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法战策还要管用。
陈克复心中分ji动,总觉得自己悟出了什么东西,却又仿佛差一点才能抓住。他坐在那里,闭目沉思,一心想要打到这种感觉。
李靖看到陈克复的样子,也明白了他此时的感觉,也不再言语,只是坐在那里。房玄龄等人虽不是带兵将领,但这种谈地理格局战略而不是谈战术,他们却也是能听的差不多。都是抚须点头,大感有道理。心中暗叹,怪不得陈王如此看重李靖,不但一来就让其独挡一面,更是封公拜相,李靖也确实当的起。
好一会儿,陈克复突然兴奋的一拍大tui,站起来高兴的道,“本王明白了,本王终于明白刚才卫公所言了。按卫公所言,那就是无论哪个角的政治势力,在两翼经营的得失,都足以决定其兴衰,足以决定其能否摆脱偏霸格局,向外扩展。经营好两翼,以守而言,可以巩固其防守态势;以攻而言,可以包圈中原,进取天下。”
陈克复ji动的走来走去,“按卫公所论,如今我们朝廷要想重新一统天下,那么当前最重要的不是争夺江淮,而是当立即先平定河北,然后争夺河东与山东这两翼。特别是以如今的形势,我们的重新更应当暂时的舍弃山东,而全力的争夺河东。唯有夺得河东,我们才能改变偏安一隅,真正统一中原。”!。
第574章 门户之争
李靖点了点头,“历来争霸天下,往往由北统南,谁夺得了北方,谁就能统一天下。而北方之争,则往往是关中与河北之争。而关中与河北的争夺,最重要的则在于河东的争夺。”
“得河东者,得北方,得北方者,得天下。”''
陈克复不由得反复念诵着之句话,“得河东者,得北方,得北方者,得天下。”
对于关中来说,汉中和河东为其两翼,尤以河东的经营为关键;对于河北来说,河东和山东为其两翼,亦以河东的经营为关键。因为北方的争雄常表现为关中与河北之间的争雄,河东像一个楔子楔入关中与河北之间,双方在河东的角逐往往具有决定xing意义。
金边银角草肚中!
四边四角都是真正的战略之地,乱世中,反而中原却不是什么好地方,也少有靠着中原也最后成功夺得天下的。
中原处四方之中,可以合天下之全势。中原四通八达之地,为四方联系的枢纽。由中原趋周围地域、由周围地域趋中原,都很便捷。其形势与周围地域息息相关。中原有事,必涉及四方;四方有事,必影响中原。必中原安定,四方才可安定;若中原纷乱,则四方形势必致散裂。
但是,天下纷乱之初,因为中原四面皆可受敌,四方分崩的离心力足以撕裂中原形势,而使中原成为一个动dàng的交汇之地。动dàng的洪流足以冲毁任何据守中原的努力。此时,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者易,而据中原四战之者难。
在历史治乱、分合的交替变迁中,在从治到乱、从合到分的阶段,据中原四战之地者常难,据四角山川险这地者常易;
而在从乱到治、从分趋合的阶段,只有走出四角争中原者才有机会争天下。若仍固守一隅,则终难摆脱偏霸局面。在任何全局xing的角逐中,中原都是必争之地。进取天下,中原为必取之地;安定天下,中原为控御中枢。只有中原才是真正逐鹿问鼎的竞技场。只有中原四通八达的地理条件,才能获得控御八方的形势。
陈克复感觉自己与李靖的这番交流,让自己也提升了许多。过去他最在意的还是军队,觉得军队强,则可一力降十分。但现在却突然明白,争天下,不光光要兵马强壮。历史上那么多以弱胜强的例子,早说明了军马强不代表一切。
如过去他没有弄明白这天下格局大势,连自己的根基之地河北都还没有扫平,却派出兵马急切切的南下。山东未平,又不远千里,调兵马南下江淮。连番的动作,让如今北京朝廷的军队,从辽东一直到河北,再到山东,直到江淮,成了一个长长的链条。可偏偏,连河北的根据之地都还没有平定,却已经把势力散的这么开。如今河北南部是农民军,中原是李密与王世充,三方势力如今乱成一团,没时间北上。
如果这个时候,中原势力突然北上,那么辽东军很有可能会被人在黄河一切两断,首尾不能顾,中心根基的河北腹地,也要被人攻上门来。到时就算朝廷兵马强壮,也得付出很大的代价,就算找败了来犯之敌,只怕河北不但元气大伤,还有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不定连河东这样的关健之地,都会被其它势力夺走。
一想到此,陈克复不由的有些后怕。自己这些人终究有些过于轻敌了。一直以来,除了在辽东时还打了些恶仗,入河北后,基本上没有和那些强悍的势力打过什么真正的战争,这也使得上上下下都开始轻敌了。
李靖缓缓道,“历史治乱更替,天下大势也随之分合变迁。通常,一个统一的王朝因积弊太深而瓦解,天下便随之分崩,而演成群雄逐鹿的局面。
逐鹿虽在中原,真正能参入逐鹿的群雄,却多不起于中原,而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起于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先据有一到两个角,积累力量,继之以向两翼扩展,然后,向中原发展,进取天下。
秦、西汉、隋都是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的。由关中进取天下,以秦的统一开其先例,且其进取天下的历程亦最典型,西汉、隋的统一,大抵循秦之故辙,其根基在关中,扩展在两翼,决战在中原。
东汉刘秀则开创了由河北进取天下的先例。刘秀在河北脱离更始帝自立,先据河北、河内作为根基,次取河南,据洛阳,立为都,然后,遣将四略,平定四方,统一天下;今我朝廷正是占据了四角之中的河北,且我朝廷河北的后方还有辽东,乃是真正的后顾无忧。”
陈克复目光越来越明亮,“据河北一角以积聚力量,夺河东以安右翼,扩张势力,最后两面合围,决战在中原。据洛阳以为都城,再遣将四略,平定四方,统一天下。”
李奔雷听的也是大发感慨,“河北山河形势,足为英雄凭资。”
李靖继续道,“河北南北狭长,东、西山海夹峙。太行山既是西部屏障,又是与其它地域产生重大利害关系的地带。河北的这种地域形状及其与太行山的关系,遂使得河北呈现出三个层次:即以北京为重心的北部,以恒山郡、河间郡为轴线的中部,以邺城为重心的南部。
河北呈现出的这三个层次,与太行山两侧的地理形势有很大关系。太行山与河北平行列峙,西侧有雁门、太原和上党等战略要地与河北的三个层次之间平行对应,太行山的几条陉道将他们联系起来,几处重要的关隘又扼守这些交通孔道。与河北北部相通的是河东雁门,雁门与谷之间有数条通道,飞狐、军都、蒲yin、都是连接两地的快速通道。”
“而恒山郡控制着通往太原的井陉关,河间郡又是拱卫北京城的屏障,所以恒山与河间是河北的第二层次。如今河北北部中部尽在朝廷之手,河东的雁门也由朝廷掌握,京师北京可保安全。但是与恒山、河间相对应的是河东的太原城,太原居于高原,对河北中部有着俯攻的优势。且太原为河东中心,一日不占太原,则河北一日有可能被敌方势力,从太原一举突破至河间、恒山,将河北从中拦腰切断,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隐患,唯有夺得太原,才能保证河北中北部的安全。”
“太原不仅是太原盆地的重心,也是整个河东的重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井陉将太原盆地与河北中部连通起来。控制井陉对于太行山两侧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哪一方,只要顺利穿越井陉,便可进入对方腹地,而收执其中枢之效。但相对而言,井陉对于居于河北的我朝廷的重要xing有过于对于河东的重要xing。河东地势高峻,河北地处平原,自河北逆井陉仰攻河东较难,而自河东穿越井陉东下却较易。
秦攻赵都邯郸,王翦便率秦军由井陉东下。楚汉战争时,韩信入山西后,灭魏、平代,然后由井陉东出,破赵、降燕,略定河北。北魏拓跋珪伐后燕,以一军出居庸关以攻幽燕,自率主力由晋阳东出井陉,击降常山。如今河东正是可图之时,朝廷却反而忽视了这大好良机,实属不该。”
“而且,一直以来,朝廷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河北南部。”李靖说到这里,摇着脑袋十分不高兴。在李靖看来,朝廷即忽视了河东太原的重要xing,也忽视了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