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6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之间,李世民脸上又露出了温和的笑意,紧皱的眉头也消散开来。
“温兄,久在父皇身旁,深得父皇信任,乃父皇的肱骨之臣,自然不是那些鼠目寸光的小人可比,以温兄的眼光,当知道目前,战局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定杨军远道而来,粮道漫长,被我阻于柏壁,败亡只是迟早之事,现在,无非是在勉强支持而已,在这样的时刻,我若率军出营作战,难免正中对方下怀。实乃不智之举,还请温兄回京之后,向父皇多多美言几句,将前线的战况如实述说。若是再拖一段时间,我军必定能获取全胜。若是在此期间,出营与定杨军决战,则胜负难料啊!”
现在,换温大雅紧皱眉头了。
“以秦王殿下之见,若是此时和定杨军决战,不知胜利的机会能占几成?”
李世民苦笑了一声,说道。
“若是此时和定杨军决战,我军胜利的机会不超过五成!”
“不会吧?”
温大雅脸上很自然地出现了疑问,他的手指囊馕地敲打着桌面,依然紧皱着眉头。在他看来。秦王李世民这番话无疑有危言耸听的嫌疑,定杨军的实力纵然强大,不过,唐军地兵力不在其之下,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双方交战,至多五五之波。唐军断不会落在下风。
“温兄有所不知,由于缺粮,定杨军应该在进行粮食配给了,对普通士兵来说,饿死远比战死恐怕得多。若是此时与我军作战。定杨军为了不致饿死,自然会人人奋力争先。不惧生死,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敌军交战,难免对我军不利。敌军粮道漫长,现在平阳公主又率领着本部人马在后方骚扰敌军粮道,总的说来,拖的时间越长,就对本方越有利,既然能够轻松地将对方拖垮,又何必牺牲士兵们地生命呢?”
“时间?”
温大雅苦笑着说道。
“秦王殿下,从河东的战局来看,时间对我方有利,然而,从天下地大势来看,却时不我与啊!”
李世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温兄,何出此言?”
“秦王殿下,不知你可知道,现在,河北高畅已经率领大军进入了河南,正从济阴发兵,向荥阳进发,东都王世充也在集结兵力,准备在荥阳一线与夏军决战!”
李世民点了点头。
“这事我也略有耳闻,不过,夏郑交锋,这对本方来说,乃是天大的好事啊!乘两军交锋之际,我方正好借机集结兵力,击败河东之敌,收复河东和并州,时间对我李唐来说,乃是有利的局面啊!”
温大雅微微摇晃着脑袋。
“秦王殿下,你又否知道,现在,夏军已经进入了河内?”
“什么?夏军进入了河内?”
李世民大惊失色,这个消息他的确没有收到,虽然,他底下天策府的人一直在搜集关东的消息,不过,由于道路遥远,人力不足,有些讯息的确没有官方来得快。
河内,天下之要地,乃各路势力豪强必争之地啊!
“李道宗驻守临清关,多次击退夏军的攻击,又怎么会这么快丢了河内呢?”
温大雅神情沉重地说道。
“贼将尉迟恭率领精兵三千从小道进入了河内,然后,奇袭新乡,断了任城王李道宗的后路,新乡一失,任城王再驻守临清关已经毫无意义,于是,任城王只好率领精骑突围而出,往西疾行,退守修武,只是兵力不足,在夏军地压迫下,不得不放弃修武,退守河内,此时,也不知战局如何?”
李世民紧皱着眉头说道。
“李道宗也是知兵之人,就算夏军从小道进入河内,兵力也不会很多,据温兄所言,不过区区三千人,这个时候,新乡守将只需紧守城池,稍微拖得两天,没有后勤,兵力又不足的夏军也不过是瓮中之鳖,缺粮之后,也只能四散而去啊!又怎会如此轻易地将新乡丢弃呢?”
温大雅苦笑着说道。
“夏贼极其狡猾,在进犯新乡之前,贼军已经派出精骑在半道截杀新乡令派往临清关的信使,随后,贼军派人假冒临清关之人,命新乡令率军出城与夏军野战,说是临清关的守军将在约定的时间出现在夏贼之后,前后夹击,而不知怎么回事,那新乡令居然误认贼军信使为真,果真率军出城和夏贼野战,接下来,在约定的时间,临清关的友军自然并未出现,我军也就一败涂地了!”
温大雅叹了一口长气,继续说道。
“本来,夏贼和东都伪郑交锋。对我们来说,乃是天大地好事,按照双方的实力对比,夏贼稍微占据上风。然而,夏贼乃是远道而来。伪郑只需扼守险关要道,夏贼要想轻易击败伪郑,绝非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地,就算最后夏贼击败伪郑,要想夺得城池高大的东都洛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当初北周和北齐围绕这洛阳进行地攻防,所花的时间往往以年来计算!然而,现在伪郑集重兵于荥阳与夏贼对峙。后方难免有些空虚,夏贼若是占据河内,从河阳盟津渡河,可以直接进攻偃师,进而夺取洛口仓,在这种情况下,荥阳和东都地联系就会中断。那么,王世充地郑军难免会溃败。夏贼若是击败伪郑,轻易夺取东都,其势力范围大规模扩大,当在我李唐之上,那时。我李唐危急矣!”
最后。温大雅总结性地说道。
“所以,时间并不站在我方。若是夏贼击败伪郑,夺取了东都,平定了河南之地,那时就算秦王殿下你击败定杨军,夺回河东和并州,也为时晚矣!”李世民面沉如水,他也知道大势对本方不利,可是,在目前地局面,若是慌了手脚,孤注一掷和定杨军决战,那结果有可能更糟,现在地柏壁集中了大量地士卒,大半个唐王朝的兵力都集中在此,容不得半点闪失。
温大雅的声音在营帐内缓缓传送。
“秦王殿下,吾皇断不容许东都落在夏贼之手,为了阻止夏贼从河阳渡河,吾皇将派遣大军穿越太行,进入河内与夏贼作战,同时,若是伪郑向本方求援,我军也会出潼关,协助伪郑和夏军作战,而现在,我方的精兵大部分都在河东柏壁大营,因此,陛下才命我来向秦王说一声,希望殿下能够尽快击败当面的定杨军,当然,具体的作战时间,仍然由秦王殿下决断,毕竟,河东战局对我朝来说,也是至关紧要啊!”
“如此甚好!”
说罢,李世民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营帐内,一时间沉默了下来。
河内失守的讯息让李世民忧心忡忡,然而,这一时间,他的对手宋金刚的心情和他相比,也好不到哪儿去。
同一时间,定杨军大营。
宋金刚身着轻薄的皮甲,在自家地营帐内来回走动,他的心腹爱将寻相席地而坐,神情恭谨,目光随着宋金刚的身影来回移动。
寻相和尉迟恭一样,都是宋金刚的心腹爱将,当初宋金刚盘踞上谷时,他和尉迟恭城被宋金刚称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当初,宋金刚率领大军南下攻击河间高畅,他带在身边的是尉迟恭,留守上谷的则是寻相,不过,由于他和尉迟恭在战略战术上发生了根本性地争执,拒不接纳尉迟恭的建议,一意孤行,最后被高畅击败,率领残兵逃回上谷,尉迟恭因此落入了高畅手中,不得不投降了高畅,成为了夏军一员,现在正活跃在河内地战场上。
由于夏军穷追不舍,苏定方率部进入上谷,大败不久的宋金刚实力孱弱,不得不丢弃上谷,率领数千精骑往西进入了马邑,投靠定杨天子刘武周,寻相作为宋金刚的头号大将,自然也跟随在他身边。
去年,定杨天子刘武周发起了攻打李唐的战役,宋金刚作为前锋率部南下,寻相则率领本部人马作为前锋的前锋在前头攻城拔寨,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可以说,定杨军地攻势算得上摧枯拉朽,基本上没有遇见什么像样地抵抗,就连裴寂率领的十余万唐军也在度索原一役中被定杨军打得抱头鼠窜,溃散四方。
当时,寻相甚至认为在去年年尾,大军就会渡过黄河,进入关中。
然而,自从去年李世民顶替裴寂地位置,从龙门关乘黄河结冰率部渡过黄河,吞并柏壁,与固守绛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绛)的唐军形成了犄角之势,定杨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好日子就一去不返了!
首先,唐军以深沟高垒为防线,进行了坚壁清野的战术,使得定杨军无法前进一步,宋金刚也不是没有想办法来破解唐军这一招,曾经多次派小股部队在唐军阵前谩骂。做一些侮辱性的动作,侮辱李唐皇族的声誉,在宋金刚看来,李世民不过二十不到。正是年轻气盛的年龄,血气方刚。也许受激不过,说不定会率军出来与本方决战,然而,事实证明,李世民虽然年少,却气度沉稳,根本就不吃激将法这一套。
随后,宋金刚组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