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黄射的督促之下,很快便在城里搭起了一座台子,并且放出风声,自己要和刘琮比武,顿时引起那些豪门子弟、任侠少年的注意。到了比武那天,台下挤满人群,多是看好黄射,为其助威的。有那好事之徒,更是坐庄开赌,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乱成一团。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黄射无论与刘琮拳脚相搏,还是兵刃相击,都不是刘琮的对手,唯有在骑射上找补回一点颜面,但总体来说,仍是输了。
    黄射倒也干脆,输了便是输了,很光棍的令人抬出彩头——多是刀剑盔甲等物,让台下诸位少年看的非常眼热。而此时刘琮让魏延将这口大箱子置于台前,自己站在台上冲下面一拱手,朗声道:“诸位!我等习武,为的是什么?”
    台下诸人乱哄哄的吵成一片,说什么的都有。
    刘琮微微一笑,盛夏的阳光下,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几分狂热:“难道我辈习武,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上报君王,下安庶民吗?”
    众少年轰然应诺,场间气氛比方才更为热烈,便是黄射,此时也没了比武失败后的沮丧,而是怔怔地看着刘琮。
    “今日我与黄兄比武,并非真的要计较什么输赢。”刘琮挥手指向那口箱子,大声说道:“这些,应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才有资格所有。诸位都是任侠豪杰,可愿披甲持剑,以荡平贼寇,横行天下?”
    这番话说的慷慨热血,台下又多是不谙世事的冲动少年,当下便有人跳到台上,大喊道:“正是我辈所愿!”
    有了带头的,下面的人便再也按捺不住,一个个热血上头,眼看为了这箱子刀剑盔甲就要争斗起来,黄射吓了一跳,心说以前自己哄着他们从军,一个个推三阻四的,今天怎么都突然转了性子?
    对于眼下的场面,刘琮心中颇为满意,让魏延将上台的人都劝了下去,自己走到台前,宣布从今日起便可报名参赛,待决出名次之后,将在胜者中挑选部曲。
    众人听了,一窝蜂的便去找王粲报名。王粲一边记录,一边暗笑,原来公子是在这儿等着他们呢,我说怎么会闹出比武这么儿戏的事来。
    也不知是谁将这个消息传出城外,第二天比武还没开始,陆陆续续又冒出许多满脸倨傲,举动粗豪的少年,这其中有贫有富,但瞧着大多身材壮实,神情彪悍,让刘琮心中暗爽不已。
    
   

第九章 始见名将未白头
    经过这两天的观察,刘琮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报名比武的少年很多,自然也分成了若干个圈子,原本城内的少年彼此还有些不和,却因外力因素而抱成一团。所谓的外力,便是城外的几伙少年,有来自坞堡的豪门世家,也有出自宗族的子弟,当然还有贫寒人家的少年。
    台上比武,台下私斗的也不少,刘琮只是看着,并不出面弹压。毕竟多是因口角或眼神不对便斗成一团,看着鼻青脸肿,实则没什么大碍。毕竟这些骄傲的小家伙们,还要留着实力去台上争夺名次呢。
    而已经取得不错名次的少年,都变得爱惜羽毛起来,生怕给刘琮留下什么坏印象,使得其舍弃自己,从而错过了成为刘琮部曲的好机会。
    没错,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一次算的上是个从军的好机会。
    江夏郡这些年战火不断,这些少年的父兄已经有不少在黄祖麾下效力,但是江夏军中,多由黄家本族子弟占据高位,这让江夏郡中其他的豪门宗族多少有些寒心,只是家族根本于此,也只得咽下这口气。然而这次刘琮招收部曲,未尝不是另一条路子,混的好了,对于家族势力不无裨益,万一不成,也伤不到家族根本。
    当然,这些话老成持重的族长们是不会宣之于口的,他们只消对族中子弟比武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生性好斗,横行无忌的少年们便如同脱了缰的野马,撒着欢儿就奔着擂台来了。
    至于那些贫寒人家的子弟,则是另一种思量。这些少年多是孤儿,或因战争,或因天灾而少小失怙,孤苦无依,唯有相互依靠才挣扎着生存下来,如今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改变命运,又怎能轻易放过?
    西陵县城因为这样一场比武,而变得越发躁动,盛夏的空气中,仿佛只需一个火星,便能燃起熊熊烈焰。
    对于这样的局面,黄射从最初的茫然失措,到现在终于回过味来。他虽然性格骄矜,人却不傻,当天便派了心腹将此事报与父亲黄祖。不过回信之人尚未归来,他也只好陪着刘琮一起天天观看比武。
    沙羡城中,黄祖得知消息之后,倒是有些捉摸不定。刘琮那个混小子,这是要干什么?
    他其实并不担心刘琮此举是针对自己而来,倘若谁这么说的话,他只会哈哈大笑,置之脑后。对于刘琮,黄祖的印象中那一直是个孟浪浮躁的无知少年,闹这么一出,只怕是玩心又起,浑闹罢了。年初时刘琮曾提出迎天子以令诸侯,在黄祖看来,定然是刘表指使以试探众人的,遭到蒯越等人的反弹之后,刘表不也很快偃旗息鼓了吗?
    至于刘琮之后就出外游历什么的,黄祖还真没心思关注。不过黄射派来的信使还眼巴巴的等着,黄祖想了想,只让捎回去一句口信:“由他闹腾。”
    这一闹腾,就有点收不住劲。刘琮也没想到,自己因势利导而整出的比武大会,竟然能把江夏搅动的如此厉害。
    其实大会什么的,只是他心里自己这么念叨罢了。整个比武期间乱哄哄的,拳脚兵刃骑射样样都来,最后甚至还有些水上讨生活的少年,非要弄什么水战,刘琮忙的头比身大,好容易才算收了场。
    然而当精心挑选出来的八十个少年立在台下的时候,刘琮的心里还是很爽的。焦头烂额地忙了半个多月,这些少年就是最终的成果。
    他们多是十七八岁年纪,个头差不多一般高,俱是神情彪悍,好勇斗狠之辈。身体素质自然也是没的说。假以时日,这些少年都将是精兵悍将,让刘琮看了如何不喜?
    不过高兴之余,刘琮又有些犯愁了。倒不是因为名义或者财力无法供养,而是这些家伙太能惹事!
    名义上这八十人都是刘琮的部曲,但瞅着他们一个个跟斗上火的公鸡似的,刘琮觉得颇为好笑。
    这也难怪,这些少年出身太过复杂,有十几个人一伙的,也有五六个人抱团的。彼此之间都看不上眼,又或者以前有什么恩怨,闹的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刘琮冷眼旁观,听之任之,直到快到沙羡之前,这些小家伙们才打出了结果,正式分成了两派。这其中,人数较多的是“豪门派”,其领军人物名叫许亮,是个粗中有细,行事举止颇为豪爽的少年。而“寒门派”的领袖则是吴宽,身手不错,待兄弟们也很好,就是性子有些偏执。
    既然有了头儿,刘琮便将二人任命为队长,再有意识的安排他们做些事情,平时言辞神态之中,已将二人当做心腹,许亮毕竟有些见识,也还罢了,吴宽自小是遭人白眼长大的,碰到这样的“明主”,心中自然感激。没几天功夫,刘琮便通过他俩,将其余人等收拾的服服帖帖。
    至于魏延,那是将来有大用的,刘琮不说,魏延也能从他的安排中感觉出来。
    六月初,刘琮到了沙羡拜会黄祖,因最近没什么战事,黄祖便在城外营中设宴款待。席间刘琮先就自己在江夏招收部曲一事,向黄祖致歉,将黄祖闹得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贤侄言重了!左右不过是些孩子,随你折腾便是,又有何错处?莫非贤侄觉得老夫如此吝啬?”黄祖相貌粗豪,大鼻子宽额头,满面胡须钢针也似,虽然鬓角已生白发,饮起酒来却不输旁人。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黄祖当下便让人取来上好的铠甲八十副送与刘琮。
    如此好事,刘琮自然不会拒绝,高高兴兴地收下,举杯遥谢。一时间宴席之上笑语晏晏,宾主尽欢。
    “当年若非太守出城调兵,解了襄阳之围,恐怕荆州早已非今日之局面。这些年您又屯兵于此,保境安民,太守诚可谓荆州柱石也!”刘琮这些话说的发自肺腑,又说的是黄祖最为得意之事,黄祖听了大喜,笑道:“贤侄几时这么会说话了?哈哈,什么柱石,太过了!”
    对于黄祖,刘琮是很看重的。因为黄祖在历史上,可是荆州著名的反曹派主力,如果他不是兵败身死,说不定本主还能依靠他——当然现在的刘琮对于黄祖,也有很多倚重之处。
    能拉上这么一个强援,对于刘琮来说未来的许多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