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10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于渝关守捉南面的平州往往会作为移治之所。在危急关头;整个营州都督府以及相应的民众全都会从营州迁过来;等待日后反攻夺回故地时再迁回。这样的拉锯战;从大唐立国至今;发生了好几次;就连安东都护府;也是在数年之前方才从平州迁回营州的。
平州北平郡;治所在卢龙县;下辖一共三县;人口两万余。这两万余人中;不少都是当年从营州南迁过来的人户;相较于大唐建国之初的两千余人口;自然是增长极快。这里两面靠海;一面临蓟州;一面临营州;水系充沛;又有通往幽州的通衢大道;因此卢龙城内却也颇为繁华。北平郡太守郭荃是从蓟州长史任上;因为屯田有功而升迁过来的;可相较于这位刺史的进士出身;为官三十年却只当了七八任官;到这儿当太守就并非升官;而是左迁了。
郭荃这一年已经六十出头了。多年外官生涯当下来;他早已鬓发霜白;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上上下下起伏不定的仕途在他的眉间留下了一条条深刻的横纹;却没有压弯他的脊背。甚至于前年一场大病后;人人都认为他恐怕难逃一劫;可他却顽强地挺了过来。此时此刻;当一个从者将拜访的客人引领进门之际;他却丝毫没有起身;而是面露讥诮地盯着对方的眼睛。
当年杜士仪奉旨观风北地时;与其差不多一般年纪的侯希逸;如今也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大关。见郭荃那脸色眼神全都不对;他便直截了当地说道:“看来;郭使君是不欢迎我。”
“我只是没想到;当年云州赫赫有名的小侯将军;竟然如今也会沦落到和一介胡儿沆瀣一气”尽管年纪很不小了;但郭荃还是改不了当御史时养成的暴烈脾气;犀利的指斥就如同刀子似的;“安禄山只知道坑蒙拐骗;何尝有半点将才?你就算当年被人死死压着升迁之路;又一度调来幽州;受张守畦冷眼;可何至于就这样自暴自弃;丢了你身为武将的尊严”
侯希逸当初就知道;郭荃为人最最顶真;如今听到其这一句句声色俱厉的质问;他却连眼皮子都没眨一下;随口反问道:“郭使君当年原本可以接任云州刺史之位;却因为旁人的图谋和野心;不得不舍弃大家一同奋斗了多年的云州;迁转调出来给别人腾位子不算;哪怕建下功勋;也只能屈就平州这种地方。郭使君可知道;如今的云州是个什么光景?因为前两任刺史太过贪婪;盘剥互市的商人和奚人契丹人;现如今云州的大市集已经废了;至于当年陈小郎君耗费了无数心力的培英堂;也已经化成了一座荒宅。除了云州守捉还在;今日的云州;已经衰败了”
郭荃被侯希逸说得面色发白;想要反驳却觉得言语乏力;却不料侯希逸仿佛并不满足;竟是倏然又上前两步;就站在书案前头;居高临下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云州旧人;杜大帅和王大帅固然节度朔方和河东;可其他人呢?王使君如今远在西域伊州;王泠然和王芳烈也全都和他一堆;如果不是朝中人忌惮;他们何至于舍了太太平平的京官不做;去那种地方?罗盈和岳娘子于脆就挂冠而去;没了踪影。至于其他曾经带着云州烙印的人;你看看有几个人正当任用?”
“你这是在埋怨杜大帅?”忍了又忍;郭荃终于憋出了一句话。
“杜大帅?你以为杜大帅先是节度陇右;然后再节度朔方;自从中书舍人任上出为外官已经快十年了;如今也已经过了四十不惑之年;却始终没有再回朝;这是因为什么?”侯希逸于脆把两只手撑上了面前的大案;一张脸几乎距离郭荃的鼻子只有不足一尺;“那是因为陛下行事越发不比从前信安王节度朔方这么久;因为什么事落马的?武温有那点破事张守畦节度幽州这么久;固然骄横跋扈;可他因为什么落马的?部将假传军令;而后告密的不是别人;正是安禄山如他们这样功勋彪炳的大将;尚且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你以为朔方杜大帅和河东王大帅就会一直这么风风光光下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郭荃终于忍无可忍;他拍案而起;就这么和侯希逸互瞪了片刻;随即厉喝一声道:“滚”
见侯希逸岿然不动;他便提高了声音道:“我叫你滚从今往后;我和你割袍断义”
然而;面对脸色铁青;显然已经气得七窍生烟的郭荃;侯希逸刚刚那犹如辩士一般咄咄逼人的气势一下子无影无踪;却是换上了一副笑脸。
“都这么多年没见面了;郭使君你还真是老样子一点没变。我这段词儿练了好几天;总算背得不错。”
郭荃几十年阅历岂是等闲;一下子意识到了侯希逸的意思;顿时瞠目结舌。但他很快就醒悟了过来;遂沉下脸道:“你别来这一套糊弄我”
“我有杜大帅的信带给你;不过嘛;郭使君你都说了一个滚字;我决定暂时不拿给你瞧了。”侯希逸见郭荃那张脸一下子变成了猪肝色;仿佛随时准备和自己打上一架;他便举起双手道;“我真的不是耍你;刚刚我说的那些话;之前背的时候;就觉得字字句句说到了我心坎里;所以刚刚说出来的时候方才那么气势十足。郭使君;你可别告诉我;你真的没有半点怨言。要知道;陛下还曾经动过心念;打算把举国之内的军政要务全都交给李林甫。”
“你别东拉西扯;杜大帅的信呢”
口中虽不答;郭荃的心里却很清楚;侯希逸所言确实也戳了他的心窝。宇文融的贬死固然是自己有错;政敌倾轧的关系;但李隆基过河拆桥;既然括田括户的巨大所得已经填补了国库和太府内府;自然也就没有力保这样一个昔日最看重的能臣。相形之下;当年宋憬的下台;何尝不是其对钱法和私铸下手;于是触及了一大批人利益的关系?至于李炜、张守畦这些人;固然有其不谨慎的地方;可天子何尝不曾猜忌?李炜家眷在长安;张守畦家眷则在洛阳
当今天子连亲生儿子和后妃都能舍得;至于臣下又何尝真正放在眼中?
时人刻骨铭心的忠君以及上下之分;早已在郭荃心中不知不觉打开了一条缝。而如今侯希逸的这些话;让他心中的缝隙不知不觉开得更大。当他从侯希逸手中接过那个竹筒;瞧见上头那个印章时;他已经没有多少怀疑;启封后拿出那几张信笺;看到那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的字迹;他就更加深信不疑了。他和杜士仪初任万年尉时与其共事;至今相交二十多年;哪里还会不认识杜士仪的字?
最初几句并不是寒暄;却是道歉;就郭荃自云州任上之后就一路蹉跎的仕途道歉;就两任节度却无法照拂昔日旧友旧属而道歉。郭荃看着不禁摇了摇头;等继续看下去之后;他方才陡然一惊;遂又抬头看向了侯希逸;随即又立刻低下头来;快速将一整封信从头看到底;最后竟是发出了惊咦声。
“侯希逸;你竟是……”
“当然是听了杜大帅的;我当初才没有和那安胖子去争;否则以我从前的个性;乌知义一死;我非得和他争个头破血流不可”
说到这里;侯希逸方才一字一句地说道:“郭使君;你我在云州分属文武;唯一相同的就是;都不怎么看重宦囊所得;所以;那些前来巡查的御史也好;中官也好;我们都没送过礼;故而时过境迁;我们自然是分不到什么好官职。如果当年杜大帅不是嘱人照顾好我的家人;又给他们指点了一条生财之路;只怕我就算以一封血书调任平卢;也和开元八年从幽州回平卢一样落魄。这世道;不会送礼;不会结交;休想有什么好下场。安胖子能有今天;灵巧善媚;逢迎拍马;最重要的是出手大方;你知道他当初打发那位前来巡查的御史中丞时;拿出了多少身家?全部;他把全部身家都送了出去”
“可杜大帅既然知道……”
“杜大帅知道又怎样;安胖子当初向朝中告发张守畦的时候;找的不是别人;正是右相李林甫;有这样的人力挺;再加上安胖子一直都会做人;谁会说他的坏话?现如今不再是宋憬和张九龄直言劝谏;陛下就会听的时候了。陛下喜欢的人;不容别人指摘至少;我是不会去做这种事的郭使君;你是只打算在青史上留一个因直言左迁的名声;还是不惜一时之名;暂且三缄其口;以待将来?”
杜士仪这封信上已经暗示过了;安禄山的崛起既有朝中权臣的扶持;也有天子的好大喜功和偏爱;与其螳臂当车;不若避其锋芒;甚至隐伏待机;等待异日能够有所作为的一天;不要把有限的力量耗费在无意义的争斗上。想到当年和这个争和那个斗;最终白白死了的宇文融;郭荃终于长叹了一口气。
“好吧;我就装聋作哑一回;再不管闲事”
当侯希逸走出太守府的时候;忍不住眯着眼睛抬头看了看天。他当初也曾满腔忠君爱国之心;可这些年来;他的热血早就冷了。安禄山这种货色也能够博得朝中满堂彩;朝中人人歌颂盛世太平;却没看到在那些乡野之间;平民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