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是一如继往的有效,最近他给康利的电报失沉大海,而今天他突然收到了康利的电报,电报十分简洁,
“我近日来澳大利亚再行面谈。”
英士达吓的一跳,如果对方是来找茬的,只要在悉尼花上几千元大票,就可以挂了他。虽然一直以来英士达都以当初的不法交易相威胁,但是他可不会真的去中国把此事抖出去,实际上他找了一个借口去了外地,一个月以后才回来,他与康利的澳大利来之行错开来了,等他回为的时候康利已经回中国了,当他看到康利留言的时候,他真想抽自己一个耳光。
康利把英士达所欠下的近2万英镑全面还清了,他实在等不急就先行回中国了。
康利的慷慨真是他娘的让英士达那种从为没有过的负罪感在心头停留几秒钟。
他的妻子对这位康利先生大加称赞,不停地询问英士达是如何认识这位体面先生,一个十足的绅士。
“绅士?体面先生?这个混蛋,难道他来到澳大利亚就是为了当面羞辱我的吗?”
康利临走时给了英士达的妻子五百英镑,在被扣除了495英镑后,英士达得到了5英镑的活动经费。
英士达本来准备买套新礼服,然后找个小姐焕发一下青春,可现在只有5英镑看来一切都要从略了。
他找到了一份正当的工作,他要按照杨洪森的指令在澳大利亚圈地皮。这次英士达变的异乎寻常的聪明,他没有寻问最终报酬,他并不担心报酬问题。
我们的杨老板就是一座金矿,待在他的身边,难道还会穷吗?
对于为什么老板在澳大利亚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大肆圈地皮,他的想法有点邪恶。
不管怎么样,他在澳大利亚这边已经行动了起来,并且完成一个收购后立马就直接向上海那边汇报,他不会将这种表功的机会留给悉尼的那些小丑。
对于开采钻石矿杨洪森并没有经验,但是这个世界上却有着大批有经验,却无工作的人;有着大批有实力却无资金的人。至于管理方面人材,美、英人力资源相当丰富,杨洪森所需要的就是在这些人中挑选出有经验而又让自己满意的职业经理人。
杨洪森离开北京到上海某些人得出了些错误的信息,那就是杨洪森失宠了,他们要赶紧补位。
孙中山感觉到了杨洪森短暂离开后位子上的压力,而他将年富力强的党外人士徐树铮提拔了上来,却让一些人极为不满,比如副总统黎元洪。就算远在新疆的吴子玉也收到了国内的短信,虽然他不太相信,但还是致电询问。他和杨洪森在同一战壕,杨洪森是他最大的依靠,他可没有打算终老新疆或成为下一届新疆王。
对于谣言外电普通置疑,杨洪森会失宠吗?
杨洪森在上海的最近的行动颇为可疑,他参与了很多商务活动,这就是那些谣言根源,杨洪森准备弃政从商。
不过在最近的一次《申报》的采访杨中,洪森否认了这一谣言,并说明了他此次停留上海的原因。
这篇报告的结果是引起了更多的猜测和江湖谣言,这也许正是杨洪森想看到的。
莫斯科也很关注中国的近况,契夫科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过于担心,杨洪森的离去只是暂时性的,中国与苏俄之间的关系是不会变的,对于远在莫斯科的列宁来说他并不了解那位杨洪森。
内阁中汪精卫与胡汉民中两个的矛盾不断的激化。胡汉民准备趁杨洪森不在北京,将他彻底架空,此举遭到了汪精卫的阻挠,并对其各项安排提出反对的意见。双方都在大肆拉拢人马,杨洪森在上海完全无视,而孙中山的协调工作只是起到了表面效果。黎元洪与徐树铮在国会中完全对立,徐的提议一出,必遭民主党反对,黎的提议一出,也同样遭到了徐氏,乃至共和党阵营的反对。
有人甚至在国会中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孔氏、宋氏、陈氏。
对孔氏的指责虽然未提到贪污但是一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就已经够了,对宋氏指责那还比较委婉这让陈氏无故承受了无数炮火,陈其美很快就行动了起来,数名议员遭到了恐吓、威胁,甚至回家途中被人无故殴打,为此孙中山头痛不己。
陈其美是不是一个好同志,首先可以肯定他是一位好同志,该同志在革命时期组织最需要的就是这类同志,但在和平建设时期这样的同志还是越少越好。
受害议员要求国会惩治陈其美,他们呼吁民主,让这种“黑色”政治远离国会。
议员要求政府加大反“黑”力度,取消那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民间社会团体。
过重的压力让孙中山有些失眠,杨洪森从上海回到北京,对于各种弹劾之声,杨洪森要求孔祥熙自己澄清收入情况,而宋子文、陈果夫都是杨洪森安插在东北的钉子,他们被立即保护了起来,至于那些鼓噪的议员,对于本党人士杨洪森让政治部找他们谈话,对于非本党人士,先是与他们交流,接着让他们消失。汪精卫调出国务院,从而确立了胡汉民在国务院的地位。
汪精卫的错误在于他太爱耍小聪明,如果他的野心不是那么大的话,也许走的就是胡汉民了。
胡汉民也好不到哪里,他现在的这个位置很危险,所以他很明智的选择了退一步,最后老成持国的林森走了出来,在杨洪森休假期间暂时主持国务院工作。
陈其美的问题杨洪森不便自己出面,而孙中山希望陈其美能自行去职,陈其美对孙中山卸磨杀驴的做法十分不满。
第十一卷 夏天到了 第十四章
 更新时间:2009…5…17 16:13:21 本章字数:2823
陈其美与孙中山的矛盾开始公开化,这种矛盾即使是杨洪森也无法调解。陈其美退出国民党创立了民族进步党(以下简称民进党),这是公开的分裂活动。陈其美担任过党务部长,很多年青的党员证都是他发放的,这些人都成为了民进党的骨干成员。
孙中山可以容忍汪、胡之间派系之争,但绝不容忍陈其美此时分裂的举动。
陈其美退出导致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化,而这种复杂的派系斗争只有等到杨洪森上位后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孙中山通过陈其采希望能与陈其美达成政治上的妥协结果后者被拒绝了。
陈其美希望杨洪森加入民进党,但是杨洪森拒绝了。如果杨洪森想出去单干,当初也不会将社民党并入国民党了,国民党的这块牌子的含金量太高了。再者,杨洪森通过与宋氏的结合成为了孙氏政治上的盟友,杨洪森一早就了孙中山。
陈其美所创立的民进党从一开始就是没有前途,创立过于仓促甚至未来得及制造一个政治纲领,为了扩大民进党,他大肆吸纳其它党派的党员加入,导致党内无法形成了统一思想,而民进党看起来更像是国民党的分支组织。
孙中山见左右运动无效,做出开除党籍陈其美,免除党内外一切的职务的命令。
那些加入进步党的国民党人经备案后一一被开除党籍,免除了党内一切职务,这场政治斗争波及的范围甚为广泛,而孙中山的妥协和让步反而让事情变的越来越复杂。这场政治斗争被某些个人主观因素所主导,双方逐渐形成了水火不融之势。
国会对孙中山提出了不信任案,要求孙中山公开与美、英、日签订秘密条约。
杨洪森为此亲自从北京来到南京,有人声称原总统府外都听到杨洪森粗狂地嗓音,虽然这有些夸张,不过有人看到了陈其美走出总统府时脸色苍白,而杨洪森一脸怒容。随后,各方报纸都刊载了杨、陈不合的照片,而那些抨击时政的报刊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国府新闻监管机构发来的要求整顿的函电。
在斗争不断升级的时候,在美国留学的陈立夫给远在国内的陈其美发去了电报,希望他能来美国帮助他解决一些私人问题。
陈其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
事情发展这种地步,与他最初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他并没有打算与孙中山决裂,也不曾想过要将杨洪森拉下水,但是事与愿违,这辆“巴士”已经在他手中完全失控了,不能再受其个人意志为左右。他并不想离开中国,他甚至要求杨洪森继续让他留在上海,这个请求被杨洪森拒绝了。杨洪森以出国考察为由请他去美国。离开中国当天,送行的只有杨洪森一人,送行由杨洪森亲自安排,外国记者拍到了杨洪森与陈其美紧紧拥抱在一起依依惜别的照片。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但陈其美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小命,而其它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民进党在国会中被彻底边缘化,很快他们就陷入到四分五裂当中,有些希望回到国民党,孙中山准备重新接纳这些同志,杨洪森却坚决的反对。
“这些人是我们伟大事业的敌人,对他们施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