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昭日月-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外乡来的人如何一身铜臭味?这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如何就要谈银子?”老人多有不快,太宗不敢再言语,心里更是称奇。

随行的马匹车辆都被吊稳一件件的用绳索运到山巅,太宗坐在石头上等候,凉风习习。

“这里的青山峰连峰,过去豺狼虎豹横行,锦州的百姓多不出门,就住在这三山一水的低盆地势里。那年是锦王殿下忽发奇想,放了驯养的鸽子衔了绳索飞去对面的山峦,再用细绳子带粗绳子,打桩拴树固牢,采集金龙藤编织索道车笼,运物载人,立时省去了出山的功夫和路程。这锦州盛产的谷物织锦运出大山买卖方便,换来外乡的特产,这锦州城近一年来富足起来。都是托了锦王殿下的洪福。”

太宗同老汉闲聊,不多时见一身材瘦高十六七岁的少年挽了一蓝花麻布遮盖的食篮匆匆而来,恭敬的说:“爹爹,娘遣孩儿给爹爹送食物来。爹爹歇息片刻。”

太宗看这孩子,虎头虎脑,透着机灵伶俐,举止规矩,恭敬孝顺。

目光不由注视他片刻,随口问:“小哥儿怎么称呼,今年贵庚几何?”

“叫我虎子吧,今年十六了。”虎子朗声说,掏出一个炊饼递给太宗说:“我娘亲手烧的。”

老汉笑着摸摸儿子的头自我解嘲道:“这娃儿一膀子蛮力,就是淘气。”

话语中满是疼惜,太宗心一动,不由记起昭怀。分手时昭怀十七岁,三年过去已是成丁。不知他那身上的余毒发作还能活过几时?

边关战事吃紧,突厥大兵压境,撕毁前约,卷土重来威胁大乾国江山。

战将,他不缺乏,只是近年来的灾荒饥馑,国力匮乏,难以支撑征战的粮草军资,进退两难。

太子被废后,那些太子党贪赃枉法的丑事频频浮出水面,为了维护朝廷的尊严,他虽然极力去遮掩,但公孙皇后在愧疚和忧郁中病逝。

内忧外患,太宗心率憔悴。可叹九皇子昭悦是个性格温驯孝顺的孩子,孝顺固然是美德,只是凡事犹豫寡断,少了几分魄力。他曾训斥过几次,但苛责严厉些,昭悦望着他那惊慌失措的眼神就让他难过,设想百年千秋后,将帝业传给这懦弱的太子,这于百姓是祸是福?

于是三皇子昭怀的身影不时浮现在他眼前,那仰视他时倔强任性的目光,桀骜不驯的表情,辗转在金龙鞭下时那份不肯低头的嚣张。指间仿佛还有触及那冰凉紧绷的皮肉时难言的触感,一头光润的长发扎在怀里痛哭失声时委屈的样子。他几次情不自禁伸手去抚弄儿子的头发,但再没了发丝滑过指尖的凉意。麟儿……

一路行进在锦州城街衢上,一切井然有序。

道旁整齐的木板楼,青石板路蒙了一层潮气,湿滑。

小贩热情的招呼他们书尝新出炉的烤白果,荷叶蒸肉,喷香扑鼻。

虎子一路蹦蹦跳跳的引路带他们去锦王府,天真的问:“你们真是京城锦王府来的?”话音中都满是亲切。

“我们锦州城自锦王殿下这三年来的图治,可是路不拾遗,盗贼也绝迹了,就连虐待老人的就被示众游街,如今是家家富足。”虎子爹自豪的说,一路上无数乡邻同他问候,都亲近如一家人。

太宗更是称奇,同虎子爹攀谈中过问锦州以往的情况和三年中的变化。他还清楚的记得锦州这荒凉之地,当年分封皇子们的爵位封地时,他还颇为头痛。他想给昭怀富足之地,又怕他衣食无忧日后更加骄纵,况且国舅一党和朝中开国老臣也一旁关注。若是给麟儿的封地太过寒酸,也亏了麟儿。

是皇后建议将锦州分封给昭怀,一来锦州地盘大,亲王封地中当属锦州地域宽阔。但是锦州的弊端是荒凉之地,高山阻隔,虎狼成群,民不聊生。连年的灾情上报,最危难的就是锦州。太宗相信皇后是公道的,日后他百年之后,能替太子治理锦州的怕也只有昭怀。若是昭怀真心辅佐太子,日后得到的也便不是一个锦州。

“听说你们这里还有很多逃荒来的外乡人,这多一人就多一张口,如何处置这些流民呢?”明驸马随口问。

“我们锦王专是分拨出一个镇子来安置逃荒而来的外乡人,衙门里专有人带他们去垦荒种地做买卖。锦州实行青苗法,官府租借给佃户种子土地,可以预支米粮,来年按两成的租子还上。若有灾情就视情酌减”

“小心!”虎子大叫一声揪住温公公的胳膊指着他才啐到地上的一口痰嚷着:“还不快擦去,若是被红绸大娘们擒住,是要罚四枚通宝的。”

看虎子认真的样子,随行的小太监慌得蹲身去擦拭那口黏痰,果然两位一身褐色麻衫朴素的老妪疾步过来,肩上的杏红色披帛格外扎眼。

“外乡来的吧?看你们不懂规矩的样子也不是本地人。速速去官府衙门造册,免得日后不懂我们这里的规矩生出尴尬吃了苦头。”

胖大娘并不刁难,虎子爹连连赔不是解释说:“是京城来给锦王殿下捎信的,不知规矩,都是我们没说到。”

一头冷汗的虎子理直气壮埋怨说:“你们留心些,好在这是吐痰,这里人马争道也要受罚,邻里打架被这些红绸大娘擒住告发了也要罚。若是对老人不敬,或是偷窃为非作歹的,量刑绝不容情。是要绑到官府前当众除衣挨金龙鞭的。”

太宗好奇的打听,听着虎子解释着锦州特产的金龙藤做的鞭子抽打人如何的疼,锦王殿下没来之前,锦州百姓只知用金龙藤编纳凉椅,都不曾想到金龙藤还有那么多妙用,甚至当刑具体罚作奸犯科之人。如今锦州用重典,果然让老百姓畏惧,有了规矩,秩序井然。

一阵雷声滚滚,豆大的雨点打下,虎子爹大叫一声“不好!”,带了众人闪进一茶寮避雨。

油毡篷的茶寮里挤了许多避雨的路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说变就变的天气。

轰隆隆的雷声,顷刻间雨线化作白蒙蒙的一片。

太宗安之若素,坐在吱呀乱响的竹椅上,饶有兴趣的听了身边的茶客们闲聊。

有的说自家磨的豆油卖去了外乡尽得了多少利,数目可观。有的说起今年的大旱,却因为锦江堰里储备的水应急灌溉了田地,该是不会有大碍。

言语间都是安居乐业,民心思安。

太宗正在狐疑锦州三年如何能大治如此?况且昭怀只字不曾对他提起。若不是这些时心情烦躁,想给太子昭悦机会独自担当一面来试试他是否有可造的余地,他也不会在边关战事吃紧时独自奔来锦州看望三年未见的爱子昭怀。一路上本是提心吊胆会看到锦州荒凉之地中病卧草堂荒宅奄奄一息的儿子,却不想锦州闭门而至,有三山一水为屏,竟然瞒住了京城百官三年暴富。昭怀,这小子这些年做了些什么?

“哭!还有脸去哭。我早就对你讲过,锦州不比你们凤州那蛮夷的地盘。什么天子脚下,皇城毗邻,刁民就属你们那里多。对公婆不敬不孝还理直气壮,我们锦王殿下最恨不孝之人,送去官府里的恶媳妇连同儿子一起打板子示众,这回吃了厉害了?看你这张脸还往哪里放!”斥骂的言语,太宗寻声望去,见众人的目光都鄙夷的看着刚闪进来避雨的几个人,**的瑟缩颤抖着一个妇人哭泣着,周围的家人不停的埋怨。

温公公低声同店家打听,听那店小二随口说:“这个人呀,自己夫妻和孩子吃黍米饭,给公爹公婆吃喂鸡的麸子,说是在凤州时就是如此。被邻居看不过眼理论几次屡教不改,就告去了官府。这不,夫妻二人都打了一顿板子示众半天发落回来。”

听那义愤填膺的语气,百姓们对此等不孝的行为深恶痛绝。

“无为而治才是大治。”楚正大夫说,楚夫子为人苛刻,很少说过什么人好话,如今开口叫好,令太宗心中一阵骄傲。

瓢泼的雨下,地上没有坑洼不沉积泥泞,黄土地夹杂了石块坚硬紧实,道旁有排水沟,流入农田,锦江堰依照天堑而造,防止年年水患,气势恢弘,似乎每个角落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太宗感叹之余也捋了胡须暗自赞叹昭怀的才华。

太宗等人先去了衙门,又去了锦王府,才知道锦王今日又去了锦江堰沙城子一带去勘察水势。

本想不透露身份给昭怀一个惊喜,但却总是困惑这三年大限将近的昭怀如何还能生龙活虎的去勘察水利,太宗执意要去锦江堰寻昭怀看个究竟,却恰巧看到锦王随身的小太监如意的身影。

如意极其机灵,先是看到车辇,平常无二却是暗藏了显贵痕迹。当一看看到温公公,如意噗通跪倒在地,只顾磕头也不做声,没有泄露皇上微服的身份。

太宗唤他在轿帘外垂帘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