一句话;又深深吸了一口气后;方才苦笑道;“看杜明府之前训丨话的样子;这次恐怕是我们真的被人骗了”
另一边挨打的是个比康四年纪更大;约摸已经四十五六的壮硕汉子。他那的背上此刻也赫然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杖痕;人却硬气;连哼都不曾哼一声;这会儿听了康四的话;他不禁咬了咬牙问道:“这位兄弟;此番轻判确实是侥幸不假;可你怎么知道那消息就是假的?成都到处都在传;总不能是空穴来风”
“就是刚刚这顿打让我想起来;一个从前没半点风声的事情一下子疯传成这样;会不会是有人唉;不说这些了;横竖是真是假;咱们都是在官府记了名的;若再犯被发现;就真的是牵连全家。杜明府和那位武少府看着仿佛都不是苛待百姓的官;只能期望来ri真有好政令了”
随着两个人被家里人哭哭啼啼抬出去;不多时;满城都知道了县尉武志明的这番判罚。居人们对于这些客户的投机大多嗤之以鼻;但在城内的客户们却不免有些人心浮动。第二天一大早;成都县廨门口就围了好些人;都是来试探能否请得过所出城;直到武志明出了县廨大门时;人群方才稍稍安静了下来。
为吏十二年;为官却不过五年;全都是在从九品的县尉任上;唯一的变化就是成都县尉远远好过他的第一任官阆州新政县尉;武志明这仕途相比世家子弟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经验非同一般的丰富;唯一欠缺的只是独当一面而已。
此刻面对这几十号人;他轻咳一声;示意身后的差役去把布告贴在墙上;随即才正sè说道:“近ri城中流言蜚语不断;道是地税减半自明年起取消;又云客户蠲免赋役亦是即将取消;因而有人携家带口冒名过所;意图再行逃亡;昨ri已行追回;以听信流言故;从轻只责两户家长”
他顿了一顿;这才继续说道:“朝廷政令;以官府为准;民间所谓流言居心叵测;不足为信今杜明府令张贴榜文;敬告四境百姓;籍田地税减半;明年复旧;此事确有。然则客户蠲免赋役;仍以此前括户时所言;五年为限;并无更改。恐四境百姓偏听偏信;今我奉杜明府令;出安抚客户之条令”
在武志明的授意下;他身后一个jing通文字的令史上前到贴好的告示下方;大声念道:“客户既已入籍;则为成都居人;无有分别。然则新入籍之客户;多无田少田;惧赋役之心可原;思逃亡之心却不取安居乐业;其一当以田亩;今成都四境;已籍多年不垦荒地三千亩;即ri起募人耕种;贷给种子青苗;人以三十亩为限;年产丰者;即行授田。其二;各处荒僻山地三千亩;分山头募浮户种茶;官府派专人教授;每年采茶之季节;官府统一收取;其三;修万岁池利人渠外;尚有围堰年久失修;需人力修缮;募民夫五百人……”
不同于官府平素那些重视修辞的榜文;这一篇武志明亲手草拟的告示文词简单易懂;那令史又是嗓门极大;这大声念下来;自是一个个人竖起耳朵倾听。听到官府授地三千亩;而且贷给种子;而山地三千亩更是会提供茶树苗;以及教授相应的技术;此外则是成都城内各式建设工程招募民夫;尽管并未完全解决生计;但足以⊥只能为人佣工勉强度ri;还要担心各种赋役的他们看到希
当这个消息传到范承明耳中的时候;他微微蹙眉;随即便冷笑道:“却只会想当然一县之地;此前筹集数千贯已属异数;修一池一渠已是勉强;他还打算如何聚敛;再修这个建那个?至于授田;区区这些却还是杯水车薪;荒地也好;山地也罢;要看产出;岂是一年半载之事?他以为那些百姓都愚蠢到会轻信他不成?”
杜士仪自己也知道;这些都只是暂时xing的举措;很难保持一年乃至于更长的时间;因而;他需要的是能够长长久久维持客户安居信心的东西。而早在年前他刚到任成都不久;发现居人客户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本地大户和寄籍衣冠户的冲突之后;他就已经开始做了准备。因而;当两ri后;一封信送到了他面前时;他自然倍感振奋。得到信的当天;他便悄然来到了昌化坊的玉真观。
“这是……宋开府的信?”
一盘终了;王容见杜士仪欣然将那小小的一卷纸放在棋盘上;又向自己推了过来;她一时目光湛然。踌躇片刻;她伸手接过展开一看;见宋憬那一手字风骨笔挺;不禁更加心生敬仰;连脊背都挺得直了些。然而;信上的内容却让她一时呼吸摒止;尤其是看到最末尾处;她登时抬头直视着杜士仪的眼睛。
“杜郎;你……”
“早在数年前;我就曾经因宇文融括田括户之事;去见过宋开府。也就是那时候;我对他提出过此事。租庸调本是正税;然则在此之外又额外征户税和地税;久而久之;百姓反而不胜其苦。既然均田之制已经难以施行;与其勉强均田;还不如废租庸调;只征户税和地税。而后再按照户等贫富重新定等;派差派役。地税一年分两季;曰夏税;曰秋粮;如此征收;无田者就不会大肆逃亡。
王容并非无知妇人;她自然知道此举的意义在于什么;一时沉默了许久:“宋开府当初怎么说?”
“宋开府当初说;此事实在太过重大;那时候的我若是贸然提出;只怕会引来激烈的辩论;再加上宇文融括田括户正在进行;难免有人将我和他并列;当成言利之臣。”
“那现在宋开府竟然同意了?”
“那是因为我身在成都;若以一地试行;范围不广;牵涉不大;他这个西京留守虽不在洛阳;却有把握能够以此事上书陛下;然后由我试行。当然;风险不是没有;可相比等到这税制崩溃再来改变;还是值得一试的。你可知道;我翻阅过之前成都一地的赋税册子;连续这好几年;成都的赋税和地税;已经比得上租和调的四分之三。也就是说;几乎已经等同于正税可是;大户的租调对于他们来说;不过九牛一毛;但寻常百姓就不一样了”
“那这户税和地税;你打算以何标准来征?”
“地税分两季;夏税;暂定的是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粮;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也就是上田;一亩税一斗一升;下田;一亩税七升。至于户税;分上上一直到下下九等;上上户四千文;上中户三千五百文;上下户三千文;中上户两千五百文;中中户两千文;中下户一千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