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不计见其中有些人心意已动,便知应该趁热打铁,于是转过身去,向那些士兵下令道:“众兵丁听令!从现在起,凡有擅闯大内者,一律格杀!一刻钟后,若众人还不散去,就请来随军师爷,将这些人的姓名记下,免得有奸邪小人混水摸鱼。”
莫不计的这几句话非常管用,剩下的那些儒生也立刻闻言而动,转眼间便又走了二三百人,留下的人已不足五百,而且也是人人自危,随时准备开溜。
张慎言见自己带来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已经完全没有了开始时的那种豪气,顿时如丧考妣的痛哭起来,他抱着那牌位,踉踉跄跄的走到那张供桌边,将那牌位放到供桌之上,并从跟在自己身后的陈鼎手中接过另一个牌位,也放在那供桌之上,接着,他绕到供桌前,“扑通”一声跪下,口中哀号道:“苍天呐!你不公,你不公啊!”
在老泪纵横的张慎言的带领下,剩下的那些儒生也纷纷跪了下来,不少人跟着哭了起来,庄严肃穆的皇宫正门前顿时哀号一片,如同哭丧一般。
正当张慎言带领着众儒生们跪在皇宫正门前哭泣的时候,在离那正门大约百丈的一座三丈高的塔楼上,楚国公林清华与靖海公郑森正站在那结实的档板后面,用手中的千里镜透过射击孔,向着正门眺望,观看着那里正在上演的闹剧。
郑森叹道:“想不到你我二人此举居然会闹成这样的局面,当真是让人有些担心。”
林清华没有心思跟郑森一同感叹,他只是向站在身边的一名士兵询问道:“这座塔楼高度还是有些不够,最少也要达到五丈高,否则的话,眺望距离很短,只能监视皇宫附近。”
那士兵答道:“回元帅,这只是临时搭建而成的,那种水泥的碉堡正在搭建之中,相信再过一两个月,就能将全部的二十座碉堡建成。”
郑森显然被林清华与士兵的说话吸引住了,他收起手中的千里镜,问林清华:“楚国公前些日子建得那种水泥碉堡甚是坚固耐用,寻常大炮很难将其击毁,郑某看着很是眼谗,不知楚国公肯否卖些那种叫‘水泥’的东西给我?”
林清华笑道:“当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要你出得起钱,我就能卖给你。”他顿了一顿,问道:“有一件事我想向靖海公打听一下,你的那些闽浙行商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身份到底是怎样的?”
郑森略微愣了愣,随即说道:“他们每年向我多交一笔税银,是以比寻常商人行事要方便得多,其他的就没什么希奇了。怎么?楚国公忽然问起此事,却是为何?”
林清华说道:“也没什么,只不过前几天我到顺天府去巡查,从那里得到个状子,那状子是告几个闽商欺行霸市、勾结匪类谋害同道的,我见那些人身份似乎有些特殊,便暂时没有管,想先问问靖海公的意思。”
待林清华将那朱掌柜的遭遇说了一遍之后,郑森方才恍然大悟,他皱着眉沉思片刻,随即说道:“那朱掌柜到福州衙门去告,而那官员居然没有接状子?这可奇了!喔……不如待我回去好好过问一下,免得被昏官蒙蔽。”
林清华见郑森的脸色并未发生什么变化,心中摸不准他的意思,便将话头一转,说道:“靖海公坐拥福建、浙江,那里鱼米之乡,财赋重地,当真是个好地方,朝廷的赋税有一半来自那里。如今江南已经平定,天下也渐渐显出安定之气,只不过朝廷的国库倒是越来越窘迫了,自从靖海公将那浙江、苏湖一带的赋税自领以后,朝廷赋税的来源就完全断绝了,现在就连朝廷官员的俸禄都是你我二人各自支出的,这实在是十分的不方便。林某有个主意,不知靖海公能否同意。”
郑森心中略微一紧,遂说道:“楚国公但讲无妨。”
林清华说道:“既然如今你我二人分治东西,各自收的赋税钱粮各自处理,而现在南直隶由你我二人军队各自占领,收税也是各收各的,虽然你我二人属下官员的俸禄自然由我们自行发放,但是这南直隶的官员就有些不好办了,现在他们除了靠着顺天府收上来的一点儿税银之外,就靠着下面的贿银过活了,而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澄清吏治,而且还使得众臣人心涣散,容易为人所煽动,所以我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你我二人各自从自己的官库中取出些银钱来,共同存入朝廷的国库之中,以后凡是南直隶官员的俸禄或者是朝廷的用度全部都从这里支取,这样一来,就省了很多事。”
郑森在心里琢磨着林清华的建议,随后问道:“那你我二人各出多少呢?”
林清华说道:“这个好说,一人一半,按照官员数量先行计算,待算出俸禄所需总数,然后再加一倍。”
郑森笑道:“这样还是有些麻烦,倒不如各自发放更好。”
林清华也笑道:“可是这样一来,要给那些官员多少俸禄呢?就拿上个月来说,吏部一名司员向你要了一月俸禄,后来便又跑到我那里去,向我表达忠心,于是又从我这里拿走了一月俸禄,后来我才得知,此人当真是厚颜无耻,吃完西帅吃东帅,果然是个墙头草。”
“哦?有这事?”郑森显然很是吃惊,“此人是谁?”
林清华说道:“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避免出现更多的这种墙头草,减少你我二人的俸禄支出。要知道,靖海公你是大财主,又是经商,又是贸易的,而我却穷得叮当乱响,不仅要拿大笔的银子赈济各地的饥民,而且还要修水渠、堰塘、河堤,你大概也听说了吧?前几天淮河溃堤,淮南淮北的大片田地变成了泽国,几十万难民逃荒到了扬州等地,光是这笔赈济银子就险些让我当了裤子,虽然鞑子也被洪水所阻,减轻了淮河防线的压力,但是我毕竟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因此这军队的银子也是不能减的。这样左抽点儿,然后再右拿点儿,现在我已经是有些捉襟见肘了,别看一名官员的俸禄不算高,但是几百人加起来的话,就够我养几支镇虏军了!”
郑森面色平静的说道:“既然楚国公缺钱,那么不如再多卖我些快枪、快炮,这样一来,不就可以宽裕些了吗?而且若你肯让我派工匠去学造快枪的话,我一次可以给你五百万两银子,这可是笔好买卖呀!”
林清华叹道:“没办法,快枪造的太慢,连我都不够用,怎还有多的卖给靖海公?我的工匠全部都忙着造枪造炮,哪还有时间带徒弟?现在我只想省一分银子是一分银子,反正这些朝廷中的官员全都是摆设,只要养好他们,不让他们乱说乱动就行了。”
郑森见林清华仍是紧捂着快枪的盖子不松手,只好再次放弃,说道:“此事容我再与属下好好商议一下,明日再来答复楚国公。”
林清华见郑森很谨慎,便不再说此事,他想了想,随即转过身去,对一名卫兵说道:“你从侧门出去,将莫先生从侧门引进来,就说我要见他。”
待那卫兵走后,林清华再次举起手中的千里镜,向着那皇宫正门外的那些儒生望去,看了半晌,他忽然对郑森说道:“真是有些让人觉得讽刺。”
郑森有些惊讶:“讽刺?”
林清华接着说道:“想当年,朱元璋在南京借着蓝玉案、胡惟庸案杀了不少人,而那些人中多半都是象他们这样的读书人,但奇怪的是,他们好象全然忘记了这些事情,现在反而要为朱家讨回公道了!真是健忘的很。”
郑森无法理解林清华的想法,于是只好敷衍的笑笑,转过身去,继续用千里镜观察那些依然跪在烈日之下的儒生们,当然了,还有他的老师陈鼎。
林清华叹道:“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不算差,方孝儒一案诛了方氏十族,比九族还多上一族,当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方孝儒这个老糊涂死了并不可惜,只是可怜了他的那些族人和学生,真是可怜。我在想,假如历史能够重来,假如朱元璋和朱棣还活着的话,你说说看,他们将会怎么处理这些儒生?”
“当然是打板子、砍人头、腰斩了!”莫不计的声音从林清华身后传来,替郑森回答了这个问题。
莫不计向着转过身子的林清华与郑森两人行礼,说道:“莫不计参见两位元帅。”
林清华笑骂道:“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敢偷听我与靖海公的谈话!”
莫不计也笑道:“不是属下愿意偷听,而是元帅的声音太大了,属下在塔楼下就听见了。幸亏元帅是在宫内说这些话,若是在宫外说这些话,并被张慎言这样的人听到的话,恐怕要把他们给气昏过去,而且当他们醒来之后,一定会引经据典,大说蓝玉、胡惟庸、方孝儒的坏话,说皇帝杀他们杀的有理,至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