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许汉青却不会为了没有劳动力而发愁,他发愁的是人太多了,福建路多山,耕地本就不多,虽然有了新作物,可那些贫瘠的土地也转眼被分个精光。每天消耗的钱粮便是个天文数字。
“钱哪,粮食啊!神啊,给我个聚宝盆吧!”许汉青看着福州送来的报告,烦躁地嘟囔着。
按照福州政府的计算,如果流民的涌入照现在这个速度的话,政府财政只能再支撑两个月,即便秋收的庄稼能够丰收,也绝对再挺不过两个月。也就是说,在四个月内,许汉青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否则肯定会激起民变。
“福建路一地还是太小了,只有打出去,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许汉青召集了泉州的军政官员,这样说道。
“现在要打出去,恐怕也守不住,要是形成拉锯战,也安置不了百姓。”有人这样说道。
“张弘范的水师压在潮州一带,南下的商路受到了很大影响,从安南买粮都要绕道外海,能不能先把他打掉?”
“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最多四个月,肯定要与北元来一场大决战的。”许汉青摇头道。
“许大人,属下提两条建议,可能会暂时缓解一下目前的压力。”泉州太守黄昕接口说道。
“好啊!你说说看。”许汉青点头示意。
“这第一可以从流民中招募士兵,扩充军队,为打出去作准备;第二可以恢复向流求移民,那边的荒地不是还有很多吗!”
“属下也有个建议,流民这么多,不给他们找点事做,闲极无聊就怕他们闹事,再说政府也不能白白地养活他们。福建路不是有建设计划吗,索性让他们去铺路修桥,政府按工给钱,这样也能暂时安置一些人。”
“恩,虽说是权宜之计,可现在也只能这样了。”许汉青点了点头,“这些建议都可以采纳,从流民中招募工匠,命令戴云山那边全力开工,只要熬过四个月,到时候也许就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了。江南的地方大着呢,还怕安置不了这些百姓吗?”
计议已毕,许汉青将制定的各项措施派人送往福州,又将海军的将领单独留了下来。
“这次你们的护航任务完成得不错,不仅商船都安然无恙,还打败了几支小海盗,没有让我失望啊!”许汉青笑着说道。
“大人,您对海军投注的心血最多,花的钱也不少,咱们要是连这点小任务也做不好,也真没脸站在这了。”许青华谦虚地说道。
“现在能够熟练作战的已经有了一百多艘船,等那些行朝方面来的水手熟悉了新船,咱们便能出动两百多艘了,到时候便要与张弘范决一胜负。你们刚才也听见了,不把张弘范的水师打败,福建路始终放不开手脚。”
“大人,张弘范的水师大概有七百多艘船,可咱们有火炮,真打起来,两百对七百,张弘范占不了多大便宜。”水师副指挥周强自信地答道。
“你们有信心便好,这次我要你们海军出动至少一半的力量,给我横扫高丽。”许汉青指着桌上的海图说道。
“高丽?早就已经投降了北元,这次随商船出海,他们怕得罪忽必烈,曾经派出船队拦阻,不与泉州的商人交易。”许青华想了一下,说道。
“我听说高丽王王愖最近娶了忽必烈的女儿,为了表示忠心,把名字改成了王昛。他们敢如此嚣张,估计和在北元面前得势有关。”许汉青想了想,说道:“而且他们正在为北元打造战船,这帮为虎作伥的东西,就该狠狠地教训。”
“没问题,上次护航时走过一次,这次还是由我率队好了,我率五十艘船,再带三十艘由新手操纵的,正好练一下兵。”许青华主动请缨。
“还是我去吧!指挥上回都去过了,不如这次在家坐镇。”周强也上前争道。
“都不用抢,谁也跑不了,你们海军的任务以后多着呢?”许汉青劝解道,“这次还是由青华率队出发,周强留在家里负责训练,等青华回来,周强再出去不迟。”
许青华如愿以偿,笑着问道:“那这次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还请大人交待清楚。”
“这次的任务有两个,第一是把高丽给北元造的船统统击沉烧毁,造船的工匠能抓多少是多少,如果方便,把高丽的水师也给我收拾了;第二就是抢,只要是咱们能用得着的东西,都给我抢光搬光,一样也不样落下。”许汉青恶狠狠地说道。现在的高丽已经彻底变成了北元的属国。并且积极帮助蒙古人打造战船,训练水师,从受害者变成了蒙古人的得力鹰犬。对高丽国根本不用留什么客气。
而且正是这个高丽民族,后来跟着日本鬼子杀进了中国。从东北三省到江南,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罪恶的身影。凭着流利的汉语和对华夏民族习惯的熟悉,他们坏事做尽。以至于华夏百姓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杀人的日本鬼子,剥皮的高丽棒子!”
“抢光,烧光,这活容易。”许青华兴奋地答道。
“出发的时候再从兴化陈瓒那里借三千海军陆战队,只要不深入陆地,只抢劫高丽的沿海城镇应该够了。”许汉青又交待道。
“那就更好了,只怕高丽国贫穷,抢个一回两回便没有好东西了!”许青华略有顾虑地说道。
“抢完了高丽,再抢北元,长江以北的沿海城镇以后都将是咱们的目标。”许汉青瞪着眼睛说道。
“哈哈,好哇,这回我就不愁没机会出去了。”周强听到这话,甭提多高兴了。
“打仗耗粮耗钱,但如果一仗打下来能获取相当的利益,这仗就值得一打!以后政府对海军的军费拔款减少一半,但是海军抢到的物资,你们可截留一半作为补偿,一半上交政府,你们要是打亏了,自己承担损失。”许汉青奸笑着说道。
“啊?您不是逼着海军做强盗吗?”许青华诉苦道。
“能做占山为王的强盗,总比饿死要好。能抢劫外敌的财产,总比抢劫自己的百姓好。现在是困难时期,等到形势好转,自然会再改回去的!你们还别不知足,要是抢得好,抢得多,你们的经费可要比政府拔款宽裕多了。”许汉青看着众人古怪的表情,笑着回应。
许大人看来是真被逼急了,什么招都使出来。许青华苦笑着在心里想道。
许汉青却没有这种心情,仗势欺人,掠夺抢劫,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在后世他听得多了,中国的近代史就是这样充满斑斑血泪。
“你们出发前还要找一些到过高丽的商人,好好了解下高丽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许汉青最后又提醒道。
第二十七章 危机与机遇
许汉青需要北方的乃颜等蒙古诸王能与忽必烈抗衡下去,即使不反叛,也能让北元主力无法大举南下;许汉青需要解决困扰着福建路的财政和粮食问题,保证百姓和军队的需求;许汉青还需要赚钱,需要扶植新兴产业,为自己培养支持者;许汉青还要扩充军队,积蓄实力,……。所有这些归结为一句话,许汉青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在与北元倾全力决战的那一刻,拥有起足够的实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的两面性。这句话是个大道理式的理论,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其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有得也有失。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被人们充分理解并运用,它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大量百姓涌入福建路,虽然给福建路的财政和粮食带来巨大的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给光复军的发展壮大,许汉青扶持工厂的计划带来了一个好的机遇。与两浙范文虎谈判的顺利成功,使得福建战役被俘新附军家属的陆续到来,又留住了这些俘虏的心。再加上光复军一向薪饷优厚,而且从不拖欠,使得光复军有了充足的兵源。短短一个月内,便招募了三万多人,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之中。
而且闲置的大量劳动力开始涌入新兴的工厂,政府出专利入股,商人出钱办厂的模式开始逐步在福建路推广。琉璃厂、火柴厂、纺织厂等新兴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象雨后春笋般在福建路各地兴起。在吸收了大量闲置劳动力的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士、农、工、商。古代的工指各种手工业者,这阶层人数不少,多集中于城市、集镇。他们依据所从事的职业分成不同的行,每行推行出行首,一般由行首出面揽活,他们受雇一天即付一天工资,人身相对自由一些。而在许汉青的推动下,工人这个新兴阶层逐渐摆脱了以往的方式,开始接近于后世工人的标准。
“军校还要扩招,军校的毕业生全部安排到新招募的军队中担任中下级军官,新兵训练一个月后,补充进各作战部队,以战代练,从小仗开始,让他们尽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