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金刚只觉内心冰凉一片,他的心惶恐不安,不晓得该怎么办?
“大帅!大帅!”
亲卫们在身旁七嘴八舌地喊叫着,将宋金刚的魂喊了回来。
宋金刚的目光在亲卫们脸上一一掠过,他知道自己是这些人的主心骨,要是自己表现不堪,这些人也不用指望了。
宋金刚定了定神,仔细望着那片火海,火海中传来了时断时续的喊杀声以及人临死之际的惨嚎。
宋金刚的大帐在山坡顶上,此时,火势还没有延伸过来,不过,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火势不久就会延伸上来,火势延伸上来的同时,敌军也会杀将过来。
反击?
宋金刚虽然很想这样做,不过,在目前这样糟糕的状况下,反击只能是天方夜谭,他现在能够掌握的军队只有身边的这数百亲卫,至于各营的将领则根本指望不上,他手底下的那些士卒全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只想逃离这地狱一般的火海,为了夺取逃生之路,自相践踏无数,根本不可能组织起来,就算有小股部队在战斗,也陷入各自为战之中,很快就被敌军吞没了。
这股敌军是怎样出现的啊?自己明明在大营周遭安排了不少斥候,就算是天寒地冻,夜色苍茫也没有将那些哨探撤回营中,敌人是怎样冲进大营之中的呢?
敌军要出现在此,首先必须通过马拐子的阻击,然后还要击溃断后的范子同部,若是出现以上的情况,自己不可能茫然不知啊!
面对当下的困境,宋金刚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想不明白。
大势已去啊!
宋金刚的嘴巴微微颤抖着,接下来,他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半晌,从他嘴里颤抖着蹦出了一个字眼。
“走!”
“大帅!你说什么?”
亲卫们并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刚才的声音不过是耳语那般大小而已!
“快走!”
宋金刚高声喝道,在亲卫们的簇拥下,圈马朝一侧奔去。
在大营中安扎下来之后,宋金刚的亲卫们就打探好了地形,准备好了逃生之路,此时,宋金刚一行就踏上了这条路。
他们不知道敌军有多少,也不知道那些敌人身在何方,反正四周都是喊杀声,为今之计,他们只能冲出火海,一路向北,绝不回头。
由于宋金刚反应及时,逃跑的速度过快,在高畅军还没有合围之前,他就冲出了高畅军的阻拦,远离了熊熊燃烧的大营。
士卒们的哭喊声随风传来,宋金刚伏在马背上,低着头,冒着凛冽的寒风亡命飞驰,他不敢向后回头张望,若是可能,他希望能将今日发生的一切全部抛诸脑后。
“杀!”
从两侧的山坡,分别窜出了两条条火龙,喊杀声如海啸般回荡在黑暗的原野上空。
“活捉宋金刚!”
宋金刚心惊胆寒,险些从战马上跌了下来,他抬头高呼。
“天亡我也!”
“大帅快走!”
宋金刚的亲卫头子在宋金刚的马屁股上重重地抽了一鞭,战马发出一声惊呼,猛地向前窜去。
亲卫们分成了三股,一些亲卫随着宋金刚继续向北奔去,另一只队伍则自觉地留了下来,分成两部,迎着两侧的火龙冲杀过去,将火龙的来势阻了一阻。
在两侧火龙合拢之前,宋金刚堪堪窜出了那道山谷,而这个时候,仍然紧跟在他身边的亲卫只有数十人而已!
第三集 第六十二章 收敬德(上)
 更新时间:2008…9…4 15:08:10 本章字数:3482
四年,二月八日,天气,晴。
时至正午。
阳光穿越云层,直直地落下来,照射在高阳城的城头上,没有风,城楼上的旌旗有气无力地耷拉着脑袋贴在旗杆上,城楼的檐角依稀残留着少许的碎雪,冰屑,反射着星星点16K小说网手机站wap。16K。CN点的阳光,远远地投射到了四面八方。
尉迟恭站立在城楼上,手伏在冰冷的墙垛上,手指慢慢地在壁上摩挲,阳光落在他身上,在地上投下了一小截黑影,他眯着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远方。
皑皑白雪平铺在原野上,就像给原野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毯子,白雪反射着日照,使得尉迟恭眼里的世界银白一片,天地之间模糊了边界。
但是,这世界还是有别的颜色的!
除了天空是蓝色的以外,在距离城池三里远的坡地上,是一片连绵的营地,灰黑色的帐篷沿着坡地一直延伸到了尉迟恭视线所不及之处,那是敌方高畅军的大营,时至今日,不时有新的部队加入进来,那些营帐是越来越多,如今,已经将整个高阳城包围得水泄不通了。
无路可逃!
尉迟恭一直没有抛掉逃离这里的想法,坐以待毙从来就不是他的性格,然而,事到如今,纵然他再是不甘,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了!
高阳只是座弹丸小城,敌军只要有两三万人,就可以将城池围个水泄不通,夸张一点来说,目前的局面,就连一只耗子也不要想溜出去。
原本,尉迟恭还期盼前线的宋金刚收到这里的消息,火速回援,与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将围城的高畅军击溃。
就是因为抱着这样的希望,所以高阳城内的守军才没有丧失掉士气,在敌军只是围困没有攻城的情况下,依旧能苦苦支撑。
然而,就在昨天,这残存的一点士气也全部消耗干净了。
昨日下午,高畅军的主力大军抵达了高阳城下,随这支大军前来的还有六七千被解除了武装的降卒,那些降卒被全副武装的高畅军赶到了高阳城下,绕着城池走了一圈,城内的守军,不时有人在那群降卒中瞧见了熟悉的面孔。
顿时,城楼上喧哗一片。
看样子宋金刚虽然收到了讯息,也率领大军回师了,却在半途被高畅军伏击全军覆没了,不然,城下的俘虏也不会有六七千人之多,要知道宋金刚的主力大军一共才两万人。
然后,范子同,马拐子等尉迟恭熟悉的将领纷纷来到城楼之下,朝城头的守军喊话,让他们打开城门出来投降,否则,大军一旦攻进城去,绝不会手下留情。
对城下的那些降将,尉迟恭打心眼瞧不起,他喝令城上的守军乱箭齐发,将那些人赶得了开去,尉迟恭耻于听见那些人的声音,同样也耻于和他们为伍。
既然无路可逃,只有死战一途了!
高畅军没有将宋金刚的人头拿出来示众,也没有将宋金刚本人捉到城下来,这证明宋金刚逃脱了高畅军的追杀,此时多半已经逃出生天了,这几天来,唯一让尉迟恭觉得庆幸的也只有这点而已。
虽然,在南下河间时,尉迟恭和宋金刚在战略上有一些冲突,并且被宋金刚冷藏,让他留守高阳,负责粮草辎重,不让他上阵杀敌,不过,就算有小小的一点误会,尉迟恭并没有忘记宋金刚的知遇之恩。
最初,尉迟恭只是一名铁匠而已,后来天下打乱,流贼四起,朝廷四处征兵拉夫,尉迟恭被强征入军中,成为了官兵中的一个小卒子,他初次从军的地方就是高阳,也就是现在将他困住的这座小城。
由于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尉迟恭很快在军中声名远播,因公被授予了朝散大夫一职,一个武将,如果被赐予文职,也就证明这个文职不过是一个虚衔而已,根本就不管事,尉迟恭非常清楚,自己一不是世家子弟,二不是读书人,三在朝中也没有人,(他的父亲不过是区区一个镇将,武夫一名,并且早已逝世。)所以,不管自己战功再多,也无法步上青云之路,再加上,天下大乱,群豪逐鹿,朝廷中则奸佞横行,忠臣孤苦,堂堂大隋天帝被困于江都,政令不出江都城外,尉迟恭深知,大隋这只破船不久就会沉入水中了。
当尉迟恭所属的军队被宋金刚击溃之后,尉迟恭也就改弦易辙,投靠了宋金刚,宋金刚并没有因为尉迟恭是官兵就对他另眼相看,而是对他推心置腹,言听计从,将他一举推到了军中第二号人物的位置上。
所以,尉迟恭认为不管怎样宋金刚对自己是有恩的,作为一个汉子,有恩必报,为了报答宋金刚的恩德,自己也只好将自己这条命交代在此了。
一次踏上征途是在高阳,然后最后一战也是在高阳,爷开的玩笑吗?还是某种宿命?
“呵呵!”
尉迟恭咧开嘴角,不由笑了起来,笑声中却不无苦涩之意。
虽然已经决定以身殉城了,回顾自己的这一身,尉迟恭却也不无遗憾,想当初自己父亲早逝,家道中落,自己不得不以打铁为生,成为那些士大夫眼中的贱民,为了重整家业,也为了直上青云,博得一个万户侯的理想,自己毅然从军,以杀人博富贵,一路兜兜转转,有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最后终于走到了绝路,从前所怀有的那些梦想纷纷烟消云散,过往的一生恍如过眼云烟,让人不由心生怅惘。
要说此刻尉迟恭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