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艾大声道:“好!”自我背后攻杀过来,我俯身闪过,调转马头,提刀就走,我可不会做这种在黑夜里还以一敌二的蠢事,陈泰、邓艾便要前来追赶,我回头用余光瞥得仔细,悄悄自腰间摸出连弩来,回身便是一箭,正中陈泰左腿,陈泰痛呼一声,翻身落马,我大笑一声,转过马头,向邓艾扑去。
就在此时,突然传来一声大吼:“邓艾、陈泰,你们俩快走,赶回汜水关请求救兵,我来挡住魏延!”
邓艾听到,慌忙扯了陈泰爬上马背,向着汜水关方向逃去,我亦不追赶,而是转向喊声传来的方向,原来正是我们的老对手——张郃张儁乂!
“张郃!希望这一次你不要像以前那样总是落荒而逃!”
张郃怒道:“魏延你不要出口伤人!咱们见个真章吧!”
我和张郃都向着对方冲刺过去,一刀一枪,兵刃相交……
十合、二十合……
五十合、六十合……
战了半晌,难分胜败……
我从内心中佩服这个对手,因为,在我与他争斗的折断时间内,在五禽队、野狼队和关兴、张苞后援部队的来回践踏之下,邓艾、陈泰突围时又带走了数千兵马,此刻张郃身边只有十余名亲兵尚在苦苦支撑。
“张儁乂,多战无益,你已经陷入重围,还是早日投降了吧!”
我持刀架住张郃手中钢枪,朗声说道:“不要再做困兽之斗,你乃是当时名将,应当知晓大势!”
张郃停下了攻势,四下望了望,只见尸横遍地,惨绝人寰,夜风之中,皂黑色的魏军大旗已经残损不堪……
第265回 势如破竹
“张儁乂!你还是早早投降了吧!”我收起金刀,发话道。
张郃凄怆一笑:“嘿嘿!想不到我张郃英雄一世,无数次力挽狂澜,虽说狼狈,却能保得许多将士性命,可是今日,只怕我是再也逃不出去了!”
我高呼道:“张郃!你不要执迷不悟!当今天下大事,我大汉统一中原势在必行,你虽为名将,毕竟只是区区一凡人,如何能与天下大势相抗衡,若是降我大汉,还可留住这有用之身,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
张郃大笑道:“我已活了六十有余,自古能有多少大将可活耳顺之岁?想我当年先随韩馥、后随袁绍,终不能竭尽所能,直至遇到太祖武皇帝,才得以重用,能为大魏国而死,我死亦无憾也!”
话音刚落,只见张郃从腰间拔出佩剑,大喝一声:“主公,吾张郃来了!”
我在距张郃大约四五尺远的地方,出手阻止已然是来不及了,张郃早已将佩剑横在颈上,用力地一划……
一代传奇名将,竟然就这样活生生地死在我的眼前……
……
经诸葛亮应允,我收敛了张郃的尸首,在黄河岸边为他立下了一处坟茔,墓碑上镌刻着八个大字——“大将张公儁乂之墓”。
对着张郃的坟茔深深三次鞠躬,我直起身来,叹道:“张儁乂,汜水关已经被我大军攻破,你的大都督曹真染病身故,司马懿受了重伤,他们都已经无力与我军抗衡,暂时退离了荥阳;而小皇帝曹芳已经随着魏国朝廷再度迁徙,前往陈留。你的魏国覆灭在即,大汉统一天下已是大局了……”
……
根据诸葛亮的命令——王平、张嶷、马忠领五万人马据守汜水关;甘宁、吴班统帅五万水军在黄河之上,一面据守来自北方前来袭扰的敌军,一面顺水而下,直至官渡;余下二十万军马由诸葛亮亲自率领,向东南方向挺进,攻打中牟、长社、颍川、颍阳、许昌、许田六地,以对陈留形成包夹之势……
前部五万大军依然由我、马超、庞德三人统帅,诸葛亮与姜维、关兴、张苞、马岱、廖化、张翼、马谡等人屯居中军,一共二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向东南方向挺进……
荥阳自从曹芳搬离,早已成了一座死城,我大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它,随后一站便是中牟。
中牟守将倒是一条硬汉子,他在取胜无望、求援无门的情况下,为了保住中牟百姓安危,毅然开城投降,随后立于城头自刎身死……
攻下中牟之后,我大军继续南下,长社县城守将见我军势大,二话没说便大开城门,献了大印……
接下来便是颍川,颍川的实力比起中牟和长社是大得多了,城中一共有一万左右的守军,守将潘军亦是个死硬派,他带着一万人马死缠烂打、严防死守,纵然全军覆没,也没有一个人投降,最终,我们付出了大约四千余人的代价,耗时七天,终于攻下了颍川,颍川一万守军全部战死,潘军被马超斩首……
……
这一路上可谓是连战连捷,势如破竹,个个县城在潘军战死之后,一个个望风而降,我与马超、庞德不费吹灰之力,便攻杀到了距离许昌不过数十里远的地方。
许昌古称为许国,“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先耳于颍水这滨而得名。有夏以来,一直为郡县治所。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而考其沿革,则更为悠久。在历史上有“中华第一都”之美誉。
(许昌对于三国的关系有如长安、洛阳对于中国的关系。现实世界之中,国内其它地方三国真迹遗存不多,许昌著名的三国遗迹遗址却有80多处,或与三国史实有关,或与三国人物有关,或与三国传闻有关。许昌遗留下不少著名的石刻碑碣,如记录汉魏更迭的“三绝碑”,蔡邕真迹《尹宙碑》和画圣吴道子为关羽造像的《勒马挺风图》等。许昌历来人杰地灵,贤臣名士层出不穷。曹操周围的谋士文人、悍将勇夫,属许昌籍的就有30多位,如郭嘉、荀攸、荀彧等。许昌拥有的三国遗址更是数不胜数——它拥有曹丞相府、汉魏故城、受禅台、春秋楼、灞陵桥、毓秀台、射鹿台、华佗墓、张公祠等三国遗迹。)
第266回 许昌混战
安下营寨来,我找到马超和庞德商议,道:“二位,据灵猿队的斥候兵探查回报,许昌城分为内外两城,外城有两名守将,名为孙利、吴政,统帅三万人马镇守;内城主要是一些曹操时代留下的一些青州兵,约有六七千人,由曹操养孙曹傲统领。内外城之间有一条天然形成的绕城河水,宽约三丈余,是一道绝佳的天然屏障。”
马超道:“不知这孙利、吴政的武功谋略如何,但是他们能作为镇守许昌重地的主将,料想应该不差!”
庞德笑道:“就算他们不差,想来也不会是咱们三人的对手!我这就差人前去下战书,约他二人明日决战!”
我附和道:“这样也好,不过咱们最好先礼后兵,先派人前去劝降为佳!”
马超和庞德都同意我的说法,我便派了一名心腹小校,前往许昌内城,对孙利和吴政进行劝降。
等了不到一个时辰,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旋即便有门人进来禀报:“将军所派使者已经被孙利、吴政斩杀,首级悬挂于许昌城门之上!”
我勃然大怒,庞德早已愤愤然地嚷嚷开了:“孙、吴这二厮真是丧心病狂!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也不懂吗?文长,孟起,闲话少说,咱们这就去攻打许昌!”
马超急忙拦住:“此举不妥,这孙利、吴政既然胆敢斩杀咱们的使者,必然有所准备,贸然前去进攻,只恐中了他们的计谋,这样,我先带五千兵马前去试探一下,文长、令明你们俩随时接应!”
我点点头:“也好!为防万一,我把五禽队也借你一用!”
……
马超带着五千人先行一步,我留下两万五千人守营,与庞德各领一万精兵,与马超军马相隔大约两里路程,前去许昌打探军情去了。
我与庞德一边走一边四下扫视着,一种不详的预感愈发冲击着我的思绪,这时,一旁的庞德也发话了:“老魏,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我答道:“你觉得哪里奇怪?”
庞德道:“咱们在距离许昌二十里处安营扎寨,现在咱们已经走出十里路程,按理说已经进入了许昌城的势力范围,可是去连一点儿魏军踪迹也见不到,实在是诡异!”
我点头接口道:“没错,我也有这种感觉,以前攻打中牟、长社等地,一般城外十五里之内都会有敌军的斥候兵,可是现在竟然安静地可怕,真是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庞德道:“事已至此,已是容不得咱们多想了,还是加快进兵,赶上马孟起为妙,他身边只有五千军马,若是敌军当真设下圈套,那么他就太危险了!”
我答道:“好!咱们加快脚步!”
话音未落,忽听得一阵尖锐的呼啸声音,我与庞德抬头望去,只见前方的天际,炸开一道焰火,旋即,那焰火所在的方位传来一阵激烈的厮杀声音,我和庞德对视一眼,急忙纵马向前冲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