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元洪再笨也不敢与孙中山争,别看他是副元首,孙中山出访期间,他代行元首职责,可把持国家政策的却是杨洪森,只要他不同意,国会提案就绝对通过不了。虽说反杨人的不少,但都是书生做派,手中没有铁棍,拿什么跟他斗,找死啊!
对日宣战时民主党通过支持杨洪森在朝鲜战事胜利后为之发展壮大,不过和会开始后不久他们新英美的民主党屡受打击。在上海事件上黎元洪主张妥协,在对法用兵的问题上他是极不赞同的,但是杨洪森的提案还是在国会上强行通过了。
英、法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国力非日本可比。
潘佩珠那可是同盟会的老同志,早期参加与孙某的起义,加入国民党后积极参加北伐,后调入南京中央担任执行委员,受到韩国独立的影响,在孙中山的帮助下成立了越南国民党,不过这时越南国民党的重点并不是武装独立,而是革命宣传。
潘佩珠在河内被捕后,孙中山一直考虑着用外交手段将这位革命老同志捞回来,但是法国人的态度强硬,“五·一二西贡惨案”导致越南局势复杂化,越南国民党副主席文信在杨洪森的秘密授意下发动起义,接着向南京政府求救。
在孙中山与杨洪森最早的电报交流中杨洪森就曾提出:“鉴于法军在越南部署兵力不足10万,中国军队应当进行适时的干预,……。”
越北的革命形式正如杨洪森所预料的那些,革命力量发展发展十分迅速,很多法国殖民地越南士兵纷纷起义,大批的民众加入独立阵营。
老街、河江、高平等地方纷纷宣布独立加入了越南北方自治政府,革命力量的猛增到了160万人。越南国民党的主要力量是两个师的约2。5万人的武装近卫军,很多军事干部都参与过北伐、朝鲜战役,他们装备有美式武器,接受过德、美教官至少六个月的训练。越南国民党除这支正规军外,又迅速建立起了一支8万人的民兵武装。
法属印度支那主要军事力量就是3万法军,那些越南公安不比大清的绿营强上多少。至于3万法军貌似很多,但是分分也就没有多少,这3万法军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属殖民地,其中不少是越南人。
战事开始后越军迅速挺进取得较大的战果,而中国军队集结于中、越边境等上级的最后命令。
杨洪森向孙中山的汇报中指出,由于越南国民党发展过快,革命的领导权正在越南王宫的手中。孙中山担心越南国民党将会失去对革命的领导权,所以命令杨洪森立即出兵进行军事干预。可是在下达这个命令后孙中山又有一点后悔了,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中、法全面开战。
中国军队进入越南后重新夺回了越南国民党在这场独立战争的“领导权”。
由于中国出兵越南,使得中、法关系却进一步恶化。
法国虽叫嚣着在河内决一死战,但底气不足。越军与法军原本只是算是平手,越军控制着乡村,法军控制城镇,但是中国军队加入后,大军沿滇、越铁路一路南下,而这条铁路本是法国为了侵占中国西南而建设的。
印度支那法属殖民地政府得知十万军队进入越境的消息还是中国人自己发布的,中国军队推进之快让总督大惊失色,急调部队由水路前往河内,并且征调了名义是属于顺化阮氏的禁军。
法军在北方确有4万人,但是在河内最多只有2万人,但是某些法国殖民地军官依然对战事积极乐观,因为他们的兵力仍然很强大。
控制住北方后,中国外交部向法国方面提出一个建议,即无条件释放潘佩珠,承认越北自治政府,正如杨洪森所猜想的那样法国人拒绝了,他们将和谈的大门堵了起来。
英国人继续在观望,而美国总统威尔逊由于未能促成和平谈判倍受指责。
上海事件不但让英国在华的声誉受损,而且还使英国在华的投资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所以,此次他们表现极为谨慎。比起法国的越南问题,英国更加关注缅北,希望同中国友好协商的解决边境问题。
缅北的边境一直是鸦片走私商人的天堂,现在英国不得加强边境的驻防,对鸦片走私进行严格控制,因为那些商人他们不止走私鸦片,也走私其它的东西,比如军火,英国殖民地军人很多人卷入鸦片和军火生意中,最近殖民地发现了大量的假币,这些英镑制作精美完全可以与真的相媲美,英国不少下级军官都被卷了进去,经过调查殖民地政府发现这些假币来源于中国。银行收到假币的普遍作法是重新把它借出去,大家都装着不知道,继续当真钱用。
一战结束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有所减缓,而最近的十月革命再加上日本的骚乱,中国的挑衅,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剧烈的震荡,但这对杨洪森个人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美国方面有什么消息吗?”杨洪森很关注美国对经济制裁的态度。
“国会仍然在讨论是否加入裁制的行列,英、法正施压。”
“看来我要继续对英、法施压才好。”
“法国人不会放弃印度支那,如果将军使用类似于对付日本过激行动必将会引来西方社会反感。”
恐怖袭击并不是什么地方都适用,杨洪森并不打算在法国人身上对动用这种邪恶的战术。
“你认为如果我们取得河内的战役的胜利呢?”
“这个不说好,法国可能会就此坐下来签订协议,但也可能会继续增派军队。”
“我多么希望布尔什维克能在巴黎建立起第二个公社。”
盖尔特笑了笑,这不过是杨洪森的幻想。
“我的顾问,你能再给我一点建议吗?”
“我认为打破经济制裁不一定要能过军事途径,既然将军你决定强硬到底,那你就必须让法国付出足够的代价,否则他们不会回到谈判桌上的。”
“如果美国加入制裁,是否会连对韩国一同进行制裁呢?”
盖尔特十分了解杨洪森的想法,不过他并不认为会走到这一步,美国国会极有可能会否决总统的提案,不会加入制裁队列,因为对华制裁将极大的损害美国在华的利益,至于韩国,美国从来没有将其视为独立的国家,他的统治权只不过由日本转中国手中罢了。
大战结束后,英国答应将部分潜艇转让给中国,最后出尔反尔。意大利准备将奥匈的二艘战列舰转让给中国,接着在法国的干预不了了之,美国准备将德国的战舰转让给中国,结果英、法出面,将船交还给了德国。盖尔特知道杨洪森故意将事情搞大,让英、法派出更多的士兵来远东。
中国死个几十万人根本不算什么,但英、法绝对无法承受这样巨大的损失。
第十卷 春天狂想 第七章
 更新时间:2009…3…27 20:45:07 本章字数:3092
与杨洪森交谈之后盖尔特对远东的局势更加担忧,所以他事后与芮恩施接触,希望通过芮恩施影响国内的政治家们的决策。
“印度支那将会爆发一场大的战事。”
“可是我怎么没从迈德尔听到任何消息。”
没从迈德尔听到任何消息就对了,因为现在这位军事顾问正在昆明。
“我听说他去了兰州。”
“不,他去了昆明。”
“你是从什么地方听来了。”
“你派人查询一下便知道了。”
盖尔特与芮恩施如此坦白的交流,并不是完全为了美国在华利益,英、法联盟若获胜了得利的将是日本,若英、法联盟万一败了远东的平衡将被打破,从而会进一步刺激日本人。
巴黎方面美、英、法就远东局势进行多轮磋商,中、法之间也在进行着高峰会谈,但总是差那临门一脚。法国国内吵的最凶的就是当中国使用化学武器后,法国是否应当遵循条约的规定。另外,法国政府还需提防中国人发动自杀式袭击。虽然自杀式袭击在法国本土还没有发生,但是在越南、老挝,针对法国人的袭击事件层出不穷。
威尔逊的妥协让其处于极不利的位置,其公开支持对华经济制裁的论调引起了国内很多人士的反感,尤其是在孙中山在国会发表了中、美亲善的讲话之后。
意大利最近因为割让南斯拉夫领土阜姆的要求遭到拒绝,与美国闹翻,意大利正式要求退出和会。
英、法也在等待着威尔逊的答复,是选择中国,还是选择他们。
威尔逊只好继续玩两面派,一方面对回来的中国代表好言相劝,另一方面对英、法许诺尽快将对华经济制裁的协议提交国会。成立国联的计划是威尔逊参加和会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个人事业成败荣辱的关键。为了使国联的计划得以成功,威尔逊不断迎合各方的要求。
比起讨厌的中国,日本更能博取威尔逊的欢心,日本针对他的虚荣心,投其所好,对他备加颂扬。他们表示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