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宋-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包装方面,高怀远不用多想,派人到县城里面,找木匠中的高手照着玻璃镜的尺寸,用最贵重的金丝楠木制成精致的镜框,拿回来将玻璃镜镶嵌进去,便算是完工了。
这东西高怀远一下搞出了十几块之多,但是他只拿出了三块送到了聚宝斋里面,结果是不出他的所料,这三块镜子,便将他所欠马掌柜的那些钱全部抵消,而且马掌柜看到这个琉璃镜之后,激动的差点晕过去,这玩意儿在他眼中,绝对是无价之宝,放在市面上卖的话,都是有损这种东西的价值,所以在接到这三面镜子之后,当即给高怀远开出了个天价,求他务必要多做这种东西,供给聚宝斋。
现在高怀远早已成为聚宝斋眼中的聚宝盆了,一件件晶莹透亮的琉璃器源源不断的从高怀远手中送到他们聚宝斋,让他们聚宝斋一时间在许多地方都风头大盛,开始隐隐中有压过多宝斋的势头,起码是凭着这琉璃制品,他们也可以和同行中许多大户分庭抗礼了。
为了这个琉璃器的事情,同行之中早已闹的不可开交,不断的打听聚宝斋这么多稀罕玩意儿到底是哪儿来的,想要和他们聚宝斋争夺这个货源,聚宝斋老板也不是傻子,当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口咬死,这东西是他们聚宝斋所制,绝无可能外传,才让不少同行死了这条心。
所以依照当初和高怀远的协议,他们从高怀远这里拿货,都是秘而不宣的,甚至这种东西,在大冶县本地,根本就不拿出来在市面上销售,故此别看玻璃这东西产自大冶县,真正知道这件事的人,却实在是少之又少,只有聚宝斋总掌柜和大冶县的马掌柜知道这个事情,所以让高怀远回避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玻璃制品的利润本来就高的吓人了,这次高怀远拿出了玻璃镜之后,更是将利润再次翻了几番,价钱高到了高怀远听完,都有点做梦的感觉,幸好他现在心理素质不错,要不然的话,换个心的主,光是听到这个价钱,就能当场出溜到地上,一命呜呼不可。
这也不奇怪,什么东西在刚出现的时候,都是奇货可居,价钱高也属于正常,历史上玻璃镜最早是几百年之后威尼斯工匠发明的,那时候一面不咋地的镜子,在法国就能卖十五万法郎,便可知这东西的价值了!
高怀远现在图的是钱,要是他现在图官的话,单单是这一面镜子,只要送到合适的人手中的话,那么就凭这面镜子,就绝对能谋个当官的差事,但是他可没这心思去当什么狗屁的宋朝的官员,现在他一头的想法,便是尽快打造出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力量再说。
在弄完了玻璃镜之后,高怀远很快便又用一批肥皂堵上了王家的债务,肥皂作坊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生产之后,质量和工艺也渐渐的稳定了下来,产量方面也在稳步的上升,只要掌握了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只要有充足的原料,那他想要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为了满足肥皂作坊的生产需求,高怀远专门让薛严在临近州县之中,选择了几个专门的供货商,让他们专司供应卧虎庄的各种原料,并且从来不在一家商号里面,采购所有的原料,通过这种手段,来保证他的原料配方的秘密不至于外泄。
当天气转冷下来的时候,又一个冬天便到来了,而卧虎庄里面的两大作坊的生产,都正式上了轨道,各种成品源源不断的送交给了聚宝斋和王家两个合作伙伴那里,让他们两家喜不自胜,靠着这两种产品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说玻璃制品如何受到追捧,单说这个肥皂,只要是用过的人,就没有不叫好的,所以很快在大宋的上层社会便流行了起来,不光是大姑娘小媳妇们用这东西,连老爷们用过之后,都喜欢上了这玩意儿,虽然这东西被王家定价相当高,一块肥皂快要两贯钱了,但是丝毫挡不住有钱人家对这种东西的热烈追捧,要知道这可是宫里面点名要的贡品,寻常人家能用上这个,不光是好用不好用的问题,而是用上这东西,觉得面子上都有光了!
所以这种东西,自上市之后,便成为了一种非常俏销的东西,王家除了留足给宫中的备货之外,其余的往往只要一露面,便被哄抢一空,还有不少有钱人提前下定钱,求购肥皂这玩意儿,甚至成为了上层社会送礼的一种货物,可以说是只愁没地方买,却不愁没地方卖的。
所以高怀远只考虑的是扩大生产的问题,对销售的问题,一概不去过问,反正是有多少买多少,管那个事情干嘛呀!
为了扩大生产高怀远索性就彻底住在了卧虎庄中,将高家老宅那边的事情,全部交给了薛严打理,自己全力以赴的忙于卧虎庄的事情。
在勘察了卧虎庄周围的地势后,高怀远又决定再次扩大卧虎庄的规模,将后院的工坊区再次朝山中扩建,以备以后工坊扩张使用,而且在少年的日常训练之中,增加了一项伐木的工作,从卧虎庄开始,逐渐砍伐出一条通道,深入到铜矿附近,为以后开发铜矿预先做一下准备,并且为了掩人耳目,在道路两旁平坦之地,烧荒开田,增加一些田地,以备安排接收来的矿工家眷耕作,起码后勤工作先朝前推进。
这个铜矿的事情,高怀远谁也没有告诉,只是让众人按照他的吩咐去做,至于为什么,他不说,卧虎庄的人也形成了不问的习惯,反正他的话在卧虎庄就是圣旨,就必须要毫无折扣的完成。
这样的生活忙碌且充实,忙的大家没空去想别的事情,虽然很累,但是比起以前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来,这样的生活可以算是天堂了!
而这个时候,北方的金国局势却在进一步的糜烂之中,这会儿天底下日子最不好过的皇帝,恐怕就算是当今金国皇帝金宣宗完颜珣了。
完颜珣是金世宗的孙子,金章宗的兄长,自从章宗病死后,卫昭王夺权,当了大金国皇帝后,他作为金章宗的兄长,便整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幸好胡沙虎反叛,杀掉了卫昭王,才于至宁元年(1213年)拥他为帝。
说实在的,刚开始当这个金国皇帝的时候,他的感觉还真是不错,但是真的干了这个皇帝之后,才发现,这个差事绝对不是个好差事,切不说他手里面的权利有多大吧!光是国内外的这些烂事,便够他喝一壶了。
从他即位开始,北方的蒙古国的成吉思汗,便不断派兵蚕食金国领土,而金国大军在面对蒙古大军的时候,几乎是逢战必败,丢掉了几乎整个北方领土,而这个成吉思汗贪婪的**依旧不能满足,一再派使臣来逼迫他投降蒙古,想当初蒙古可是金国的属地,现如今才多长时间呀,便强大到了如此程度,几乎让金人感觉如同在梦中一般!
金宣宗眼看自己大金国是打不过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了,于是不得已之下,只得在他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贞祐二年,不得不派使臣答应了成吉思汗提出的苛刻的条件,将卫昭王的女儿岐国公主另加五百童男童女进献给了成吉思汗,并赔给蒙古国绣衣三千件、马匹三千匹,另外金银珠宝无数,才总算是让成吉思汗暂时引兵退出了居庸关,总算是让他可以松出一口气了。
眼看中都(现北京)离蒙古实在是太近了一些,金宣宗可不想三天两头的被蒙古大军打到自己国都下面,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于是便采纳了朝中一些胆小怕死之辈的建议,不顾众多朝臣的反对,决定将都城迁至黄河边上的北宋古都汴梁。
可是他前脚才从中都迁到汴梁,后脚便又激怒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道理是他一边求和,另一边却把都城迁往汴梁,明摆着是没有求和的诚意,于是立即再次发兵攻打大金国,没多久便将中都攻陷,切断了大金国中原和辽东的联系,而该死的蒲鲜万奴立即便在辽东宣布称帝自立,可怜大金国一夜之间,疆土便缩小了快一半还多!
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他呆在汴梁城,离蒙古国总算是远了一点,这一下他总算是可以稍微放心了一些,但是却不知道,他这两个动作,却将大金国推向了灭亡的境地之中,要知道中都一失,河北平原一马平川,以蒙古军队的铁骑来说,便可以在大金国河北等地来去自如,其实他这么干,等于是将大金国从新置于百年前的北宋的境地之中,完全忘掉了当初大金国是如何灭掉北宋,侵占了北宋江淮以北的土地的!
而且放弃中都,也彻底让大金国失去了对北方辽东一带的控制能力,这件事可以说是他一生中干的最蠢的一件事了。
当他把都城迁至汴梁之后,一想起这些年西夏国在他们大金国被蒙古人修理的时候,干的那些落井下石的事情,他便来气,去年便召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