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流逐鹿记-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四贝勒皇太极站起来。
他禀道:“父汗,广宁投降,未知真假,父汗请先驰援赫图阿拉,儿臣带两百士兵留守西平,若广宁真投降,儿臣就可以顺便接收广宁。”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这是个好主意,努尔哈赤虽然怀疑广宁是不是真投降,但是万一是呢?这么一个好机会按照努尔哈赤雁过拔毛的性子是觉得不会丢失的,于是努尔哈赤给了皇太极二百士兵,自己和其他的几个贝勒则带着主力部队驰援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率大家退走后,西平城堡就只剩下了皇太极和他的二百亲兵,皇太极也不大相信广宁会投降,于是对孙得功的使者道:“若真降,则让孙得功亲自出城迎接。”那个使者诺诺退去。
第四卷 辽东战事 第十六章 广宁迎降
 更新时间:2008…9…30 1:08:40 本章字数:2304
二十二日下午,辽东巡抚正在广宁城的衙门里办公,突然有人闯进来,王化贞大怒,厉声叱呵。
闯进来的是参将江朝栋,他一把拉住王化贞的衣服喊道:“不得了,不得了,快走!快走!”
王化贞顿时吓得不知所措,江朝栋边说边拉住王化贞的衣服,径直奔去牵马,但是马被人盗走,只剩下几峰骆驼。王化贞带着几箱金银珠宝,用骆驼装载,在江朝栋和几个奴仆的保护之下赶到了城门。
此时广宁城池的城门已经被封锁,王化贞不能出门,江朝栋从箱子里掏出金银珠宝,叛军一拥而上,江朝栋和王化贞趁机逃脱,于混乱中走出广宁,狼狈不堪。监军刑慎言也逃出广宁,不过监军比巡抚跑得快,王化贞还来不及赶上他们。
广宁中军游击孙得功把持了广宁城门,控制了城池,立刻派遣使者去请努尔哈赤,可惜努尔哈赤不信,自己跑去剿灭张善羽去了,来不及到广宁,倒是将信将疑的皇太极留了下来,要孙得功亲自出城迎接。
辽东巡抚王化贞终于捡回一报条命,本来孙得功是想抓住他向努尔哈赤邀功的,结果参将江朝栋通风报信,及时把王化贞救走了。
却说王化贞积极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渡过了大凌河,与辽东经略熊廷弼相遇,王化贞见了熊廷弼痛苦流涕道:“经略大人,叛军叛将害了我呀,他们打开城门投降了!”
熊廷弼冷笑道:“你不是说六万大军可以一举荡平女真,现在如何?”
王化贞惭愧不能回答。
熊廷弼见状也只好好言相劝,王化贞建议熊廷弼带着五千兵马增援广宁,熊廷弼心想:广宁城现在全是叛将,说不好后金的五万大军也进了城,加上叛将叛军少说也有七八万,我手上只有五千人,去攻打广宁不是送死吗?这没命的买卖王化贞怎么不去干,反而让我老熊来干,门都没有。于是熊廷弼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王化贞唯一一次的正确建议(王化贞以前从来没提过合理的建议,今天撞上了,可惜没人信),并且道:“晚矣!此时兵溃之势,谁来把守?唯有拥护百万生灵入关,勿以资敌足矣!”
熊廷弼感觉广宁是守不住了,只有把广宁周围郡县的百姓和粮草都带走,这样后金没有军队和粮食来援,自然会退走。后来果真如此,皇太极虽然得了广宁,最后也不得不一把火烧了,将军队退到了辽阳,可惜天启皇帝还是一刀把熊廷弼卡擦了,日后历代经略巡抚都再也没有来过广宁,虽然金兵已经退走了。
于是,熊廷弼边走边掩护百姓,辽民相随而逃者有数十万,一路上浩浩荡荡的开往山海关,结果到了山海关守将以为是金兵攻城,不敢开关门,熊廷弼按剑叱关吏开门,这才让众人入关。
当时正值隆冬时机,天气十分寒冷,大家知道,万历十年开始,地球上就进入了小冰河时间,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冬天气温最低可以达到零下五六十度,辽东随着熊廷弼逃入关内的百姓,多有冻饿而死着。
当时有人记载:
“携妻抱子,露宿霜眠,朝乏炊烟,暮无野火,前虞溃兵之劫掠,后忧胡虏之抢夺,啼哭之声,震天动地”。
可见后金铁骑给辽西百姓带来了多么悲惨的境况!
熊廷弼和王化贞也先后进入山海关,只是兵部参政高邦佐不肯退入山海关,而独自爬上广宁城外的松山,长叹道:“不能存广宁,何颜入关!”于是在松山的某棵树上投缳上吊,自缢而死。
辽东巡按方震孺本来已经退休了,听说后金兵要进攻广宁,别人逃跑都来不及,他却毅然留在了广宁,“居不庐、食不火者七月”,也就是说条件非常艰苦,退休了的辽东巡按,连房子都没有住的,天天吃干粮(跟现在的退休老干部可差得远了),但是这位老大人却很关心国事,广宁失守之后,他大老远的跑到祖大寿坚守的觉华岛,对祖大寿说:“将军归,想报以富贵;不归,震孺请以颈血溅将军!”祖大寿本来有个称号叫飞将军(遇到后金兵就逃跑,而且跑到非常快,后金铁骑追不上),但是被方老大人感到,于是飞毛腿将军祖大寿居然破例上岸和后金兵干了一仗,让后金铁骑大大的吃了一惊。
说到祖大寿,还有一个人,就是后来的督师袁崇焕。袁崇焕这个人怎么说呢,史书上说他出生于万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这个人理论上说是个文人,后来他不幸中了进士,明末的进士很不值钱,学子一听说金榜题目不是和现在一样高兴得活蹦乱跳,而是愁眉苦脸,巴不得回家种田,“上公车者,但得马首回南,胜似春风得意;点闱中者,一闻燕台选骥,不觉泣对牛衣。”
袁崇焕中了进士,更不幸的是最后被留在了京师,派往了辽东。
袁书生到了辽东,被任命了一个五品小官,明朝以文统武,五品的文官也可以与三品的参将叫板,于是袁书生就一下子来了气势,变得嚣张起来,辽东巡抚阎鸣泰叫他去还差一下是否有人克扣粮食,结果袁书生跑去,二话不说,将副总兵杜应魁一刀卡擦了,当时军队就要兵变,幸亏督师孙承宗正好在巡视营地,给遇到了,于是喝止住士兵,后来查实杜应魁却说贪污了粮食,孙承宗觉得这个五品芝麻官很勇敢,于是没有处罚他,并且还升了他职位,于是袁崇焕从此开始发迹。
后来努尔哈赤来打宁远的时候,袁书生把宁远的大门都用石头砌死了,金兵没有攻进来,侥幸获得了一场胜利,于是报道皇帝那里,得了个大功。
再后来崇祯朝的时候,袁书生越干越大,最后凭着他会吹牛的本事,官越做越大,牛皮也吹得邦邦响。
第四卷 辽东战事 第十七章 袁氏起因
 更新时间:2008…9…30 1:08:40 本章字数:2659
崇祯皇帝问他平辽策的时候,袁书生信口开河,说要五年平辽,小皇帝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启用袁崇焕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添注右侍郎事兼兵部尚书兼又副都御史,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处的军务,并且还让他驻守山海关,可惜袁书生还嫌官不够大,权利不够多,于是又对小皇帝说:“东事本不易,陛下既然用臣,臣不敢辞,但五年内,户部转军饷、工部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将,事事相应,方才有效。”
小皇帝被袁书生哄得团团转,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袁崇焕说辽东没钱,于是小皇帝砸锅卖铁的往辽东送钱;袁崇焕说辽东缺衣甲,于是小皇帝出了龙袍其他的衣服都往辽东送;袁崇焕又说怕朝廷里有小人在背后说他坏话,于是小皇帝保证出了袁督师的话其他的都不信,袁书生这次满意下来,屁颠颠的去督蓟了。
可是到了山海关,袁书生一看手下的虾兵蟹将,心都凉了半截,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在小皇帝面前说什么要五年复辽来着,袁崇焕想了半天,于是决定和后金议和。
后金也很配合,只是说没粮食了,于是袁书生把小皇帝砸锅卖铁给他的粮食往后金卖,后金又说新汗上任,袁书生屁颠颠的跑到辽阳去吊丧,结果小皇帝的盟友蒙古和朝鲜一看,心都凉了,前线帮他在打仗,督师倒跑去吊丧,后来后金又说毛文龙总是在背后捣乱,很讨厌,于是袁书生二话不说,这还了得,妨碍满汉团结,杀。
于是跑到东江,将毛文龙一刀砍了,这毛文龙可是朝廷的一品大将,太子太保,左都督领将军印,手上还有尚方宝剑,可是袁书生说砍就砍,毫不含糊,毛文龙的部下问督师你为什么要杀我们的大帅,袁书生义正言辞的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把皮球踢给了小皇帝,小皇帝吃了个哑巴亏,只好硬接了下来,于是毛文龙的部下就叛乱逃得满清那一边去了。
解决了毛文龙,袁书生又开像始和皇太极谈判,皇太极这次说哎呀,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