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禄山新史-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和崔颢做诗,应该是准备根据两人的才华,来衡量推荐当官的标准。
崔颢本来有点尴尬自己要献诗进身,现在岐王把这件事情说成是诗会,心中立刻放开了不少,站了起来:
“崔颢一介狂生,蒙王爷和诸位大才厚爱,就先献丑了!”
朗声诵道: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好!虽然少年意气,但是词句华美,振人心脾,确实是好诗!”最先评论的是那个特别孤傲的薛邕。
众人随即也纷纷出言称赞,都说是一首好诗,岐王也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看到岐王的表态,安禄山知道,崔颢短期的前程已经有了保障。不过岐王毕竟是一个颇受当今顾忌的王爷,如果想当大臣,却是绝对不能和他靠的太近的。当然,自己这样身为女婿的除外,如果自己和岐王保持距离,反倒会引来李隆基的怀疑。
正当安禄山在考虑时,那边的薛邕却发话了。
“听闻安校书极善对句,不知道校书对崔公子的诗句有什么评价?”
称安禄山以前说的一些名句为对句,却称崔颢做的是诗句,让他对崔颢的诗句进行评价,这简直是**裸的藐视。安禄山本来已经决定尽量少用“古人”的名言名句了,但听到这样的讥讽,心中实在有点难忍。想到自己所学,诗词歌赋确实不是强项,但引用一下别人的名句来评价,难道也不行吗!哼!看你如何应对。
对薛邕的话睬也不睬,径直对崔颢笑道:
“哈哈哈!好个‘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颇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气概!好诗!好诗呀!”
(大家多帮帮忙,这是最后一周冲榜了!帮忙投票呀!没收藏的同志们快收藏吧,过了下周就不能再从新书榜找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九节 军功最易得
薛邕本来准备对安禄山的无礼进行指责,一听到安禄山后面朗诵的诗句,却一下子变成了笑脸,对安禄山赞道: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好!安校书的这几句也算是一首好诗了!”
“哼!这不是安某的大作!安某可不敢居功!”安禄山微微转了转头。
刚才的四句节选自李白的古风《侠客行》,由于这是李白的早期作品,虽然意境极高,但是单就完美度来讲,在李白的诸诗中,被公认属于比较一般的。诗作的具体时间没法确定,一般都认为是在他青年游侠时所作,有人甚至说这是后来李白保留下来众诗篇中最早的一首。安禄山猜测,如果此论成立,此时李白应该已经做了此诗,拿出来没什么问题。
他本来准备拿薛邕没有听说过这首诗来讽刺他,但看到薛邕前倨后恭的表现,再加上边上众人似乎也都没听说过,辛辣的言辞反倒说不出口了。
“啊!哈哈!这个……”薛邕面上有点难堪。
他也算是一位比较有才能的人,但是自我定位一向比较高。早就听说了安禄山靠献书赢得爵位,现在看到他竟然又靠女人傍上了岐王的关系,感觉安禄山真是无耻之至。加上没有相应的肚量,忍不住就当着自己靠山的面,说出了讽刺的话句。想不到结果却是安禄山说了一首很不错的诗句。刚刚有点放下介怀,准备就此罢休,安禄山却又说这是别人做的诗句。这样一来,虽然安禄山没直接说自己孤陋寡闻,但必然被其他人看轻自己。一时之间,脸上的表情变化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哦!此诗句虽然不一定能千古传诵,但绝对是当世佳作!禄山!这是那位名家的新作呀?本王竟然也没听说过呢!”还好岐王比较顾及手下认的面子,看到薛邕的脸色,立刻出言打岔。
他说自己也没听过,自然不会有人敢说他见识浅薄,这样一来,同样没听说过的薛邕也就不是孤陋寡闻了。当然,安禄山如果能说出出处,就显得他消息灵通,交游广阔。
“王爷!这诗是一位青年才子所作,此人虽然年少,诗文才能,却已经堪比当世名家!”安禄山恭敬的答道。
“可是巩县杜甫?”源少良问道。
“不错!定然杜甫那神童!”薛邕又立刻来点头附和,准备挽回一点面子。
岐王听了,面上立刻一片释然,似乎也认定是杜甫的作品。
安禄山听了却是一惊,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说对了,而是想不到杜甫的名声现在已经有人知晓了。按年龄推算,现在他应该才十几岁,还是一个小童子,怎么可能就这么有名了,而且杜甫好像是襄阳人,怎么说是巩县呢。
“这个!杜甫的名声在下好像也听说过!不过这首诗却并不是他所作!当然,就安某评价,这首诗的作者,将来必能和杜甫一起成为万世留名的大诗人!”安禄山稍微有点难堪的说道。
本来只是准备隐瞒自己的真才实学,展示一下自己的空谈批评才能,现在好像展示的有点过头了。
不过还好这些大都是真正的文人,对安禄山的显摆并没在意,反而对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更感兴趣,全都急切的问道:
“那到底是何人?”
“此人姓李,名白,字太白!现居蜀中!”
*********************************************
这次诗会,在安禄山的有意打扰下,很快就变了味了。
当安禄山把完整的古风《侠客行》诵出来的时候,众人立刻把本来准备的听取安禄山和崔颢做诗,变成了谈论评价李白的《侠客行》。
当然,最经典、精辟的评论,都是出自安禄山。他在后世看了这么多经典的评论,加上本人对这首诗的喜爱,他的评论又岂是刚刚听闻此事的众人所能相比的,最后以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被众人引为经典。
而经过这一番表现,众人对安禄山的才能已经不再怀疑。虽然没见识到他的诗文才能,但这样的精辟的见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的,现在空谈已经被人看不起,但有水平的批评家,还是受推崇的。
安禄山本人也从众人那里了解了一些有关未来诗圣杜甫的消息。岐王的王府在洛阳尚善坊,临近杜甫出身的巩县,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的名声,早就在洛阳传唱。如果不是年龄小了点,恐怕都已经能出入翰墨场所了。
而这次诗会后,李白占了安禄山的光,人还没出蜀中,长安城中就已经开始盛传他的名声。一首《侠客行》,更是非常合京师少年的口味,让西京游侠之风大涨。他和杜甫,被长安诗坛誉为将来的两大栋梁。
诗会非常顺利,至少对于现在的文人来说,发现了两颗未来的新星,远比自己做出一首不错的诗要强。这就是氛围,带有大唐特色的浓郁诗歌氛围。他们大气,宽容,不断的鼓励着身边的人和物,没有嫉妒,没有自大,而是不断的在借鉴和学习中成长。
结束诗会后,安禄山被岐王叫到了别院中。
“父王!今天……”安禄山面上有点忐忑。
自己今天这一番表现实在很难称道,刚才崔颢已经得到了岐王的首肯,表示会推荐他到太仆寺任职。现在岐王特意和自己谈话,虽然心中不惧,但多少对于今后的事情有点期望。
“呵呵!禄山贤婿!真想不到你的才华这么好呀!”岐王笑着让安禄山在自己对面坐下。
“本来还担心你会没法让大家认同,现在看来,除了那个薛邕,其他人都对你心悦诚服了!”
“这个,薛兄哪儿,禄山真不是故意的!”听到岐王这样说,安禄山心中大定。不过面上还是一副稍微有点紧张的样子。
“那个薛邕你也不用担心,他有宰相之才,却无宰相之量!很难有多大成就!今后如果故意刁难你,你也尽管还击就是!”
岐王对安禄山不卑不亢的神情很满意,心中第一次真有了让他做代言人的想法。不过也仅仅是想法而已,还没付诸行动就一闪而逝
“这还得多需父王照应!”
“你是心芸的夫君!我自然会照应你!”岐王站了起来。
又挥手让跟着站起来的安禄山坐下,自顾自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残败的花丛,沉声问道:
“禄山!你既然做了本王的女婿,本王也不能让你只当一个校书郎!你觉得本王推荐你做什么官好?”
终于来了!安禄山心中一笑。做什么官好,当然是越大的官越好了。
“安禄山单凭父王吩咐!”
心中想想可以,真要说来可就是傻了。
“哈哈哈!如果本王让你去戍边呢?”岐王大笑着转过身来。
“这个……”安禄山一惊,不会真让我到边关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