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清华喃喃道:“跟教派打仗?什么教派?莫非是新教?”他在头脑中仔细的搜索着以前的一些记忆,但却始终没有找到关于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这场新的战争的信息。“莫非因为我的到来,并且由于上次的长江大战,导致欧洲历史也开始发生了改变?”林清华只能这样猜测了。
第六十九节 江南协定
晨雾渐渐散去,天边一丝隐隐的红色浮现在天地交界处,虽然太阳迟迟不肯露头,但是人们已经能够感到丝丝的暖意了。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虽然仍有那么些许的寒风吹过,但,毕竟春天又到了。
作为大明帝国的临时国都,南京城在那渐渐明亮起来的晨曦中开始展现出它的雄姿,高大雄伟的城墙,宽阔平静的护城河,护城河上那长长的木桥,无一不在向人诉说着自己的骄傲与高贵。
南京城北门外,新建成的几座码头上,这里格外的热闹。
码头上黑压压挤满了人,从他们的衣服来看,很显然,他们大多都是军人,不过,似乎应该是两只不同的军队,一支为镇虏军,而另一支则是郑森的军队。
码头不远处的长江江面上,密密麻麻的停满了船只,所有的船只按照命令,有秩序的靠近码头,从码头上接走一部分军队或者物资,然后再返回江的中流或北岸,等待着下一步的命令。
与郑森的军队不一样的是,镇虏军的士兵们的肩膀上大多背着两支快枪,而且他们背上的背包显得格外的沉重。
林清华与郑森在去年年底举行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面,两人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终于商议好了妥协的办法。
由于郑森知道,林清华在陆上的实力要远远的强于自己,所以,与林清华在陆地上开战是十分不智的,镇虏军强大的战斗力,以及先进的武器,可以毫不费力的在短时间内击败郑森留守江南一带和广东地区的军队,而郑森的海上力量却无法对陆地形成有效的支援。
另一方面,对于林清华来说,虽然自己有足够的把握在陆地上击败郑森,吞并他的地盘,但是,他也知道,由于郑森库存的先进武器数量也不少,弹药也比较充足,因此,在可能爆发的战斗中,镇虏军的损失必定将非常的惨重,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精华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无谓的损失,林清华决定与郑森协商解决这件事情,尽量用和平的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郑森与林清华的心思都放在了尽量避免武装冲突上,因此,当林清华提议双方会面商议之后,郑森爽快的答应了,并很快在他控制下的江南地区举行了谈判。
谈判是艰难的,虽然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但是在他们两人看来,就好比是艰难的谈了一年。林清华的意思很明确,郑森必须让出陆地上的一切利益,而在郑森退出之后,他将象以前一样支持郑森的南洋军事活动。
郑森当然是不会这么轻易的让步的,他在谈判中提出,自己必须保留沿海的一些岛屿,并且在沿海的几个主要地区驻扎大量军队,并继续派人留在南京,就近控制两名傀儡皇帝。
虽然双方的意见并不太统一,但是分歧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退让与妥协来弥补的,在双方的幕僚们的建议下,两人最终各自退让一步,并顺利达成了最后的协议。
协议的主要内容为六个方面:
郑森将全部军队撤出大明,全部转往南洋。但是,由于撤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因此双方同意分成三步走:首先,郑森在第二年的上半年撤走江南、苏杭一带的军队,将这个地区交给林清华管理;第二步,下半年,郑森将广东的军队全部撤走,将广东交给林清华管理;第三步,在协议签定后的三年之内,郑森保证将福建、台湾以及所有大明境内的全部军队撤走,除了留在南京皇宫之内的少量军队之外,不再留下一兵一卒。
在郑森将江南一带的军队撤走之后,林清华立刻恢复与郑森的贸易,尤其是军火贸易,但考虑到一些必要的防备措施,只有在郑森将全部军队完全撤走之后,林清华才会与郑森恢复重武器贸易,而在这之前的军火交易将仅仅局限于轻武器和少量的快炮,当然了,主要还是一些子弹和炮弹的贸易。
为了保持双方的平等地位,林清华与郑森相互约定,互相继续承认对方的封号与官爵,但郑森自动辞去首辅大学士一职,而作为回报,同时也为了表示一视同仁,林清华答应郑森,允许他继续派出三千人的军队驻扎在皇宫之内,与他的三千镇虏军近卫旅部队共同“保护”大内,而且朝廷也将发出明诏,任命郑森为大明南洋绥靖督师并兼天下兵马副元帅。
双方在协议中明文承认对方的权益。林清华承认郑森对南洋群岛的拥有权,并保证今后将不触犯郑森在南洋一带的权益,而且还答应继续支持他对南洋的各方势力的进攻行动,保证军火的正常供应。作为回报,郑森支持林清华为大明唯一的首辅大学士,并答应在统一战争中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尤其是许诺承担起海上的一些运输任务。双方还同意,以后每三年举行一次会面,或者亲自赴会,或者派亲信赴会,协商一些具体的事宜,并在一些特殊时期举行特别会面,而且作为联络的需要,双方互相派出使节,常驻对方的元帅府附近。
作为让步措施,林清华同意郑森与他共同分享福建、广东、苏州、杭州一带的赋税,期限是十年,两人将共同任命税务稽查官员,共同征收这些地区的赋税,这些地区的赋税所得一人一半。
为了表示双方的诚意,并防止对方单方面毁约,两人同意将主要的协议内容形成为书面的协议,并公告天下,而且两人不仅在协议上签了字,盖了章,甚至还按照最原始的形式在那协议上摁下自己的手印画了押。
当然了,两人的协议中还是有一些秘密的约定的,但是这秘密约定只是君子协定而已,既没有形成为文字,也没有其他的人知道,甚至连他们身边的亲信都不知道,如果他们本人不说,那么是不会有其他人知道的。
这个协议的签定,不仅使双方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战争,而且也为后来双方的关系打下了新的基础,并成为后世处理双方关系的重要依据。由于这个协议是在郑森控制的江南地区签订的,因此这个协议被称为《江南协定》。
协议签订以后,双方就开始各自忙碌起来,郑森忙着将自己在江南一带搜刮的钱财和驻扎的军队调往福建和南洋一带,而林清华除了准备合适的部队进入江南地区接管之外,还必须布置北伐事宜,并将郑森移交过来的江南官府班底进行整顿,从中挑出可以为自己服务的人。
郑森驻扎在江南一带的军队数量比较多,差不多占了他陆军的近一半,因此撤退的过程倒并不算快,从春节刚过就开始撤退,一直到二月才将大部分人撤完,只剩下了还驻扎在南京城里的三万军队。
今天,正是郑森驻扎在南京城内的军队撤退的日子,三万军队分成两路,一路由陆路向南开拔,经过南直隶和江浙一带,回到郑森的老家福建,而另一路则从南京上船,直接用船运往南洋,去支援那里的郑森军队,准备加强那里的要塞防御,以抵御那一带不断增多的英国海盗的骚扰。
除了郑森的一万余陆军部队要用船运走之外,镇虏军的两个步兵旅也将从南京上船,不过,他们的目的地却并不是南边,他们将先行北上山东,将刚刚从湖广运来的五门以散件方式运输的“雷神”大炮运到那里,并在那里等候从淮北、河南一带运来的大量辎重粮草,然后再与由山东出发的两个步兵师一道乘船北上,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山海关,掐断满清出关最重要的通道,与由漠南蒙古和山西北部东进的镇虏军骑兵部队和蒙古骑兵部队一同从侧翼威胁满清,以保证林清华的战略得到完整实施。
至于这些镇虏军步兵身上背着的两支快枪,除了一支为他们自己使用之外,另外的一支将在他们抵达山海关后与大量的子弹一同交给随船返回的郑森舰队,由他们直接带回南洋,以装备郑森部队,而这六千余支快枪与大量的子弹也是林清华与郑森关系破裂之后,双方的第一次正式的军火交易。
作为表示对于此次撤军行动的重视,林清华亲自来到了城北,去与郑森派来的全权代表刘国轩会面。
刘国轩的心情是非常的复杂的,对于郑森与林清华和解的决定,他既感到有些吃惊,但同时也非常的理解,因为在他看来,如今的镇虏军实力绝对不可小视,尤其是陆上战争,镇虏军更是一支百战之师,也许郑森的军队海战经验丰富,但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