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任自然都是他的,就是他唆使我进攻辽东。而且若是一个不够,卢象升、洪承畴都是帮凶,反正达些人都已身故,杨嗣昌、洪承畴尸体尚在辽东,难道他吴三桂还能从坟墓中将他们挖出来鞭尸不成?”
“万岁圣明,想来他吴三桂也是无话可说。不过为了安其心,奖其平后金有功,万岁不妨再大方些,给其一些虚名,不妨封其为辽东王,准开府设衙。”十日后,山海关一带秋雨绵绵,不过刚刚九月而已,可气温却在连日地大雨中下降了许多。山海关外的辽东军大营中,十几万将士挤在几千座临时营帐中避雨,为驱寒气,吴三桂可是从山海关明军手中要了几千斤生姜,高起潜却不敢反对。吴三桂及一众随军将领坐在中军大帐中,喝着姜汤,闲话家长。一名传令兵掀开帐门,大声道:“报,有明军使者前来传信,说大明使臣已抵达山海关,明日即可商谈议和之事。”
“噢,来得倒是不慢,可打听清楚了来者何人?”吴三桂放下手中汤碗问道。其余众将也倾耳细听。未待那传令兵回话,帐门再次被掀开,走进来一明军将军打扮之人,此人面色黝黑,两道乌黑浓密的剑眉让人可以感到杀气。
帐中众人见到这名突然闯进来的明军将军不但未见紧张,反而个个面露笑容。吴三辅更起身走到来人面前,两人未开一言,便是拳脚相加,你一拳,我一脚的在大帐中打了起来。吴三桂等人不但不开口阻拦,反而笑着将自己坐椅挪开,为两人腾出地方,围在四周观望。两人年纪相当,武艺相差无几,又无决死之心,打得自然是无比热闹,只听着拳风四虐,喊杀声不断,可其中却并无凶险。打了有一刻钟,两人虽都击中对手几次,可并不在要害。这时吴三辅趁来人一个不留神,一拳偷袭其面部,来人眼看已躲闪不及,却是一个撩阴腿,踢向吴三辅下阴。只听两人同时“哎啊”了一声,吴三辅紧捂着下阴,原地跳个不停,而来人却捂着鼻子,泪流满面。只看得帐中众人哈哈大笑。过了半响,吴三辅先缓过劲力,刚才那一下,来人脚下明显留了九分力气,不然吴三辅恐怕就是辽东的第一个太监,可吴三辅却不但不领情,反而道:“杜龙,你小子也太不仗义了,枉我与你兄弟一场,竟然出此阴招,若是我吴三辅从此落下什么毛病,我饶不了你!”来人正是杜凤的哥哥杜龙,为了辽东,他以田立侄儿的身份加入明军阵营,在田立的帮扶下,年纪虽轻,此时却已官至山海关副总兵,与田立共同把守着山海关。此次打着信使的名义,来见众位兄弟。可没想到吴三辅竟也在此,吴三辅与杜龙自幼一起长大,虽然感情深厚,可毕竟年轻气盛,谁也不服谁。每次见面都要先打过,再叙旧。这次也不例外,只是没想到竟被吴三辅一拳打在鼻子上,不然以杜龙的性格就是死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流泪。吴三辅竟还敢说自己不仗义,揉马上着通红的鼻子,道:“吴三辅。你竟还敢说我不仗义?若不是我脚下留惜,你从今以后恐怕就要绝后了。可你倒好,竟然来真的!”
“少来,我若是不留力,你现在早就被我打昏了,还能在这里跟我说话?”吴三辅这确也是实话,不然以吴三辅的力气,别说将杜龙打昏,就是一拳打死。也不是不可能。
“好了。不要闹了。大哥此次前来可有什么好消息?”吴三桂问道。杜龙即是杜凤的亲哥哥,自然便是吴三桂大舅哥。杜龙虽自小便生活在吴家,与吴家兄弟不分彼此,可唯独对吴三桂却是从心底敬佩。听吴三桂问自己,忙道:“明使昨天便已抵达山海关,来人还是你地熟人,便是现今的宁王殿下朱寻采。”“噢,竟然是他。大明竟能派个王爷前来,看来确是有议和之心,不过这朱导采我与其共事过一段时间,对他还是知道一些,为人颇有些谋略,不太好对付。”
吴三辅在一边插言道:“朱寻采有什么好怕的,有田叔和小聋子在,那朱寻采还有什么秘密可言?”杜龙顾不得追究吴三辅叫自己外号,得意的道:“不错,昨日朱寻采来到山海关,田叔便设宴为其接风,我和高起潜做陪,席上那朱寻采可是什么都说了,大明的底线便是不会给辽东一分银子,一粒食,不开通互市,按他们的话便是要将辽东百姓饿得造反才行,让辽东无瑕南下。不过他们到是可以将被俘地二十余万明军家属送到辽东,并答应五年内不收辽东赋税。而且还有一个好消息,那朱由检竟然大方的要封你为辽东王,并准你开府设衙!”
“这朱由检没安什么好心,以为咱们辽东缺粮,才会答应送咱们几百万百姓给咱们,他是想让咱们内乱,可他那里知道,咱辽东这三年积攒下的粮食足够辽东千万百姓一年之需。”吴宇在一边冷冷的道。吴三桂也点点头道:“不错,朱由检答应的这些条件都是无足轻重,减免赋税?哼,他能从我辽东收到一颗粮食都算他有本事,至于封我当这个王爷,不过是形势所迫,想要讨好于我罢了。不过这却是正合我意,对咱们辽东来说,其余都是次要的,唯有这几百万百姓才是重中之重,咱们辽东现在最缺的便是人,只要有了人,其他一切都好说。”杜龙在辽东大营不能久留,通报了谈判时间地点后,便率随行军卒返回山海关,向朱寻采禀报一切。第二日一早,天色阴暗,还飘着毛毛细雨,不过双方还是按照昨日商议的,在山海关城外五里的地方,搭起一座临时军帐,以做谈判之所。因山海关中都是自己人,也不怕明军玩什么花样,所以吴三桂亲自率人来与朱寻采谈判。毕竟与朱寻采共事一场,来见见这位老朋友也不错。
朱导采可不像吴三桂这般高兴,自当日在大殿上,便鳖了一肚子气,来时地这一路上,心中可是把周延儒地直系旁系女性亲属问候了个遍,一心想与她们发生超友谊的关系。当日大殿上若非周延儒极力宣扬议和,并一力举荐自己,自己也不用远到千里之外的这苦寒之地遭罪。而且此次议和,不论结果如何,自己都难逃卖国贼的骂名,这怎么能让朱寻采这位珍惜羽毛地宁王殿下气恼?不过在见到吴三桂时,这位宁王殿下还是显示出了其良好的教养,大步走上前来,紧紧握住吴三桂的大手,道:“自京城一别已有几年,吴兄风采可是更胜往日啊!”
吴三桂也是呵呵一笑,道:“末将见过宁王殿下!宁王殿下客气了,末将怎敢与宁王殿下相比!宁王殿下自助万岁登基以来,可是深得万岁信任,如今手握京师三营兵马,真可畏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提起助朱由检登基一事,朱寻采面色一僵,要知当年朱由检能坐上龙椅可全靠吴三桂,可如今朱由检却是恩将仇报,竟想灭辽东,若非吴三桂还有些本事,恐怕此时尸体都已经凉了。朱寻采不过是在朱由检登基时帮了些小忙,却因是皇室宗亲,便坐到王爷的位置,这如何能叫人心服,而这件事也使得自视甚高的朱寻采心中永远的痛。不过朱寻采毕竞非常人可比,虽心中不高兴,可还是哈哈一笑,转眼脸色一变,道:“吴兄可不要误会了万岁,万岁可是一日也未忘吴兄的功劳。此次明军出关,不过是受人蒙骗,都怪杨嗣昌等人。这不万岁醒悟过来,马上派兄弟前来降旨。”说完面色一正,低声道:“吴三桂接旨!”
吴三桂心中虽是百般不愿,可还是不得不率众部下跪下接旨。只见朱寻采从怀中取出圣旨,展开后,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金蛮贼祸国几十载,万姓涂炭,凡我臣子,谁不切齿!逐来天心厌乱,运有转机,吴三桂驻守辽东,经三载若心经营,终将后金贼酋一鼓荡平,劳苦功高,朕心甚慰。
可恨朝中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等小人谗言,致使大明刀兵相加于辽东,不缔自毁长城。幸有朝中文武百官明辨事非,现已将杨嗣昌一族发配至九边,卢象升、洪承畴全族已贬为庶民。现特封辽东总督吴三桂为辽东王,准其自设府衙!还望爱卿不计前嫌,一心保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钦此!“诏书宣读完毕,吴三桂等人领旨谢恩,山呼万岁。其实这圣旨本是应在和谈后,才取出宣读的,可朱寻采见吴三桂心气不顺,恐不利于谈判,为显诚意,才先将圣旨请了出来。只要吴三桂接了旨。就说明他还自认为大明的属臣,一会儿谈起来,便好说话了,更何况你吴三桂即自认为大明辽东王,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虽说万岁一时糊涂派兵攻打辽东,可你身为臣下,还有什么理由攻击山海关?那不是造反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