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5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途当中了。”
这句话背后所隐藏的意思,让刚刚险些要冲过去掐死召平的马兴等人在迎头一棒之后再次被浇了一盆和着冰块的冷水,瞬间清醒了。
朱雀军“护送”召平亲眷已经在前来咸阳的路途当中了。
可是谁都知道,在此之前皇帝根本没有召见过任何一个人,而召平更是同自己等人形影不离。如果说召平同皇帝早就说好了,估计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那么,也就只有一个解释了。
不仅召平的亲眷已经在大军的“护送”下前往咸阳的路途当中了,怕是这大殿内所有人的亲眷都已经被皇帝安排了大军“护送”来咸阳了。
最坏的情况果然发生了。
皇帝根本不担心他们所为的反抗,在他们这些人离开封地之后怕是就直接调遣了朝廷大军将他们的老窝都给抄了。
没有了最大的依仗,马兴等人无不面如死灰的匍匐于地请求将封地交还户部、接亲眷到咸阳养老。
胡亥自然是欣然应允。
不过胡亥并没有做的太绝,在答应马兴等人的同时,却是一道诏令给了马兴等人每族三个可以直接进入皇家学院学习的名额,算是给他们这些识时务的人一点小小的奖励了。至于最先倒戈让胡亥少了许多麻烦的召平,更是直接给了六个名额,皇家学院和皇家军事学院各三个。
这也算是对马兴等人一点小小的安慰了。艹劳一辈子所为的还不是后世子孙么?已经给了机会让他们能够进入大秦的最高学府,至于能不能成才,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胡亥如此作为,自然又让马兴等人算是找到了些许安慰。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百试不爽啊。
……
薰忽而等一干西域亡国王子和公主们也在初八的时候离开了咸阳,在护送他们前来咸阳的九原军兵卒的“护卫”下赶往玉门关。
等到天气转暖之后,白虎军就将回师西进解决掉乌孙人。这个时候自然少不了薰忽而这些熟悉西域环境和路况的人做为向导了。
黑冰台细作在过去半年时间里,虽然已经弄清楚了蒲昌海周围数百里范围内的各个西域小国的情况以及路况情报,但是想要继续深入塔里木盆地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西域的地面上,秦人的相貌特征实在是太过明显,不说同西域人,同乌孙人同样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再加上塔里木盆地深处复杂的地理环境、沙漠丛生,黑冰台百余名的细作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大漠深处,再没有任何的消息。等了足足一个月,已经确认这些经验丰富的细作都应该已经死了的嬴真终于坐不住了,在请示了胡亥之后,黑冰台放弃了对蒲昌海以西之地的探察。
这样一种情况下,薰忽而等人的作用更是尤为重要了。
胡亥可不想,十万白虎军因为地形、地势而在塔里木的大沙漠中折戟。
从除夕夜之后,胡亥就没有关注过伊娅,倒是嬴真在见到胡亥的时候顺口提了一下,那名被胡亥拒绝的美貌绝伦的楼兰公主似乎要比薰忽而等人还要早几天离开咸阳,领着那几个当初给她伴奏的仆人说要出去散散心,见识见识下大秦的风土人情。
这,本就是胡亥在除夕夜说过的事情,所以礼部自然不会阻拦。发放了路引之后,也就随她去了。至于伊娅一行人的安慰,想来有着礼部行文,在大秦境内应该还是无虞的。毕竟如今的大秦,并没有经过原本历史上的那场战争,再加上龙卫府这三年的打击,各地治安虽说还做不到路不拾遗,但是拦路抢劫、占山为王的巨匪大盗却是罕有了。
龙冰和龙雪两姐妹依然每天跟在胡亥左右,初承雨露的双胞姐妹花如今更是美的冒泡。顶不住两女的枕头风,胡亥最终制止了宗正府本应给两女的册封,而是等到两女怀孕之后再说。
祭春大典,祭天大典,祭祖大典,连续三个必须要做的盛大典礼过去,二世四年的正月也差不多进入了尾声。
二世四年(公元前206年)的二月很快来临。
二月十二,来自东海郡广陵的一封奏报再次搅动了正在忙碌春耕的大秦。
东海郡守戚宏、广陵县令王瑜连同正在督造广陵桥的尚坊左丞田方联名上奏,在广陵段正在开挖桥基的河道中发现了一尊疑似五十多年前昭襄王时曾经丢失掉的九州鼎之一的豫州鼎。
因为九州鼎太过重要,戚宏、王瑜以及田方都不敢擅动,一面请求玄武军重兵守卫,一面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够尽快派遣官吏前来挖掘和处理。
而正在修建的广陵桥,却是已经完全停工了。
九州鼎之豫州鼎惊现淮河河道的消息,很快就在东海、会稽、泗水等郡传扬开来。毕竟开挖河道的时候可是有数千人同时在施工,想瞒也根本瞒不住。
收到这个消息的东海黑冰台、泗水黑冰台、会稽黑冰台来不及汇总消息,三郡黑冰台同时罕见的用了三封红色信报向胡亥传去了信报。
所以,在广陵发现豫州鼎的消息,第二天傍晚的时候胡亥就已经收到了。这个时候,戚宏等人的奏报,刚刚过泗水境内,正在以八百里急报的方式奔往咸阳。
看到黑冰台信报的时候,胡亥心中的激动确实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这个疑似豫州鼎的大鼎出现,让胡亥看到了将九州鼎,这一华夏民族的传世国宝,在这个时空将它们重新聚集在一起,完整的传承下去给后世子孙瞻仰、让地球上所有民族为之倾倒的那丝可能。(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四章 鬼谷座下
禹治水之后,以九州州牧进贡的青铜铸了九只鼎,鼎上分别雕铸九州物产、奇禽异兽的图象,精致无比,代表当时的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
《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
自秦亡以后,后世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找到九州鼎,哪怕仅有一尊!虽然他们都曾经通过种种渠道寻找过,可是却都一无所获。
九州鼎就像重来没有出现过一般,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中。
以至于在后世,有很多无聊人士都开始怀疑这样一件无上重器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几千年的华夏史,每一个王朝更替伴随着的都是一场场杀伐和征战。
这其中又有多少未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又有多少有过记载或者压根没有多少记载的稀世之宝湮没在历史的迷雾中同样也是没有人知道。
但是来到这大秦的胡亥却是知道,九州鼎这一整套的国之重器传世之宝它不仅存在,而且在过去的两千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夏商周三朝的镇国之宝,是三朝王族统治这天下、享有王权的象征。
因为在此之前,除了这信报中所言在广陵淮河河道中发现的那一尊疑似豫州鼎的青铜大鼎外,其余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梁州鼎、雍州鼎等八鼎,如今却是尽皆尘封在嬴氏皇族的宗庙之内。
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
九鼎未齐,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某些特殊的比较神异的原因,这八鼎都被始皇帝封印在宗庙的密室中,无法得现世间。
但是九州鼎是天子、是王权的象征,没有了九鼎也就意味着大秦取这天下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始皇帝就命李斯使用从楚国缴获的和氏璧雕琢了“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小篆的玉玺来取代九州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雒邑(即后世河南洛阳),东周王朝于此时建立。
而在公元前367年,定都洛邑的周王室又发生了一场内乱,分裂成西周国(国君称为西周君)和东周国(国君称为东周君)两部分。西周国仍定都洛阳,西周君就是东周王朝的周王,而从东周王朝分裂出去的那部分周王室则是在韩、赵两国的唆使下建立了东周国,东周国定都在巩(后世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因东周国在东周王朝(即西周国)的东部,便称为东周国,其国君称为东周君。(要注意不要将东周王朝与东周国搞混了,同时也不要将西周王朝与东周王朝时期的西周国搞混了。)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大秦挥师攻打西周国,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昭襄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后世陕西省韩城县南)。
周赧王至梁城不过一个月就病死,西周国过从此灭亡。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