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竟然……”
说到这里,就没了下文。他盯着烛光看着,复杂的眼神中不知道是欣喜还是慨叹更多一些。
“不管怎么说,也少了一个麻烦,不光是对李自成,对大清也是一样,否则这一次关内天翻地覆的变局中,大清还真难占到什么便宜。”我冷静地说道。
不过我心里总归对煤山自缢的崇祯帝有那么些许的同情,毕竟他如果生在盛世,也许可以当个勤勉的守成之主。只可惜接手了这么一个烂透顶的摊子,早点卸下来,也未尝不是一中解脱,虽然这个结局凄凉悲惨了些。
“如果我是李自成,就庄重收敛崇祯的尸首,用最高的规格和最浩大的奠仪,来厚葬这位前朝皇帝,再给崇祯定个合适的谥号,供百姓祭奠。”多尔说到这里,将视线从烛光前收了回来,侧过脸来继续说道:“不管崇祯是不是昏君,是不是暴君,总之一国之君能够身死社稷,而不是厚颜投降和逃之夭夭,也算是个有气节的君主了。”
我点了点头:“王爷说得没错,而且这么做也绝对是收买民心的妙招,只可惜李自成不是王爷,也幸亏他没有王爷这般心思,否则……”
“否则别说我在有生之年,恐怕就是咱们的儿子,孙子,也永远看不到入主中原的那一天!”
……
从前天起,盛京城内,不管是王、公、大臣府中,或是大街小巷人家,到处沸沸扬扬谈论辅政睿亲王即将率领满、蒙、汉一共二十四旗大军进入长城,杀败流贼,占领燕京的事情。居住在盛京的人们,不管是文武官员或是黎民百姓,也不管是满人汉人,对于多尔衮将要向中原进兵都同样心情振奋。
在皇太极统治时期,居住在盛京、辽阳等地的汉人大多被满族融合,编为汉军八旗。从表面上说,男人剃发,妇女不缠脚,遵从满洲习俗;从心理上说,由于中原自古经济发达,文化先进,他们也希望满汉大军进入长城以内,占领北京,统一中原。因此在顺治二年三月底到四月初这段时间,盛京城中的人心的确是急切地盼望着多尔衮率军大举南征。
况且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出征是要杀败流贼,占领燕京。大家常常听说,北京城的宫殿和大官府第都是无法想像的壮观和堂皇,只有天上才有。还有北京城中真是金银珠宝山积,美女如云。虽然大清兵晚了一步,被流贼抢劫过了,但是流贼是抢劫不完的,而且大部分可以再从流贼的手中夺得。这样的事情,对生长在贫苦地方的满洲人来说,真是太诱惑人了。而许多年轻的满洲贵族子弟们则更是兴奋得不能成寐。
接到大明覆灭的消息当天,多尔衮就立刻投入出师前的紧张准备。每日召开军事会议,在京的重臣和将领们悉数参加,共同商议进军事宜和各类准备事项。当这个千载难遇良机终于落到这些能征善战的沙场宿将们头顶时,大家无不亢奋不已,格外精神百倍,珍惜着这次自己的祖辈父兄们所没能遇到的机会,实现几代人进军中原的梦想,就要靠他们的努力了。
四月初四日,多尔衮接到了范文程经过深思熟虑后写成的奏折,战略分析可谓是高屋建瓴:
“……明朝受病已深,不可复治,河北数省,必属他人,其土地人民,不患其不得,患我既得而不能有。夫明之劲敌,惟我国与流寇耳。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为今之计,必任贤抚民,远过流寇,则近者悦而远者来,即流寇亦入而为臣矣。
不然,是我国徒受其劳,而反为流寇驱民也。使举其见在者而驱之,后乃与流寇争,非计之长也。往者弃遵化而屠永平,我兵两次深入而返,彼地官民,必以我无大志,所为者金帛女子耳,纵来归顺,亦不久留,其不服者容或有之。彼时得其城而屠之,理也,其何敢以谏?但有已服者,亦有未服而宜抚者,当严禁军卒,秋毫无犯,又示以昔日得内地而不守之故,及今日进取中原之意,官仍为官,民仍为民,官之贤能者用之,民之失所者养之,是抚其近而远者闻之自服矣。如此,河北数省可传檄而定也……”
第六卷 日出雄关 第二十八节 进位摄政
 更新时间:2008…10…2 1:45:47 本章字数:5166
时已经是阴历四月初三,辽东的春天姗姗来迟,在依风中,窗外的桃花树上,浅粉色的花骨朵已经布满枝头,含苞待放,已经有三五朵迫不及待地张开了羞怯的瓣萼,给周围颜色单调的场景增添了许多亮色。
此时王府的西院暖阁里,已经坐满了朝廷重臣和满洲亲贵,虽然屋子还算宽敞,却毕竟进去了十多位大臣,塞了个满满登登。我曾经提议应该在正厅里进行会议比较合适,可是照多尔衮的看法是:如今出征在即,此番非同寻常,需得众兄弟子侄和满汉大臣们捐弃前嫌,合舟共济,方能齐心协力完成一统中原的大业。所以让大家这样济济一堂,更显得彼此亲近,恍若家人,要把国事当成家事一般重视才好。
大臣们都坐在宽阔的檀木椅子上,或洗耳恭听或偶尔提议;而长长的坐炕上,则坐满了王公贝勒。然而和往常不一样的是,现在没有一个人敢拿出烟袋来抽上几口。因为眼下睿亲王的权威已经到了几乎登峰造极的地步,再加上昨日那些恭请睿亲王就任摄政王的奏折已经批准,所以每个人都在睿亲王面前谨慎万分。
多尔衮是这里的主人,因此盘腿坐在了八仙桌后的主位上。由于他的膝盖宿年来风湿作寒,所以此时虽是初春,但是火炕依然是温暖如故。他捏着范文程的折子仔仔细细地阅览着,一字一句。均是细心推敲,直到阅毕,方才抬起头来,一脸欣赏和钦佩的神色,微笑道:
“范大人地折子写得实在好,足以作为我军入关作战的最佳方略,而着眼大局,分析透彻。很多我们想不到的地方。都被你一一弥补上了。”接着将手里的折子递给了旁边的济尔哈朗。“来,你也看看,禆益良多啊!”
济尔哈朗是个精明油滑之辈,他近来在多尔衮面前越发谨慎谦恭了。接过奏折之后,他很清楚多尔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于是当着大家的面,济尔哈朗将奏折的内容用听起来非常自然而随意地声调读出声来。这样便于所有人都能知晓其中内容,而且还不留痕迹。
读毕之后,在场王公大臣们无不心悦诚服,连连颔首,对范文程投之以嘉许地目光。
多尔衮开口问道:“以范大人看来,我军此时入关,胜算能有几层?这些年来,武英郡王。饶余郡王。还有本王均是接二连三领军南下,毁边破城,所经之地无不搜掠一空。想必那中原百姓,对我大清断无好感,如何能够顺利占据关内,坐得汉人地江山呢?”
眼见多尔衮丝毫不避讳地提到这个问题,范文程稍稍思考之后,正色回答道:
“自从闯寇猖狂,中原涂炭,近旦来流寇倾覆京师,致使帝后亡于国难,实在是必须讨伐之贼。李自成虽然拥兵百万,自陕西出发以来惯于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掠财货,士忿矣;掠民资、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流寇同时具此三败,况且兼之骄傲狂妄,可一战而破也。我国家上下同心,兵甲选练,诚声罪以临之,卹其士夫,拯厥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如果国家只想留居关东,不图大进,那就攻掠兼施;如想统一全国,非安定百姓之心不可”。
“嗯,很好!”多尔衮抚掌赞道,“昔日汉末,郭奉孝曾向曹操献上‘十败十胜’之策,果然官渡一战而定北方。如今范大人此议足以与其媲美。”说到这里,他的眼中光芒愈盛,气势傲然:“倘若我大清就此奠定万世基业,开幅员万里之疆界,那么范大人今日之议,彪炳青史,为后人所敬仰是一定的了。”
范文程忙不迭地谦虚着,周围众人无不心悦诚服,想到大清的辉煌即将来临,每个人都心绪激昂,澎湃不已。
这时外面进来了一个满洲章京,打千儿行礼之后,将一份刚刚送抵的公文送到多尔衮面前。多尔拆开来看了看,等他将纸张摊开在桌案上,两手平放,正襟而坐时,已经是一脸的从容和自信。他环视众人之后,郑重其事地说道:
“刚刚接报,‘三顺王’的四万汉军已经进抵盛京郊外驻扎侯命,除了孔有德、耿精忠和尚可喜之外,续顺公沈志祥部也随后抵达。共四万人马,携带红夷大炮一百二十余门。而满蒙十六旗军队可抽调八万精锐之师,又有朝鲜国王奉召派出兵员两千人随行,明日可到;另外还可以抽调附近驻扎地两万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