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次出兵,景城户曹张玄素是反对的,因此,他才一直愁眉苦脸,看不到一点笑脸。
张玄素认为,这股流贼的来路颇有些蹊跷,他们的行动中似乎蕴藏着什么阴谋,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就是想把官兵从景城调出去。
张玄素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根据以下几点来推断地。
首先,这股流贼的来处不明,不晓得他们是从何方流窜而来,真是小股流贼?又或是那些反军地小股部队?
再说,这股逆贼的人数也没有探明,那些逃回城中的苦主的述说似乎并不可信,因为他们所说的实在是相差太多了,有的说流贼只有区区几百人,有的说是上千人,有的居然说有上万人。
在不清楚敌军底细的情况出兵,张玄素认为出兵不是明智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张玄素觉得不该贸然出兵,那就是这些流贼的动向实在是太古怪了。
的确,世家大族的坞堡和庄园内粮食充足,财物众多,打下一个坞堡所得到的收获比劫掠乡间要丰富得多,但是,这些坞堡是不容易打下来的,它的坚固程度不亚于一些小城池,那些世家大族也有不少自己的部曲和家丁,还有大量的佃户帮助防守,缺乏攻城器械的流贼是很难在短时期内攻下来的,所以,一般的流贼都不会选择强攻,若是能突袭攻下自然为好,要是不能,他们也会远遁而去,不会在坚固的寨墙下自讨苦吃。
然而,据那些逃回城来的苦主说,这股流贼攻下那些坞堡,所用的手段花样百出,有突袭,有趁夜偷寨,也有强攻。
这样看来,这股流贼并非一般的流贼可比,张玄素因此怀疑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流贼,而是作为诱饵在引诱官兵出城,敌人采用的计策是调虎离山,目标应该是景城。
甚至,张玄素向彭伯玉指出了这股流贼的本来面目,在他看来,他们应该是乐寿的高畅贼军的前锋。
然而,彭伯玉现在的心全部都放在了城外彭家庄园的安危上去了,在那里,不仅有他彭家的祖宗祠堂,还有他的亲族,一旦彭家庄园被流贼攻破,而他坐视不理的话,他怎么对得起彭家的列祖列宗啊!
因此,他断然否决了张玄素紧守城池,广派细作打探的建议。
他根本不相信张玄素所说的那股流贼是高畅军前
想,他认为,高畅军现在正在全力攻打河间城,所以可能另外派出一支军队来进攻景城。
高畅手下有四郡之地,他肯定要留下兵力来驻扎辖地,以防东面的长白贼的进攻,也要防止南面的黎阳李文相,从平原郡起家的郝孝德,清河贼帅赵君德等流寇的侵袭,所以,他能抽调出来进攻河间城的兵力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畅军还要一分为二,来攻打他的景城,怎么样想也不合常理啊!
所以,彭伯玉认定那股流贼并非高畅军的前锋,当然,也许他们并非是一般的流贼,而是想要建立一番功业的贼寇,故而,这才攻打世家大族所拥有的坞堡,并且开仓放粮,笼络民心,正因如此,他这才要出兵,要趁这些贼寇没有壮大之前,将其发展的势头打消下去,不然,等其势力强大起来,尽收四野民心,聚众来攻景城时,景城多半不保啊!
在彭伯玉的一意孤行之下,张玄素终究没有能打消彭伯玉出兵的念头,还是县丞窦子风说得好,如果被攻打的是张玄素的亲族的话,彭大人可能就会接受张玄素的这番建议了,只是,那个时候,张玄素还会建议彭伯玉不要出兵吗?
当然,这些话,窦子风是不会当着张玄素的面说的,作为一个同僚,他只能调转话题,温言安慰张玄素。使其不再愁眉苦脸,毕竟,张玄素地能力还是有的,彭伯玉将景城的防务交给了他们两人,带走了景城大部分的兵力,如今,城中只剩下一些老弱士卒,作为负责人。他需要张玄素打起精神来,为他承担一部分责任。
张玄素也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反正不出兵也出兵了,既然没有办法阻止,还是该仔细想想怎样才能守住景城才是,如果。他没有估计错误的话,高畅军真的施行的是调虎离山之计,那么,今日下午,最迟明日清晨,他们就会出现在景城城下。
在此之前,他必须征集城内地精壮,在敌军来到之前,尽量将他们训练好,景城虽然城池不大。兵力不多,就算最后城池被贼军攻下。他也要贼军在城下吃点苦头。
在城门口,张玄素和窦子风告别之后。回了一次家,他告诉自己的夫人,若是城破,贼军进城,希望她能维护张氏一门的忠烈,然后,再仔细看了看两个幼子一眼,昂然出门而去。
这个时候。他已经将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以死报效朝廷。与景城共存亡。
返回县府之后,张玄素让人打开了自己掌管的仓房,征集城内的精壮,若是有精壮愿意参军,就会发给他们粮食和武器铠甲,然后,将他们编成队,上城驻守。
从某些方面来说,聪明人做事情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套路,在张玄素口中,城外地贼军成为了十恶不赦的恶魔,就像王琮对高畅军的宣传一样,他们一旦攻进城来,必定要屠城,杀个血流成河,鸡犬不留,为了保护自家的亲人和财产,你们只能依靠手中的武器,将贼子拒之门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张玄素的鼓动之下,以及粮食的引诱下,景城内大量的精壮汉子纷纷拿起了刀枪,上了城墙,可以说大家热血沸腾,众志成城。
然而,张玄素的担忧似乎是杞人忧天。
九月十三日很快过去了,城外并没有出现所谓的高畅军地行踪,九月十四日同样很快过去了,仍然没有敌军的踪影,城外太平无事。
就在窦子风笑话张玄素是杞人忧天之时,九月十五日,终于有军队出现在了景城城下。
这支军队身着官兵地服饰,打着官兵的旗帜,他们正是两天前出城去讨贼地彭伯玉率领的官兵大队。
那一天,雨点终于从阴沉了数日的天穹深处飘了下来,纷纷飒飒,打在人的身上,随着阵阵北风的吹拂,寒冷刺骨。
黄亮黄亮的雨水坠落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水泊,水泊中飘浮着大量杂草,从景城的高空望下来,秋雨就像一张网,轻柔而略显黏黏地网,不紧不慢地笼罩在景城以及城外广阔的大地上。
城外地士卒们身披着蓑衣,戴着大大的斗笠,他们低着头,沉默地排着队列,掌旗官手中的旌旗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趴在旗杆上。
为首一人骑着被雨水淋湿了鬃毛的战马,在几个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城楼下,他摘下头上的斗笠,仰着头,朝城楼上大喊一声。
“打开城门!”
城楼上负责嘹望的士卒从墙垛后伸出头去,透过飘忽的雨丝,他瞧清楚了那人的脸,正是两日前率军出城的景城令彭伯玉。
“大人,请稍等一下!”
说罢,那人朝身后的城楼跑去,本来,张玄素一直在城楼上当值,一连两日,不眠不休,后来,窦子风觉得过意不去了,连拉带拽的将张玄素哄下了城楼,代替他当值。
一连两天,张玄素所说的高畅军都没有出现,原本相信他的话的窦子风也对此有些怀疑了,因此,他放下了一直紧绷着的心弦。
秋雨绵绵,天气寒冷刺骨,窦子风和亲卫们在城楼内升起了篝火,篝火上架着一只山鸡,亲卫们轮流拿着一只酒葫芦饮酒作乐,城墙上负责望的士卒跑进来时瞧见的就是这一幕。
“窦大人,彭大人回来了!”
窦子风闻言从软榻上跳了起来,他向自己的亲卫吼道。
“起来,你们这些家伙,和我一起出去迎接大人!”
窦子风和亲卫们来到墙垛上,探出头去,彭伯玉仍然骑着战马立在城墙下,或许是秋雨不断打在身上的原因,窦子风瞧见彭伯玉的脸色颇为苍白,就像大病未愈一样。
“恭贺大人得胜归来!”
窦子风面露喜色,笑着向城楼下的彭伯玉打了声招呼。
高畅军?什么高畅军?这个时候,窦子风不由对张玄素感到了鄙夷,那家伙真是危言耸听,害他担惊受怕了两天,那两日,让他不断地在思考,待高畅军兵临城下之后,是选择立刻投降呢?还是抵抗一阵之后才投降?
瞧见城下的彭伯玉之后,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既然,彭伯玉
来了,这证明张玄素的阴谋论纯属子虚乌有。
“窦大人,快把城门打开,这鬼天气还真是冷啊!”
马背上,彭伯玉似乎打了个哆嗦,他阴沉着一张脸,有些不耐烦地向城楼上吼了一嗓子。
“是!大人,下官马上就去!”
窦子风的脑袋在墙垛后消失了,不多会,护城河上的吊桥放了下来,随即,城门也缓缓地打开了,厚重的铁门在几个健壮的士卒的推动下发出沉闷的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