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些孩子,马惟兴等人微微一愣,用这种豪华的宅子来寄养孤儿,是不是太奢侈了。
这时,孙永金也朝着他们看了过去,开口说道,“你们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吗?”
三人微微摇头,然后说道,“还请孙殿下明示。”
孙永金叹了一口气,略带悲愤的说道,“他们都是因为家人全部死在清兵的手上,所以才来到这里的。”
说完之后,他指着一个年龄颇大的孩子,继续说道,“那个女孩名叫二丫,清兵到来的时候,他们的父母躲避不及,被乱箭射死。”
“还有那个男孩,清兵过来的时候,他的父母刚刚将他藏入地窖中,然后任由清兵四处掠夺,可是,就算是这样,清兵还不肯放过,将他们吊在树上,拷问窖银窖粮的所在,他们因为担心清兵发现自己的儿子,死活不肯松口,然后被清兵用火烙活活的烫死。”
“再说说那个看起来有点痴呆的女孩,你知道她父母是怎么死的吗,是在她的眼前被活生生的剥皮抽筋而死。”
“如此的事情数不胜数,相信不用我多说,你们也是知道的吧。”
马惟兴等人顿时垂下头去。
这时,孙永金又是说道,“这些事情本不该发生的,如果你们能同清兵奋勇作战,决不投降的话。”
听到这样的话,马惟兴、塔新策、狄三品三人忙跪了下去,说道,“还请孙殿下责罚,属下自知罪孽深重,就算殿下要了我们的性命,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孙永金挥挥手,说道,“你们想死,那也太便宜了。如果你们没有在战场上杀上个几千的清兵来将功赎罪,我是不会让你们轻易死掉的。”
狄三品、马惟兴、塔新策等人,脸上大喜,忙不迭的说道,“我等敢不效死”
孙永金狠狠的冲着他们的胸口锤了锤了,说道,“嗯,不错,还是条汉子。不过,接下来,我还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说完,几人朝着城外飞驰而出,然后在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看见了一片工地,忙碌的石匠在不停的叮叮咚咚敲着什么,细细一看,只见那些都是上好的白玉石头,是雕刻墓碑的材料。
当这些工匠们看见孙永金等人打着明军的旗号到来时,纷纷站起身来,肃然起敬。
孙永金也是微微的点头示意,然后带着众人来到一座墓碑面前,洁白的碑面上雕刻着刚劲有力的几个大字,“公安伯李如碧之墓”。
看到这几个字,狄三品、塔新策、马惟兴三人神色一动,鼻子一酸,如果不是因为都是堂堂的七尺男儿,说不得就会有泪珠滚落下来。
李如碧的事情他们都是听说了,虽然他曾经背叛过大明,但是在最后的那一刻,确实是死得壮烈。
此刻,孙永金没有多说话,而是深深的鞠了一躬。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鞠躬,但是三人却觉得鼻子倍加酸楚,嘴唇蠕动着想要说点什么,可只觉得喉咙里格外的哽咽,久久没有说出话来。
正在此时,他们的背后突然间传来了一阵嚎嚎大哭,然后听见一个年轻人在那里掩面喊道,“叔父,大明又承认你是公安伯了。”
听到这样的话,狄三品、塔新策、马惟兴三人的泪珠再也止不住的滚落下来,他们倏然间更加理解了孙永金刚刚的一个鞠躬,那代表着大明已经原谅了他,承认了他,李如碧依然是大明册封的公安伯。
这时,他们又听见孙永金语调深沉而缓慢的说道,“昆明一战,鞑子走狗吴三桂尽集满清精锐于西,欲击我援兵,公安伯李如碧率五百壮士突袭之,斩敌将副都统石国柱,搅动满清军势,遂使我军能够顺利的追亡逐北,尽灭鞑子云贵主力。战毕,五百壮士,仅还三十余人,公安伯李如碧怀抱‘万人敌’与敌军同归于尽,壮哉”
孙永金说到这里,站在众人背后的那个年轻人已经是泣不成声。
不过,孙永金顿了顿之后,还在继续说道,“此时此刻,我所念者,唯有公安伯临终之言,‘为杀贼而死,虽死,足矣’”
话音刚落,向来都是爽朗汉子的马惟兴跪在李如碧的墓碑前,猛的磕了两个头,然后说道,“李兄,想不到你也是个烈性汉子,我以前还真是小瞧了你,从今以后,我记住你那句话了,‘为杀贼而死,虽死,足矣’”
塔新策、狄三品也是颇有感触,悄悄的抹了抹眼角上的泪水,然后信誓旦旦的说道,“为杀贼而死,虽死,足矣,李兄,我们记住你这句话了,以后再不会犯糊涂。”
“历史也会记住你们的。”孙永金轻声说道。
听到孙永金的话,三人都是露出一丝憨笑,眼角儿朝着四周一瞟,倏然看见几个大字,上书“忠烈祠”几个大字,顿时心中又是一阵感动。
这些人在以前确实动摇过,但在此刻,他们却再次变得坚定起来,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更多到,地址
第五章 挑拨之计、兵逼阿瓦
庄亲王府,作为满清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一,这里的府邸自然也是格外的豪华气派,雕梁画栋,书写着一派富贵雍容。Www;
此时此地,如果有人看见这座府邸的主人,恐怕想破了脑袋,也想象不到,他的祖辈来自于辽东那样的苦寒之地,只闻得淡淡的清香越飘越远,渐渐的飘荡得满屋子都是,然后让人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好茶”
茶是好茶,这人也是气度不凡,只见庄亲王下首的位子上,坐着一个幕僚模样的人儿,一身素雅长袍,静静的勾勒出一丝淡然,仿佛任何事情传到他的耳里,都只会报以轻轻的一笑。
坐在上首位子的庄亲王将此人的神态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暗暗赞叹,看来这汉人之中确实有些人物,先辈立下来的以汉制汉的策略果然还是应当坚定的执行下去。
正当他的思绪悄悄的飘散开来,那下首的年轻人微启嘴唇,很是自然的说道,“看来永历小儿新封的伪王倒是很有几分本事,竟然会产生为武人立祠这样的奇思妙想,而且祠堂中供奉的,居然还有像李如碧这样的反复小人,想一想倒真有几分可笑。不过,也正是此举彻底的收服了马惟兴、塔新策、狄三品等降将之心,让向来珍视自家实力的明军将领,竟对整编一事没有提出半分异议,这份拉拢人心的本事,实在让人惊诧。如此一来,孙系兵马之中,便平白的增添了数万精锐,多了几个能征善战的猛将。”
庄亲王微微的一阵叹息,说道,“如何不是呢,咱们大清自立国以来,便以李定国、孙永金二人最为难缠。如今,那孙永金恩威并施,轻描淡写的几个手段,便将明军之中最可能闹出乱子的降兵降将收入袋中,如此一来,我大清自李定国之后,又多一强敌。”
话音刚落,他抬眼看向对面,但见下首那人依然在怡然自得的摇着折扇,口中虽然也是在夸赞敌人,但是脸上却是格外的淡定,仿若成竹在胸。
庄亲王心中一喜,暗道,某非此人真有什么计较不成,于是放下身段,忙不迭的问道,“先生可有化解之法。”
下首那人淡然一笑,收起手中的折扇,对着空中连连点了三下,说道,“为武人修祠,咋一看去,确实很妙,实际上却是大有问题。”
庄亲王一听,大感兴趣,探过头,问道,“有何问题。”
下首那人眼见庄亲王不耻下问,表面上很是淡定,实则心喜若狂,寒窗十年,不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货于帝王家么,此时此刻,如何还能掖着藏着,于是细细道来,“伪明惯例向来是以文制武,就算要修祠祭祀,也应当是供奉运筹帷幄的文官,身居高位的首辅,那里有把一个武将胡乱的摆在祠堂之中供奉的道理,而且还是曾经背弃过大明的叛将。如此行径,他将置天下文臣于何地,让那些居于庙堂之高的文臣首领情何以堪。伪明如今虽然是武人当政,但是治理天下,终究还需文臣,何况在缅甸之地,他们还有着一个皇帝和一帮大臣在受苦受难。”
庄亲王心念转得极快,立刻便想到了什么,然后身子稍稍倾斜,问道,“难道说,伪明的那些文官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下首那人淡淡一笑,接着说道,“云南的地方官吏是难成大器,暂时搅动不起什么风云了。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有归顺我大清的记录,明军没有秋后算账,他们便已经千恩万谢,那里还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可是,孙永金抬高武人一事,终究深为天下文人所忌讳,虽然明面上不敢做什么,但暗地里添点恶心是绝对能够做到的,再加上平头百姓多是无知,听风便是风,听雨便是雨,长年累月的听着文人咒骂孙永金,渐渐的也会对此人难有好感。此刻,若是能够有一个引子在群臣之中点起一圈怒火,云南顿时便会风起云涌,乱成一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