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再像以前一样,躲躲藏藏,为了省纸省墨,而将版面缩小。
“快看,快看,XX大捷。”报童们拿着刚印出来的报纸,飞快的在州青石路上吆喝着。
“小鬼过来,给我拿一份《挺进报》”报童跑进茶馆,递给了喝茶了老先生,茶馆纷纷掏出几文钱,买一张了解最新战况。
几个老先生一边看着,一边痛哭,一边臭骂朝中无将,不远处几个巡警懒洋洋的在路上走着。对这种公开支持清政府,咒骂军政府的清朝‘元老’他们睁一只闭一只眼,感情那一天清政府反攻成功,他们这些为革命政府“建功”的巡警百分之百要倒血霉。
“朱家宝无能,该杀啊!”一个老夫子看着报字,气的发抖。
“先生,勿言,小心隔墙有耳。”
“我都活的快七十了,我怕什么,他们有本事就来抓我,我要为皇上,为皇太后,为我大清尽忠。”
茶馆里的几个青年听着老夫子的慷慨陈词,不屑的冷笑的,“皇上、皇太后已经死了,这大清也差不多,以后这天下就是我们汉人了。”
“你们这些逆党,无君、无父、无母,等朝中大军杀到,让尔等片甲不留。”老夫子气的手指发抖。
年轻人抖了抖手中的挺进报,“是清军片甲不留吧,这战打的痛快啊!”
老夫子被这几个青年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但也只干生气,朝中无人,让这帮猴子称王。
杨洪森在安徽进展神速出乎袁世凯所料之外。据外电称,杨洪森正积极准备北伐。可据内线传来的消息,杨洪森正在准备南征。不管是北伐,还是南征,目前清军兵力不足确是事实。
最新情报显示,杨洪森正在全面扩充人马,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据外电称杨洪森总兵力约在四十六万。
挺进军过于庞大的兵力,致使缺少武器装备。关于挺进军准备将津浦铁轨溶了制造武器的消息不胫而走。
此时,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猴急。英、法等老牌强国不停的催促着大清摄政王载沣派兵南下,而英国领使朱尔典更是直言,要求袁世凯出山。
对杨洪森围剿的一再失利,摄政王开始全面措筹资金,针对“皖西北”发动了第二次围剿。
自5月9日,朝廷全面实行“铁路国有化政策”,将收归的国有铁路抵押出去换来了600英镑借款,载沣将其中的100万英镑划拔为战争拨款,组建了南北两大集团,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纷纷派兵。载沣准备派他弟弟载涛到河南压阵,但是载涛太怕死了,这个没有出息的弟弟,让载沣气的半死,没办法只好另派大将荫昌坐镇河南。
虽然手头不宽裕,但是载沣还是利用手中有限的资金新购了一批军火。
针对皖西北的第二次围剿即将展开。
在“养寿园”,袁世凯单独开辟了一间作战室,因为载沣的认真对待,袁世同对杨洪森不甚看好,可是如果杨洪森被镇压了,那就没有他什么事了,所以他希望杨洪森能顶住压力,把战争引入相峙阶段。
此次围剿单从兵力而言,杨洪森有26万余人,清军不超过6万人。但是在火器方面却差的很远,尤其是在火炮上面。
为了搅黄这次围剿,袁世凯决定给予杨洪森最大限度的情报支援。实际上,袁世凯一直在为杨洪森提供情报支援。
清政府与杨洪森敌对状态,可是商人们却自由的穿梭在两地之间。
“在下洪彦斌,见过总指挥。”洪彦斌以前是一个商人,不过现在他只能算是半个商人。
“唉呀,是洪先生啊,不用这么客气,请坐吧。”
洪彦斌最近一段时间向杨洪森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这些情报是谁提供给他的,又是谁在拆清军的台。杨洪森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袁世凯,因为他太出名,听说老袁现在闲居在河南,杨洪森就认定是他了。
洪彦斌这次带来的情报与此次围剿有关,内容详尽至极,“洪先生送来的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代表同盟会,代理挺进军、代表军政府,代表百万群众向你表示感谢。”
洪彦斌,“没有什么,清廷无道,身为汉人,这是我应做的。”
杨洪森叹气道,“你们老板真不厚道,想让我跑的快,又不给我吃草,你看,能不能传个话,送点边角料。”
洪彦斌,“总指挥您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啊!”
“你只管把话传到便可,你什么来路我是很清楚滴。”杨洪森意味深长的拍着洪彦斌肩膀。
洪彦斌心中一颤,心想:莫不是他在诈我。
“总指挥,我有一侄儿在清军效力,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我的情报便是从他那里来的,并没有人指使我啊!”
杨洪森笑道,“看来你应该不知道你老板是谁,不知道也好,有些事情本就应该不知道为好,你只需把话传即可。”
大家都是明白人,洪彦斌也不好再装下去了,忙道,“是,是,我一定把话传到。”
“六安、霍山的黄芽,这次可要多带一些回去,这战事一开,你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那是,那是。”洪彦斌不住的点着头。
“送点边角料,老子都送了几大车燕麦了。”如果现在杨洪森敢站在袁世凯面前非被抽死不可。
作为上位者,一定要有气度。杨洪森张嘴要边角料,那就给你,但有一条,你必须要付钱,而且还是双倍。
杨洪森在皖西北的胜利,让各省的革命者们看到了希望,中部同盟会拟定在长江流域再点上一把火,而这次起义的重点放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
在安庆城内吴春阳获悉杨洪森大破清军,斩敌过万的胜利消息欣喜若狂,得知杨洪森急需军事干部,吴春阳联络安徽混成协六十一标、六十二标内的同志秘密前往合肥。吴春阳虽然没有办法在安庆发动起义,但本人却亲自前往英山,策动新军桂丹墀部光复英山。
在江苏柏文尉准备趁江苏兵力空虚发动起义,但是张人骏提前行动,对新军内的革命党人进行抓捕,江苏起义流产,柏文尉只好暂时离开南京前往上海。
上海陈其美已经在着手起义事宜,陈其美有钱,有枪,但是起义的主力只能依靠青帮子弟,为了确保起义的成功,他开始联络浙江的同志。
随着部队的扩张,杨洪森对军械弹药的需求越来越大,杨庆的那种细水长流,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这使得杨洪森急切的希望开辟一条新的军火线路。
初始,杨洪森准备截断铁路来引起西方的注意,进而和他们谈判,再出钱让他们秘密提供军火援助。
清朝虽然快要沉了,但此时还没有沉,这些洋人毫不犹豫的站到了中间。
一计不成,再施二计,杨洪森在皖西北的所有洋人全“请”到了合肥,并让人在上海散布谣言。一支由美国人博宁斯为首的人道主义团体,由上海出发,携带着衣物、食粮、药品等,坐火车从浦口出发,顺利到了凤阳,后展转到达了合肥,与被关押的各国“侨民”见面。
由于博宁斯各国了解到了在合肥的外国侨民的现实状况,他们始向载沣施压,同时敦促杨洪森施放被关押在合肥的外国侨民。
吴春阳万万没有想到杨洪森绑洋人做肉票,他还真是男人中的极品。
第四卷 ONLY YOU 第六章 小人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28 本章字数:3066
安徽同盟会支会长吴春阳日夜兼程终于来到合肥。
此时“皖西北革命根据地”在伟大领袖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指引下,在杨洪森英明的领导,根据地人民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在霍山、在六安土地革命还是比较成功的,军政府得到了广大的农民支持。总结两地的土地改革,杨洪森亲自草拟了《中国土地改革实施纪要》,其中规定,“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它财产﹐并征收富农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它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在七·五农村工作会议上,杨洪森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三民主义。
土改中对劣绅和地主恶霸进行无情的批评和镇压,领导和组织农会开展“诉苦清算”对于那些反革命分子要没收他们的财产,个别罪大恶极的要进行公审。
吴春阳进入皖西北这一路人,到处都是打倒满清政府,拥护革命,拥护“三民主义”的口号,到都都是热情高涨的群众,他用自己的双眼目睹了农民分得土地喜极而泣的场面。
心中激动异常的吴春阳对身边的人说,“民心可用,杨玉琨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