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网婚桎-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坐。倒水。

虽然一男一女两个警察都很客气,但颜妤,心里还是感到有些发怵。  

颜妤从来没有同警察打过交道,所以以前她没有注意过警察的神态。现在她才感觉到警察身上有一种威慑力量,他们的眼神也许是漫不经心的,但那种漫不经心绝对是为了迷惑麻痹对方,就像猎豹会在猎物面前打呵欠一样,一个呵欠还没打完猎豹就会一跃而起,把丧失警惕的猎物捕获在掌中。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恩爱

42。恩爱

颜妤端杯喝水,她要保持自己的镇静。现在她必须镇静下来,既然她已经选择了那条路就必须走到底。她也知道对付警察的最好武器是细心,用女人的细心绕开警察设下的一张张网。

“颜妤,知道你丈夫麦迪是怎么死的吗?”汤开始提问。

梅在记录,“沙沙”笔响似蚕吃桑叶。

“听人说是从阳台上跳下去摔死的。”

“是他自己跳下去的?”

“是的。是自杀,有他自己的遗书为证。另外,我从沈阳回来以后,我们公司里的同事也是这样对我说的。

“你和麦迪是什么时候结婚的?”

“7年前。”

“婚后你们家庭生活幸福吗?”

“很幸福。”

“你丈夫生意上有什么麻烦吗?”

“据我所知他们公司的效益很好。”

“那么,你丈夫为什么要自杀?”

“你的意思……是问我丈夫自杀的动机?”

“你很聪明。”

颜妤没有马上回答。

她意识到这是警察张开的网,如果她回答说麦迪没有自杀的动机,接下来汤还会问没有动机为什么自杀?如果她回答说有麦迪有自杀的动机,汤也会追问动机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颜妤都不愿意答。她决定少给警察留下可以扩大的缺口。

“我觉得,”她字斟句酌地说:“我们生活得很顺利。”

这话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我们?你把自己也考虑在麦迪的自杀动机之中了?”

“当然,一个不贤惠的妻子会给丈夫添不少烦恼的。”

“你是麦迪的原配发妻吗?”

颜妤心中“咯登”一下,汤开始问到正题了。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颜妤是不能隐瞒的,因为麦迪同前妻美馨结婚时经过法律登记,警察只要到结婚登记机关去一查就明白了。

“麦迪还有个前妻,叫美馨。”

“麦迪是和美馨离婚的?”

“不,美馨死了。”

“怎么死的?”

“结婚后麦迪告诉过我。美馨翻船淹死了。”

“麦迪是怎么对你讲美馨翻船淹死的?”

“他说是意外事故死亡。”

“麦迪为什么没淹死?他会游泳吗?”

颜妤又缄缄不语了。

汤这一问好历害,她怎么答关系都很重大:如果她回答说麦迪会游泳,就会*出麦迪在翻船时故意不救美馨的真相,说明她当年就知道真相;如果她说麦迪不会游泳,从逻辑推理上又难以解释两人落水为什么只有一个人生还?而且,更重要的是,不管她如何回答,都很可能*她自己曾经是当年那起谋杀的知情者。那样一来,事情就更麻烦了,就是自己把自己往包庇罪上推。

“听说,好像扣翻的小船当时离他很近……”颜妤谨慎地说。

“听谁说的?”

“麦迪本人,还有别人也这么结论,当时负责现场的水库派出所的警察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我就是当时水上派出所的警察。”汤说。

“是吗?”颜妤装做一副很吃惊的样子看着汤。其实她早就知道汤就是7年前水库水上派出所的警察,是在同麦迪一起去高山滑雪场的路上,和汤遭遇后听麦迪说的。她心想,我更得小心一些了。

汤对颜妤说:“不瞒你说,当时我就不同意意外事故的结论。现在,也有人不同意那个结论。”

“谁?”

汤给梅使了个眼色,梅从公文包里取出两封信,递给颜妤。

颜妤接过来,还没看内容,仅从信封上一眼就认出那是自己写给麦迪的两封匿名信。她立刻觉得脑袋胀大。但是,表面*还保持镇静,接过那两封匿名信,她装作在看信,心里却在想着如何应付这个意外事件。

按照颜妤原来的想象,麦迪看过这两封匿名信后一定会立刻烧掉,因为保留有7年前那个秘密字样的匿名信对他是没有一点儿益处的。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偏偏死鬼麦迪保留了这两封匿名信,更不妙的是这两封匿名信又落到了警察手里,这就很可能为警察顺藤摸瓜找到她提供线索。

“这是两封匿名信。”颜妤看过后问。

“是两封匿名信。”

“你们在哪弄到这两封匿名信的?”

“在麦迪办公室的保险柜里。”

“谁给他写的?”

“我们也想问你这个问题。这个自称‘水库目击者’的人是谁?”

“不会有什么目击者吧?”颜妤顺口而出。

一直记录的梅插话问:“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会有目击者的逻辑推理,就是说当时出事的现场只有美馨和麦迪,而这两个人又都死了,那么这两封匿名信又是怎么出来的呢?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不会有目击者,但很可能有耳闻者吧?”

颜妤明知失言,只好极力辩解说:“我的意思是说,如果真有目击者的话,当时为什么不报告?而一直拖延了7年?”

“那是因为这7年间麦迪没有触及这个写信人的利益。”梅说:“现在,这个人很可能由于什么事儿同麦迪产生了矛盾。所以才旧帐重提。”

颜妤感到梅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针对自己说的。她开始冒冷汗了。

这时,汤替她解了围:“请你把两封匿名信的内容抄一遍。对不起,这是例行公事,请用左手……”

梅递上一张纸和一支笔。

颜妤欣然从命,她知道警察要核对笔迹,她不怕核对笔迹,让她用左手和右手抄都行,因为那两封匿名信她根本就不是用手写的。她是用脚趾夹笔写的。有一阵子她看电视上有个双臂残废人用脚写字,就好奇地照葫芦画瓢学了几下,这事连麦迪也不知道。

颜妤用左手将那两封匿外信抄了一遍,交给汤。

她看到汤的脸上掠过一丝失望的表情。

“让我们再换个话题。”汤说:“在你丈夫坠楼死亡这段时间,你正好到沈阳出差了,是吗?”

“对,替公司办事儿。”

“这是一种巧合吗?”

“对不起,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或者说是一种双向选择:麦迪选择你不在家时去死;或者你的偶然出差为他的死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明白我的意思了?”   

“更糊涂了。”颜妤摇着头说。

其实颜妤心里一清二楚,警察对她正好在麦迪出事儿期间出差也表示怀疑。警察在寻找麦迪的死同她出差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用这种必然联系将她内心深处隐藏的东西挖出来。但是她不怕,可以说,出差问题是颜妤内心中最坚固的一道防线。

汤没有进一步提示,又问:“你是几号出差几号回来的?”

颜妤说了日期。

“怎么能证实你一直是在沈阳。”

“车票,宿费收据都可以证实……”

“不!汤摇摇头。”票据只能证明你到过沈阳,并不能证明你一直呆在沈阳而没有中途返回本市……听说过时间差吗?”

颜妤故意皱了皱眉头,但她的心里却在笑。她笑警察汤已经走上了一条岔路,这条岔路将会把警察的调查引向死胡同。她现在要把警察再向死胡同里推一把。

“我当然明白什么是时间差,是在一些侦探小说中看到过这个词,你意思是说,我以出差为名到了沈阳,又利用一定的时间赶回本市,干完一些与本案有关的事,哦,譬如给麦迪送两封匿名信……然后再赶回沈阳,给人造成一种麦迪出事时我不在现场的假象,对嘛?警察同志。”

汤点点头:“你的智商很高。”

“谢谢。”

“谁能证实你在沈阳时一直没回来过呢?”

“一起出差的三个同事。”颜妤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她很想看到警察们在自己的误区中乱撞。

“如果你们还要找证人的话,还可以查问一下白鹤宾馆总机服务小组,她可以证实麦迪曾经往我的房间里打过电话。”

“我们会去查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