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01回 天下安定
孙权踱步良久,好似猛然间下定了决心,道:“朕决定效法当年越王勾践,诈降蜀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养精蓄锐。(看章节请到有朝一日我必定如勾践一般挺三尺剑,重新称雄天下!”
司马懿笑道:“陛下真乃大丈夫也!”
……
建兴十九年公元二百四十一年秋,在经历了大约一年零两个月的激烈战斗之后,吴帝孙权向汉军统帅庞德、姜维递交降表,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共四百余万军民尽皆降服,姜维将孙权降表快马呈递给后主刘禅,刘禅敕封孙权为建邺公,令其子孙亮治理江东,孙权不得已与汉军大队一同启程,回归长安……
自此,经历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天下动乱终于告一段落。
……
坐在自家府中,我感慨万千:我一个人从后世来到现在,形成了多么大的蝴蝶效应啊!魏国灭了、吴国亡了,我借着魏延大将军的身体威震天下,总算是不辱没了魏大将军的威名!
……
“父亲!吴国灭了,您怎么看起来还是心事重重的?”
荣儿走过来,见我依旧一脸凝重,疑惑地问道。
“荣儿,你还记得吗?当初我们攻打建邺的时候,是谁断了咱们的淮河粮道?”
荣儿皱起眉头:“父亲,您是说……司马懿?!”
“没错!孙权虽然投降了,但是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依然在孙氏家族手中,孙亮此人虽然年幼,却聪颖过人,将来若是得遇贤臣,必是一代英主!若是司马懿辅佐他,只怕不出二十年,天下又将祸乱四起啊!”
荣儿道:“怪不得马岱、王平二位叔叔领军回都之时,一脸的不悦啊!”
我叹口气:“说实话,我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个,我最担心的是蒋琬和杨仪!当初天下未定之时,我是大汉军马之庭柱,蒋琬和杨仪还不敢动我,如今天下平定,难保他二人不动什么歪点子!”
这时昌儿也走了进来,听到我说这些话,当即说道:“父亲怕他作甚?他们若是敢对父亲不利,我就砍了他们!”
“昌弟不可乱说!他们一个是丞相,一个是长史令,你如何动得了他们?还需从长计议!”荣儿接口道。(看章节请到
我微微瞪了昌儿一眼:“你说你们都是同一个娘生的,还是孪生兄弟,你可比你哥哥差远了!”
……
次日上朝,我见到了阔别数日的姜维、庞德、甘宁等武将,我上前去,笑道:“令明,伯约,兴霸!恭喜你们立下不世奇功!”
姜维望着我叹口气:“文长啊!本来这大功你应在首位,可是……”
我摆摆手:“我的为人你不清楚么?我会在乎这个!等散了朝,你们几个都去我家,我给你们接风洗尘!”
突然从殿柱之后走出一人,冷冷说道:“大将军,陛下尚未摆庆功酒宴,你却要先为诸位将军接风,莫非你要僭越不成?!”
我们的视线都向他望去,正是杨仪!庞德不满地说道:“杨仪,仗都打完了,你也不是监军大人了!说什么废话?我们几个乃是生死兄弟,聚在一起喝上一顿又能如何?!”
杨仪望了望我们,说了一句:“好自为之!”便解剑脱靴,向殿内走去,气得庞德叫嚷起来:“什么东西!神气个屁!”
我止住庞德,道:“令明毋须为此人动怒,咱们且先上朝!”
……
“加封姜维为骠骑大将军!……加封马岱为卫将军!……追谥斄乡公马超为异姓西凉王!”
“南郑公、大将军魏延出列听封!”
我应声出班,拜于阶下。
“朕加封魏爱卿为异姓汉中王,领汉中封地,将来上朝面圣之时,可不解剑、不脱履、不行三拜九叩之礼;朕再拜魏爱卿为亚父,以最高礼遇待之!”……
第402回 太子之位
此话一出,立时引起了朝堂之上的一片唏嘘,尤其是蒋琬、夏侯霸、杨仪三人,更是惊得瞠目结舌,而姜维、庞德等人则是面露惊喜之色,一时间,堂上诸臣与我的关系一目了然。||
我也是受惊不小,虽然我知道刘禅会赏赐我,但我万万没料到自己会享受和诸葛亮一样高规格的待遇,会被封为汉中王,竟还成了当今天子的亚父!
虽然吃惊,但我还是明白这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做,我当场出班对堂上后主说道:“陛下,臣虽有微功,却丝毫不敢有封王裂土之意,想当年诸葛丞相辅佐先帝,励精图治,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功劳大我十倍,我如何能与他相提并论?!”
刘禅正色道:“亚父请不要再推辞了,此事朕已于昨日前往庙堂告知先皇,先皇当夜便托梦于朕,称亚父乃是国之栋梁,汉之庭柱,封王合情合理。?再说当年先皇一直视亚父为五弟,如今关公云长、张公翼德、赵公子龙均已殁,马孟起、黄汉升亦逝世久矣,亚父自然是朕最亲近之人!请亚父领旨!”
这话傻子都能听出来刘禅是胡诌的,目的就是堵蒋琬等人的嘴,你看看先皇陛下都托梦了,你们还能说出什么来,难道你们比先皇还大?!
杨仪本欲出班上奏,听完刘禅说这番话,只得悻悻然退了回去。
我见推辞不过,便领受了这最高规格的封赏,当然我虽然面上表示谦恭,其实我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如今我已是当今天子的亚父,又是异姓之王,你蒋琬纵是身居丞相、位极人臣,又岂能打君王的主意?!
封赏完毕,刘禅又发话了:“诸臣且退,亚父请留步!朕有话对您说!”
……
“陛下唤臣何事?”
入了后殿,刘禅屏退左右,只留下了我一人。所有章节尽
刘禅转过身来,握住我的手,言辞恳切地说道:“亚父请坐,朕有要事相商!”
“陛下请讲!”
我和刘禅面对面坐下,刘禅显得忧心忡忡,我这才想到,他也已经三十五岁了,心智已经完全成熟了,跟大家印象中的那个傻乎乎的阿斗完全不同了。'提供的章节'
“亚父,朕生有七子,长子刘璿;次子刘瑶;三子刘琮;四子刘瓒;五子刘谌;六子刘恂;幼子刘璩。此七子,长子刘璿敦厚贤良,为人和善,然性情懦弱谦卑;五子刘谌聪明伶俐,英敏过人,脾性却刚烈火爆。刘璿年方十七,刘谌刚过十一岁,朕有心立刘谌为太子,又恐废长立幼于国不利,也怕刘谌的脾气将来会误了大事,可是若立刘璿,他却着实不是治国之才,不知亚父有何看法?”
原来刘禅找我密谈是为了立太子之事,历史上刘禅在刘璿十五岁时便立其为太子,如今因为我的穿越而推迟了两年。
“废长立幼的确是取祸之道,当年袁绍、刘表就是例证,可是长子若是暗弱,也不能不考虑。”我斟酌再三,悠悠道来。
刘禅搓了搓手:“朕亦知如此,因此左右为难!”
我眯了眯眼睛,突然想到一层,当即发问:“不知丞相蒋琬是何意思?”
刘禅的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好像一直在等我问这个问题似的,当即答道:“我问过蒋琬,他建议还是以长为尊,还是立刘璿为太子最好!”
听到此处,我考虑一番,道:“回陛下,此乃是帝王之事,臣下不好过问,臣虽蒙受厚恩,被陛下尊为亚父,却也不敢往下定论,不过我可以说,蒋琬希望陛下立刘璿为太子,定然有他自己的想法,既然以陛下之见,刘璿性格懦善暗弱,将来他登基为帝时,大权必然落于权臣之手,我想蒋琬定是因此才会支持刘璿,陛下不可不防啊!”
刘禅点了点头,又道:“亚父,朕有一事相求!”
我急忙道:“陛下请下令就是,怎能相求臣下?!”
刘禅道:“为了保住刘氏天下,我想让刘谌继位大统,可他的性子还要磨一磨,请亚父做他的老师,不知可否?”
第403回 五皇子
应后主刘禅之命,我担任了刘谌的武功师父,平南将军马谡担任了刘谌的文政师父。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禅已经开始把刘谌当做未来的继任者了。
在我和马谡接受任命的当天晚间,丞相蒋琬及长史令杨仪便一起找到刘禅。
“陛下,您令汉中王及平南将军担任五皇子的师父,难道是要立其为太子吗?”
刘禅不满地抬眼盯住蒋琬:“丞相,你虽位极人臣,却还没有到对朕立嗣指手画脚的程度吧!前日朕就此事咨询亚父,他老人家对此并无明确建议,只说此乃朕之家事,无论刘璿还是刘谌,只要治国有方、安民有道,他都会全力支持,你怎么就不能向他老人家学习学习呢?”
蒋琬张口结舌、汗如雨下,半晌无言。
杨仪见事不谐,急忙在一旁打圆场道:“陛下,丞相此言毕竟也是为国家着想,自古废长立幼都是取祸之道,丞相也是担心嘛!”
刘禅取过桌案上的一份卷宗,冷冷说道:“汉武大帝刘公彻,是景帝第几子?”
蒋琬和杨仪都呆立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