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9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喜做为宣诏大臣正使,亲手捧着雕成云朵状的一个漆金木盘。然后缓缓走到承天门下,恭举着云盘。
苏威和韦寿,萧瑀三人小心的用彩绳吊着金凤缓缓从承天门上放下,含着传位诏书的金凤稳稳落在了毛喜手中的云盘之中。
金凤云盘,这诏书的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得到了诏书这一刻,陈克复已经是名至实归的大陈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毛喜三人率先向陈克复跪下,接着十几万将士也通通跪下晋见新皇。
如山呼,如海啸声的声音响起。
“万岁,万岁,万万岁!”
“铛!”
恰在这巨大的恭贺声刚一停下,钟鼓楼上的第一百零八道钟声终于敲响最后一记钟声。
“平身。”陈克复此时神采飞扬,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张开双手虚抬,让众人起身。
礼毕,毛喜上前道:“陛下,请前往太庙!”
陈克复点了点头,在侍卫们的拱卫下,登上了由六匹纯白骏马所驾的豪华金根车。这车通体装饰金银,长达九丈,高宽各三丈,就如同是一座小型城堡。
车驾缓行,百官相随,后面还有无数的将士和护卫们跟随。用了小半天的时间,陈克复终于到达就设在午门之名的太庙。实际上,因为陈克复的父亲在江南称帝,因此在建康城还有一座太庙,供应的也都是陈霸先等陈家祖先。
到达太庙,下车,隋帝杨杲已经等候在那里许久了。见到陈克复带着无数的精兵悍将进入太庙,年幼的皇帝也不由的脸色变的苍白了一些,一双小手更是紧紧的握紧了萧后的手。萧后看了看远处缓步而来,满脸王者姿态的陈克复,又转头看着面带惊慌的年幼儿子,不由心中复杂。
陈克复先拜祭了先祖,然后才缓步向着杨杲所在的禅位高台缓步而去。刚刚他已经更换了衣袍,换上了全套的天子冠冕,肩挑日月,身披山河,头上戴着十二道珠毓的冕冠。
按古礼,禅位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如果不算尧舜禹这样传说中的上古皇帝禅位。再除掉那些没成事的,真正流传于史书中的禅让仪式已经有过许多次了。历史上,东汉禅位于曹魏,曹魏禅位于西晋,东晋禅位于南宋,宋禅位于南齐,南齐禅位于南梁,南梁禅位于南陈,东魏禅位于北齐,西魏禅位于北周,北周禅位于隋。这九次禅位距离眼下并不远,而且基本上,从汉末开始,各朝都是如此禅让接替,差不多形成了一个皇统时代。
南陈当年是由南梁禅位,最后却并没有经过禅让,而是直接灭于北朝由周禅让的隋手中。
如今,陈克复终于又将昔日灭亡陈国,灭亡南陈这一脉的北朝的继承者隋灭了,并由隋禅让于他。今日的新陈朝,既可以说是南陈的复辟,也可以说是直接继承了北朝的正统。
虽然南方还有一个陈朝,而且陈深比陈克复建立的陈更加是南陈的正统,但从这个时代的观念来说,如今的陈克复才是这个时代王朝的正统。陈深的南朝,反而已经不属于正统了。
ps:兄弟们有票票的支持下哦,如果大家喜欢关于明朝,也可以支持木子的新书《血皇图》哦,收藏,推荐都好,点击也欢迎啊。
第788章 破军洛阳登极即位,改元大陈神龙元年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无数将士的洪亮嗓音响起,禅位大典开始之前,数万禁军开始齐声高唱。据主持这次大典的毛喜与房玄龄等尚书省及礼部的官员们讲,这个合唱属于上古代礼,歌名卿云歌。这四句反复重复的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天上飘着灿烂的云彩,象片片美丽的绸缎聚集在一起,日月给与大地的光华,会一天天继续下去。从而歌颂禅位于新帝,就象在新的阳光下开始了新的一天。
陈克复听了也只是笑笑不语,不论这是不是古礼,反正这种类似于歌功颂德的事情也无所谓,大家唱唱,反而能让新朝新皇的声威更盛一些。就如同这个禅让仪式一样,虽然说他不经过这个典礼,也一样是皇帝。但在这样注重正统的朝代,特别是此时天下还未大定之时,这样的一个禅让大典,却是等于全盘接收前王朝的一切。不但接收他们留下的正统,财富官员,也包括天下百姓人心。
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的大合唱结束之后,也就到了整个大典最重要的时刻。
陈克复登上杨杲所在的高台,隋帝杨杲起身,从桌案上将毛喜放上去传国玉玺移交给陈克复。皇帝的玺印很多,不同的文件,敕书等地方,就得用不同的玺印。而传国玉玺,则是最重要的一方,也是象征着王朝正统。只有在最庄重的国书之时。才会用到这方玺印。比如今天的禅位诏书,在几个杨杲的私人印玺后,就有加盖一个最重要的传国玺印,印上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
二十多个玺印不需要全拿出来,隋帝杨杲双手捧着传国玉玺交到陈克复的手中,也象征着他把大隋的江山也交到了陈克复的手中。这一刻,年幼的皇帝也不由的有过一丝丝的犹豫。但面对着陈克复那微微含笑的表情,他只得心中含着不忍将玺印交到了陈克复的手中。
接过了传国玺印,陈克复双手将其捧过头顶。转身向太庙广场上的数万将士示意。这些陈军将士们一个个兴奋激昂,齐声欢呼,山呼万岁。洪亮声音,直冲宵汉。久久不能平息。
交出了传国玉玺,杨杲也没有再多犹豫,安全按照先前演练过的步骤,自己双手摘下了头上的十二毓珠天子平天冠。然后往前走了几步,走到了陈克复身边,与陈克复平齐,再无在他之上。
担任宣诏官的毛喜、房玄龄,李奔雷三人捧着云盘金凤,登上高台。
李奔雷手捧云盘,房玄龄从金凤的嘴中取出禅位诏书。递到了毛喜的手中。
早已经在年前就从相位上退下,只担任了一个正一品太师虚职的毛喜已经刚刚过了七十,满头的头发也全成了白霜。但是今日,他却无比的亢奋激动,整个人红光焕发,神采奕奕。二十八年前,还是正当壮年的他背负南陈太子所托,带着刚生下的陈克复远走他乡,从江南避到了河北涿郡隐居。一隐就是二十多年,甚至到他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完了。南陈从此灭亡,皇孙陈克复也从此只会成为隋朝下的一个小员外。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皇者终究不可能隐于市井。今日陈克复登基,南陈复立,最激动高兴的就莫过于从小将陈克复养育到大的毛喜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当年听到陈克复在辽东遇险,他马上就带着全庄上下一起奔赴辽东。后来听到太子复国。他虽十分想南下,但犹豫许久,终究还是留下了。今天,这一切都值了。
打开诏书,毛喜心中仍然不能平复激动心情,就着激动的心情,毛喜大声宣读杨杲的禅位诏书。
“天祸隋国,大行太上皇北伐突厥,遇虏太原。悯予小子,奄造丕愆,哀号永感,心情糜溃。仰惟荼毒,仇复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启处。”
听了一个开头,陈克复就明白这么文四骈六的诏书定不是杨杲所亲写。
只听毛喜继续宣读到:“咨尔天下兵马大元帅相国总百揆陈王,有命自天,降神惟狱,天地合德,晷曜齐明。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系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在昔虞、夏,揖让相推,苟非重华,谁堪命禹。”
果然,后面一大段话完全就是对陈克复歌功颂德,听那话,巴不得把陈克复写成是一个上天专门派来拯救他杨家的神仙。各种词语,各种奉承,听的陈克复站在那里地,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事情的本质不过是杨家当年抢了陈家的江山,如今陈克复又把杨家抢了。这么直接的事情,却非得说得杨家被抢了,还十分感激的样子。陈克复不由在心中想,这写诏书的人也有点小无耻了。这不是**裸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打了左脸还打人家右脸么。还有命自天,膺期命世,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词还真押韵对称,这水平确实很高。
“当今九服崩离,三灵改卜,大运去矣,请避贤路。兆谋布德,顾己莫能,私僮命驾,须归籓国。予本太子,及予而代,天之所废,岂其如是!”
“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预充三恪。雪冤耻于父皇,守禋祀为孝孙,朝闻夕殒,及泉无恨。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庶官群辟,改事陈朝。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