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往外走,史可法伸手欲拉他,却被他甩开了。快走到门口时,张慎言被几名士兵拦了下来,他见不能出去,只好停下脚步,并转过身来,指着桂王喝道:“昏君!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不过,桂王显然没有将张慎言的这句话听进去,因为他已经完全呆了,他无法相信林清华居然会想出这么个点子来,他的整个人愣在龙椅之上,目光出奇的呆滞。而坐在他身边的唐王则显得非常的急噪,眼睛不停的扫视着底下的众臣子,目光中充满了哀求。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郑森口中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他向手下士兵大声下达命令道:“来人呐!将这个老匹夫……”
“慢!”林清华急忙阻止了郑森,他小声说道:“象他这种人,除了高举圣人之道,要皇帝按照几百上千年前的方法行事之外,他还会干什么?就由他去吧!”说完,便吩咐士兵放开张慎言。林清华部下的士兵立刻按照林清华的命令放开了张慎言,但是郑森的士兵却仍然紧紧抓住张慎言,眼睛则望向郑森。
林清华向郑森说道:“郑将军不可卤莽,千万不可随意以言论罪人。这张慎言既然跟咱们不是一条心,那么就不要强迫他,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嘛!他不想参加登基大典,那么就让他到大殿外面去,只要不出皇宫就没事。”
郑森咬了咬牙,随后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放他走!但要派人看住他,在登基大典结束之前,不许他出宫!”
看着张慎言那越走越远的背影,郑森眼珠子一转,将脸转向林清华,问道:“假如他将这些话到处宣扬,岂不是会让天下人以公爷为敌?”
林清华淡淡一笑,说道:“他一个人的嘴怎有我数千、数万张嘴厉害?”
郑森没有明白,问道:“数千、数万张嘴?何意?”
林清华笑而不答,只是扫视着大殿里的所有大臣,看着他们脸上的那些奇怪而惊讶的表情。
叶翼云毕竟反应比郑森快一些,他走上几步,来到郑森身边,小声说道:“将军,楚国公恐怕是在说《号角》与那些官府的书社。”
郑森终于明白过来,他望着林清华,说道:“早就听说公爷在湖广、河南、四川一带到处招募说书先生,以前郑某还不知其意,如今郑某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公爷口中说的所谓‘数千、数万张嘴’就是说的此事呀!果然是好办法,郑某佩服的五体投地!”
林清华笑道:“林某的区区小手腕,倒让见惯大场面的郑将军见笑了。如今聒噪之人已经离开,你我二人不如赶紧张罗二位天子的登基大典吧!”
郑森笑道:“正合我意。”
林清华道:“这里没有鼓乐,显得不是那么的热闹,不如我再叫些人来,一边奏乐,一边举行登基大典。”
郑森道:“甚好,公爷自去叫鼓乐手,我自在这里张罗。”
两人旁若无人的自说自话,丝毫不将周围的那些大臣们放在眼里,而他们的谈话是如此的惊世骇俗,以至于那些大臣们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无不骇然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均难以置信,更有几人伸出手去,用力的掐了掐自己,看看是否是在做梦,当然了,在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人完全是抱着旁观的心态观看着这一切,其中更有少数人甚至还为自己能在这有生之年看到这么精彩、奇怪、夸张的一幕而沾沾自喜。
更吃惊的莫过与桂王与唐王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居然能与另一个人一起当皇帝,而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安排这一切的两个名义上的臣子居然连自己的想法也不问一声,就自做主张的替他们拿了主意,这让他们既震惊又无奈。尤其难以容忍的是唐王,他站起身正欲离去,但却被林清华召来的卫兵强摁在龙椅之上。
林清华笑着对郑森说道:“看起来唐王殿下有意让出皇位。”
郑森冷冷的斜了一眼唐王,将头凑过去,用略带威胁的语气对唐王说道:“殿下,自古以来退位的皇帝没有几个善终的,你要好好在心里掂量一下啊!”
看到郑森那阴冷可怖的表情,唐王不自觉的打了个寒战,随即将头低下去,胡乱挣扎的身体也渐渐变得无力了。
原来的那份唐王登基诏书立刻宣布作废,莫不计与叶翼云协商着重新拟订了一份新的诏书,准备为两位天子登基而用。
史可法与吕大器两人互相望了望对方,均无奈的摇摇头。史可法伸手将身上的官衣除去,向林清华稽首道:“望楚国公慎重,此事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千万不可莽撞。史某早已心恢意冷,不想再在这朝中停留片刻工夫,史某这就告辞了!”
“慢!”吕大器见史可法要走,立即将他拉住,说道:“在这种时候,史阁部可不能撂挑子啊!大明社稷全在我等大臣身上啊!”
史可法淡淡一笑,说道:“你我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何能与殿外那些手持刀枪的兵丁相抗?自古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说完,向吕大器抱了抱拳,转身走出大殿,茫然四顾下,很快就看见了正站在宫门边与几个兵丁理论的张慎言,遂苦笑几声,追了上去。
见史可法也走了,吕大器回过身来,摇了摇头,垂首苦苦思索一番之后,终于也下定决心。他抬起头来,向着正在商议登基大典仪式的林清华与郑森说道:“二位将军真的心意已决?若真是这样,恐怕天下乱矣!”他痛苦的看了看坐在龙椅上黯然神伤的两位天子人选,随后连叹数声,便也向林清华与郑森两人辞行。林清华自然没有阻拦他,命士兵由他自行离开武英殿。
此时,那些慢慢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众大臣也有些反应过来了,他们试图跟在吕大器身后离去,想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但是,林清华与郑森对于他们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他们向身边的部下使了个眼色,部下心领神会,立刻奔出大殿。当这些大臣走到殿外的时候,只听得几声口令声,他们便全都傻了眼,因为在他们眼前分明排列着整整齐齐的军队,刚才还互相对峙的两支军队已经化敌为友,并随着军官们的口令声整理队形,全部将枪尖朝向大臣们,已对他们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正当众大臣们彷徨无计之时,走在最前面,脾气最不好的几位大臣已经结结实实的挨了兵丁们的一顿老拳,看到那些大臣鼻青脸肿的跑了回来,而那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的士兵们也在军官们的口令声中一步一步的向他们逼将过来,众大臣又吓得纷纷逃回了武英殿中。
相比之下,那些跪在外面的级别较低的官员就老实的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依然跪在那里,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都无心关注,虽然武英殿里的争论已经传入了他们的耳朵里,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谁当皇帝,几个人当皇帝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活下来,并且继续保住自己的俸禄。
登基大典是隆重的,毕竟这是第一次两位天子同时登基,不仅希奇,更是古怪。既然是正式的登基大典,那么自然要正规一点儿,众人马上用御辇抬着两位皇帝人选,涌出了大殿,并将武英殿暂时关闭,当吉时一到,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天色已晚,本来就被浓密的乌云遮挡的天空显得更加的黑暗了。整个皇城中一片宁静,除了张慎言等少数几个站在宫门边与士兵们争吵的大臣之外,所有的人全部都将嘴巴闭得紧紧的,只有那隐隐从皇城外传进来的巡逻队的铁皮鼓的鼓点声不时响起,还在向人们证实着南京城的活力。
随着林清华的一声令下,喧天的鼓乐声响了起来,在传统的中国鼓乐声中,夹杂着军乐队那雄壮的军乐声,两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护卫着坐在御辇上的两位天子走上御道。
当桂王与唐王被人用两顶御辇并列着由御道抬入武英殿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个相当古怪而急迫的问题——今后怎么称呼两位皇帝呢?
一些小太监已经将武英殿里的所有宫灯蜡烛全部点亮,并重新给香炉添上最好的熏香,整个武英殿笼罩在一片神圣、隆重但却又十分古怪的气氛中。
在这怪异的气氛中,在有些刺眼的灯光与蜡烛的火苗的交相辉映中,众大臣纷纷向着同坐在一张龙椅上的两位皇帝行起了三跪九叩之礼,当然了,林清华与郑森却并未象众大臣一样下跪,他们两人一左一右分别站在龙椅的两侧,与两位皇帝一同接受众臣的参拜。
当然了,事情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少数大臣包括张慎言等人在内,都远远的站在殿外,冷眼旁观着大殿里的一切,在他们眼中,现在的武英殿中所进行的只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
林清华与郑森商议一番,随即对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