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庞德又是一通好杀,砍得魏军哭爹喊娘,凄凄惨惨戚戚……
首战告捷,张郃、司马懿据守虎牢关,坚决不肯出战。
回到大营,诸葛亮已率中军赶到,大营从虎牢关向西延绵二十余里安下营寨,沿蝗河而建,多设鹿角,进可攻虎牢、退可入洛阳。
听了我与马超、庞德首战的回报,诸葛亮微微颔首,道:“此战又大挫魏军气焰,三位将军居功至伟,只是他们坚守不战,这虎牢关城高堑深,如何攻下?司马懿他们已经吃了许多大亏,我想就是五禽队出战,也难以攻下此关!”
马超道:“如此一来,这虎牢关难道就攻不下来了?”
庞德大大咧咧地一摆手,道:“丞相放心,魏国兵力不足二十万,咱们拥有三十余万生力军,还愁攻不下一个虎牢关?”
诸葛亮摇摇头,道:“现在魏国军马已经是退无可退了,长安,洛阳两大都城陷落,魏国必然会拼个鱼死网破,咱们绝不能与之硬拼!”
此话一出,我们都陷入了沉思。
第245回 曹真援兵
诸葛亮传令个个军帐——各部也暂时休整三天,不可轻举妄动,三天之后对虎牢关展开全面进攻。
休整第一天。
我与其他几员重要将领跟随诸葛亮一起化成普通百姓模样,顺着黄河岸向着虎牢关而去,准备打探一下军情,此时时节已近中秋,黄河水势比起盛夏之时已然消减了一些,却依旧声势雄浑,水波拍击两岸,轰然作响。
我望着黄河,叹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诸葛亮赞道:“真乃佳句也!”
我笑了一笑:“丞相谬赞,信口胡诌而已!”心中却暗暗地汗了一下——“白哥,真是对不起了,把你的诗提前了五百多年……”
先不管李白老兄怎么样了,我们一行人已经接近虎牢关了,诸葛亮道:“虎牢关南临嵩山,虽然此处山势平缓,高不足百丈,也有几处可供隐蔽的地方,咱们上得山去,视察一下虎牢关内部!”
我等逐一随诸葛亮登上嵩山,在一处高约六十来丈的地方隐藏好,向虎牢关望去。
只见虎牢关内,十数万魏军整齐划一,军容严正,金戈铁马,熠熠生辉,诸葛亮叹道:“司马懿与张郃真不愧世之名将,治军手段果然不凡!”
马超道:“若是他们总是坚守不出,那日后咱们的粮草难以为继,还是要退回洛阳以西的地面,否则必败无疑。”
诸葛亮道:“想攻进去真是难于登天,我出山二十多年,第一次这么一筹莫展!”
庞德道:“那怎么办?就这么退回洛阳城么?”
诸葛亮勉强点了点头:“若是当真攻不进去,咱们也只好退回洛阳了!”
正探查间,忽见一名百姓神色匆匆地前来,我们倒是认得他,他是我军阵中一名探子,前来找我们定然是有重要情况。
果然,他一路小跑冲到我们面前,对诸葛亮道:“丞相,魏国大将军曹真亲率十万大军自荥阳而来,先锋将陈泰、邓艾已经接近我军营寨!”
我心中猛地一凛,惊问一声:“你说什么?先锋邓艾!”
“没错,是邓艾!”那探子答道。
我慌忙对诸葛亮道:“丞相,邓艾此人非同小可,我等快些回去迎敌吧!”
诸葛亮微微颔首,我转身第一个下山,却听得诸葛亮在我背后轻声地自言自语——“邓艾?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我边走边想——邓艾原本是到了魏国后期方才成器的,可如今便已经成了先锋大将,看来由于我的到来,很多人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
据史料记载:遇到司马懿,可以说是邓艾一生的重大转折。当时,邓艾乃是屯田部民,出身贫寒的屯田部民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邓艾平淡地过了近二十年。后来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一次,邓艾上洛阳去呈报,有机会见到洛阳太尉司马懿。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
看来是由于司马懿前段时间被曹睿罢黜,恰好遇到了邓艾,这才一拍即合,将邓艾引荐给了曹真。
再说那陈泰——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之子,自幼便受过良好的教育。陈群生前,陈泰已于青龙中期出任散骑侍郎。青龙四年(公元236年)陈群去世,陈泰继嗣,被封列侯。陈群死后,陈泰便离开朝廷至西部边疆。
后人一直称赞陈泰是魏国后期的李典,这个人也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轨迹,从镇守西域的大将摇身变成了抵抗我汉军的先锋将了。
回到大营之中,前方探马早已回报:“邓艾依然率领魏军前部来此,正向我军推进!”我急忙大声召集本部精兵,率部前往御敌。
第246回 结巴邓艾
终于赶在一里处将邓艾军马拦截了下来,我暗自松了口气,传令列阵。
刚刚列好阵势,那边厢门旗开处,一将策马而出,我看了看,只见他面黄鼻塌、眼斜口阔,脸上有无数的小坑,想是少年时分泌旺盛,长了一脸“青春”所致,手中一柄长刀看上去颇为古朴,丝毫不像是大将之风。
我却不敢小觑:“来者是邓艾否?”
那将答曰:“正……正是!”
怎么?邓艾还是个口吃?
我在脑海中慌忙搜索起来,果然,我想起来什么:《三国演义》中记载过此事,当年司马懿夺取了曹爽的兵权,夏侯霸奋而反击,兵败降蜀,曾对姜维说过——“……一人现为掾吏,乃义阳人也,姓邓,名艾,字士载,幼年失父,素有大志,但见高山大泽,辄窥度指画,何处可以屯兵,何处可以积粮,何处可以埋伏。人皆笑之,独司马懿奇其才,遂令参赞军机。艾为人口吃,每奏事必称艾艾。懿戏谓曰:卿称艾艾,当有几艾?艾应声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其资性敏捷,大抵如此。……”
这么说,这邓艾竟还是我魏延的老乡?!
在三国时代竟能遇见老乡,真是不容易啊!我几乎要激动地落泪了,策马上前,冲邓艾一抱拳:“邓老弟可是义阳人士?”
邓艾道:“是……又如何?”
我放声大笑:“魏某亦是义阳人!咱们也算是老乡了吧!”
唉!历史上的魏延和邓艾有多少共同之处啊!都是一样人,都是擅长冒险,敢于玩命的大将,而且两个人最后都是被诬陷谋反,死在自己人手里,今日一见,当真是倍感亲切!
可邓艾似乎是不感冒,长刀一挥,大声道:“魏延!你……你少跟我套……套近乎!战场之上,你……我当一决……生死,少说……废话!纳命来!”
这简直是让我下不来台嘛!也太不给老子面子了!我拍马迎上,破口大骂:“还给脸不要脸了!吃我一刀!”
卯足全力一刀向邓艾脑袋劈去,邓艾举刀格挡,“咣当”一声,邓艾坐下马前腿一软,险些将邓艾掀下马去,邓艾道:“好……大的力气!”
另一边也有一人扑了出来,叫道:“邓兄,某来助你!”我看那人,年纪大约二十来岁,虽说长得稍显平凡,那眼神里却带着许多世故,一看就是个比较有心计的家伙,我一面架住邓艾反击的一刀,一面喝问:“汝乃何人?”
那年轻人答道:“我乃是师纂,不要多说,看枪!”
“好不要脸的家伙!竟敢以二打一!”身后传来一声怒斥,杜鸢挥枪杀到,截住师纂,师纂一见是个年轻貌美女子,顿时呆了一呆,手上动作一滞,杜鸢花枪已到,正刺中师纂肩膀,邓艾见了,急忙撇开战圈,救了师纂回阵。
双方各自收兵,回营后,诸葛亮等人已经赶回,我向他汇报了军情,诸葛亮道:“邓艾此人,我从未耳闻,不知文长心中此人地位如何?”
我说道:“此人目光远大,谋略颇深,绝不在司马懿之下;作战又甚是勇猛,身先士卒,绝对不是善茬!”
诸葛亮道:“邓艾他果真如此难以对付?魏国人才当真是层出不穷!”
我笑道:“此人虽擅军事,却不擅人情世故,幸亏生在乱世,若是在太平盛世,必然死于宫廷倾轧!我们想要对付他,还是用反间计的好!”
说到这儿,我顿了一下,叹道:“只可惜邓艾是由司马懿破格起用的,反间计虽是有效,只怕瞒不过司马懿的眼睛!”
诸葛亮点头道:“即使如此就先不要使用此计,待我前去,跟这邓艾较量一番,试试他的成色究竟几何!”
……
次日,诸葛亮传令全军,退后五里下寨,邓艾、师纂引魏军前部进驻我军原来所驻之地,安营扎寨。
诸葛亮道:“邓艾已经进入我军营寨,文长,明日你亲率一军前往其营,许败不许胜,我自有主张!”
我领了号令,率兵前往。
第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