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桂却不以为忤,若是李彦真的如此便投降了,反而让三桂瞧不起,正是他这种刚毅的性格才是吴三桂最欣赏的。“就算将军不惜此身,一心报国,可你就不为这些被俘的朝鲜军卒着想吗?将军若是战死,他们恐怕也是难逃一死!”面对吴三桂的威胁,李彦毫不在乎,冷笑道:“既然身为战士,从入伍的第一天,便有为国捐躯的觉悟,若真有那屈膝投降的朝鲜军卒,你若是能替我杀了他们,我只会感激你。”
“就算这些军卒有必死的觉悟,可汉城几十万百姓呢?难道他们也是该死之辈?若是将军执意不降,我只会以为你朝鲜一族意志坚定,忠君为国,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还留着干什么,不如杀尽你朝鲜一族,以除后患!而且你李朝世子此时也正在我军看管之下,明日我便用其鲜血祭旗,我辽东军所到之处,朝鲜一族必然是寸草不留!”吴三桂此话不过是在吓唬李彦而已,若吴三桂真的这么做了,恐怕只会激起朝鲜反抗的决心,朝鲜就算实力再不济,也有几百万百姓。而且占据天时地利,辽东军远道而来,只会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得不偿失。“你……”李彦一听此话,面色激动,大刀一摆。指向吴三桂,却又无话可说。李彦不知道吴三桂是在吓他,他既为朝鲜重臣,对辽东当然有所了解,而吴三桂的凶名更是远近皆知,平后金、战大明,那次大战死在辽东军手中的人不是以万计,若真是因为自己,而导致汉城几十万百姓被屠杀,李彦可就成了朝鲜一族的罪人。“怎么样。李将军可考虑清楚了?李将军也不希望因为你而导致朝鲜被灭族吧!”吴三桂再次加压。
“我……”李彦没想到吴三桂竟如此无赖。竟用汉城几十万百姓和世子地性命来威胁自己,心中的斗志已被瓦解,手中的大刀垂落地面,单手倒拖着刀柄。吴三桂见时机已到。一拍战马,冲了上来,一刀将李彦战刀打飞,马上有几名亲卫冲上来,将李彦抓下战马。看押起来。其余还在顽抗的朝鲜军见主将被擒,各自放弃了对手,想来解救李彦。吴三桂不想再继续残杀这些朝鲜军,小声对李彦道:“李将军既已投降,难道还要眼睁睁看着这些朝鲜勇士送死吗?”李彦看着这些奋不顾身想来解救自己的朝鲜军卒,两行清泪滴落衣襟,连自己都已放弃抵抗,还有什么理由要求这些军卒为国尽忠。“咱们……已经败了,不要再作无畏的牺牲了!”虽然只是短短地一句话,李彦却断断续续的用了半天时间。这句话说完,李彦一身的力气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一般,若不是身边的辽东军卒扶着,恐怕他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大营中仅剩的三千多朝鲜军本来还抱着死拼到底的决心,可一听李彦此话,仿佛一道晴天霹雳一般,连李彦都说“已经败了”,并已被敌军生擒,那自己如此拼死拼活的又是为了什么?也不知是谁最先扔了手中兵器,一会儿功夫,这三千余人已全部放弃了抵抗,坐在地上抱头痛哭,他们为自己而哭,为战死的同袍而哭,为汉城而哭,为朝鲜而哭,整座大营地朝鲜军沉浸在悲痛之中。而辽东军虽然取得了胜利,却并未显得如何兴奋,他们也为这些朝鲜军而感到悲伤,虽然这一切都是自己给他们带来地,不过这些朝鲜军确实值得自己敬佩,若非吴三桂用汉城几十万百姓威胁李彦,恐怕这些朝鲜军只会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决不会有一人轻言投降。龙虎营被攻陷,汉城附近再无大股朝鲜军,吴三桂率军在汉城休整了两日,开仓济民,安抚朝鲜百姓。只是朝鲜百姓似乎并不领情,城中因有大军驻守还好些,城外小镇山村却处处都有朝鲜百姓组成的义军,企图反抗辽东军的统制。为此吴三桂等辽东将领也是头痛不已。而被俘的万余朝鲜军虽被收缴了刀枪,却无人肯投靠辽东,尤其是李彦竟学习了三国中地徐庶,虽未再有反抗,面对每日前来劝降的辽东众将却使终一言不发。吴三桂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等彻底攻占了朝鲜全境,再来想办法。
此次辽东攻朝除了为消除隐患,扩大领土,获得粮草军饷外,朝鲜百姓也是吴三桂的重要目标之一,辽东领土太大,可人口却是稀少,辽东建设发展急需大量人口。只是没想到朝鲜百姓却如此顽强。此时若是将这些朝鲜百姓移民到辽东,恐怕他们不但不会安心建设,反而会处处破坏辽东建设成果。同时逃往南方的朝鲜王在路上发布了“告朝鲜国民书”,号召全朝鲜百姓为了民族不被灭绝,为了朝鲜不被敌人奴役,拿起手中的长枪大刀,与入侵者决一死战!很快这封“告朝鲜国民书”便传遍朝鲜,各处朝鲜百姓纷纷组织起来,想要保卫国家不被灭亡。吴三桂看着这封“告朝鲜国民书”,心知若不使出些手段,此风只会愈涨愈烈。吴三桂遂令大军分头出击,自己亲率近卫营及何可刚地二团向南推进,吴三辅率三团向北,以会合祖大寿、王顺的第一、第四团。五团则在吴安的率领下,驻守汉城及仁川港,配合海兵保证水路畅通。
各团出征前,吴三桂又召集各团首领,要其务必要发挥辽东军敢打敢拼的精神,特别是一团、四团,要稳扎稳打,如遇朝鲜反抗势力,不论是正规军还是起义军,务必要打残灭战,不打击溃战,要最大限度消灭朝鲜的有生力量,要将朝鲜的反抗军打死、打怕,打得他们不敢再正视辽东军,打得他们一提起辽东军便不寒而栗,再兴不起反抗之心。不论是朝鲜正规军还是起义军,都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而辽东军却已基本完成了向热兵器的转变,面对这些不堪一击的朝鲜军,辽东军完全可以以一当十,所以辽东各部不再以团为单位,不然一团两万余人,足可当朝鲜军十万大军,可此时朝鲜特别是汉城以北的广大地区,面对辽东军南北夹击,已很难再组织起超过五万人的大部队,大多只是三两万人的部队,对辽东军进行堵截。所以辽东一、二、四团,全部以营为单位,对朝鲜各城进行猛攻。有了火炮的支援,朝鲜的各座城池在辽东军眼中不过如沙滩上的城堡一般,如遇有大城或是难啃的硬骨头,则几营相互呼应,聚集起来,攻城拔寨,势不可挡。同时,吴三桂还令驻守汉城的吴安,将朝鲜世子请出继承朝鲜王位。朝鲜世子李昊本来还傲骨十足,对辽东军上下十分不满,可当他亲眼看到在汉城刑场摆着的上千颗朝鲜义军被砍下的头颅和已被鲜血浸透的沙土时,李昊终于害怕了,只能改变了主意,配合辽东军,成了辽东军手中的木偶,辽东军让他往东,他决不敢往西。李朝未来得及撤出的其余大小官员也尽数被请进了皇宫。家小也被安置在宫中,宫中守卫也全部是辽东军卒。每日早朝如往日一般,不同的是在李昊地龙椅边上还摆着一把比龙椅略小一些的太师椅,每日都有辽东将领坐在上面旁听。每日上朝,包抱李昊在内的朝鲜大小官员,都得看辽东将领眼神行事。不然也许第二天便不用再来上朝了。
短短五天时间,祖大寿及王顺所率的一团、四团已攻到安州、德川、永兴一线,此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已尽数归于辽东。战斗中辽东军彻底贯彻吴三桂的作战意图,所有反抗势力被连根拔除,被俘地近十万朝鲜军被押至辽东义州境内的鞍山矿厂,在当地驻军的看押下成为矿厂的主要劳力。同时辽东派出的大量军政人员在民兵的护卫下已开进这些地方,并迁来大股辽东百姓,开始了最初期的建设工作。吴三辅所率的三团也攻到南浦、松林、新溪一带,与祖大寿遥相呼应。双方大军约好三日后在平壤城下会合。一旦攻陷平壤,则汉城以北再无朝鲜正规军,一切尽归辽东。五团在吴安的率领下,也是不甘寂寞。除一营驻守仁川、二营驻守汉城外,其余三营一路向东,分头攻下了议政府、春川、束草、江陵等地,彻底封索了南北交通,使南方地朝鲜王再无法向北方传递任何信息。而北方地战报,也无法告知朝鲜王。辽东军各团进展最为缓慢的便是吴三桂及何可刚的南下部队了。五天时间,他们只攻到清州、荣州一线,一方面是因为南下部队只有一团两万余人,加上吴三桂的亲卫营,也不过六个营地兵力。而南方各城却在朝鲜王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其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与辽东军大打游击战,使得辽东军每前进一步都要面对朝鲜百姓无尽的骚扰。为防止粮线被袭,还得派出大军保护粮道,直到海军将五万民兵运到朝鲜负责押运粮草工作,吴三桂及何可刚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