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罚!”我顿时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他果然是在吃吴三桂的干醋,真是毫无道理,我心下忿然,接过酒杯来,干净利落地将整杯宫廷御酒一饮而尽。却不想这陈年佳酿的劲道十足,入胃后火辣辣的,我差点当场呛咳出来。
尽管心情郁闷,场景尴尬,不过出于关切他地本能,我的第一反应仍然是,这酒实在太烈,他的身体尚未痊愈,不能过量饮用。可是话刚要出口,看到他那种怪异的眼神,就不由自主地咽了回去,这个时候不能自己先堕了自己的气势。
“哈哈哈,好,果然爽快!酒就是要这么喝的,要像喝茶那样浅尝辄止多没意思。”多尔突然大笑,松开了揽着我的手,自己斟了个满杯,目视吴三桂,“来,平西王,今日的宴会,也算是戎马倥偬中难得地消遣,咱们不痛饮几杯,怎能对得起眼前地良辰美景,醇酒佳人?”
不知怎么的,多尔衮今天的言谈举止似乎和往日大相径庭,完全摒弃了一贯地温文尔雅,表现出满洲汉子的豪爽本性来。好在吴三桂本身也是武将,倒也不至于格格不入,他赶忙端起酒杯,“多谢摄政王赐酒,臣怎敢不满饮此杯?”
随后两人举杯遥遥虚碰,然后一饮而尽。吴三桂刚刚放下酒杯,久未出声的多铎忽然开口了,他一面打量着吴三桂身边的陈圆圆,一面好奇地问道:“咦,平西王,不知道是不是我眼睛花了,怎么觉得令内的相貌倒是和我嫂子有那么五六分相似?”
话音刚落,几个男人的目光立即在我和陈圆圆之间比对起来,多尔将一切看在眼里,却只是微微一笑,没有作声;而李淏也仔细地打量了陈圆圆一阵,等将目光收回时,已经是一脸复杂莫测的神色了,同样,他也没有说话。陈圆圆似乎心事重重,把头低得更低了。
吴三桂故作镇定,毫不在意地笑道:“这芸芸众生,相貌相似者也不足为怪,只能说是巧合罢了。况且贱内为汉人,王妃乃是朝鲜公主,自然不可能有什么血亲关系了,豫亲王不必见怪。”
然而多铎却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反而步步紧逼:“哦?也许真是巧合?却不知平西王纳邢夫人入府,是哪一年的事情?”
“是崇祯十五……不,是崇德六年正月的事情,当时我正回燕京受任,贱内乃是故明国舅田弘遇所赠。”吴三桂开始开始习惯性地说出了明朝的纪年,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及时改成了大清的纪年。
“崇德六年……”多铎盘算了一阵,忽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好在这里没有外人,当年那件事也不必避讳了,平西王不是在崇德二年夏天曾经与我的哥哥嫂子在锦州有过一面之缘吗?只可惜等我率兵入城时,却与平西王擦肩而过,错过了这么难得的一个见面机会啊!想想真是世事无常,如今你我居然同殿为臣了,呵呵呵……”
多铎虽然没有明说,然而他的意思却很清楚,吴三桂纳陈圆圆为妾是在遇见我之后,而陈圆圆的相貌与我有五六分相似,那么很难令人不往那方面遐想……
且不说这几个男人的面部表情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极为丰富,我开始紧张局促,只觉得后背的汗似乎冒得更厉害了,湿漉漉的很不舒服。而陈圆圆则更是明显,在听完多铎之言后,她的脸色骤然一变,侧脸看了看身边的丈夫,然而被多铎寥寥数语挤兑得忐忑不安的吴三桂根本无暇来面对她询问的目光。
悲哀和失魂落魄只不过是一瞬间在陈圆圆的眼中闪过,她很快收敛了这些情绪,带着如花笑靥,柔声说道:“当年夫君与王爷虽有一面之缘,无奈却未能同朝为臣,确实是一件憾事。好在虽然迟了七年,却也终究是殊途同归,但愿不会太晚。今日宴会,圆圆能有幸陪侍,实乃平生最大的幸事,愿献上一首琵琶曲,为诸位助兴!”
多铎顿时兴致盎然,迫不及待地说道:“好啊,久闻夫人乃是江南名媛,名动金陵,想必才情兼备,曲艺双绝,我就等着洗耳恭听了!”
再看这边几个男人的反应:李淏倒也没什么,毕竟在朝鲜的习俗规矩,家里来了客人,妻子女儿出来侍奉茶水,献舞献艺是再正常不过的,这是对客人起码的尊重和热情。可是吴三桂就不这么想了,汉人大户人家的内眷是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的,尤其是在别的男人面前展示歌舞才情,就如同沦落如一般歌姬优伶一样,无疑是降低了身份,不顾全丈夫的颜面。
但是在多尔衮面前,他不敢有丝毫不悦的表情,在多尔衮询问的目光下,他摆出了一副非常荣幸的模样来。多尔衮抬了抬手,立时所有舞伎悄然退去,丝竹之声也嘎然而止。
“好,那就劳烦夫人了。”他十分客气地说道。
很快,乐师送上一把精美的琵琶,陈圆圆轻移莲步,走到厅中央,在一张椅凳上坐了下来,斜抱琵琶,轻拨乐弦,一连串轻灵悦耳的前奏过后,逐渐进入了正曲。她轻启樱唇,吟唱出来,歌喉犹如乳燕离巢,黄鸣柳,这是一首曲调轻松,充溢着江南风情的小调:
“才过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韶华偷换,光阴虚度。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第七卷 夺宫惊变 第九节 诗和剑舞
 更新时间:2008…10…2 1:45:54 本章字数:5140
曲终了,沉寂良久,吴三桂转头久久地注视着陈圆圆这个方向无法看到此时吴三桂的脸部表情和眼神中的内容,然而陈圆圆的眸子里,却荡漾着秋水碧波,迷乱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然而,这种情愫并非是欣喜的、热忱的,而是凄婉而惆怅的。
我忽然在想,是不是吴三桂的这个秘密,陈圆圆今日方知?所以受到欺骗的想法油然而升。不知道吴三桂究竟是在感情上欺骗了陈圆圆,还是实际上他在自己欺骗自己,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原来,这段“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的佳话本来就是段假话,一场春梦,只不过由于我无意间的介入,而提前揭露了呢?
“呵呵呵……”多尔衮突然抚掌而笑,打破了眼前的沉默,他用欣赏而赞许的语气说道:“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似夫人这等才貌双绝者,平生也难得一见啊!有幸听得一曲,实在可以反复沉思,颠倒不已了。”
见到多尔衮开了头,多铎和李淏也跟着赞叹不已,这是由衷的,他们恐怕也是平生第一次听到这么好的曲子。我也不得不承认,难怪陈圆圆能在古代的红颜祸水榜上占据一席之地,令得风云人物反目成仇,除了美貌之外的确有其过人之处,这一点我是自愧弗如了。
我望了望满腹心思的吴三桂,一语双关地品评道:“是啊,这曲子极好。无论是韵调,唱腔还是词曲配合,都可谓是天衣无缝,平西王能娶到如此蒽质兰心的美娇娘,地确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不知道要羡煞多少风流人物!”
此时陈圆圆已经回席,见我如此夸赞,她赶忙谢道:“娘娘厚誉了。实在愧不敢当。”
吴三桂听到我如此说法。只是盯着我看。却像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我也奇怪,他一个精明人,怎么可能连些许应对之词都想不出来呢?还是在走神?
“这首北宋柳永的'迷仙引'的确是绝妙好词,令人想起了那首已经佚名的诗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既可以解释为人生苦短,白驹过隙。要惜取光阴;又暗含劝君惜取眼前人,勿要负了痴情者之意啊!”
我这一次已经说得很明显了,其他的话,我已经用不着再说下去,要顾及所有人的颜面。
吴三桂仍然在愣神中,也弄不清他今天是怎么了,正在尴尬时,陈圆圆小心地扯了扯他的衣袖。他这才反应过来。“多谢娘娘点醒……呃……想不到娘娘虽是朝鲜人,却对汉人诗词如此精通,譬如这首曲子。假若你没有道出词牌名地话,我恐怕还真要好好回忆一番了。”
多尔衮侧脸向李淏,笑道:“莫要让汉人小觑了你们朝鲜人物,朝鲜虽小,民风虽然柔弱,但却向来敬仰汉学,尊儒重道,似你们贵族子弟,名门闺秀,恐怕多少都通些汉文,可以诵读许多诗词吧?”
李淏点了点头,他虽然对吴三桂说话,然而眼睛却望着我,“摄政王所言非虚,朝鲜向来仰慕汉学,倘若一窍不通,则有失身份,然而女人却多数并不识字,正如你们汉人所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我这个妹妹,却是难得地异数。她自小就喜欢诗词歌赋,通晓音律,擅长书法,是朝鲜远近闻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