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场的相互配合,满清军队明显慢了半拍,就像一个臃肿的巨人,明明已经把筷子伸到了嘴边,却还没有张开口来,模样儿极其迟钝,就像是痴呆儿一般。
此刻,如果满清的广西兵力能够稍稍的有所作为,对于围困高平的郑柞来说,将是一个莫大的支援,至少明军不会轻易的南下,甚至于对白文选的四国联军都会产生一丝震动。
当然,广西提督并不知道这一切,他目光完全被李定国吸引住了,就连眼前那份奇怪的邸报,也远远的比安南更加吸引他的目光。
说起来,这份传到他手的邸报还颇有名目呢,面龙飞凤舞的印着几大字南约见闻,可若是众人细细看去,便会发现面所说的可不仅仅是南约的见闻,在第一版,便赫然印着极其显眼的一个标题,顺治与大玉儿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看到这样的标题,线国安吓得一阵哆嗦,差点没把邸报当场烧掉,先不论顺治和大玉儿是不是有这么二三事,就算是有,就算他亲眼撞见了,也应当扣下眼珠子,假装不知道才是。
不过,他终究还是忍住了,因为这份邸报是洪承畴发给他的,于是耐着性子细细看去。但见在这份邸报中,所谓的满洲兵完全成了野兽的化身,字里行间尽是鞑子暴行,烧杀无恶不作。当邸报中说道,鞑子在侮辱了一名双八少女后,又将她活刮致死,他突然情不自禁的拍案大喝到,“该杀”
拍完之后,他恍然大悟,鞑子该杀,他不是一样该杀,这样的事情,绿营也没少干。从头至尾,并不是因为他突然良心大发,纯粹是因为文中声色并茂,把鞑子的暴行刻画得入目三分,让人忍不住就想杀了那名鞑子。
想到这里,他一阵后怕。
可是,为了读懂洪承畴的意思,他不得不接着看下去。最后,当他看到明军将那些鞑子斩首的时候,竟然没来由的觉得一阵舒畅,就像是走火入魔一般,连带着文中的正面主角孙永金,更是莫名其妙的高大起来,明明他是清兵如今最大的敌人之一,是顺治最先铲除的对象。
最后,他在看完大堆辱骂满清的文字之后,方才看到一个更加莫名其妙的消息。原来安南不知做了什么孽,降下一颗天狗星下来,名曰郑柞,此人欺君犯,四处作乱,如今又跟鞑子勾结在一起。
看到这里,他方才悄悄的一拍案桌,大声喝道,“原来如此,经略大人定是从中看见了什么有用的消息,要我以后对伪明的邸报多加留意。”
于是,心中振奋,可当他看到报纸的日期时,顿时“咯噔”了一下,这情报倒是情报,只不过是一份极度过期的情报。如果他派出探子,在安南随便抓个有见识的人问一问,恐怕比这邸报说得更加明白,来的更快。只不过,李定国的威胁近在眼前,他没有把视线集中到安南一带而已。
苦思许久,倏然间,一名护卫拿着另一份南约见闻闯了进来,然后线国安脑中灵光一闪,恍然大悟。连远在湖南的洪承畴都能看到南约见闻,那么桂林城里,南约见闻只怕更加泛滥成灾,想想刚才看见自己看到报纸之后,那种着魔的样子,若是让那些本来就对满清心怀不满的老生看见了,还不知弄出什么事情来。
顿时,心中大恐。
。。。。
第一十四章 战鼓(二)
线国安说,“大清是最爱戴子民的一个朝代,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wWW。(疯狂打)”
广西巡抚拿着手巾在额头上擦了擦,一阵汗颜,虽然大家都是鞑子的奴才,水平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线国安说,“南约见闻是敌特诬蔑我朝的文化工具,是侵略的急先锋,必须坚决的予以禁止”
广西巡抚又擦了擦额头,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提督大人,你刚才说的话似乎全部改编自南约见闻中的句子,莫非你已经被敌特腐蚀了。”
线国安面不改色,义正严词的说道,“胡说,像我这样坚定的大清战士,怎么可能轻易的被腐蚀,皇上万岁,大清万岁。”
广西巡抚感动得眼泪巴巴的,这哥们的形象太高大了,这个巡抚倒不如让他来当的好。
于是,广西清朝衙门三令五申,任何胆敢收藏、流传南约见闻者,以谋反者论处,千刀万剐,灭其九族。
杀气腾腾的命令一个接着一个从广西衙门的口里蹦了出来,面对这么一份小小的另类邸报,清兵上下,居然如临大敌,八百里加急快速的传向各地,无论是九品的芝麻小官,还是无品的衙役,统统的动员起来,所为之事,只有一件,便是封杀这薄薄的几张纸片。
一时之间,广西上下,尽皆震动,人们争相打听,这南约见闻究竟为何物,竟然惹得官府老爷们如此的兴师动众,信誓旦旦的叫嚷到,宁可烧错十本,不可放过一张。
只是可惜,线国安的文化水平终究不足,二十一世纪有人肉搜索,永历年间则有口口相传。
南约见闻中的某些事迹,虽然不能在纸面上流传,但在人们耳中却是传扬得更加厉害。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云南百姓那一桩桩、一件件血迹斑斑的凄惨事迹,更是如同警钟一般的敲响在广西百姓的耳边。
只听得读报人摇头晃脑的念到,“当屠刀落在扬州百姓身上的时候,我没有动,因为我不是扬州人;当屠刀落在江南百姓头上时,我还是没有动,因为我没有那么幸运,能够出生在江南水乡;当云南百姓惨遭屠戮的时候,我仍然没有动,而当屠刀落在我自己身上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够再帮我了。”
这一句又一句极其直白的话语直击百姓的心灵,连那些最为老实巴交的人,也稍稍的变得有点激动了,此时,他们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一个故事。
那是南约见闻中记载的一桩真实事件。整整一村的逃难百姓,在途中碰上了一个清兵,然后有如待宰的羔羊,直到全部被杀光,也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反抗,从头到尾,他们除了磕头求饶,便没有任何一点稍微有点作为的举动。
而文章的结尾,只留下这么一行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那些老实巴交的人喃喃的念叨着,然后一阵悲叹,他们纵然不识字,也能深深感受到这句话的意境,更为之而震动,仿佛这便是他们人生的真实写照,唯一值得庆幸的,不过是他们还没有碰上这么一个穷凶极恶的清兵。
从此以后,但凡有梳着辫子的兵从不远处过路,便会有一团火焰涌入这些听报人的双眼,死死的盯着那些手执利器的兵丁。虽然这群农民的手上只有一把锄头,可是那些兵丁却没来由的感到一丝寒意,面对这么一群明显是在聚众闹事的家伙,居然不闻不问,假装没看见,擦身而过。
如此的情景,源源不断的出现在线国安统治的地盘上,除了桂林、南宁等几个主要城池以外,其他的地方已经渐渐的脱离了他的掌控,甚至于他手中的绿营也开始变得不再那么可靠。
李定国的除夕夜袭,使得他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实力,不得不大肆征兵,可正是这群新增兵力,已经成了安放在内部的一颗炸弹,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
如今,他甚至于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挺得过两个月,是否还能等到秋收到来的时刻,而他唯一的希望,便是谣传即将南下的八旗精兵。
可惜,晋王李定国似乎不给他这个机会了。
永历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李定国麾下大将贺九义围南宁,线国安不肯救,南宁遂破。
八月,李定国亲率大军攻桂林,双方再次于严关一带展开激战,线国安绿营新兵临阵倒戈,明军乘机从侧翼突袭,清兵大溃,自相践踏,死伤无算,浮尸蔽江而下,极其惨烈。
线国安一路溃逃,缩回桂林,闭紧城门,做死守状。
第二日,李定国率兵围桂林,将他堵塞了一个水泄不通,红衣大炮尽数架上,日夜攻打,线国安朝北而望,苦侯八旗精兵不至,一路警报,朝着北面传来,鳌拜这才急了,驱策八旗精锐,昼夜兼程,只为救援广西危局。
原来鳌拜此人压根儿没把安南的生死存亡放在心上,倒是期待着明军精锐尽数南下,好乘虚而入,所以得到顺治旨意后,表面上率队南下,实际上行军速度极为缓慢,摆出一副观望之色。
对于八旗的举动,洪承畴也略有耳闻,向朝中连连上奏,阐明其中的厉害关系,可是顺治充耳不闻,任由鳌拜自由行动,说起理由来,也是格外的简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洪承畴一时语绝,对于顺治等人的心思,他也约莫能够猜测到一些。南洋条约组织的核心,便是实为盟主的大明,只要攻破昆明,缅甸、暹罗、澜沧等国自然瓦解,到时候或是拉拢,或是打压,千万般的手段施展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