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1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乐师错弦;舞姬乱步;旁边陪侍的妃嫔们也一个个全都花容色变;只有当中领舞的谢小蛮不慌不忙停止了那忽快忽慢的急旋;随即轻快地上前去屈膝施礼道:“陛下既然有国事在身;妾身不敢妄言。可怒则伤身;怒则乱性;陛下乃宇内共主;一身牵系天下;妾身斗胆替天下臣民规劝陛下一句;不论出了什么事情;还且暂息雷霆之怒;缓缓细问。”
李隆基原本已是勃然大怒;可在爱妾俯伏脚下这般规劝了两句之后;他终于稍稍平复了下来。环视一眼四周围的莺莺燕燕;想到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不听到外间那些纷繁人事;他当即微微一点头道:“小蛮之言可嘉;来日朕再来看你跳舞。来人;回兴庆殿”
眼看内侍宫人们慌忙跟着盛怒之下的天子回宫;恭送圣驾的妃嫔们起身之后;张云容便好言劝慰了受惊的众人;自己则携了谢小蛮回寝殿。当屏退众人之后;她便低声说道:“得去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知道”谢小蛮用指甲掐了掐手心;一字一句地低声说道;“总之;不能让杨玉瑶占了上风”
杜士仪命人日夜兼程日行四百里送的密奏;吉温则是每天驰驿两百四十里赶路;自然中间有个时间差。李隆基早两天得到杜士仪密奏时;可以说又震怒又惊疑;即便杜士仪只责吉温;并没有把事情一股脑儿都推在李林甫身上;他仍是不免心生疑忌;故而撇开李林甫单独见李适之。幸好杜士仪这是托高力士转呈的密奏;一时尚未传得长安人尽皆知;可对于其在云州当面拆穿吉温;他就有些恼火了。
在他看来;将相不和的事情私下里闹闹也就算了;怎可放到台面上来?因此;他将此事暂时秘而不宣;打算等吉温回到长安再作计较。
可这次倒好;堂堂御史台殿中侍御史吉温;竟然在距离长安仅仅只有三十里的灞桥驿遇刺;而且那场大火几乎烧掉了半个灞桥驿;火光通天人尽皆知现如今;这么一件事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这盖子竟是怎么都捂不下去了
“吉温呢?”
面对天子这极其不善的口气;兴庆宫中侍立的所有人都不禁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吭一声。即便高力士这样追随了天子少说四十年的老人;此刻也不禁赔了十分小心:“大家;吉温后背中刀;臣已吩咐太医署尽全力救治。”
李隆基一把捏住了扶手;好半晌才继续问道:“那刺客呢?”
“奉杜大帅之命护送吉温的那些牙兵;如今正看守着那个刺客。”
“把那刺客;还有杜君礼那些护卫给朕送到这里来;朕要亲自审问”
如果换在平时;高力士一定会规劝一两句;可此时此刻他丝毫不敢去触怒天子;答应了一声便立刻退下去安排了。身为如今宫中独一无二最最得宠的内侍;他自是雷厉风行;两刻钟之后就把相应人等带到了兴庆宫前。
除了阿兹勒;其他人都还是第一次踏足皇宫;个个都是神情紧张手足无措;面圣之际自然是身体僵硬;总算开口还算整齐。李隆基也无心计较众人礼数;此刻更不想看着一堆后脑勺;当即沉声喝道:“全都给朕抬起头来”
他这一声令下;很快就看到从前到后;一个个人抬起了头。当看清楚头前第一个人那张脸时;他只觉得仿佛在哪见过;当即皱眉问道:“你可进过宫?”
“陛下;臣之前曾经有幸随大帅进过宫;为陛下唱过一曲突厥民谣。”阿兹勒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见李隆基微微蹙眉;随即若有所思;他立刻还唱了两句;紧跟着才叩头说道:“臣本名阿兹勒;蒙大帅恩德;如今改名杜随。”
李隆基当初还兴致勃勃地问过这个突厥青年的生平;此刻既然记起了这个人;他便不耐烦地说道:“原来如此;朕记得你。昨夜灞桥驿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且对朕如实说来”
“臣谨遵陛下御命。”
阿兹勒再次磕了个头;这才将昨天晚上的一幕一幕复述了一遍。他虽是突厥人;但一口汉语早已十分流利;再加上追随杜士仪多年;读书认字;娶妻生子;汉化已经很深了;叙事井井有条;兼且抑扬顿挫;其他人听着听着;不禁都渐渐心情安定;至少没之前那么紧张了。当他说到拿下刺客;吩咐看好人以防自杀之际;御座上的李隆基也好;旁边的高力士也好;全都暗自点了点头。
“那时候灞桥驿已经燃起了大火;虽则吉侍御已经身受重伤;但臣生怕被人断了后路;所以只能草草为其包扎后;带着人立刻撤出了灞桥驿;然后赶到了长乐驿求救;总算得天之幸;吉侍御还保住了性命;否则臣只能自刎谢罪了
“自刎谢罪?”李隆基对于阿兹勒在遇袭之后的一系列措置;全都相当满意;当听到自刎谢罪这四个字时;他却有些变了颜色;“杜君礼军法如此严苛?”
阿兹勒行前得杜士仪面授机宜;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智计胆色比武略更加出众;当即俯伏在地;恭恭敬敬地说道:“并非大帅治军苛严;而是臣本属中受降城中一个托庇于拂云祠的孤儿;只求温饱;不问其他;承蒙朔方节度副使阎老将军松口;杜大帅收留;追随左右这许多年;教以忠义;如今权领前锋营;却一直未有寸功。此次大帅令我带人护送吉侍御进京;如若我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怎有面目去见大帅?不用陛下召见;臣已经自己死了”
听说阿兹勒的身世;李隆基顿时面色稍霁。一介突厥胡儿;说出来的话应该还可信。他当下又一一询问了其他人;见所有人众口一词;听上去并没有任何问题。于是;他的目光立刻就落在那个被捆成粽子一般的刺客身上。大约是因为受伤不轻;医治也只是为了让其留一条命好问口供;此人看上去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而在其身侧;还有两个被拿住的接应者;同样是颤抖得犹如筛糠一般;连牙齿都在打架。
对比阿兹勒等人的恭敬有礼;李隆基对这些使自己的太平盛世陡然失色的家伙自然深恶痛绝。他重重一拍扶手;厉声喝道:“来人;命人把吉温……不;把罗希秉宣来;让他给我好好审问这几个罪该万死的家伙;务必问出幕后主谋”
此话一出;冷眼旁观整件事;隐约已经瞧出几分端倪的高力士便适时提醒道:“陛下;罗希秉和吉温本就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让罗希秉主审……”
高力士一句话还没说完;李隆基便没好气地打断道:“朕当然知道罗希秉和吉温好得穿一条裤子。所以;就让罗希秉当着朕的面审讯这些凶徒;谅他也不敢耍弄什么花招另外;你再去太医署;只要吉温还能开口;哪怕抬;也得把他抬过来”
天子既然心意已决;高力士便不复再劝;当即领命出去。李隆基遂吩咐阿兹勒等人起身;等到一一询问之后;知道这些竟然全都是突厥孤儿;如今却口口声声的忠君爱国;为天子效命;他的心情不禁稍稍好了起来。大唐历朝历代的天子都不吝启用蕃将胡兵;哪怕当年曾经使唐军死伤惨重的蕃将;一旦降伏;也会赐以高官厚禄;笼络其为国效命。更不要说那些本就一心向唐;忠心耿耿之人了。
“尔等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等查证了今次案子之后;尔等可愿意长留长安宿卫?”
面对这个问题;阿兹勒立刻毫不犹豫地叩头应道:“陛下恩德;臣岂敢不应?臣等愿意日夜宿卫;侍奉陛下。”
见阿兹勒没有因为杜士仪而推脱;其余众人也纷纷叩头答应;李隆基一时大为高兴;因为吉温遇刺而生出的愠怒;再度稍稍平息了几分。等到太医署那边;几个内侍抬着一张长榻匆匆赶来;吉温气若游丝只能哼哼的光景;他的怒火又再次被撩拨了起来。
想当年他为何在张审素二子杀了御史杨汪后震怒十分不肯赦免?因为事关朝廷的脸面;他这个大唐天子的脸面;如若旁人群起而效仿;岂不是乱套了?
“陛下;罗希秉到了。”
随着高力士进来亲自禀告;李隆基微微颔首道:“让他进来”
尽管罗希秉在外声威赫赫人人畏惧;但他身为殿中侍御史;却还是第一次踏足兴庆宫兴庆殿。而这次受召的人只有自己;而没有右相李林甫;他的心中也不禁生出了各种猜测。然而;他和因财计深受天子信赖的杨慎矜和王不同;他能够有今天;全靠李林甫的提携;这也就意味着他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开李林甫这个大靠山因此;进殿行礼之时;他见旁边侍立着一行十几个装束整齐的兵卒;料想便是杜士仪派了护送吉温的护卫;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凶光。可紧跟着;他就听到了上首天子开了口。
“罗希秉;吉温也好;杜君礼的护卫牙兵也好;还有这几个刺客也好;全都人在此处。今天你当着朕的面;立时三刻把这桩案子审理清楚”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罗钳吉网
果然是叫自己当场审理这桩案子
罗希秉尽管在来之前就已经猜测过这个可能;但眼下天子真的开了口;他不禁暗自叫苦。他和吉温在外号称罗钳吉网;听上去声威赫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