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终于有探哨回报,明军竟派出万余大军在宁远城四周山林中砍伐木材,同时明军营中正在制做各类攻城器械,有许多都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不知其用途。对此三桂却只是微微一笑,在绝对力量、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明军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受条件限制,明军所制做的攻城器械再先进,再稽致,顶多是代表了冷兵器时代的颠峰之作,如何与自己手中的长枪大炮相抗衡?不过三桂确也十分期待明军到底能拿出什么样的东西,让自己开开眼界。时间在等待中流逝。转眼已过了半月。这半月当中明军竟一次也未到宁远城下,看来他们是想要准备充分后,一战而定。而吴三桂这几日也没闲着,即然你们大量制做攻城器械,那我就做守城准备好了。找来祖大寿、何可刚、吴三辅等人,大家在一起各抒己见,一步步完善着城上地各种守城设施,此时多准备一分,交战时损失便会减少一分。
这日清晨,杨嗣昌终于再次率大军来到宁远城下,此次杨嗣昌率卢象升、熊文灿地近二十万大军直扑西城门,而孙传庭则率不到三万先锋军绕路东面,准备攻击东城门。吴三桂看明军部署,不问而知,东城门只是牵制而已,西城门的二十万大军才是明军的主力,遂将城中第一第二步兵团调到西城墙,十五万民兵中的五万也在西城门下待命,其余三面城墙便交给吴三辅地第三步兵团及十万民兵。西城门下近二十万明军停在城外三里的地方,以防止辽东军火炮攻击,随后只见明军令旗一挥,明军左右一分,中间空出八条十几米宽的大路,几百明军推着重达万斤的红衣大炮缓缓走上前来,这可是杨嗣昌特地从山海关调来的,一路上封锁消息,便是为了打辽东军一个措手不及。此事就连山海关总兵田立也不知,更无法事先通知吴三桂。绕是吴三桂再怎么沉稳,见到这八门红衣大炮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明军竞运来这个重武器。自己城上的新式火炮不论从那方面来说都要比这红衣大炮强上许多,可唯有这射程,却是不及这红衣大炮,若是不能将这八门红衣大炮打掉,自己便只能被动挨打。
八门红衣大炮在城下一字排开,随着卢象升一声令下,八门红衣大炮争相发言,一颗颗炮弹落在了宁远的城墙上,好在宁远城厚达十余米,又都是用水泥所垒,抗击打能力极强,一时半会倒是无忧。可炮弹落在城上,守城的辽东军却是死伤惨重。明军趁着辽东军正被红衣大炮压制,几千明军步兵四人一组,抬着千余门赶制出来的松木炮冲上了战场。辽东军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明军将这些松木炮运到射程范围,在这些明军刚刚进入到一里范围时,城上火炮也怒吼起来,只是因有明军红衣大炮压制,五十门火炮能按令发射的不过二三十门,虽然是弹无虚发,可面对明军千余门松木炮,也是显得无能为力。在明军冲到百米左右时,几千明军手忙脚乱的将剩下的七百余门松木炮安放妥当,随后七百余门松木炮同时发射。虽然松木炮威力有限,可还是打得城上辽东军一时抬不起头。不过城上辽东军却并不紧张,他们也知道,明军无论是红衣大炮还是松木炮因为质量问题,不可能连续发射时间太长,红衣大炮连续打上十几二十发炮弹便会因为过热而停下歇息。松木炮更是不堪,若是能打上十发炮弹而不炸膛便算上是质量过关了,所以最后攻城的主力还是明军的步兵,只要再坚持一会儿,便该论到辽东军的火炮发威了,到时那管你是多少明军,面对火炮、手雷地洗礼,只有失败一途。
可没想到明军竟未趁着城上辽东军无力反击的时侯攻城,反而是派出三千骑兵冲了上来。兵锋直指宁远城西城门。只是他们冲到城门外时。却不是攻城,而是取过马鞍后的一只布袋,将布袋中的东西倒在西城门外后,便全军撤退。城上祖大寿用千里眼一看。却发现这些明军骑兵倒出的竟是铁蒺藜,三千骑兵共计在西城门下倒出了几万枚之多,看来明军是要彻底封锁城门,防止辽东军出城偷袭。不过祖大寿却不紧张,战争期间。辽东军从没想过要从城门出去。为防止明军从城门攻入,城门后已被工匠们用大块石头,混合水泥垒死,厚度与城墙相等,就辽东军自己想出城,没有个十天半月也是打不开城门。明军骑兵撤退后,其后军再次鼓声大作,只见近万明军在偏将陈明的指挥下,八人一组抬着一个个仿佛车厢一样地东西。这东西长四米左右,宽两米有余,里面为木制支架,前后无遮拦,下面无底,在木制顶盖及两侧加上一层皮笆,然后再覆上一尺多厚的稷藜,最后再盖上皮笆,最后又在上面糊上半尺多厚的泥浆。只见明军将这些车厢抬到距城墙五百米刚好进入辽东军火炮射程以内的地方,往地上一放,后面的明军按次序,将手中的车厢与前面一个对接整齐摆放好。辽东军虽不知明军这是在弄什么玄虚,不过本着敌人要做的事,我们就坚决不能让其完成。城上几十门火炮冒着敌军的炮火,对其发动了猛烈进攻,只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随着这种怪异地车厢越来越多,仅是短短半个时辰,明军竟用这种车厢在宁远城下摆出了十条车厢长龙,直通护城河。一名辽东军趁着明军火炮攻击地间歇,将一枚手雷扔到了最前的一节车厢上,没想到一声巨响过后,车厢竟是丝毫无损。就在这车厢长龙摆放好后,明军红衣大炮及松木炮竟也不再像开始那般齐射,而是开始轮番射击,以保持火力压制不间断。而后面的几万明军步兵每人扛着一袋泥沙,列好队形,排成一排依次冲入车厢之中,五百米的距离不过几分钟而已,冲到护城河边地明军将所负泥沙扔到河中转身又进了车厢长龙,向回奔去。车厢内两米宽的距离足够两人并排而行。
祖大寿一看不好,若是如此下去,护城河很快便会被填满,而明军更可从这车厢长龙中源源不断的冲到城下,却不会受到巨大损伤。叫过城上炮营营长,命其暂时不要攻击明军火炮阵地,全力攻打这怪异的车厢长龙。炮营营长得令后,亲自操炮,一发炮弹准确地落在明军车厢长龙上,一阵烟雾过后,被击中的那节车厢却只是在车顶露出一个一米多粗地大洞,整个厢体却是无损。只见厢体中的明军竟打开了厢体一侧的小门,将被炸死、炸伤的明军推到厢体外,以免造成阻塞,随后小门一关,整座车厢还是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一般。“手雷!用手雷把出口给我封住,决不能让他们如此轻易的将护城河填平!”祖大寿叫道。顿时几十枚手雷落到了明军车厢出口出,一阵巨大的爆炸声,气浪竟连城上的辽东军也可以感觉得到。猛烈的冲击力直将车厢冲翻,里面七八名明军也被炸得血肉模糊。可这却依旧阻拦不住明军的步伐,后面的明军冒着城上辽东军的手雷长枪,悍不畏死的冲出车厢,将手中沙袋扔到护城河中,那几名被炸死的明军尸体竟也成了填充物,被扔到河水中。同时后面明军又抬来几节车厢,放在护城河前,保护明军士兵继续填河。
祖大寿眼看护城河已经是越来越窄,忙令守军继续用手雷封锁出口,以减缓明军填河速度。就在这时一名辽东军卒大叫了声:“大人,你看那是什么?”祖大寿闻声向城外望去,只见明军阵营中推出了几十台简易的投石车,祖大寿城外眉头一皱,不知道明军在火炮横行的今天,拿出这种古老的东西能有什么用。还是解决这些恼人车厢更为重要。遂令道:“炮营先不用去管那些投石车,集中火力,务必要将这些车厢炸毁!”
炮营依令行事,很快几轮齐射便将明军的车厢长龙从中拦腰斩断,不过明军却迅速清理场地,再次搬来新的车厢,使车厢长龙始终不断。而此时明军的投石车已被推到距城墙二百米处的小山丘上。只见明军将一枚枚炮弹放在投石车上,转眼间,几十枚炮弹飞向宁远城城墙,只是这些炮弹竟在将要落在城墙上时发生了爆炸,爆炸威力虽然不大,可其产生的浓烟却是久久不散。几名闻到浓烟的辽东军片刻即感到窒息,口鼻出血。“不好,有毒!这是烟球和毒药烟球!”祖大寿看到最先吸到烟雾的几名士卒先后倒下惊道。明军的烟球和毒药烟球制作十分简单,烟球是以火药三斤外面敷上一斤黄蒿,要投弹时再以烧红的锥子刺入点燃包裹火药的厚纸层,放在炮车上发射,算好距离与燃烧速度,球落至敌军阵营时,刚好点着球火药引起爆炸。毒药烟球的成分就复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