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平咽了咽口水,他的脸色不是很好,最近,为了财赋的事情忙得他焦头烂额。
“另外,平原郡荒废的土地大多已经分了下去,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再分给后来的那些流民了。”
“我知道了,这事情我会解决的。”
阴影中,高畅的身子动了一下
“赵,李,顾,白几家家主有话让我带给主公,他们说,他们愿意为主公效力,解决流民无地可分的状况。”
“他们怎么说。”
“他们愿意招收流民为佃户,让他们种自己的地,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他们人力不足,耕地无人可种的局面,另一方面,也给主公分忧,缓解官府的压力。”
“是吗?”
高畅笑了笑,在高畅的强势之下,那些世家向高畅奉献了大量的精壮,此时正是春耕之际,他们的田地却缺乏人力,现在,知晓高畅面临的困境,于是,有了这个计划,他们相信高畅不会拒绝的,这本就是对两边都有好处的事情。
至于,收拢那些流民之后,只要赏他们一口饭吃,能让那些贱民活下来,他们还能乞求什么呢?
“你去告诉他们,谢谢他们的好意,不过,我答应那些流民,只要到我的治下,就能分配到土地,不能言而无信啊!”
“主公,你这是拒绝他们吗?”
一直以来,他就不靠田地的出产积蓄财物,他投靠高畅之后,将许多土地都贡献给了高畅,任由高畅将土地分给流民,自己则专心做起生意来,因此,没有人力不足的情况出现。不过,他非常清楚为了收容流民,平原郡究竟花了多少钱粮,在他看来。那些世家家主提出来地计划的确能解燃眉之急,他觉得,高畅也许不该拒绝他们。
“不!你告诉他们,说我能解决他们春耕人力不足的问题,他们的计划虽然不错,不过,我想小小的改变一下,叫他们晚上来郡守府大家讨论吧。”
既然。将那些世家养的丁壮压榨了出来,高畅就不想让他们重新拥有大量丁壮,他会提出一个让他们无法拒绝的要求,既解决他们缺乏劳力的问题,又不能让他们用粮食来吸引流民,恢复原状。
“是!”
主公总是会有办法解决问题地。听高畅这样一说,管平放下心来,他相信,只要是高畅想的办法,就一定是绝佳的解决办法。
“粮草已经准备齐全了吗?有没有运到指定的地方?”
高畅站起身,从书案后转了出来,阳光照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到一侧的墙壁上。
“足够大军一月所需地粮草已经全部准备齐全,也移到了主公指定的地方。交付到了军中。”
管平不敢继续坐在锦凳上,他站起身。神情肃穆地站在高畅身边。
“你做得很好,辛苦了!”
高畅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管平受宠若惊,差点连骨头都酥了,好不容易才稳住了身形。
他从书房走出来的时候,满脸带笑,就像吃了人参果一样,高怀义好奇地瞄了他一眼,他朝高怀义拱拱手。笑着离去。
辰时六刻,秋长天走进了书房。
这是这一时段最后一个高畅接见的人。秋长天办公的地方距离这间书房不远,所以,他一向排在最后一个。
见过礼后,他坐在了锦凳上,这个时候,高畅并没有坐在书案后,而是坐在一张距离他不太远的胡椅上。
高畅的文官集团并没有多少人才,有一部份是那些不怎么心甘情愿为高畅做事情的世家子弟,有一部份是军中略通文墨,不过身体素质比较差因此被高畅调离军中的士卒,另外有一部份是平原郡原本地低级官吏。
为了扩大自己的文官集团,高畅颁发了招贤令,负责这件事情地人就是秋长天,管平,顾旦三人。
招贤令贴出之后,效果不是很好,除了一些跟随流民流浪到此走投无路能识得几个字的落魄子弟之外,不但没有什么有名地大才投靠,就连平原本地的读书人也很少出来应征。
高畅知道,这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声望不够的原因,还因为自己的立场有些尴尬。
曾经的朝廷将领,如今的流民头子,不对,连流民头子也谈不上,在某些人看来,他只是流民头子窦建德麾下的一个小头目。
对朝廷忠心地人不会投靠他,想在乱世中博得一场大富贵的人也不会投靠他,他们宁愿到乐寿去投靠窦建德,也不会在平原郡投靠高畅,毕竟,名义上,他还是窦建德麾下地一个将领,跟着他,没有什么前途。
虽然,明白自己的处境,不过,暂时他无法改变,只能贴出招贤令,效仿古人守株待兔了,逮到一个算一个。
“大人,大喜啊!大喜!”
秋长天落座之后,向高畅拱手笑道。
一向颇为讲究名士风范的秋长天也会如此失态,这让高畅的好奇心提起来了,他笑着说道。
“先生,何喜之有啊?”
“今日,有一大才应大人的招贤令而来,这不是大喜是什么?”
“大才!此话怎讲?”
高畅微微一笑,整了整衣襟。
“此人姓崔名无伤,乃是清河崔家家主崔无锋的族弟,开皇年间,曾经担任过齐郡郡守,大业年后,辞官归乡,著书讲学,声名远播,此等人物,应主公的招贤令而来,不是大喜是什么?”
清河崔?
在自己即将攻打清河郡的时候,清河崔的人前来投靠自己,这其中是不是蕴藏着什么玄机啊?
“快!快!快快有请!”
说罢,高畅摇摇头,改变了想法。
“不!还是我亲自迎接为好!”
“大人,且慢!”
秋长天喊住了高畅。
“大人,无伤先生不希望大人大张旗鼓宣扬此事,他现在正在别馆休息,大人还是等先生休息好了之后再去为佳。”
“先生,说得极是,就依先生之言!”
高畅呵呵笑道,似乎能为得到一个大才而高兴,然而,他的眼神却如同古井之水平静无波。
第二集 第十二章 世家们
 更新时间:2008…9…4 15:07:28 本章字数:4955
,生于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现年四十一岁▊
开皇年间,崔无双担任齐郡郡守,那时不过二十来岁,任职三年,齐郡大治,政绩考核年年为优,大业元年,父丧,故而辞职归乡,一直赋闲至今。
五胡乱华以来,许多大族纷纷南迁避乱,然而,也有大量的世族留在了北方,世事稍微太平之后,生存下来的世族就得以自动恢复发展,他们基本继承了汉魏的传统,也许在文化的根子上,比起南迁的江南华族稍逊一筹,不过,也算是继承了相当一部份的汉族文化,这些世族就是所谓的关东高门。
由于战乱频繁,这些高门大阀纷纷建坞据堡、招纳流民,为着自保的缘故壮大了他们的军事力量。游牧民族进驻中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汉化,不过,却也保持着氏族的贵族制度,这些汉化的部落酋长和汉族的世家大族结合起来,成为了非常强势的贵族集团,所以关东高门一方面继续文化贵族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引进了军事贵族的色彩。
北魏末年,六镇大乱,军阀头子高欢起兵反叛北魏,占据了潼关以东,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建立了北齐。
这一过程中,他得到了大量关东高门的支持,故而,北周一代,关东高门依然位高权重,大量子弟位居庙堂之上担任官职。更与皇族和占据统治地位地军阀集团相互联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势力网。
北周由宇文泰建立,占据关中一带,在和北齐长达二十几年的交锋中,在宇文时期,灭亡了北周,统一了北方。
北周的背景是以关陇门阀支持的军事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北周皇族一方面吸取关东高门的子弟为自己的政权效力,另一方面又大力地抑制关东高门地发展,取代北周最后统一天下的隋朝更是如此。
在杨坚时期,对关东大族的打压更为厉害了,这段时间,庙堂之上。很少出现关东子弟的身影,到大业年时,喜欢江南文化,江南美景的杨广对关陇门阀也开始了打击,关东门阀的日子更不好过。
在这样地环境下,出身关东高门的崔无双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担任了一郡之长,不能说是一种异数,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也说明他是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
在与崔无双见面之前,高畅从一些人那里打探到了他的某些事迹。他在士子里面的风评很好,在乡讲学的时候。有大量的世家子弟前往求学,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喜欢空谈,一心钻进故纸堆的儒生,通过他治理齐郡时的种种,可以得知他是一个比较务实地人。
崔无伤是清河崔家家主崔无锋的族弟,在崔氏一族中声望颇高,毕竟,他算是近期崔家不多地出仕为官的人物。
这样地一个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平原投靠自己呢?
高畅相信。清河崔并非无能之辈,只看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