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流逐鹿记-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卫是多少人?王承恩?”
“回陛下的话,三个卫好像是一万五千人左右。”
“这么一点人,能解京师之急用么?他们一个个手握重兵,今日怎么带来这么一点军队?到底对朕有没有忠心?”崇祯皇帝龙颜大怒道。
“陛下,又怎么了?”
“兵部尚书孙大人已经到了京师,正在宫门外等候陛下接见。”
“好,总算还有一个忠心的人来见朕,快请!”
……
一日一夜之间,崇祯皇帝次序大乱,诏令三改,先是任命孙承宗为兵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督理军务,同时罢免于孙承宗有隙的原兵部尚书王在晋,先让孙承宗负责守卫通州地区,因为皇太极的军队和蒙古联军是从通州打过来的;后来不放心,旋即让其负责总督京城守卫兵运筹帷幄;孙承宗刚巡视完毕京师的防务,崇祯又改了命令,再命令他前往通州,保卫京师。孙承宗一把年纪,七八十岁了,被崇祯皇帝像一头驴子一样耍来刷去,怪不得勤王之师行动缓慢,不管是关内军同时袁崇焕还是东江军都督张善羽,都在慢吞吞的磨蹭时间,而不速援京师,一方面损失的是自己的人马,另外一方面,崇祯皇帝纯粹就是一个好不知兵的白痴,到了京畿反而被皇帝指手画脚,看着碍眼。
且说孙承宗不得以,又急急忙忙的往通州赶,结果赶到了通州,城门紧闭,居然不让他进去。堂堂大学士、兵部尚书,负责这一次战争的统帅,居然被手下的士兵挡在城外,不让之进城。孙承宗大怒,他带来的二十七个人,在中途就逃跑了三个,只有二十四个人到达通州,现在居然入不了城,虽然孙老的脾气涵养都很好,但现在也忍不下了!
第八卷 第十八章 京师攻防战(下)
 更新时间:2008…11…14 23:14:40 本章字数:2624
“老夫乃兵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督理军务孙承宗,尔等还不打开城门!”孙承宗在城下大叫道。
城上的明军像看白痴一样的看着孙承宗,就是不开城门,孙承宗在城下急得团团转,就是进不去,徒唤奈何!
……
十一月十五日;京师
一个太监冲进来喊道:“万岁爷;通州方向已经看见烽火!”
崇祯、王承恩还有曹化淳顿整时都变了脸色。
“怎么来的这么快,朕不是派孙承宗去督理通州军务了么?”崇祯皇帝大叫道。
“陛下,孙阁老已经回来了!”一个小太监跑进来报告道。
“什么!朕让他去督理通州军务,怎敢不去而回?是何道理?”
这时孙承宗正好踉踉跄跄的跑进来:“陛下,陛下,微臣奉命去督理通州,却被守城官兵挡在城门外,不让微臣进城,微臣说是皇上您的旨意,但他们竟然放箭,无奈,微臣只好原路返回!”
“你!”崇祯皇帝抓起手边的一个花瓶就像孙承宗扔去,“白痴,都是一群白痴!”
……
“都督,前面就是山海关了!”军师陈继盛擦了一把汗,摇着扇子道。
“好,加速行军,关宁军如果不放我军入关,就强攻!”
十一月十五日,张善羽的东江军至山海关,守城关宁军不放之入关,张善羽大怒,下令强攻,关宁军惧,开关门,放东江军入关,此刻,从蓟门到三河地广大土的上;沿路所有地村庄都在燃烧;白天是直冲云霄地滚滚浓烟;夜晚是映红了黑夜地弥天火光;向着京畿四方地百姓宣告着浩劫地来临。十四日后金军占领三河后;他们就打开了通向京师地大门。
……
而这个时候袁崇焕则报告说他刚刚才知道后金军“潜越”蓟西;为自己不拦截、不报警地行为进行辩解。
蓟门一线天天险地出口大约三里宽;其中适合战马和手推车通过地中央平坦通道大概是从西山山脚到东面地湖泊;这段距离约一千米宽;蓟州县城地城墙则正对着这个一千米宽地出口。两者间距离不超过两里;关宁铁骑如果移师城外去堵口地话;平均每一米可以站二十个人。
因此在袁崇焕到来以前;刘策指挥地五千真定军一直把后金军地主力死死的堵在蓟东。毕竟刘策是指挥部队出城防御;平均每一米也可以站五个人;所以后金一直没有找到“潜越”地机会。在袁崇焕到来之前;刘策对堵住后金地进兵之路也一直很有信心。
关宁铁骑到来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放弃了城外真定军地营寨和工事;不过就算他们不敢出城迎战;那站在城上肯定也能看见后金军队从两里外经过;毕竟这是数万大军而不是一、两个小贼。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肯定无法解释为什么关宁军不点燃烽火报警。
袁崇焕地心腹程直本和周文郁;事后都以见证人地身份为袁崇焕辩护;程直本说两万关宁铁骑一直在同后金军对峙;而且对峙了五个时辰之久;所以后金大军“潜越”蓟西是完全可以理解地。
周文郁也附议程直本地说法;他说袁崇焕勇敢的下令两万军队出城;如同之前刘策地五千真定军一样打算认认真真打仗、老老实实防守;但不幸后金军使用了一种类似障眼法地计策。派了二百骑兵来和两万关宁铁骑对峙。
参照程直本地说法;就是这二百骑兵同袁崇焕在城外对峙了五个时辰;然后在袁崇焕下令开炮后;这队骑兵就离去了。周文郁还感慨道;自从这二百骑兵从两万关宁铁骑面前撤退后;“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大概是因为袁崇焕太过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这小队后金兵身上了吧。数万人的后金主力部队就趁机从袁崇焕和两万关宁铁骑身边几百米外“潜越”过去了。在袁崇焕、周文郁和程直本等人奇怪后金军为什么不“复至”;导致他们“欲战而无可战”时;后金军已经开始在三河周围**掳掠。搞得烽火弥天。周文郁对朝廷解释说;直到此时;袁崇焕才“乃探奴大队潜越蓟西矣”。随后“督辽将士西追”。
一千米外走过了数万敌军;不管袁崇焕和两万关宁铁骑是因为重大失误而确实没有看见;还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设法看不见;抑或者是看见了却装没看见;总之;皇太极再次完成了一次军事奇迹;带着马匹、辎重和大批地小推车从重兵布防地天险上飞了过去。
……
十一月十六日,满桂的宣府军。
“大帅,鞑子越来越多了!”
“是的,本帅看见了。”幸亏是在关内作战,天气没有关外的寒冷,再加上上是在本土,受伤的士兵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这次后金军队入关军队,达五万之多,再加上蒙古林丹汗的十五万蒙古各部落的联军,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满桂手上只有六千宣府军,结果与后金大军稍稍接触,就损失了二千多,幸亏满桂是打游击的老手,降级不妙,立刻下令撤军,宣府军丢下二千具尸首,远远的逃离战场,后金与蒙古联军没有追赶,转而攻下通州,大军继续向京师的方向开去,此刻,崇祯小皇帝手上只有二万羽林禁军,北京有九个城门,刚好每个城门可以驻扎二千多一点士兵!
袁崇焕指挥地九千关宁铁骑抵达三河;风闻宣大军和后金军在西面激烈交战后;袁崇焕立刻指挥大军继续向西奔向通州。当夜关宁军驻扎在距离通州十五里外。第二天天一亮;袁崇焕就急忙指挥关宁铁骑从通州南方渡河;一踏上河西的土的后袁崇焕就急忙督军直奔京师。
此时满桂还在通州北方指挥着他的几千宣大军同后金主力激战;他利用后金军需要兼顾各个方向地弱点;顽强的和后金军进行着平行运动。皇太极现在身处充满敌意地领土;所以要兼顾大军地四周;一时无法抽调全部兵力来抓满桂;因此后金军地脚步也就被宣大军拖慢;两者都以每天十里左右地速度;并肩向着大明京师方向移动。
此刻张善羽的东江军,已经入关,张善羽没有将军队开往京畿,反而沿长城一线,封锁重要关隘x喜峰口,将后金与蒙古联军的退路给死死封锁了!而此刻的蒙古与后金联军,尚且不知道东江军已经入关,反而一个劲的向京城的方向开去,不过就算他们知道了,也不会改变放向的,毕竟,攻下北京就等于宣布灭亡了明王朝!
第八卷 第十九章 京师保卫战(上)
 更新时间:2008…11…15 22:28:19 本章字数:2474
十七日夜;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抵达京师外广渠门;他当即就要求连夜入城休息。皇帝没有答应关宁铁骑进城地要求;但仍再次大大夸奖了袁崇焕地神速;他三天三夜跑了一百五十里;以平均每天五十里的速度从蓟门疾驰来京师救援。
十八日清晨;崇祯皇帝派遣太监去关宁军中查看。然后命令户部和兵部讨论奖赏问题;等户部把军粮运输到袁崇焕的军中后;崇祯皇帝又拿出内币;派遣司礼监太监吕直颁御前青盐千斤;禄米百石;酒十坛;羊百只;银万两犒劳袁崇焕的关宁铁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