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是否也觉得我这样做过于宽松,容易藏污纳垢?”多尔衮继续问道。
我沉吟片刻,谨慎地说道:“我觉得王爷对新近投降的官员底细并不熟悉,又根本没有精力一一查验甄别,所以只有暂时按照原来的诏令来一一委任了。否则朝令夕改,朝臣们又会议论你说话不算数,这样会影响到那些观望者的继续归顺。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你能给他官做,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前来效忠,替你整理这个混乱河山;相反,如果你断绝了他们做官的路子,那么他们就会纷纷南下,去投靠即将建立地南明小朝廷,这样对于大清在关内立稳脚跟是相当不利的了。”
谁都知道,君王手下的人才愈多,天下愈稳。崇祯为什么不学刘邦、李世民,管他视人才为奴才也好,或视奴才为人才也好,总是源源不断地开发,使江山长治?这便是崇祯皇帝的性格了。他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他的命运决定民族的命运。人才不用,国家必亡。
想到此处,我继续说道:“如果说一大把苞谷,你单凭肉眼难以分辨出其中好坏优劣地话,不妨全部收入囊中,再全部撒到水里,如果沉底地自然就是饱满的良种,如果漂浮起来的自然是腹内空虚地劣质,这时候再将这些漂浮上来的统统漂去,不久可以轻松地得到好的种子了吗?”
多尔衮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颔首道:“你这个比方很对,一个官员能力和品德的优劣,单凭一两个人的说法和所谓甄别是难以判定,有失公允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全部派上差事和官职,等他们办起事来,谁优谁劣,立即可以一清二楚,到时候再优胜劣汰,谁都没有话说了。”
“我觉得这事儿,王爷即使心中已有判定,却少不得要召集大臣们商议一番,借机看看各人究竟都揣什么样的想法,也可以将这个百废待兴之时所特定的用人政策晓喻众臣,以便于安稳人心,鼓励更多人来投效朝廷才是。”
“嗯,就这么办吧。”
第二天朝会时,多尔衮将这份折子公诸于众,此时关系到吏部,由于吏部尚书谭泰正好领军赶往冀南追击李自成,所以多尔衮只好先问其他大臣们对柳寅东的建议有何意见。满汉大臣中有人赞同柳寅东的意见,有人在揣度摄政王的心思,不肯说话。多尔衮就问洪承畴。洪承畴因为自己也推荐了一些人,其中包括阉党的冯,所以也不肯多说话,只说:
“柳寅东的建言不无道理,但此系非常之时,不能在用人上过于讲求‘正本清源’四字。这几日范学士常同臣议论此事,也都是同一个想法。”
多尔衮立刻转向范文程,问他有什么意见,范文程先从汉高祖谈起。汉高祖用人只讲究能帮他打天下,不讲小节。像陈平这样的人,有人在汉高祖面前说他的坏话,但是汉高祖依然重用陈平,得了大济。汉武帝用人也不讲究细行。曹操数次下令征求治国人才,不论出身,也不顾小节,所谓“唯才是举”。范文程平日十分留心历史上的治乱往事,明白如何用人是目前清朝开国建业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所以趁此机会,从西汉讲起,一代代讲下来,一直讲到朱元璋的用人之道。引古证今,切合时势,颇为精辟。最后,范文程说:
“目前,我大清初进中原,天下未定,只要能帮助我大清平定天下,就不妨录用。有功者破格升赏。投降之后,如再犯法,严加治罪。”
多尔衮听了以后,面露微笑,为有这样得力而富有见识的臣子而高兴。他立即命笔帖式将这些话都记了下来,又命按照他的意思给柳寅东下一道谕示,即日发出。这道摄政王谕有几句重要的话,足以表现当下朝廷的用人政策:
“经纶方始,治理需人。凡归顺官员,既经推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行处斩,鞭责似觉过宽。自后问刑,准依明律。”
此时已经是五月七日了,冀南一带交战正荼,在派出谭泰后的第二天,多尔衮仍然放心不下,希望能够尽量将李自成的主力逃入山西之前将其一举歼灭,所以又派遣多铎统领三万大军出京一路追赶,希望尽快与吴三桂、阿济格、谭泰诸军会合,将李自成军队合围消灭。
这天上午,吴三桂与谭泰的报捷折子已经送到了兵部,很快放到了多尔的书案上。他展开来看了看,禁不住喜上眉梢:
“谭泰的速度还挺快的嘛,在四日的时候就已经率部疾驰赶到庆都与吴三桂部会合,接着两日内在庆都、真定与流寇一共三战,斩流寇大将谷大成,剿灭流寇军一万余人,追兵夺回被带走的妇女两千有余,还有金、银砖七百二十块,以及骡马、器械不计其数。照这样看来,如果李自成再跑慢一点,被阿济格和多铎他们的大军围住,可就是插翅难飞了!”
听多尔衮提到谭泰,我忽然想起刚到紫禁城的当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那场风波,当晚我本来想问多尔衮的,不想由于两人谈论如何称帝的密事所以一时遗忘了。
“这谭泰确实挺能干的。对了,图赖究竟同他有什么大不了的矛盾,那天竟然当众啐他一口?”
多尔衮摇了摇头:“他们私下底的恩怨,我也不可能一清二楚,大半是因为几次受命一道出征时,为了争夺功劳或者谁主谁副的问题而反目成仇的吧?”
“我看没这么简单,估计应该是图赖看不惯谭泰投效于你,所以才心生不忿,禁不住就表露出来了。依我看来,这图赖没什么心计,不像索尼等人那般老谋深算,所以要想铲除这一帮人,图赖就是个最合适的突破口。”
第七卷 夺宫惊变 第七节 尴尬宴会
 更新时间:2008…10…2 1:45:54 本章字数:5041
尔衮点了点头:“嗯,你说的不错,我正因为也是这以才故意不追究他的大不敬之罪的。图赖虽然自己没多少阴谋诡计,算是一个心直口快之人,所以他虽处处与我做对,我却不能因此将他重中治罪,这样显得我是器量狭窄不能容人,还会被怀疑是借机拿他们这些反对者开刀。”
我没有完全明白多尔衮的意思,一时间也没能猜透多尔衮究竟还有什么隐藏着的后招,于是不解地问:“那你打算暂时放他一马了?”
“表面上是这样,”多尔衮合上手里的军报,轻描淡写地说道:“然而图赖也不是傻瓜,如果他们这帮人果真做了亏心事,那么他必然暗暗心慌,而此时唯独他一人随军在关内,哪里找得到可以商讨主意,准备对策之人?他最有可能悄悄地派人去盛京送信,询问该如何是好。比如上次我受伤的消息就很有可能是他传到盛京的,所以才给你引来追杀之险的,但是这件事终究没有确凿证据,我就是要等他们不打自招。”
我心中暗叹,多尔衮果然心思缜密,每下一步棋都要埋伏一个后招,看他十拿九稳的模样,也许早已安排好了监视人手,悄悄地张开一张大网,准备图赖这条鱼自己钻进来的,如果截获了他写给盛京同谋者的信件,那么就是证据确凿,无可狡辩的了。
“只要那五名俘虏一日不死,那么就一日有招供出来的可能。图赖如果真地有份儿,那么他肯定也无法安寝,到处打探消息,你何不派人故意将这些俘虏的关押地点泄漏出去,等他来杀人灭口呢?”我提出了另外一个办法。
多尔衮立即否定了这个法子,“他怎么可能亲自动手呢?除非抓到他本人,否则还是没用,不如拿到他的亲笔书信或者是盛京那边的回信更有价值。我就是要放任他们之间互通书信。顺便将他们一网打尽。”
“那也只好如此了。但愿他能早点按捺不住,撞进网来。”我无奈地说道。
这时多尔衮又捡起了一本新的折子,先是一愣:“咦,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他怎么会主动给我上道折子?以往除非军务,否则他可是很少上奏的。”
“莫不是抱怨手下军士吃得太差,没有房子住。所以才上折请你帮他解决困难的?”我的心中也是一愣,这么巧,刚说到这里,就正好碰到图赖所递奏折,于是试探着问道。
多尔衮展开手里地折子,一行一行地看下来,脸上逐渐露出古怪地神色来,最后统统付诸一抹苦笑:“唉。看来是我低估他了。这道折子写得妙!”
我极为诧异,连忙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图赖昔年事太宗。王之所知也。今图赖事上,亦犹昔事太宗时。不避诸王贝勒嫌怨,见有异心,不为容默;大臣以下、牛录章京以上,亦不为隐恶。图赖誓於天,必尽忠事上。图赖有过失,王若不言,恐不免於罪戾。王幸毋姑息,不我教诫也!”
正如多尔衮所叹,图赖这道折子写得极妙,既符合他嫉恶如仇,心直口快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