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宋-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怀远赶紧躬身尴尬的笑答道:“下官也是实在无奈,假如不请大人亲眼一见的话,恐怕大人也不会相信这等事情的,下官多谢大人为我等做主!保证到了黄州之后奋勇杀敌,决不辜负大人对在下的厚望!”
赵方在高怀远的肩膀上拍了一把之后,点头嘱咐了一句:“江北局势险恶,望你能多加小心!水师船只本官已经给你调来,明天一早你们便登船渡江吧!”
“下官遵命!”高怀远躬身接令,然后起身望着赵方渐渐远去,微微摇摇头,赵方现在的脸色一天不如一天了,一上午的折腾下来,使他看上去十分疲惫,这不知道这个老人还能为大宋支撑多长时间了!高怀远颇为赵方的身体感到担心。
江水不断的拍打着江边码头上的石块,一道道栈桥深入江水之中,数条体型庞大的的车船在水军将士们的操作下,缓缓的靠上了栈桥,栈桥上有兵士迅速将船上抛下的缆绳牢牢的系在了桩子上,石锚也带着粗大的缆绳扑通扑通的落入了水中,车船被牢牢的停靠在了栈桥旁边,一根根宽大的木质跳板被搭在了栈桥上面。
“两都一条船,现在开始登船!”高怀远站在鄂州水师码头上,看到船只已经停靠稳当之后,立即转身对身后所列乡勇们大声喝道。
随着他的喝令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之后,这些枕戈待旦的乡兵们立即开始迈步踏上了木质的栈桥,然后鱼贯踏上了跳板,登上了这几条巨大的车船。
而高怀远一直看着所有出征的手下都登上船只后,才最后登上了居中的那条大船,站在船尾回头朝鄂州城望去。
和他一样,随行的乡兵们也都纷纷将视线投向了江北岸上的鄂州城,高怀远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声,这次北渡长江,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这里,而他再扭头看了身后那些船上的乡勇们,六百人还能回来多少呢?
天一亮高怀远便辞别了留守在鄂州的乡勇们,带上了这六百乡兵,早早的赶到了鄂州水师码头等候登船,因为昨天闹出的那一出,没有人来为他们送行,当他们登上船只的时候,码头上便已经是空荡荡的一片,只剩下码头上还在各自忙碌的官兵,这样的场景看上去让人有些感到凄凉,每个人不免都对这里产生出一种留恋的感觉,仿佛这次渡江像是一种诀别一般。
“解缆!起锚!”在车船上此时响起了水手们的叫喊声。
立即有水手将跳板从栈桥上收了回来,而石锚也在水手们的号子声中,推动着粗大的绞盘,缓缓的提出了水面,一条条缆绳再次被解开拉回到了船上。
车船的船身微微震动着,并且开始随着江水的起伏,上下荡漾着,高怀远将目光从岸上再次收回到了车船上,未来会遇到什么事情他无法预料,他能做的便是将手下的这些人带好,尽可能的多带回来一些人,便是他眼下要做的事情。
不过比起他第一次带队出征的时候,这次他的情况似乎要好不少,这六百乡勇比起以前的那些乡兵们,起码在素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接受过基础的训练,也能比较顺利的完成他下达的命令,特别是他有一帮经过战阵锤炼过的低级军官帮他驾驭这支队伍,所以高怀远倒也不是太过担心,只要不遭遇太过悬殊的敌军,他还是有信心和金军一战的!
收拾了心情之后,高怀远的注意力很快便又放在了脚下的这种车船上,这种车船以前他也只是远远的眺望过几次,像今天这样登上这种船,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
一直以来他都对这种宋代有名的战船感到十分好奇,想要登上一窥究竟,眼下终于有了这种机会他如何肯这么轻易放弃呢?
“传令就地休息,不得擅自乱闯!按照水军弟兄的要求行事!”高怀远看了一下登船后开始解散的乡兵们,对他们吩咐到。
这些乡兵们和他一样很是好奇,所以很快都收拾起来了离别故土的心情,将注意力放在了这种他们从未乘坐过的车船上,开始趴在船舷上四下张望了起来,听到了高怀远的命令之后,这才赶紧按照要求就地坐下,不敢再到处走动了。
据高怀远所知,鄂州都统司水军也是建于早年岳飞麾下的水军,从岳飞剿灭洞庭湖一带的杨么义军之后,收编义军和义军的船只初建而成,曾经拥有战船千余条,堪称沿江之冠,但是发展到眼下的时候,规模已经远不如当年岳飞统辖时候那么强大了,但是依旧是沿江水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水上力量,对于保证南宋江防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车船便是水军所仰仗的一种强大的战船,这次高怀远他们能乘坐这种车船渡江,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运气了。
高怀远因为是乡兵统领,故此得以有权在船上四下走动参观一番,而且水军船只上的兵卒,对于他这个当官的也相当客气,没有限制他的自有,所以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高怀远也彻底的了解了一番这种车船的构造。
这次他们所乘的车船是一种二十二车大船,虽然比起四十车的车船还算不上什么,但是也是一种水军的主力战船了,全船长度大概有二十余丈的样子,宽达两三丈,高四五丈,单是操舟的水手便有一二百人之多,装上他们二百乡勇,倒也丝毫不觉得拥挤,可见这种车船的体积之大了!
这个时代能造出这样的船只,也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可惜的是后世因为明代郑和之后禁海的缘故,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造船技艺渐渐失传,以至于后世再也难得一见如此雄伟的木质船舶了。
车船两舷各装有十一个划水的轮浆,每个轮浆上有八片浆翼,靠着船上的水手踩踏,驱动轮浆旋转,浆翼划水为船只提供了动力,故此全船没有安装高大的风帆和桅杆,使船只显得比较低矮,很适合江河湖泊之中作战使用。
而两舷的轮浆又被木板包裹在船体之内,这么一来便将操舟的水手也给很好的保护了起来,从外面根本看不到也杀伤不到操舟的水手,使之安全性提高不少,也正是史书所记载的两舷有护车板,不见其车,却见船行如龙一般。
而且这种车船的主要作战武器除了所载兵将们手中的弓弩、钩枪等物之外,还拥有一种威力不小的武器,那便是船上两舷安装的拍杆,只可惜高怀远他们所乘车船乃是专门运送士兵的运兵船,故此高怀远没能见识一下拍杆这种水战兵器,不过他也不算遗憾,总算是从头到尾的将这种车船给看了个透彻,连底舱里面他都参观了一番,彻底的见识到了宋代造船的技术之高。
在那些操舟的水军们的操控下,车船很快便离开了鄂州码头,以斜线逆流而上,缓缓驶向了江北黄州方向,虽然称不上行走如飞,但是船速比起逆流而上的帆船倒也算是快捷许多了。
而黄州离鄂州实在不算远,从高怀远登船也只是用了一个多时辰便驶到了江对岸,缓缓停靠在了黄州码头上。
过足了眼瘾之后的高怀远待到船只停稳,立即带上乡兵们登上了北岸,这里将会成为他们未来一段时间搏杀的战场。
黄州守军提前已经得知援军的到来,故此在码头留有人员负责接待高怀远一行,但是因为听闻此次援军不过区区只有六百人,而且还是乡兵之后,黄州官军并未对高怀远这支乡兵给予过多的重视,只是安排人在接住了他们之后,便令高怀远将六百乡兵带至城中兵营屯驻。
而高怀远对于这种情况也早有预料,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支数百人的乡兵对于当前的战事,可以说影响实在有限,想要引起别人的重视也不可能,所以他倒也没有在意黄州守军对他们的怠慢,立即带兵进入了黄州城中。
黄州也就是后世的黄冈,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并不算是个大城,而且这次仆散安贞率军南下,令宋人没有想到会直接将兵锋指向黄州,故此这里的守军数量很是有限,全城除了高怀远这六百乡兵之外,总共兵力不过只有两千人不足,其中还有一批是刚刚在黄州当地征调的乡勇,战斗力十分薄弱。
而高怀远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增强了黄州的兵力,对于鼓舞黄州军民的士气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所以在高怀远率军进入黄州城的时候,还是引来了不少城中百姓的夹道欢迎,并且在看到他们这支兵马整齐的装备之后,更是大声的欢呼了起来。
高怀远骑在马背之上,连连朝街道两侧的老百姓拱手致意,威风凛凛的他倒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喝彩之声。
正在此时,远处迎过来了一支大约有数十人的队伍,为首一员披挂整齐的宋将提马小跑着来到了高怀远近前。
“黄州驻屯军兵马钤辖蒋方迎候来迟,还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