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亲卫向前两步。朝他躬身说道。
“是啊!大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留在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只要我们回到蓟县,再从大帅那里要点兵马来。一定能雪今日之耻!”
另一个亲卫在一旁帮腔说道。
薛万彻深吸了一口气,猛然转过身,背对着县县城朝山坡下行去,三人翻身骑上拴在树林边的战马,扬鞭而去。
空留一地烟尘,渐渐消散。
同样是在午时,在数百里之外,某人的心情与薛万彻相比截然不同,他骑在高大的青葱马上,挥动着黄金为柄地马鞭,伫立在山岗上,目视着山下他的一万多儿郎像蚂蚁一般漫过原野,漫过山岗,往远方漫去。
此人乃是自号齐王的孙宣雅。
孙宣雅,隋渤海(治今山东阳信西南)人,原是渤海一豪强,大业九年(613),孙宣雅见天下大乱,遂散发家财,聚集宗族子弟,收拢流民起事反隋。
他曾在阿舅贼刘霸道麾下效力,刘霸道战死之后,他又与河间人格谦结盟,共抗隋军,格谦死在杨义臣刀下之后,他和高开道将格谦余部一分为二,一部随高开道北上,一部则被孙宣雅收于帐下。
孙宣雅最为强盛时,手下足有十来万人,他据豆子炕而立,自号齐王,平时劫掠四方,遇强敌则躲入山中,保存实力。
那时,窦建德尚在高士达帐下效力,高畅仍在隋军中任一校尉,不曾被那天外飞魂灵魂附体。
为了解决十万人的衣食,孙宣雅应王薄之邀,率领大军东进,与王薄,孝德组成联军十余万,进攻章丘,与隋将张须陀交锋。
张须陀率步骑两万迎敌,两军在水滩头交锋,王薄,孙宣雅,郝孝德联军大败,由于水被张须陀的水军封锁,联军并无退路,于是,尸横遍野,堵塞了水河,水几为之断流,整条河被鲜血所染红,直到下游数里仍不消散。
那一仗之后,孙宣雅和少量亲信逃得了性命,从此一听到张须陀的名字,就为之胆寒色变,张须陀在一日,他丝毫不敢东进,只是龟缩在豆子炕中。
后张须陀被瓦岗军击败,死在战阵之中,孙宣雅这才恢复了生气,不多久,高畅占据了平原郡,为了躲避高畅,他再次率领大军东进,进入了北海郡。
瓦岗李密自称魏公之后,曾派信使
孙宣雅,孙宣雅欣然同意。
在孙宣雅看来,张须陀是天神一般的人物,李密既然能将张须陀击败,必定是天命所归的雄主,要想谋求大富贵,最紧要是跟对主子,他自然迫不及待地想要抱紧李密地粗腿,一旦李密登上皇位,他也逃不了公侯之位。
此次,他率领麾下一万大军从北海郡西进平原,越过永济渠,往攻弓高,朝乐寿进发,表面上是应王薄的邀请,与他重新组成联军,实际上,他听从的是李密的号令。
如非李密地命令,孙宣雅是不会趟这浑水的,这一万人几乎是他全部地家当,若是消耗殆尽,不再像以往那般容易补充了,现河北诸郡大半在高畅治下,各种民生措施的实施,使得流民越来越少,那些从贼的流民也大多归乡种田,要不是他身处在北海郡,也召集不到这一万多人。
这一万人乃是他的根基所在,若是全部消耗在战场上,他的功名富贵恐怕也会就此烟消云散了。
当然,要不是高畅率领大军北征幽州,后方兵力空虚,就算是李密的命令,他也不敢去摸老虎的下巴,在孙宣雅心中,高畅比老虎要可怕了许多。
若是袭得乐寿,再向南横扫信都,清河,平原等郡,当魏公李密攻下东都之后,与其北上的大军会师,那时,自己恐怕脱不了大将军之位吧?
孙宣雅面带微笑,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
一骑从山岗下冲将上来,那是前锋派来的传令兵。
“大王!”

远远地,那人就跳下马来,朝孙宣雅大声喊道。
孙宣雅收住笑容,重新摆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仿佛不如此,就显现不出他大王的威严来。
凡是草莽之辈,就越是重视这些表面上的东西,真正的世家子弟,却并不如此,说起来,这也是一种奇妙的反讽啊!
“什么事?”
一个亲卫挡在孙宣雅和那人的身前,大声喝道。
孙宣雅挥手示意那亲卫让开,那传令兵来到孙宣雅身前,倒头就拜。
“禀大王,高将军命下属前来报讯,前方有一条河水挡路,高将军让小的来找大王讨个主意,是不是停止前进,先多派一些斥候过河去侦察!”
孙宣雅的眉头微微皱起。
“是哪条河流?有多宽?多深?”
那人依然跪在地上,高声答道。
“禀大王,那河无名,乃漳水的一条支流,河面有些宽广,不过河水不深,将军曾派人下河打探,有一段河面的最深处也不过及胸而已!可以徒步涉过。”
“是吗?”
孙宣雅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
最初,他率领大军渡过永济渠的时候,害怕高畅军会乘他们过河之际突然发起攻击,因而,他让大军停在了永济渠东岸,派遣了大量斥候度过运河往西岸打探,一直延伸到数十里之外,侦知到高畅军不曾在运河对岸设伏之后,才率领大军战战兢兢地渡过运河。
如此,自然耽搁了不少时间。
之后,由于害怕高畅军伏击自己,大军的行进也显得非常慎重,前军,中军,后军之间的距离保持得非常紧密,这样虽然不怕敌军突袭,却拖慢了行军的步伐。
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一个办法,等他赶到乐寿城下时,敌人恐怕早就准备妥当了,最主要的是王薄恐怕已经占据了平原郡,那时,他在王薄面前还有什么面子可言,当初,在水战败时,他可是狠狠地讥讽了王薄一次,难道这次风水轮流转,自己也要被那家伙好好讥讽一次。
后来,一直没有找到高畅军的踪影,孙宣雅慢慢放下心来,认为高畅军内部空虚,那些兵力应该都已调动到平原郡去了,毕竟,王薄比他要先发动,现在,恐怕高畅军还不知道自己这一路奇兵吧?
于是,他加快了全军的行军速度,不再如当初那般慢悠悠地像散步一般行军了。
孙宣雅稍微思索片刻,大声说道。
“可以派一些斥候先过河去打探,不过,部队不用停止行军,既然可以徒步过河,就过河吧!”
说罢,他用力地挥了挥手,很有点指点江山的意味,天高云淡之下,阳光直直地落在他身上,他的身姿显得颇为雄伟,全身上下,就像笼罩着一层金光一般。
第三集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五月二十日 (四)
 更新时间:2008…9…4 15:08:20 本章字数:3685
太阳高挂在空中,蔚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
高耀太将左手搭在额前,做了个凉棚,挡住炽热的阳光,目光炯炯有神地落在正在渡河的人群之中,他眉头紧锁,表明对目前的状况分外不满。
在宽约十来丈的这段河面,士兵们簇拥在一起,争先恐后地朝对岸涌去,马嘶声,呐喊声,部队与部队之间为了争道而发出争吵声,在河面上空远远地传了开去,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到了远方。
在如今这种情况之下,若是高畅军潜伏在对岸突然向本方发起进攻,一场大溃败在所难免,作为知兵之人,高耀太自然对此心存忧虑。
高耀太在孙宣雅这个齐王的麾下担任行军总管一职,他出身贫寒,十六岁入伍,在仁寿四年(604)曾参加过征讨汉王杨谅的战争,在这场平叛的战役中,他作战勇猛,屡立奇功,因攻升至校尉一职,从那以后,他又参加了征讨突厥的战争,随御驾征过高句丽,功劳立下无数,然而,却始终停留在校尉一职上,不曾升迁。
这能怪谁呢?
只能怪他没有一个好家世,既非将门世家出身,也不是门阀豪族的子弟,就连普通的寒门也算不上,在参军之前,他只是一个铁匠而已!
能够担任校尉一职已经是老天开眼,还想更进一步,只是奢望,他立下的那些功劳全都被那些出身高贵的门阀世家子弟所瓜分,他能得到的只是一些财帛金银地赏赐而已!
这类地事情在官兵中屡见不鲜,高耀太的遭遇还算不错。有的人同样立下战功。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像高耀太这样地普通底层将领,很难对这个朝廷怀有什么忠心,他现在之所以从贼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了!
在一次讨伐孙宣雅的战役中。他的主官畏战怕死,在交战之前率领主力部队脱离了战场,高耀太和他的一百手下因此陷入了贼军的包围之中。
就这一百人,固守在一个小营寨中,依仗简陋地防御工事,抵挡了孙宣雅一万人的攻击足有两天。最后,因为粮尽才不得不投降了孙宣雅。
得到了高耀太,孙宣雅如获至宝,那时,他才从章丘战事中恢复不久,手中的精锐不多,高耀太作为隋将,擅于练兵。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