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民呼报》首先将这个消息捅了出来,一时举国欢腾,中国不出油的历史被改写了,北京政府也对此聘请骚客们发表了长篇社论。
日本驻华公使声称日本政府对扬州油田有优先开采权。
美国商人对此做出激烈回应,“人可以无耻,但不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美孚上海分公司派技术人员进入扬州地区做进一步勘探,不管美国政府如何表态,美孚公司已经提前行动了起来,洛克菲勒致电杨洪森对其在江苏打出石油表示祝贺,同时表达了合作意项。
日本希望北洋政府对杨洪森施压将这块油田交由他们开采,为此他们向袁世凯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借贷方案。
美国人对油田也是势在必得,美孚公司的技术专家对先期打出来的油井及周边进行勘探后,确定杨洪森打到的是一块油气田,除了石油外,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洛克菲勒已经看到美孚大旗贴在中华大地四处飘扬。
美国政府需要考虑问题可能多一些,但是洛克菲勒所考虑的是自身集团的利益。
扬州油气田的开发意义重大,中国石油产品完全依赖进口,洋油的价格又普遍较高,这导致了消费群相对狭窄,如果能在中国直接生产,直接加工,直接销售,美孚将占据价格上的优势,从而将其它公司挤出中国市场。
美、日商人为了争夺扬州的石油开采权都在私下角力,但谁将取得开采权将由杨洪森说的算,日本人喝在还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利,但是杨洪森还给了他们一点希望,而这不过是杨洪森需要日本人来压压美国人,从中多搞一些好处罢了。
经过××轮谈判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字正式协议,美孚公司得到了扬州油田四十年的开采权。
第六卷 马扎 第三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41 本章字数:2864
日本人变性了,居然在扬州油田的问题上出奇的没在继续纠缠下去,这让杨洪森很奇怪。
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日本很想得到扬州油田的开采权,但比起扬州,他们更需要山东,整个山东,这就是日本与美国私下的协议。日本通过放弃对扬州油田的优先开采权,从而获得美国在山东问题上的支持。
这也使得之前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的态度又变得蛮横不讲理起来。
日本方面继续向济南增兵,并不时派舰在渤海湾内的挑衅,这给袁世凯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日本人赤裸裸地威胁面前袁世凯严令北洋诸部保持克制,就算日本人先动手,也不准还手。
杨洪森并不是不想帮助袁世凯,只是北洋军力还很“强”,再加上时下中、日之间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军事冲突,他不想被卷进去。再则,其驻守在青岛的部队损失惨重,在与日军的交火中他是元气大损,现在是有心无力。若事态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军事冲突的话,他将在人力、物力及精神方面全力支援中央。
在日本武力和外交的双重威胁下,袁世凯只好向美国求援,因为英、日之间的关系太暧昧,实在不适合作调停者。
可是美国以不便于卷入协约国之间的冲突为由,拒绝了北洋政府的请求。
美国的答复让袁世凯后悔听信杨洪森的言,贸然加入协约国。
为了让袁世凯做出更大的妥协,达到独吞在华利益的目的,日本政府趁西方列强正忙于欧战,向袁政府提供了“亡国套餐”。
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将沦于日本人的控制中,袁世凯想了半天也没敢在上面签字盖章,他很清楚签字盖章的后果是什么,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南方联合省”的利益,这将极大地破坏他与杨洪森的同盟协议。
“总统先生你还有什么要考虑的,我们将为您提供最精良的武器,最好的教官,训练最精锐的部队,而且只要你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会帮助你武力统一天下,甚至支持你成为新的皇帝。”
上次与杨洪森见面后,袁世凯特地派人到老家看了风水,劈了命,结果还真被杨洪森给说着了,他老袁六十岁之时将有大凶兆。如何避劫消灾,不遗祸后人?根1 6 K小说网。电脑站www.16 k.cN据大师的指点,若要逆天改命,就要冲破黄道秘穴,破穴而去,不但可以避劫消灾,而且后人都将福缘绵泽。
袁世凯曾想过当皇帝,不过这只是想想。民国可不兴这套,而且说他从未向任何人表露过,日本人怎么知道?
袁世凯可不是那种容易上套的人,他想当皇帝,但是他不想做“石敬塘”那样的儿皇帝。
当袁世凯对协议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日本人拂袖而去。
美国的拖拉机生产设备运抵上海的时候,杨洪森嘴角泛起了不经意的冷笑。
中国南方没有大型拖拉机的用武之地,而杨洪森也没有打算生产大型拖拉机,他的真实想法是生产坦克。
不过坦克并不是杨洪森武器装备清单中急需的,机关枪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但是大口径火炮却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为了弥补武器栏中大口径火炮的空白。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做了多方努力,最具有想象力的莫过于将意大利75MM野战炮改装为105MM野战炮,通过中、德、美、意四国工程师的努力,最终成功改装,大炮射程可达8800米,月产量可达到5门。这项改装成果,使得皖军又新添利器。
在火箭炮方面杨洪森有着近乎于狂热的偏执。
光复南京后,火箭分厂从安庆兵工厂中分离并搬迁至南京重组,形成了一个专门生产、研发火箭弹的机构,为此杨洪森还重金聘请了美国火箭方面的专家。
南北议和后,皖军火箭弹的研发有了长足的进步,成功制造出了120固定火箭弹,比起当初的铁皮弹,现在杨洪森有了更多的原材料,更好的机械设备,火箭弹加工也更加精细。
根据杨洪森的指示,军事工业委员会正在研究一种新式的单兵武器—“管式火箭发射器”。对这种单兵武器,“精通”军械的杨洪森给了他们提供了一些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那些青岛辗转来到南京的德国技师和工人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协调下,组成数十支技术小组,他们很快就成为皖军所属军工厂的重要技术骨干。
德国方很重视与杨洪森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是双向的。他们也从杨洪森这里技术含量不高,但实战效果极好的中国木柄手榴弹、步兵地雷等,他们对火箭武器也同样感兴趣。德国方面则为杨洪森提供毛瑟98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的相关技术资料。
中国仿造88式步枪的兵工厂中最大的当属汉阳,但德州、上海等兵工厂也都仿制,甚至地方上小作坊也能仿造。虽然用的都是同一款枪,可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致使生产出来的枪机械之间部件不能通用,甚至连七九弹药都不能通用,这种情况在南方的兵工厂中也存在着这种1 6 K小说网。手机站wap..cn现象。安徽、上海这几家大兵工厂还好些,如合肥、阜阳、商城、赣州等小厂不能通用的情况就极为严重,也正因为如此,军事工业委员会下文对这些小厂进行整停产整顿。
通过引进美国标准化流水线,这使得“南方联合省”军工生产,尤其是轻武装生产方面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
1915年的头两个月,安庆兵工厂月产88式步枪4500枝,重组后的上海兵工厂月产步枪2000枝,合并重组的南昌兵工厂、春田兵工厂月产步枪1500枝,投产南京兵工厂月产近千枝,这使得杨洪森的步兵换装速度得到了保证。
杨洪森的军事实力在短时间内渐渐膨胀,让他的邻居们开始变的焦躁不安起来,湖北的王占元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摸清皖军的底,王占元派遣孙传芳东行,以购械之名对皖军的军备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对德作战结束以来,大批的德国人滞留在南方五省,很多德国军官因不能回国,便安心地拿着高薪当起了皖军教官。江西、安徽、浙江、上海都是德国人,他们使得皖军的素质提升的很快。
孙传芳曾到安庆和上海两地的兵工厂进行了实地考察,目前汉阳兵工厂根本不能与此相提并能。安庆实际生产能力远比外面的宣传的要大的多,而且眼尖的孙传芳还发现了大口径炮弹,有炮弹就意味有大炮,这让他震惊之余感到后怕。
在上海逗留期间,孙传芳一直住在杨洪森为其安排的法租界别墅内,通过杨洪森的介绍,他极便宜的从外国人手中购买了4000枝新式步枪,50挺重机枪,300万发子弹。
“此次,东南之行如何。”王占元急切地想了解东边的情况。
“今日杨洪森之强大,不可同日而语。”
“和我说说吧。”
李纯死后来自东边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为此王占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