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清华赶忙抢上一步,扶起李香君,正茫然间,忽闻身后的莫不计轻轻咳了两声,方才反应过来自己的举止有些卤莽,遂赶紧放开手,也轻咳两声,说道:“香君小姐为何这样说呢?候兄不过是暂时被囚禁,还谈不上有人要杀他吧?”
李香君道:“侯爷莫非还不知道?”
林清华有些迷惑,问道:“知道什么?”
李香君叹了口气,道:“看来侯爷真的不知道。原本事情确如侯爷讲的那样,我家官人暂时并无性命之忧,但自从昨夜皇帝遇刺后,情形就大变了,那张慎言……”
林清华打断她的话,问道:“你怎么知道皇帝遇刺的?”
李香君道:“我家官人为官很有些日子,官场上的朋友还是有一些的,香君就是听官人的一位好友说的,但请恕香君不能说出他的名字。”
林清华道:“这我理解。你快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侯兄遇上什么凶险之事了?”
李香君道:“我家官人要与数百名潞王的官员一同问斩了!”
“什么?”林清华与莫不计同时一惊,林清华忙追问道:“你再说一遍,仔细说一遍!”
李香君道:“今日中午时分,奴家正在屋中与婆婆商议如何搭救官人,却听有人传来消息,说官人要与其他人一同问斩。奴家大惊之下追问,方知原来是因为皇帝遇刺,危在旦夕,而那张慎言等人为了泄愤,便要加害那些被俘的潞王官员。奴家彷徨无计之时,幸得官人的朋友指点,得知侯爷就在此处,奴家心想侯爷与我家官人好歹也曾共事一场,况且交情非浅,所以奴家就冒冒失失的赶来了,若有冲撞之处,还望侯爷莫怪。”说到这里,她已是泣不成声,大有梨花带雨之势。
闻听至此,林清华与莫不计对望一眼,他们都有些惊诧。在林清华看来,张慎言是东林党的代表人物,而侯方域、方以智、冒襄、陈贞慧等人均为复社中人,按说他们应该互相提携才是,可现在却是如同仇敌,看来在政治上确实没有什么永远的朋友。
林清华安定心思,问道:“现在他们人在何处?”
李香君道:“已经押往朝阳门外,只等朝廷下令,就要开刀问斩。”
林清华不敢耽搁,向莫不计吩咐几句,令他速速前往顺天府,随后他亲自率领一个营的镇虏军赶往朝阳门,试图阻止行刑。当赶到朝阳门外时,他才舒了口气,因为那些所谓的潞王党羽还好好的跪在城墙根儿下,行刑还未开始。
林清华找到监刑的一名刑部司员,向他询问情况。
那司员见是威毅侯前来,也不赶怠慢,当下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详细经过讲了出来。原来,张慎言见皇帝伤势极重,很可能因此不治,所以迁怒于他人,认为是潞王一伙儿造成了现在这不可收拾的局面,故而擅自做主,跳开沐天波,命刑部派人从黄得功大营中将潞王党羽全部提出,押往城外,只等皇帝归天就开刀问斩。
事情既已清楚,想到李香君那哀怨的眼神与梨花带雨的模样,再想起自己与侯方域等人的交情,林清华觉得自己不能见死不救,他对那司员说道:“这些人没有经过会审,也无判斩的公文,不合朝廷规制,暂停行刑。”
司员道:“可是下官是奉了张慎言张大人的命令,况且史阁部与诸位大人都没有异议……”
林清华打断他的话,说道:“你不用说了,我的命令就是暂停行刑!”他将手一挥,召来镇虏军的营长,命令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行刑,否则你就开枪!”
那营长当即指挥部队围住法场,刀出鞘,枪上膛,将刽子手赶出法场。那刑部带来维持秩序的兵丁自然也不肯退让,双方箭拔弩张,一时之间法场之上杀气腾腾。
那司员见林清华不肯退让,彷徨无计之下,只好派人回顺天府去向张慎言等人禀报。
双方就这么对峙着,人人手心都捏着一把汗。林清华悄悄吩咐一名士兵到军营去,再调两个营前来,以便加强己方实力,以防万一。
援兵未到,史可法却先一步赶来,他骑着一匹马奔进法场,马还未停稳,他即跳下马来,跑到林清华身前,道:“史某来迟一步,险些耽误大事!”
林清华道:“史阁部,昨日朝堂上不是已有成议了吗,凡潞王党羽皆需交黔国公审理,未审明之前,一律暂押大营之中。但今天却突然将他们拉出来处死,这可坏了规制啊!”
史可法将林清华拉到一边,歉然道:“威毅侯莫怪。此事实在是太突然了!”他押低声音,说道:“皇上遇刺以后,伤势不但不见减轻,反而更加重了,如今已是昏迷不醒,所以众臣才会着急,急怒攻心之下,张大人便认为潞王党羽一案事应从权,应立即将所有党羽处死,以免夜长梦多。”
林清华道:“夜长梦多?岂有此理!今日一早我就听说那潞王咽喉中刀,已经死于乱军之中,元凶已毙,党羽能有什么作为?何来夜长梦多之说?况且这么多人,谁是党羽,谁人无辜,你我等人怎能说得清楚?此事依我看,是那张慎言等人发了疯!不过,我就不明白了,史阁部可是明白人,你怎么也同意这么干呢?”
史可法道:“当时史某也是彷徨无策了,心中慌乱至极,以至于未能思虑万全。刚才莫师爷奉侯爷之令前去找我,当时我就觉得自己有些卤莽了,当刑部的人也回去禀报这里所发生的事时,我就更着急了,便急匆匆赶来,所幸来得还算及时。”
林清华道:“那,现在这些人该怎么处理?”
史可法道:“我赶来时已与诸位大人商议了,这些人还是先押回顺天府大牢,待审明之后再行处罚。”他顿了一顿,又道:“威毅侯最好也与我一同返回顺天府衙门,因为有要事与诸位相商。”
史可法口中所说的“要事”看起来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大臣们正准备商议立储君之事。按说这立储之事是皇帝的家务,是轮不到大臣门来管的,但现在皇帝处于深度昏迷中,不能言语,而且他又未大婚,更没有子嗣,所以大臣们也只好越俎代庖了。
明朝皇位的继承最讲究的就是血统,按照血统来看,同崇祯皇帝朱由检最亲的是他的祖父明神宗的子孙,即福、瑞、惠、桂四藩王,其中原封汉中的瑞王朱常浩在李自成入陕西后就逃到了重庆,后来张献忠军攻克重庆,常浩全家被杀。另外一个有资格的是福王,但他也已死,所以,目前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惠王朱常润,另一个则是桂王朱由榔。
按照辈分,惠王朱常润与潞王平辈,比桂王朱由榔高了一辈,所以看起来似乎他更合适一些。但事实上,群臣对于拥立何人为储君仍是争执不下,有人认为应立辈分大的,所以惠王朱常润最合适,但另一些人则认为与其立辈分大的,倒不如立桂王朱由榔,因为他与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平辈,而朱由检是继承了其兄朱由校的皇位而当的皇帝,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由桂王朱由榔来继承皇位再好不过。
众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时之间,顺天府衙门的大堂就象是菜场一样热闹,看着这些吵来争去的群臣,林清华终于再一次感受到了明朝党争、政争的厉害。作为一个外来人,林清华是不会主动介入这种毫无意义的争吵之中的,他只是静静的站在堂下,观察着众人的表情,等候着事态的发展。
“威毅侯,你来说说看,谁为储君最为合适?”黔国公沐天波的声音传来,将林清华也拖下了这趟混水之中。
林清华想了想,道:“依我之见,谁来当储君都一样,只要他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就行!”他望着黔国公那张通红的脸,说道:“黔国公那里不是有太祖皇帝留下的密诏吗?那上面说以黔国公为主官,所以这事黔国公的话最有用。”
他将这个皮球又踢了回去,将众人的目光又牵回了沐天波身上。
沐天波心中窃喜,当下不动声色的沉吟道:“这个嘛……,依老夫之见,当以桂王最合适。当年桂王逃出那反贼张献忠之手后,避难广西梧州,老夫前来南京勤王之时,曾听说桂王人品甚好,这天子以德不以才,所以老夫以为若立桂王,则若假以时日,其必为一代尧、舜之君。”
史可法闻听此言,有些奇怪,他问道:“可下官却听说那桂王自幼失学,全未读书,却不知是真是假。”
沐天波道:“桂王虽然才学不高,但人品甚好,这就够了,要不然朝廷要我等这些臣子干什么?我等还不是以才学辅佐天子吗?天子以仁立天下,臣子以才辅天子,这才是圣人之道啊!”
一直站着默不做声的郑森终于开口了,他道:“我以为如今形势微妙,立君一事似乎不宜久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