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1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仪早知道他会弃长安而逃?而更气人的是杜士仪另一句话;说什么安禄山如今已经胖得连马都坐不上去了;却也同样是坐着这样的铁车迎战。毫无疑问;这竟是把他和安禄山这样的叛贼相提并论;实属大逆不道
可跟随在他身边的人;除却一个韦见素;几个甚至不到五品的官员;谁都没有能力对这朔方的兵马指手画脚。直到远远看见长安城的时候;李隆基心中都没办法生出任何的喜悦来。如果真的是他率领千军万马前来夺回长安城;也许他还能意气风发一下;可现如今他根本就是被杜士仪扯起虎皮做大旗;那杆御旗固然迎风招展;可他自己则是形同傀儡似的被严严实实保护在阵中;即便如此还要担心性命安危;这种朝不保夕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在他心里;已经把杜士仪郭子仪打成了安禄山的一丘之貉
然而;杜士仪根本就不在乎李隆基怎么想;事实上;从他领军南下开始;他就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他已经得到了前方阿兹勒传来的各种战况情报;因此在还未抵达长安之前;他就已经授意郭子仪;届时除却留下必要的兵马和他一起保护天子;郭子仪可以带着主力突入战场;随即西取潼关;形成进逼河洛之势。
郭子仪自然不希望辛辛苦苦赶路这么久;到头来只是顺道捎带上了马嵬驿中的天子;博一个保驾之功;杜士仪让了这解围长安;夺回潼关的功劳出来;大喜过望的他一下子忘了自己已经不是当年杜士仪的下属;当仁不让地拍着胸脯下了军令状。
眼见郭子仪这朔方兵马如同出柙猛虎一般冲了出去;杜士仪便在亲兵的扈从下来到了李隆基身侧;含笑说道:“今天夜里;陛下就能回到兴庆宫了。”
如果早两日知道自己只是虚惊一场;立刻就能回到兴庆宫中继续过太平安乐的日子;李隆基一定会喜上眉梢;可如今远处的战局已经极其明朗;长安城亦巍然屹立在这渭水之侧;可他却甚至挤不出一丝一毫的笑容来;只是**地说:“杜卿果然算无遗策。只是安禄山狼子野心;既然会走这一步;又有二十万大军在手;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范的
“陛下所言极是;臣也知道;叛军实力雄厚;一仗打胜了;只不过是第一步。然则臣平定漠北;率兵南下之时;就是分兵两路。一路直达朔方;和郭大帅合兵援救长安;便是此时的仆固怀恩和杜随。另一路则是直达河东;或者经太原府支援河洛;又或者是从军都陉直扑幽州。只可惜那一路兵马为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所阻;只能突入河北;却没办法支援河洛战局。”
这是杜士仪之前当着禁军说过的话;韦见素那时候却只顾着杨国忠的事;还来不及告诉李隆基;再加上对陈玄礼和禁军已经心存芥蒂;再没单独见过他们;因而堂堂天子却竟是刚刚知情。此时此刻;杜士仪此话一出;见李隆基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怒之色;他当即又笑了笑。
“而都播怀义可汗西侵;本是因为安禄山的撺掇;所以经臣晓以大义之后;他不但慨然答应收兵;而且业已率兵经契丹和奚族腹地直击幽州;敬请陛下拭目以待”
安禄山和哥舒翰;都是李隆基亲自一手扶植起来;打算用来取代王忠嗣和杜士仪的人;可现如今哥舒翰大败;安禄山则势如破竹;孰料那支不到一个月便让河南河北悉数沦陷的叛军;现在竟然连老巢都已经要被杜士仪的兵马抄了;李隆基只觉得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接下来;杜士仪说了些什么;他竟是迷迷糊糊全都听不分明;到最后竟是脑袋一偏;就这么昏了过去。面对这样的情景;韦见素不禁大吃一惊;慌忙扑上前去一把搀扶住了李隆基。
“陛下;陛下”
不喜与人相争;性子中有几分鲁直的韦见素怎么都弄不明白;为何这样的好消息;李隆基竟然还会晕过去?莫非是因为乐极生悲?
杜士仪同样动作很快;他对身边亲兵耳语了几句;立刻下马登上铁车;在李隆基胸口推拿了几下;见其面色不再那么难看之后;又看向了一旁的韦见素说道:“陛下连日大悲大喜;恐怕禁不起这样的刺激;都是我的过错。韦相公不必担心;行前我就请陈大将军把随行的御医拨了两人给我;我已经命人去请他们过来了”
韦见素虽说对杜士仪此前一力杀杨国忠之事颇有微词;可其先是阻挡天子一行于马嵬驿;让自己免受奔波蜀中;被人唾骂之苦;如今又亲自告知天子两路兵马包抄叛军老巢的计划;因此他心里那些许怨怒已经抛到了九霄云外。杨国忠之所以力荐他;看中的正是他有几分迂气;对权谋不甚擅长;所以杜士仪自责连连;态度诚恳;他并没有什么怀疑。等到御医前来;又是用针又是掐人中;忙活了好一会儿;好容易把天子折腾得悠悠醒转;他更是如释重负。
“陛下;陛下?”
李隆基费劲地睁开眼睛;见眼前那个又惊又喜的人是韦见素;他只觉得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竟是突然伸出了枯瘦的手;一把抓住了这位左相的手腕。可还不等他蠕动嘴唇说出什么话来;就只听耳畔传来了一个轻描淡写的声音。
“陛下;叛军正在溃退;如今看来;不但长安之围得解;就是潼关也指日便可收复”
李隆基本能地往声音来处看了一眼;见是杜士仪满脸微笑;他只觉得心头猛然一悸;竟是下意识地沙哑着嗓子叫道:“杜士仪你你好你是不是有意和安禄山勾结;掀起这么一场大乱”
此话一出;不但韦见素面色大变;就连两个御医都是惊得手足冰冷;谁都不知道;天子怎么会这样突然地说出这样一句匪夷所思的话。面对眼珠子几乎凸了出来的李隆基;杜士仪并没有动怒;只是叹了口气道:“陛下是不是眼看长安即将解围;关中即将收复;于是欢喜得糊涂了?臣曾经数次上书弹劾安贼有异心;其中亦有血书陈情;奈何杨国忠作祟;陛下自己亦始终不信。今时今地;陛下说出这样的话来;岂不是让忠臣良将寒心?”
韦见素见李隆基连额头青筋都已经一根根暴起了;慌忙一把按住了天子的手;一字一句地说道:“陛下定然是被这些叛军给气糊涂了;不;是对这场大胜欢喜糊涂了杜大帅和郭大帅率兵及时赶到;这才力保长安城不失;又和叛军激战至此;分明是平叛的大功臣”
李隆基见韦见素已经急得满头大汗;他也意识到自己说出来的这句话若是传扬出去;会引来怎样的后果;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说出去的话也同样收不回来;他只能顺势接受韦见素给他找的台阶;喃喃自语道:“是么?朕的记性不成了;是真的糊涂了;杜卿;记得你这几年都是在河东云州吧……”
杜士仪听着李隆基絮絮叨叨地说着那些之前自己在云州的政绩;仿佛是真的因为大喜大悲而记差了;还以为自己是云州长史那会儿;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暗地里却不禁嗤之以鼻。刚刚天子一气之下尽吐真言;现如今就想要用糊涂来蒙混过去?于是;他一面有一搭没一搭接着李隆基的话;一面冲着两个御医打了个眼色。就在路上;他已经吩咐亲兵对这两人做出了相应的吩咐;那就是不能让李隆基操劳;让他多休息。
所以;刚刚已经听到天子质问出了那样令人不可置信的话;如今又得了杜士仪的暗示;两个御医再也不敢犹疑;慌忙在李隆基身上一面用针;一面按摩;不消一会儿;好几天没能合上眼睛安安稳稳睡一觉的天子终于迷迷糊糊昏睡了过去。这时候;其中一个年长的方才擦了一把额头上油腻腻的汗珠;赔笑对杜士仪和韦见素说道:“杜大帅;韦相公;陛下连日担惊受怕;所以我们斗胆用针让陛下好好休息;否则若是强自让陛下就这么醒着;有害无利。”
韦见素还在庆幸天子这话没有传扬开去;听着御医的话后;他来不及多想;立刻点了点头。可当他转过头去之后;恰是见铁车周围正好有几个亲兵在;此时此刻那脸上尽是不加掩饰的愤怒;显然;李隆基的话竟是已经给人听去了这下子;老实相公只觉心头咯噔一下;暗自叫苦不迭。
如若在军中大肆散布开来;道是天子竟然在这种节骨眼上还疑忌功臣;那又该如何是好?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兴庆宫大清洗
‘春’明‘门’城楼上,裴宽扶着栏杆远眺战场,自始至终一动不动,这样的姿势足足维持到郭子仪大军加入战阵,叛军开始溃退的一刹那。他长长吐出一口气,竟是就这么软软地倒在了地上。其他人在愣了一愣之后,方才手忙脚‘乱’地去搀扶他。窦锷却是劲大,一把将他拎起来之后,这才笑呵呵地说道:“这几天来裴大夫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也没见走路不稳,如今大胜在即,怎么就突然撑不住了?城中军民可还全都看着你,别让他们认为大军吃了败仗!”
“老了,不中用了。”裴宽低低呢喃了一句,见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