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先生,你怎样?身体有何不适?晚生这就送你回府?”紫衫儒生急忙关切的问道。
老者先是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并缓缓说道:“有劳了,你就将我送到张老夫子府上去吧。”
“去张老夫子府上?”紫衫儒生满脸的惊讶。
老者点了点头,说道:“两年前,就是张老夫子将我从山东请到这里来的,我与他虽然在儒学上有些分歧,但总归都是儒家弟子,我去看看,免得到时候后悔莫及。”
当酒铺中正进行着激烈的讨论的时候,位于东帅府旁边的咨议府中也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人,林清华说的话很少,因为他想听听这些大臣们的意见,并调动他们的政治积极性,让他们适应这种激烈的辩论,甚至是争吵。
他们为之争吵的是关于官员经商的事情。由于林清华鼓励人们经商开工场,甚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惜允许官员公开经商,利用他们手中的资金和关系,尽快的将工业与商业发展起来。
这个政策在开始时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官员们的带动下,商人们放开了胆子投资,短短的数年间,工场遍布长江沿岸,甚至连那些相当偏远的地方也出现了规模很大的矿山和冶炼场,这不仅为林清华提供了大量的税收,而且也使得一些技术加快了发展速度,现在他的兵工厂里所需要的一些部件已经完全可以由民间供货。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个政策也不例外,当商业与工业繁荣起来以后,竞争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的本性决定了在这种竞争中,没人谁愿意放弃对于自己有利的手段,那些纯商人是如此,而这些经商的官员就更是如此。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利,尽力打压经营相同产品或货物的商人,或者垄断当地市场,或者干脆利用手中的权利直接找商人的麻烦,这样一来,至少导致了三个严重后果:其一,商人们见当民商不如当官商好处多,于是便开始削尖了脑袋往官场里钻,虽然林清华已经完全禁止了除了科举之外的其他仕进途径,但是人的智慧是无限的,当商人们开始将钱直接送到官员们的手中,并以其为保护伞的时候,官场的糜烂开始疯狂加速,使得林清华的反贪机构疲于奔命,而且效率低下;其二,部分性格软弱些的商人见无利可图,便开始变卖产业,重新购买土地,并用尽各种办法逃避林清华制定的限地法,这样一来,商业与工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减慢,甚至出现了衰退的苗头;其三,部分商人既不愿意妥协,也不愿意用自己的血汗钱喂养那些贪婪的官员,于是他们便纷纷联合起来,通过向巡查御史举报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过,由于官员们往往比较注意保护自己,而且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监督,这样他们就能逃过一劫,而后等风平浪静之时,便发动反扑,利用那些还掌握在自己手中、尚未被朝廷裁撤的衙役报复那些商人,而商人们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再次联合起来,雇佣保镖,甚至是购买武器组成商团,与那些官员对抗,双方的一些冲突往往会被有意无意的扩大,以至于必须要军队介入才能平息。
对于前两个后果,林清华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而对于第三个后果,林清华心中非常的矛盾,他既为商人们的觉醒而高兴,但同时又为这种私下的恶斗而担心,实际上,在这样的冲突中,最后失败的往往是民间的商人,因为他们不可能象官员们那样得到庇护,而且关系网也远没有官员们复杂结实。
林清华有意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便召集了手下的大臣,命他们商议这个问题。
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立即禁止官员们经商,而另一派则认为不应禁止。
赞同禁止的官员们的理由非常的充分,那就是,若是任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官员们的心思将全部放在经商上面,而忽略了自己的职责,但他们肯定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利,因为他们知道,权利越大,好处越多,银子也就越多,而这样一来,必将引起极大的混乱,所以,必须在其尚未形成气候之前,将其扼杀。
反对禁止的官员们也提出了他们的理由,因为林清华以前曾经明确的说过,他将完全支持官员们经商,并保护他们的产业,若是现在禁止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朝廷朝令夕改,这样一来的话,以后还怎么发号施令?况且有林清华关于〈〈自卖人法〉〉的前车之鉴在前,他们自然是坚决反对,因为他们可不想林清华重蹈上次的覆辙,被东林那样的势力揪住小辫子不放。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官员们的忠心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军队将领搀和到这种复杂局面之中,不过,谁也不能保证这样就万无一失,在真正的坐稳江山之前,必须小心从事。
第十三节 屠戮
这场辩论进行的十分激烈,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了太阳偏西,现在已经接近了尾声。
主张禁止官员经商的一派明显占了上风,因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即在这种官商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形成一种官商勾结的局面,而一旦这种局面出现,那么就意味着在远离朝廷的地方出现了一股以其自我为中心的势力,虽然也许他们现在的实力并不雄厚,不过,谁能保证他们永远甘于受制于人?也许等他们羽翼丰满的时候,他们就会向反对他们的任何势力发动进攻,自然,朝廷也不例外,因此,应该趁他们尚未勾结起来,羽翼尚未丰满之时,一举将其扼杀。
对于这个意见,林清华是赞同的,但是他也必须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向那些经商的官员交代,毕竟是自己当初答应他们,保护他们合法的财产的,如果自己真的出尔反尔的话,那么这些人会怎么看自己?自己以后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不过,毕竟见多识广,有着比其他人多几百年的见识,因此,林清华的心中还是马上有了主意,并将自己的这个办法说了出来。
其实这个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给官商一个比较长的期限,让他们用十年的时间自己处理完那些产业,或者转让,或者卖出,甚至是可以由朝廷出面将他们的产业买下,然后卖出,当然,这些办法可以由官商们自己选择。
但是他的这个办法还是遇到了一个障碍,黄宗羲毫不客气的指出,和限地法一样,这些人可以轻易的将产业转到家眷和亲友的名下,继续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保护着自己的利益,而这样一来,就不可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黄宗羲的办法简单而干脆,他提出,不仅要彻底禁止官员经商,而且要彻底禁止官员的家眷经商,而另一方面,适当的再次提高官员们的俸禄,同时加强巡查御史们的权限,使官员们必须在高官厚禄和经商赚钱之间做出唯一的一个选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那些既想当官又想经商的人赶出官场,而且还可以净化官场。
林清华又感到头疼了,他忽然发现,也许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在官场里混,因为自己既没有玩弄官场伎俩的手段,也没有那种脸厚心黑的心理修养,他所唯一拥有的不过是超越了时代几百年的见识,还有那颗有着很多缺点的平凡之心。
争论到最后,众人终于拟订了一个初步的计划,用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朝廷暂时不禁止官员经商,但是将在十年后执行这一禁令,到了那时候,所有的官员都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继续当官,要么离开官场,正式涉足商场,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其次,朝廷鼓励经商的官员现在就弃官从商,为了鼓励他们尽快放弃官商的身份,朝廷将向他们贷款,凡是能够在一年之内弃官从商的官员,由朝廷控制的中华银行将向他们提供大笔的低息贷款,贷款利息将与存款利息保持一致。另外,作为必要的遏制手段,将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渎职的力度,不仅巡查御史的权利得到了加强,而且朝廷将尽快裁撤剩余的所有衙役,而代之以巡警,而且将马上动手,在全国范围内,把司法权与行政权剥离,今后,将出现专门的执法机构,而地方官员的权利将仅仅局限于地方的行政事务,再也没有权利插手司法事务,也没有调动巡警的任何权利。
由于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因此详细的步骤还暂时无法做出,林清华只得命大臣们下去继续商量,而他自己则背着手,带着卫兵,慢慢的踱到了自己的东帅府。
刚一进门,林清华就听到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他笑着顺着走廊向哭声传来的方向走去,不多时,便踱到了一间厢房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